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79期 吞世代(Tweens)
字級調整: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
關鍵字:
《新使者》換新衣了!這是本社十三年來,第一次嘗試以插畫作為封面,盼望它能更切合每期主題內容所要表達的,也能讓讀者一目了然。對於內文的編排,我們也稍作更動,希望您會喜歡或給予我們一些建議。

  「吞世代」(Tweens)是8-14歲,民國79年到85年(1990-1996年)出生的「八年級生」。這是我們對年輕一代的稱呼,也是本期《新使者》要探討的主題。

首先,徐瑞婷老師以〈你在ㄍ一ㄥ什麼?!〉為題,討論年輕一代在網路上的用詞,一個「ㄍ一ㄥ」字因時空的不同而意思全變了,要如何抓住新一代的思維也考驗著旁觀的我們。不過,回到教會的氛圍裡,廖怡君姐妹對主日學小朋友的訪談,他們的生活作息似乎和坊間論述的「吞世代」差異甚大。再看吳富仁傳道轉述教會牧長對「吞世代」的評語:「沒有禮貌、敢穿、敢秀、常說外星人的話、愛用新事物,以及表達與接受信仰的方式不同。」想法嚴重斷層,也因此,方嵐亭牧師提醒我們:「每一個世代的形成都是有賴於其上一代人們累積,以及提供了相當程度的環境;世代絕非一蹴可幾。」還有,「我們要批判的是這些在不同時期的相同現象,而非指責哪一世代長成什麼樣子?」王榮義牧師也以身為「吞世代」的父母,分享如何「將每一個新趨勢所帶來的困境轉化為信仰成長的契機」,珍惜與兒女相處的時刻,並努力將他們帶到主前,使他們學會愛與感恩。

在其他的專欄中,夏文學牧師寫我們期待已久的〈王受祿小傳〉,他是台灣第一位獲得德國醫學博士的外科名醫,並參與創立「台灣文化協會」,後來還擔任民眾黨台南支部的負責人;在籌設教會、領人歸主上,他亦盡心盡力,是一位愛土地、愛人民的醫師。另外,在「厝邊頭尾」專欄,徐光川牧師以台南看西街教會為例,鼓勵大家善用教會不同的資源,做好在地的社區事工。

「感情婚姻」專欄中,蔡尚穎醫師寫的〈一篇你不用看的文章〉,分享婚姻中的道德與責任,卻也帶出夫妻間深深的情愛。而針對男女對遇的相關議題,我們在〈同居vs.婚姻〉、〈別傻了,「婚前」不是問題!〉、〈日本AV女優在台灣〉中亦有討論,即便立論各有不同,卻盼望提供讀者多面向的思考,使兩性平權的理念與行動真正落實在台灣的社會中,也歡迎讀者來稿回應。

另外,李弘祺教授以〈我大學時候的信仰、團契和生活〉分享他的求學生涯和信仰追尋,更勾勒出六○年代的教會處境。他深信即便人們處在不同的時代中,但「上帝的大能會繼續用不同的方法打動人心」。還有,「信仰.生活」與「大專世界」專欄的文章,有親情、有對生命的疼惜,也有個人或團體的成長歷程,在在都是作者深刻的生命表達,盼望藉此,讓我們更珍惜目前所擁有的,也努力使周遭的人得到幸福。
同作者相關文章: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79 期 吞世代(Tweens) (1-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79期  2003年  12月 吞世代(Tweens) 79
本期主題:吞世代(Tweens)
發行日期:2003/12/10
編者的話
目錄s/
吞世代與吞現象的信仰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