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24期 不僅是坐禮拜
字級調整:

編者的話
不僅是「坐」禮拜
關鍵字:
作者/王昭文 (新使者雜誌社執行總編輯)

每個主日早上,基督徒像羊群回廄一般,走向教堂。每個教堂都會飄出美妙的琴聲歌聲,講台上的牧師或熱切激情、或溫柔慈愛、或嚴厲疾詞,開釋聖經意義,帶領人們親近上帝,洗滌一個禮拜以來被塵世拖累的靈魂,讓信徒重新得力,奉差遣進入世界宣揚上帝。對基督徒而言,「禮拜」像呼吸一樣平常且不可缺,但也常常因為太習慣而失去感覺。這期我們的主題是再度思考禮拜的意義、並討論當今台灣社會脈絡中禮拜文化的變化與更新。

王崇堯牧師認為禮拜是神聖的,可說是反映人類生活尋求真善美終極理想的預演場所 。莊孝盛牧師則從自身的經歷和牧會的經驗出發,以豐富活潑的例子說明「在禮拜中與上帝相遇」,從長老教會的傳統、歐洲的靈修文化、注重儀式之美的天主教及東正教、韓國的敬拜讚美等等不同的禮拜文化中,都可體會到神聖上帝的臨在;在牧會的實務方面,他提出禮拜更新的三要素:1)強化敬拜讚美;2)重視神話語的宣揚;3)強調禮拜中禱告的服事,這是立基於改革宗以講台為中心的傳統的更新。王貞文牧師的文章則以感性的筆法,帶領讀者重新回顧長老教會在主日放下一切、恭守禮拜的傳統:「因為有這些不自由、不隨性的禮拜日,我們嘗到了真正的基督的自由之味,就是因為從小學會約束自己的感官與慾望,才能不受這個瘋狂的全球化市場體系的價值觀轄制,心靈保持自在清醒。」

敬虔的傳統應該持守,但是禮拜的方式,還是會隨著時代變遷、信徒的需求而有所修正。越來越多教會在禮拜中使用多媒體,例如投影片、動態視訊等等,如何善用此類工具,張懋禛牧師寫了很實用的建議。為了讓信徒能照顧生計,有些教會不得不調整主日禮拜時間,王博賢為我們訪問了日月潭教會,並從這類例子探討禮拜的意義。禮拜的方式只能是僵坐禮拜堂?禮拜能不能更貼近我們自己的文化?哈尤˙尤道牧師的「原汁原味的禮拜」,讓我們看見原住民文化與基督教信仰的結合,經歷「在自己的鄉土、自己的文化中與上帝相遇」的禮拜。

張德謙牧師的「詩篇23篇之美」,圖文皆美,足以滋潤心靈。洪山川主教、盧俊義牧師在廣播節目中談「基督宗教看死亡」,極有?發性,下期還有後續的內容。音樂達人林皙陽牧師自本期開始撰寫「古典聖樂欣賞」,以及其他多篇好文,不再一一介紹。

去年六月新使者118期刊載了蔡嘉陽的文章,呼籲守護白海豚、反對在彰化海岸攝石化廠,這一年來,反國光石化運動得到各方聲援,終於迫使政府政策轉彎。然而,石化工廠的問題並非只有國光設廠一事,高耗能高污染工業的危害仍需要關注。今年的TSCM將前往大城溼地,陳澤胤、陳佩儀的兩篇文章,可供各長青團契作為基本閱讀材料。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原住民的自我追尋:歐蜜.偉浪《編織家園》 (第 189 期)
《新使者》之路 (第 164 期)
創造之力 (第 163 期)
人權今昔 (第 161 期)
從〈PCT人權宣言〉到解嚴 (第 161 期)
開展中的台灣教會角色 (第 160 期)
不斷再思何為「宣教」 (第 159 期)
台灣教會@21世紀 (第 159 期)
好家在 (第 158 期)
看見──約翰福音 (第 157 期)
愛及曠野 (第 156 期)
原住民族與轉型正義 (第 155 期)
面對青貧時代 (第 154 期)
再思政教關係 (第 153 期)
感謝上帝賞賜米糧 (第 152 期)
因信得生:羅馬書 (第 151 期)
這世界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第 149 期)
未來,一直來 (第 148 期)
現在是我們的事了! (第 147 期)
150年來 (第 146 期)
見證:使徒行傳 (第 145 期)
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第 144 期)
後太陽花的公民力量 (第 143 期)
忘了我是誰 (第 142 期)
民主路迢迢:《百年追求》書介 (第 142 期)
普世精神 (第 141 期)
健康與信仰 (第 140 期)
奧妙創世記 (第 139 期)
大同小異基督教 (第 138 期)
當表演藝術遇上宗教信仰 (第 137 期)
基督教美學 (第 136 期)
中國!中國! (第 135 期)
從容自信面對中國——評介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 (第 135 期)
基督徒的「成功」 (第 134 期)
此時此地讀路加 (第 133 期)
性別框外 (第 132 期)
不忘初心──專訪台北市議員徐佳青 (第 132 期)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第 131 期)
荊棘焚而不燬——高俊明牧師的信仰與實踐 (第 131 期)
食 不實在? (第 130 期)
下一站,22K? (第 129 期)
原住民.巴萊 (第 128 期)
張七郎與詹金枝 (第 128 期)
「青年運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 127 期)
牽阮的手——浪漫同行獨立路 (第 127 期)
主日學過後——不可忽視的青少年信仰教育 (第 126 期)
母語的將來 (第 125 期)
不僅是「坐」禮拜 (第 124 期)
吟聖詩 最有fu (第 123 期)
新版《聖詩》推出之後 (第 123 期)
讀聖經 心眼光 (第 122 期)
作為公民媒體的《新使者》 (第 121 期)
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簡介 (第 121 期)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第 120 期)
面對死刑,絕不簡單 (第 119 期)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第 118 期)
正視貧富差距 (第 117 期)
愛你的鄰舍 (第 116 期)
災難與再生 (第 115 期)
【美麗島30週年特輯】美麗島‧教會公報‧分區聯禱會 (第 115 期)
憂鬱的光輝十月 (第 114 期)
開明的基督徒教育家─林茂生 (第 114 期)
歷史建築隨想 (第 110 期)
當雪山獅子旗飄揚 (第 106 期)
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第 90 期)
復和的功課──現階段教會228關懷的使命 (第 80 期)
「喊台獨」之外──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的演變 (第 75 期)
報禁開放前的台灣新聞媒體 (第 70 期)
生態關懷這條路 (第 67 期)
小林善紀《台灣論》的歷史視野 (第 65 期)
努力與耶穌為友的人——我所知道的謝淑民長老 (第 51 期)
生之萬花筒 ──談許地山有關基督教的小說 (第 36 期)
感動之餘,勿忘事實--回應33期「人道移民─丑之助」一文 (第 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24 期 不僅是坐禮拜 (1-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24期  2011年  6月 不僅是坐禮拜 124
本期主題:不僅是坐禮拜
發行日期:2011/6/10
不僅是「坐」禮拜
禮拜中的真、善、美
我對禮拜的經驗與期待
懷念聖日的敬虔
禮拜、禮拜天、主日--不在禮拜天禮拜的教會
淺談禮拜中多媒體的使用
原汁原味的禮拜
詩篇23篇之美
災難之後, 重新生活
這是靈性的旅程
影響我一生的文化長青團契
基督宗教看死亡
郭頂順,寫小說的企業家
國光幫「倒」忙——我看國光石化工業園區開發案
古典聖樂欣賞(一): 禮拜中會眾與聖歌隊的詩歌
電一下思想起
讀經筆記5 --到底是雅各e家抑是上帝e家?
照上帝的吩咐去
記神研班二三事--在神研班領受神恩
這趟神研班的旅程
我參加了神研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