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信仰的記憶與傳承——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2
主編:鄭仰恩、江淑文
出版: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發行代理: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出版日期:初版/2013年7月
ISBN:978-986-6331-77-0
定價:440元 
內容簡介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代序)(註1)

文/鄭仰恩

近一個多世紀以來,台灣島國及其子民歷經日本殖民政權以及國民黨外來政權的威權統治,在政治認同和文化涵養上欠缺主體性,成為生活在歷史斷層裡的失根子民。很遺憾地,至少到 1987 年解嚴之前,一種「對歷史無知、對人無愛、對土地無情」的集體性格和心態,不但明顯可見於台灣社會裡,更不能免俗地滲透在台灣教會裡。我們必須承認,台灣子民因長期被外來統治者所奴化或馴化而普遍罹患了嚴重的歷史失憶症和健忘症。(註2)面對這種困境,我們不禁要問,我們要如何重新認識歷史、汲取智慧呢?更直接地說,歷史要如何成為可用的呢?

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在〈歷史的用途〉一文中主張:「一個強而有力的歷史學必能為社會的『生活與行動』提供服務。」(註3)他進一步指出:「任何既定時代、文化,或國家,都和歷史有一種自然的關係,這關係應該使得歷史能對這些時代、文化,或國家之存在目的產生規範的作用。」用現代的話來講,歷史應該如同水電一般,成為公共的資產,並成為轉化社會的助力。

為此,當代歷史名家包斯瑪(William J. Bouwsma)就在他所著《可用的過去》(A Usable Past)一書中明確指出:「歷史不應該是專業歷史家的私有領域,就像神學、法學和醫學並不單屬於神職人員、律師和醫師一般。」換句話說,歷史家有義務回應社會大眾的需求,並適切地成為其公僕,這個公共社會需要「一個足以理解自身及其價值的歷史觀點,或許同時也認知其限制及其罪惡。」(註4) 什麼是歷史的觀點呢?「觀點」(perspective)一詞是由拉丁字根的「看」(specere)和「通」(per)所組成,意思是「看得透徹」("to see through" or "to see thoroughly")。換句話說,善用歷史者才能看得透徹,看得透徹才能指引價值、改造社會。

從基督教觀點來看,歷史若要成為可用的,除了指引社會人生的智慧之外,它還必須反映基督教的價值觀,並展現美好的另類典範。保羅在〈腓立比書〉四章 8-9 節提到:「末了,弟兄姊妹們,你們要常常留意那些美善和值得讚揚的事。一切真實、高尚、公正、純潔、可愛,和光榮的事都應該重視。你們從我所學習,領受,或聽到,看到的言行,都要實行出來。那賜平安的上帝就會與你們同在。」換句話說,我們必須不斷留意那些「帶有向上提升力量的事件或故事」。

當代哲學家如高達美(Hans-George Gadamer)和麥金泰(AlasdairMacIntyre)都強調在塑造身分認同及倫理行動上,敘事性的「傳統」(tradition)遠比所謂「超然的理性」(detached rationality)更重要。麥金泰在名著《美德之後》(After Virtue)中引用著名的羅爾斯(John Rawls)和諾席克(Robert Nozick)兩人關於「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的辯論來證明,倫理觀點的差異性和爭論是難以消弭且冗長的。(註5) 也就是說,倫理的兩難只能在「倫理團體」(moral communities)裡獲得較令人滿意的解決。(註6) 他進一步強調這些由歷史記憶所構成的傳統不但能培養個別成員的「信仰認同」,更成為傳遞「價值感」(goods)的基本媒介,讓個別成員在這參考脈絡(referential context)中建構其倫理價值觀。換句話說,以故事形式述說的歷史經驗是信仰教育和傳承的最好素材。(註7)

相同地,宗教社會學家羅勃貝拉(Robert N. Bellah)在《心的習性》(Habits of the Heart)一書中也主張,任何團體都有她的歷史,而嚴格地說,這些團體的特殊風格正是由她們的過去所形塑的。因此,在個人主義盛行的現代世界中,一個擁有真實和永續動力的團體一定是一個竭力保有「過去」的「記憶團體」(community of memory)。為了不忘卻過去,這樣的團體必定會不斷地述說她的故事,以及她成長、茁壯的建構過程。同時,她也會述說在這過程中將這團體的存在意義具體展現出來的男女先輩的典範故事(exemplary stories)。簡言之,不管是團體或個別人物的典範故事,它們就成為這些記憶團體不可或缺的傳統(tradition)。(註8)

另一位美國當代宗教社會學家巫思諾(Robert Wuthnow)在《二十一世紀的基督教:挑戰與反省》一書中也指出,教會應該就是貝拉所敘述的記憶團體(其他例子還包括鄰里社區或親族宗祠等團體),因為她不但擁有深厚的信仰傳統,更藉著她的信仰記憶來形塑個別成員的認同(identity)。(註9)因此,他強調教會必須成為一個「公共論述」(public discourse)的場域,因為只有通過論述,「記憶才得以活化」。(註10)

自 1970 年代中期起,美國神學家麥克連登(James Wm. McClendon,Jr.)開始提出「傳記神學」("theology of biography")和「品格倫理」("character ethics")的概念。對麥克連登而言,基督教信仰不是機械式的「命題」(prepositions),而是「形塑真實生命及真實團體的信念」,因此我們必須注目於「真實活過的生命」(lived lives)。(註11)

在《傳記成為神學》一書中,麥克連登嘗試通過 4 位典範人物的傳記來「做神學」,包括曾任聯合國祕書長且唯一在死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瑞典政治家達格.哈瑪紹(Dag Hammarskjold, 1905-1961)、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金恩牧師(Martin Luther King, Jr., 1929-1968)、美國黑人社會運動家也是在喬治亞州創辦「共同體農場」(Koinonia Farm)並促成「國際家屋人道組織」(Habitat for Humanity)之創辦的新約學者喬丹(ClarenceLeonard Jordon, 1912-1969),以及首位進入國際舞台的美國當代作曲家艾維斯(Charles Edward Ives, 1874-1954)等。麥克連登指出,「品格」(character)是由「信念」(convictions)所構成,而信念正是神學的基本關懷。因此,作為「信念團體」(convictional communities)之一的基督教可以通過傳記來做神學。他主張「神學至少必須是傳記」(Theology mustbe at least biography)而「最好的傳記就可以成為神學」(Biography at itsbest will be theology)。(註12)

筆者自從 1994 年在美國完成學業並回到台灣神學院重執教鞭至今,幾乎每年都要開「台灣教會史」的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深深感受到台灣社會因缺乏歷史意識所造成的扭曲和衝擊之外,更明顯察覺到有一層疏離感和冷漠感普遍存在於一般學生對歷史的思考方式當中,難以打破。認真思考起來,台灣子民既已普遍患有嚴重的歷史失憶症和健忘症,那麼,除非我們能讓新一代的台灣子弟親身參與或涉入在歷史的實況中,去了解、探索、考查、追蹤、體驗,甚至懷疑、掙扎、自我挑戰,並藉此將先人的歷史經驗串連、活化起來,否則他們終將無法認識自身歷史的意涵和關聯性。這就是讓學生參與編寫家譜、收集史料、田野調查、口述訪談、撰寫生命故事的主要目的。

有鑑於台灣教會的史料長久以來遺失毀損的情形非常嚴重(例如許多早期北部教會因位居河津要道而常遭水淹),除了加強史料的保存和收集工作以外,許多時候就必須借重「口述歷史」(oral history)的方式來補充資料文獻的不足,並將那些曾經出入「歷史現場」的當事者或相關人士的主觀經驗、觀點、心態呈現出來。借用現代社區或草根運動中經常使用的社會訪視(social exposure)模式來說,這種參與式的研習方式可以說是一種「歷史揭露或訪視」(historical exposure)的過程,讓學子得以「第一手」的方式親身參與「歷史現場」。(註13)

筆者深信,台灣教會及社會需要更多激勵人心、提升價值、改造心靈、關注本土的生命故事,讓基督教這個具有宗教社會學者所稱「記憶團體」(communities of memories)之特質的群體能夠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留下美好的軌跡與見證,也期待台灣能早日脫出舊的威權與桎梏時代的窠臼,藉著「對歷史有知」,邁向「對人有愛,對土地有情」的新時代。為此,筆者也在附錄裡列出「台灣基督徒生命故事」的延伸閱讀書單,作為有心繼續閱讀者的參考。

《新使者》雜誌自 1990 年復刊以來,就開創了「台灣教會人物檔案」的專欄,且幾乎不曾間斷地刊出介紹台灣基督教歷史人物的文章,相當不容易。無疑地,這些文章在論述方法、資料性質、寫作觀點上都不盡相同,且過去《新使者》雜誌的編委會在選擇每期的歷史人物時,常會因考慮到該期的主題或時代性的因素而未能呈現較有系統性的安排和介紹。然而,這些文章都是研究台灣基督教歷史的基本素材,而且是豐富、真摯的信仰見證,將台灣本土信仰經驗的歷史記憶傳承了下來。為此,本書除了編排、潤飾,以及極小部分的修訂之外,幾乎是將所有作品以原先刊載的面貌呈現在讀者眼前。編者只有為了讀者在閱讀和研究上的方便,將所有作品分為宣教師篇、本地牧長篇、本地信徒篇三大部分,且依歷史人物的時間順序排列。

本書的出版,除了要感謝所有文章原作者的辛苦撰寫以及《新使者》雜誌、《台灣教會公報》全體同仁的鼎力支持外,更要特別感謝 3 個幕後功臣。一位是和我一起編輯本書的江淑文小姐,另兩位是負責執編、文編、美編的廖怡君以及陳穎柔小姐。她們鉅細靡遺地細讀並潤飾了所有文章,檢視相關資料及相片,並在編排上提供寶貴意見。她們也為每篇文章製作了一份簡單的「人物小檔案」,便於讀者查閱參考。若不是她們的辛勞,這本書將無法呈現在讀者眼前。藉著這本書,願所有的讀者都能追隨並效法信仰先輩的美好腳蹤,且積極投入信仰記憶的保存和傳承的工作,也祈願更多人能參與在「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生命故事」的行列裡!

鄭 仰 恩

2013 年 2 月 28 日於草山嶺頭

  1. 本文部分內容引自鄭仰恩,〈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 一個本土故事神學的嘗試〉,收於《原住民身分認同與神學》,布興.大立主編(花蓮:玉山神學院,2012),頁185-212。
  2. 鄭仰恩,《歷史與信仰:從基督教觀點看台灣和世界》,台南:人光,1999。
  3. Nietzsche, "On the Us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istory for Life," included in UntimelyMeditations, trans. R. J. Hollingdale (Cambridge, 1983), pp. 59-123; quoted in William J.Bouwsma, A Usable Past: Essays in European Cultural Histo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 1990), p. 1.
  4. "......history is not the private preserve of professional historians, just as divinity, law, and medicinedo not 'belong' to clergymen, lawyers, and physicians." Bouwsma, A Usable Past, pp. 1-2.
  5. 見 Alasdair MacIntyre, After Virtue: Study in Moral Theory (Notre Dame, Indiana: Universityof Notre Dame Press, 1981, second edition, 1984), pp. 246-50.
  6. Robin Gill, Christian Ethics in Secular World (Edinburgh: T & T Clark, 1991), p. 14.
  7. 麥金泰強調「傳統」對傳達「價值」的關鍵性影響。MacIntyre, After Virtue, p. 222.
  8. 見 Robert N. Bellah, Richard Madsen, William M. Sullivan, Ann Swidler, and Steven M. Tipton,Habits of the Heart: Individualism and Commitment in American Life (New York: Harper &Row, 1985), p. 153.
  9. Robert Wuthnow, Christianity in the 21st Century: Reflections on the Challenges Ahea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48.
  10. 同上書,頁 49。
  11. James Wm. McClendon, Jr., Biography as Theology: How Life Stories Can Remake Today'sTheology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74), p. 37.
  12. 同上書,頁 35-38。
  13. 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教育手冊》,鄭仰恩主編(台南:使徒,2009)。


目錄

 

003 《新使者叢書》總序 陳南州

005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代序) 鄭仰恩


壹.宣教師篇

016 台灣改革宗教會的奠基者——甘治士牧師 林昌華

028 台灣改革宗教會的擴張者——尤羅伯牧師 林昌華

039 台灣改革宗教會重要文獻的保存者——倪但理牧師 林昌華

052 在台殉教的荷蘭宣教師——安東尼.韓布魯克 林昌華

065 林學恭與梅監務 三野和惠

074 全方位牧師娘——吳瑪利老師 林熙皓

081 台灣癩病醫療之父——戴仁壽 李欣芬

090 因為「愛」——戴仁壽與台灣癩病救濟協會 董英義

097 德明利老師小傳 陳穎柔

101 思念德明利老師 陳淑華

105 台灣的阿嬤——瑪喜樂 陳信惠

110 行醫典範——蘭大弼醫師 陳美玲

122 記憶的烙印——側寫蘭大弼醫師 吳易叡

126 打赤腳的蘭大弼醫師 郭文隆

136 再見,蘭醫生 洪旋格

141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 鄭仰恩

151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鄭仰恩

161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鄭仰恩

171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鄭仰恩

180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佑美師母小傳 鄭仰恩

188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鄭仰恩

197 永遠的義工——伊利莎白.偉伯小傳 黃和隆


貳.本地牧長篇

206 作孽囝仔變傳道——林孽小傳 林淑芬

215 李崑玉傳道師與李嘉嵩牧師——兩代傳道人早期的生活 李弘祺

226 李崑玉、李嘉嵩兩代傳道人與霧峰林家的信仰與交往 李弘祺

238 許多「第一」的周再賜 鄧慧恩

248 高雄新興教會的創設者——廖得牧師 蔡重陽

258 颱風、地震毀不掉的信仰——黃俟命牧師 王貞文

267 堅持傳福音是唯一職責——郭馬西牧師小傳 沈紡緞

280 為公殉職的學者牧師——吳天命牧師小傳 吳文益

287 王興武牧師傳道軼事 王陽明

296 門諾會本地初期的傳道者——翁頂傳道 林志明

304 林川明牧師小傳 曾正智

320 五十年傳道生涯——李明意牧師小傳 沈紡緞

329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鄭仰恩

339 台灣音樂教育家——陳泗治牧師 陳冠州

348 白話字推廣者——姚正道牧師 謝大立

357 布農族首位海外宣教師——全所哲牧師小傳 里安.達那比瑪

366 Hola Temu(吼臘.帖木)牧師——泰雅爾族福音拓荒人物小傳 莉穆伊.莫桑

375 草地囝仔做牧師——林宗要牧師 謝大立

382 彭靜淑教師與女宣道會 邱靜宜


參.本地信徒篇

390 廖文毅家族信仰史 杜謙遜

398 岡仔林李家與早期教會的信仰 李弘祺

408 憐憫好施.信仰傳家——嘉義教會的開拓者陳老英 曾韋禎

417 「赤腳大夫」許定田長老 許文耀

423 開明的基督徒教育家——林茂生 王昭文

430 不用問漁人——曠野裡的林宗義 吳易叡

437 在 228 中消失的張七郎父子 沈紡緞

444 變與不變的基督徒知識分子——蔡培火的信心與憂慮 林佩蓉

452 王受祿小傳 夏文學

460 葉水樹女士(郭馬西牧師娘): 一位在患亂中堅持信仰的女性 沈紡緞

468 郭頂順,寫小說的企業家 鄧慧恩

474 醫療傳道之實踐者——陳坤聰執事 陳儀智

480 成為台灣乞丐之母的日本小姐——施照子 王昭文

487 台灣橄欖球王——柯子彰 林恩朋

497 初代青年團契指導者——台灣地質學之父林朝棨 林淑芬

505 從曲盤中的柯明珠談起——記台灣第一位赴日學習聲樂者 徐玫玲

513 台灣第一位管風琴司琴手——周慶淵 沈紡緞

521 台灣第一位女鋼琴教授——高慈美 曾韋禎

528 簡樸樂施.忠心事主——翁居甲長老傳奇 夏文學

537 以期盼面對苦難的年代——記蔡瑞月的舞蹈與人生 周馥儀

545 高天香——台灣婦女神學的開路者 張愛鈴

552 信仰的勇者——蕭松瑞長老小傳 林邦茂

559 人光出版社發行人——蔡政夫先生小傳 蘇希宗

568 岩前教會的傳奇人物——施佩蘭女士 黃俞靜


資料提供單位:新使者雜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