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03期 阿拉?佛祖?主上帝?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宗教對話有助於化解宗教衝突嗎?—— 一個基督宗教的觀點
關鍵字:
作者/蔡彥仁 (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
  很多人會好奇宗教都追求和平,為何近來許多國際間的衝突都與宗教有關,且衝突格局不斷地擴大。事實上,現代社會引發衝突的因素非常複雜,許多看似起因於宗教的衝突並非完全與宗教有關。過去歷史教科書常會將許多宗教際的衝突,例如十字軍東征的原因簡化為宗教因素,但事實上十字軍東征有著更複雜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因素。同樣地,今日國際社會的一些衝突,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宗教引起的,事實上,政治、經濟的影響力更甚於宗教。以伊拉克為例,伊拉克以前是海珊政權個人獨裁,遜尼派壓制了什葉派,或有人以為,這是兩個不同宗教派系的衝突,事實上,這兩個不同的伊斯蘭宗教派系之間即使向來存在著緊張的關係,卻仍不致於擴大到今天的局面,主要的導火線在於外國勢力的介入。伊拉克因為戰略地位重要且蘊含豐富的原油,成為列強介入當地內政的主因,列強透過當地兩個主要宗教派系之間的緊張關係,操縱當地的自然資源,企圖從中獲利。又例如印度西北部伊斯蘭教與印度教長期以來一直和平相處、相互容忍,即使教義不同,仍不妨礙他們對和平的共同追求,卻因為許多政客出於私心,為坐收個人的政治利益而慫恿、利用不同族群、信仰群體之間的矛盾關係,最終引起大規模的衝突。上述的衝突都不是真正起因於宗教,而是出於少數人的私心或國家的集體欲求。

※ 宗教對話可促成不同宗教、文化的了解
  在全球化資源萎縮、政治利益掛帥,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大規模衝突時有所聞之時,宗教的超越性不但不該被視為引發衝突的唯一因素,反而應該、也必然能夠成為一股穩定的力量。但不同的宗教背景所形塑出的文化差異與隔閡確實可能升高國與國之間的對立,在這個脈絡下,透過宗教對話,可以促成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了解,對於緩解全球化所帶來的衝突,應不啻為一可行之道。

  再者,雖然宗教都是以追求和平為目的,但這並不表示宗教團體之間的爭端與衝突不會發生。從宗教學的角度來看,當宗教團體形成之後,便會有「界圍」(boundary)的概念產生,每個宗教界圍的鬆緊都不相同。以耶穌時代而言,猶太教的界圍很窄,一個人若不是生而為猶太人,便很難成為猶太教徒。耶穌重新詮釋了摩西的律法,賦予摩西律法最寬鬆的詮釋,擴大其涵蓋面,將猶太教原有的界圍放寬鬆,包容性變大,因此感動了許多猶太人的下層階級和非猶太人,後來使徒更將耶穌的教導傳揚到許多非猶太教的地區。將界圍放鬆之後,可以包容接納更多人;反之,若是當兩個界圍都很窄的宗教會遇(encounter)的時候,便容易產生衝突。中古時期的十字軍東征撇開政治、經濟的因素不談,在宗教方面,因為只有教皇屬下的基督教才被認可為真理的守護者,界圍太窄,當與另一個同樣界圍比較窄的伊斯蘭教會遇的時候,自然會引發戰爭,不可能有和平。宗教界圍之所以窄化,在於強烈的自我認同,透過宗教對話有助於突破界圍的封閉性,指向一個較開放的詮釋,使其在與不同宗教的對方會遇之時,比較願意理解並接納對方,而這正是宗教對話的價值所在。

※ 「我們」是對話的前提
  宗教對話有很多型態、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立場與態度。如果宗教對話內含一種企圖改變對方信仰的目的,結果經常是適得其反,因為這種對話的目的只是要對方了解自己,意圖說服對方而已。反之,宗教對話的目的必須是無預期的,在過程中,聆聽非常重要,因為對話所尋求的是一種理解,乃至於形成共識。關於對話的理論相當多,其中馬丁‧布伯(Martin Buber)「我與你」的理論,放到對話中,就是永遠將對方當成一個親密的「你」,對「你」的理解會幫助「我」個人的成長;在對話關係中,永遠沒有所謂的「它」(it),因為「它」不被當成主體,「它」永遠是一個有距離的、遙遠的、非主體性的「對象」,而「你」永遠是與我有密切關係的、永遠是我關懷的一個主體,我們並非在解決你或我的問題,而是在解決「我們」的問題;對話的前提是將你包括在我裡面,而將我也包含在你裡面。因此,對話是在面對並處理我們的問題。關於這一點,在福音書中俯拾皆是,相當令人感動。在〈約翰福音〉中,耶穌要與門徒離別時,他向天父禱告:「願他們在我們的生命裡;正如你在我生命裡,我在你生命裡一樣。願他們都合而為一,為要使世人信我是你所差遣的。」耶穌希望他與天父親密的關係能延伸到門徒的身上,門徒、耶穌、天父合而為一,成為「我們」,成為「一體」。這正是對話最基本的態度——對話不是在處理「它者」的問題,而是在處理我們共同的問題。全球化處境之下最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爭奪利益,將問題推給別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消融別人的主體、漠視別人的存在。須知全球化處境下所面對的資源枯竭、貧窮、不公義,都是我們共同的問題,當我們熱中追逐更大慾望的滿足,漠視第三世界貧窮落後國家的景況時,再多的謀略都無法解決全球化所帶來的困境。

※ 受難的基督是對話的最佳圖像
  許多西方開發國家在與第三世界國家會遇的時候,會帶著一種優越感,認為西方自由、民主的理念、資本主義所帶來的物質富裕優於第三世界國家,而這些都與基督宗教在歷史中有所關聯。這些擁有基督宗教背景的西方國家較容易傾向於強調「得勝的基督」(triumphing Christ),在與他宗教文化傳統會遇、對話之時,帶著一種勝利者的優越感,企圖以自身的價值觀來「拯救」對方,完全不顧及對方的主體性,卻忘了聖經中最動人之處乃是在於「受難的基督」(suffering Christ)。事實上,基督的得勝是來自於他的自甘卑微與受難。保羅神學將這點刻畫得很深刻,保羅認為基督之所以被上帝高舉,乃是因為他自甘卑微,順服至死。因此,不論是西方世界與東方世界的會遇或是不同宗教之間的對話,都必須透過傾聽,尊重對方主體性中所蘊含的宗教文化傳統,進而幫助別人完成他心中願意完成的最高理想。原初的基督宗教之所以能傳佈便是起因於受到這幅受難的圖像所感染。反之,西方殖民主義式、以物質為工具的宣教模式在今日引發許多批判,拉丁美洲解放神學的興起,即是基督宗教內部自我反省的實例。總之,在宗教對話的過程中,基督宗教的對話者必須意識到自己想要呈現基督宗教的哪一個面向,是以得勝者姿態臨在的基督形象,還是卑微、受難,與受苦者同在的基督形象。

  宗教對話除了可以是宗教際的對話外,同時也可以是同一宗教間不同派系的對話,甚至更是同一個信仰群體之間不同個人的對話。以基督宗教而言,教會領導人在進行對外的宗教對話的同時,必須也讓信徒了解到宗教對話的必要性和基本精神。在這方面,基督徒尤其要自我反省,以信心、謙卑、勇敢的態度來面對宗教對話。神的國不該僅侷限於教會的範圍之內,而應是神的旨意臨在之處,基督徒應省思神選召自己乃是為要將神的國普遍臨在於人間世,以受難基督的形象來理解自己在這個時代的使命,才能夠有善於聆聽的心,願意分享自己,並誠心進入別人的世界,進而邀請對方進入自己的世界,同享神國的筵席。上帝豈是如此渺小?神的國豈是我們可以畫線圈住的?唯有認知到這點,宗教對話才能開闊對話者的視野,指向一個更開放的向度。也唯有如此,宗教對話才有可能降低衝突升高的可能性。
同作者相關文章:
宗教對話有助於化解宗教衝突嗎?—— 一個基督宗教的觀點 (第 103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03 期 阿拉?佛祖?主上帝? (13-15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03期  2007年  12月 阿拉?佛祖?主上帝? 103
本期主題:阿拉?佛祖?主上帝?
發行日期:2007/12/10
真宗教‧真合一‧真和平
目錄s/
從普世觀點看宗教對話
現代伊斯蘭與宗教對話
宗教對話有助於化解宗教衝突嗎?—— 一個基督宗教的觀點
在他人身上發現天主——馬天賜神父的宗教交談之路
在生活中對話‧在合作中對話
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理性傳統與宣教遺傳看宗教對話
上帝的選民
李嘉嵩牧師和岡仔林的早期教會和信仰
從〈當聽天使在吟講〉到〈平安夜〉故事的流傳
與神的福音錯身而過的鬼才——淺談日本文學家芥川龍之介的「切支丹作品」
王建民現象——被扭曲的台灣棒運
台灣民間宗教的儀式代表什麼?
敬拜讚美與長老教會
向未信者「傳福音」?
寬恕,帶來療癒——我讀《寬恕,我唯一能做的》
魚香茄子
親近土地‧提倡人權——日光青年單車環島行
走入校園‧走入世界—文賢教會的校園福音事工
當意念改變,似過往雲煙
需要被關心的學長姊
我參加「真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