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
第61期 台神 南神 玉神=聯合神學院? |
|
|
本期主題 |
時候到了——記聯合神學院二三事 |
|
|
關鍵字: |
作者/陳嘉式
(現為台灣神學院院長)
|
|
|
|
三次聯合之議 長老會總會神學教育委員會最近提出的神學院聯合的問題,以前是南、北兩神學院的聯合,現在是三神的聯合問題。這一次再提出,算是長老教會神學聯合運動史上的第三次。第一次發生在1940年,太平洋戰爭期間,台南神學院據說因為禮拜前曲不唱日本國歌而被迫關閉,師生一起到台北神學院來上課(當時台北神學院沒有被逼唱日本國歌)。為了表示兩校合一,將台北神學院改名為台灣神學院。戰爭結束後(1948年),南部大會召回在台北的師生,台南神學院復校,失去了第一次聯合的契機。到了1970年代,東海大學建校不久,教會界曾在台中,接近東海大學的地方提供一片用地,給南北兩校合建聯合神學院,結果又沒有談妥而又失去了機會。 這次拜新政府關心神學院立案之賜,長老教會重燃聯合神學院之熱。8月7、8兩日在台神召開神學教育委員會,討論神學院的經營和前途,達成兩個共識。1.具有神學研究所的三校(南、北、玉神)爭取立案;2.神學研究所聯合成為一個神學院,但目前仍保留三個校區。
為何要聯合? 針對這兩個共識,神學教育委員會委員、各校的董事長 、院長、教務長(玉神教務長出國,請假)都無異議贊成。除了爭取立案外,各神學院的主管有感於南北神學院長期分開,造成教牧團結的困難,以及校友在牧會及教會事工運作上產生不少的困擾,聯合神學院不但可以消除岐異,也是信仰的好見證。 另外,有感於經營一個神學院耗資龐大,二十多萬的長老教會信徒支撐四個神學教育機構,社會景氣好時勉強可以撐過去,不好時,又能撐多久?感謝上主,由於眾信徒對神學教育的愛心及支持,使我們能一直維持著。然而,長老教會有必要持續這麼多間神學院嗎?是否可以集中財力、師資,合力經營一所第一流的神學教育機構? 還有,會中有人擔心,現在的公、私立大學相繼設立宗教系,神學院若無競爭能力,將被排除於學術圈外。神學院存在的目的固然在培養宣教人員,但不可不重視學術程度和能力,像外國優秀的神學院,都有很高的學術水準。假若長老教會神學院的教育人才能夠聚合在一起,那目前台灣尚無一所公私立學術機構的神學師資可以與我們相比,我們為何捨此而不為?
學院部何去何從? 理想雖好,但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首先是現有的各神學院學院部將如何善處?放棄很可惜,經營起來又倍覺困難。回想神學院的成長歷程,在馬偕時代的學生只要識字即可入學,後來收初中程度的,往後又改收高中畢業生,又現在的道學碩士班只收大學畢業的。每次改變都有人反對,但每個時代都在逼人改變,現在也許又是改變的時候了。 學院部現存人數最多的是教會音樂系和教會與社會系,這兩個系若能升等為碩士班(像先前的教育碩士班一樣),專收大學畢業生,或道學碩士班的畢業生(道碩畢業後再攻讀另一專長),則可節省受教時程,由四年改為二年或一年。現有的學院部師資,除了碩士班課程外,也可增設證書班,教授一般有志於部分學科的人士,例如,想修指揮學的人,那麼就只修這個學科即可,或者有些青年或社會人士雖未便成為專業神學生,也可只修幾門的神學課程或教會音樂、教會與社會的科目。若改制成功,可擴大這些班級,像現在的信徒神學系一樣。 觀察這幾年來的信徒神學系學生趨勢,無論人數與素質皆漸漸提升。在這個大學入學錄取率已近百分之七十的時代,神學院又何需與一般大學爭高中畢業生的大餅?當然,神學教育委員會研討的當天沒有談到這一層,這是會後神學院老師互相討論的議題。假若現有的學院部能夠定下計畫和時間表,相信若干年內必能升格成功。
校園及經費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雖然在名義上合一,但若未能達到校園合一的話,如何能達到合一的目的?各校如何放棄自己的校園而併入別的校園上課?這樣對原有的差會、校友、贊助者如何交代?如果每個學校都賣掉,在中部地區買一個新的校園,是否問題就可解決?但如何出售舊的校地?如果不賣又怎可能有經費在中部購入新的校地,建新的聯合神學院?這個問題目前神學教育委員會尚不去談,只談到第一步——合一、立案。如過這兩項成功,其他的事往後再談。也許要在組織合一後,才另謀校區合一的事。 第三個難題是,倘若三所神學院名義上聯合了,各個校區是否仍各自籌款?維持以往的三個紀念主日請安募款,或只以一個聯合神學院而統籌募款?如果神學院聯合了,卻仍要三校各自負擔原有的教學與行政人員,如此所節約的經費必相當有限,也喪失了聯合的意義。 面對聯合,雖然問題不少,但如果做起來有意義,這些技術上的難題還是可以克服的,剩下的只是尋求如何解套罷。 |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時候到了——記聯合神學院二三事 (第 61 期)
|
.新約學的聖經解釋方法 (第 51 期)
|
.到台灣來的宣教師──蘇若蘭 (第 42 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