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10期 金錢夢碎!
字級調整:

文化.藝術
平安‧以色列——陳惠婷鏡頭下的猶太人
透過這些照片,陳惠婷讓更多人能看到電視戰爭鏡頭以外的迦南美地,也探索這個優秀民族的奧秘和上帝在他們身上奇妙的作為,或許這些都特別有助於台灣人民自我的省思。
關鍵字:
作者/蕭瓊瑞 (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兼藝術中心主任)

一如巴黎是許多藝術家精神上的故鄉,以色列則是眾多基督徒信仰中的聖地。雖然說,基督徒最後的歸宿是天國,但在有限的人間歲月中,能到聖地一遊,確是信仰上的一種滿足。

作為基督徒的陳惠婷,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前往以色列,除了體驗信仰上的真實,也用鏡頭記錄下當地猶太人的生活種種,見證這些上帝選民的殊異與平凡。陳惠婷說:「聖地吸引我,讓我驚訝上帝的偉大與真實;猶太人更吸引我,讓我看見敬畏上帝的人,可以如此優秀卓越,在今世界的金融、科技、醫學、藝術上,成就非凡。」

※ 首次踏上被祝福也被譴責的土地
2002年夏天,由於牧師的一句話:「到耶路撒冷參加萬國祈禱院的聚會,你就可以體會什麼是天上的敬拜。」打動陳惠婷,報名參加了萬國祈禱院的特會。
在第一次的參訪中,陳惠婷驚訝於這個聖經中被祝福也被譴責的土地,更驚訝於這塊土地居住的「信仰中的長兄──猶太人」。

身為基督徒,造訪以色列,就是造訪耶穌的故鄉,看見聖經中的耶路撒冷、約帕、加密山、隱基底、加利利湖等地,由於接近而生發更深的理解與信仰。

2002年之後,2006、2007年,陳惠婷又有機會連續兩年參加國際基督徒使館(International Christian Embassy Jerusalem)主辦的住棚節節慶。面對眾多來自各國的萬百姓,面對眾多歸鄉或早已落地的猶太子民,陳惠婷有很深的感動,也用鏡頭記錄下所見所聞的種種。

2008年,是以色列建國60週年的日子。陳惠婷有感於這個位居中東的小國家,在亡國流散世界各地將近兩千年之後,竟然仍能保存他們的語言、文化,並重新建國,幾乎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陳惠婷於是決定將她這些年所拍攝的作品,與朋友們分享,期待透過這些照片,讓更多人能看到電視戰爭鏡頭以外的迦南美地,也探索這個優秀民族的奧秘和上帝在他們身上奇妙的作為,或許這些都特別有助於台灣人民自我的省思。

和大多數人一樣,猶太人的穿扮、神情,總引起陳惠婷極大的好奇;他們經常穿著白上衣、黑褲子,帶著小圓帽,或黑色高帽子,總是那麼無視於旁人眼光地逕自專注地往前走,似乎和這個世界、這個時代完全脫節,卻又是那樣地自信和堅定,在全世界的各個舞台上,猶太人總是站在相當突顯的地位,包括:傳統商業巨擘洛克菲勒約翰、 Levi牛仔褲創始人施特勞斯、金融業傳奇人物John 皮爾龐特、華爾街之子Morgan、股神巴非特、金融天才George索羅斯、電影業帝國創始人傑克、華納。傑出報業人Joseph 普利茲,另有通訊之王路透、資訊時代的天才菁英Intel創始人格魯夫、電影大師史蒂芬史匹柏、還有許多諾貝爾獎得主、科學家、銀行家、音樂家等等,都是猶太人。

猶太人只占美國總人口的2%,但是根據「富比世雜誌」(Forbes)調查統計:美國四百大富豪排行榜當中,最富有的四十大富豪裡,有45%是猶太人。美國三分之一的百萬富翁是猶太人。年所得五萬美元以上的美國家庭中,猶太人的比率是非猶太人的兩倍。著名大學中,20%的教授是猶太人。

紐約和華府主要的法律事務所中,40%的合夥人是猶太人。獲得諾貝爾獎人美國人當中、1/4猶太人。科學獎、經濟學獎中40%猶太人。猶太人擁有跨越四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其文化、宗教信仰、族群、民族主義的背景,使得猶太人能在美國成功、在各界成就卓著。

基於這樣的認知與好奇,陳惠婷的鏡頭,也就帶著特別的感情和用意。

※ 猶太人的喜怒哀樂
〈守節〉中的兩位猶太人,在住棚節裡,依照聖經的指示,帶著美好的果子、棕樹葉、柳枝,向耶和華守節七日。信仰和按著信仰嚴守的行禮,似乎是這群上帝選民特別蒙受祝福的原因。

〈哭牆〉是一位猶太女子,在哭牆的隱密處,向著耶和華虔誠的祈禱、哭泣;上帝是這群苦難的人民,在患難中最後的倚靠,也是人類心靈傾訴最真實的對象。
每天有成千上百的人,在哭牆前禱告;在住棚節期,從世界各國返回以色列的猶太人,更是集中在哭牆前,向上帝祈禱。這種真誠信仰,和謙卑的舉動,特別讓陳惠婷動容、震撼,〈哭牆前〉正是捕捉這個鏡頭。

在住棚節期間,耶路撒冷都會有盛大的遊行活動。平常給人沈默、冷淡的猶太人,這時候卻都顯露出熱情、可親的一面。〈國旗〉一作,是這些猶太小孩向攝影者要了中華民國的國旗,拿在手上揮舞的情形;〈父與子〉則是一位父親,將兒子高高地扛在肩上行走的模樣。慶典讓人卸下心防、隔閡,上帝的愛似乎就映現在這些小孩燦爛的笑容中,在父子親情甜蜜的溫暖中。

相對於遊行的喧嘩熱鬧,〈午後〉一作是攝影家捕捉在「耶穌空墳墓花園」中,一位修女安安靜靜地坐在長條椅上,面對墓園沈思的情狀。這是耶路撒冷最美麗、恬靜的午後。

以色列是舊約時代上帝特別揀選的選民,在廿一世紀的今天,所有信主的人,不分族群,都是被揀選的子民。陳惠婷長期從事藝術文化工作,在公共藝術方面尤其專精,曾擔任《公共藝術通訊》主編多年,也有多本專書出版。她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以攝影記錄她幾次聖地之旅,作品在無華的表象下,寄寓了她個人深沈的關懷與信仰,值得人們的分享。
同作者相關文章:
穹蒼之美.造物之妙──鄭文清的信仰體驗 (第 115 期)
素筆深情畫台灣──陳義仁牧師的《寶島素描簿》 (第 113 期)
生活中見信仰──呂秉衡的油畫創作 (第 111 期)
平安‧以色列——陳惠婷鏡頭下的猶太人 (第 110 期)
有畫要說 (第 109 期)
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再你家裡 (第 108 期)
上帝身邊最美麗的彩虹──基督徒藝術家廖繼春 (第 100 期)
教會與藝術 (第 92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0 期 金錢夢碎! (43-46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10期  2009年  2月 金錢夢碎! 110
本期主題:金錢夢碎!
發行日期:2009/2/10
我們的未來,共同的責任
讓你們中間沒有窮人—從金融海嘯看經濟神學
尋求公義的投資行為
生活不止是消費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經濟公義的神學省思
消費乎?儲蓄乎?——專訪李文福
作金錢的好管家——台灣冠冕真道理財協會
關於賭博合法化的一些隨想
甘治士牧師的《台灣略記》——17世紀西拉雅族的人類學報告書
歷史建築隨想
平安‧以色列——陳惠婷鏡頭下的猶太人
難道,你不期待彩虹嗎?一一魏德聖與「海角七號」
關於「甘治士牧師是台灣改革宗教會的奠基者」
最後的演講——最不可思議的恩典
用愛經營「生、老、病、死」——基督徒的理財觀
「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
海濱的孩子
紅字-—胸前焚燒的烙印
扶助ê 人
誤會
歲末情詩(十四行)───HO牽手
談「戀愛」的迷思
金錢≠財富
透過「南巡」與上帝腦力激盪
環境氣氛的形塑——論直銷與成功神學的異同
手環上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