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78期 想像「民主」
字級調整:

好書櫥窗
盧雲《愛勝過恐懼》
「恐懼」是親密的大敵,恐懼讓我們劃出與人之間的距離。
關鍵字:
作者/蔡宛真 (台南大專前助理,現為高醫性別所學生)
安全感

這幾天與人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對方很讚賞我可以從創傷中慢慢修復,甚至回到原生家庭與家人建立關係。今天重新翻了盧雲神父的書《愛勝過恐懼》,當中有許多的提醒值得我重新省思。這一系列的書雖然頁數不多,但很適合不斷咀嚼、思索,或以禱告的方式求聖靈親近我們來閱讀它。現代心理學很強調要建立自己的「安全感」,安全感高的人比較容易擁有良好的親密關係。但究竟「安全感」該怎麼建立呢?什麼是「安全感」呢?
 
對「家」的想像

在《愛勝過恐懼》中, 盧雲提到這世代許多人是無家可歸的,不是指有形的「家」,而是沒有歸屬感,沒有一個地方讓我們感覺安全, 接受關心、保護和愛(P.35)。對於家的具體想像,可由浪子回頭的故事中,老父親給予小兒子親密深沉的擁抱來看見。再來,盧雲提到「恐懼」是親密的大敵,恐懼讓我們劃出與人之間的距離,我們需要與對方隔絕、自我保護,好讓自己感到安全;但同時又陷入另一種矛盾中,因著與人的距離,常覺得空虛寂寞,進而尋求其他人事物來逃避自己對愛的渴望。因此,若要建立一個真正親密的關係,必須願意向自己和他人承認自己也受了傷、也有殘缺的地方、也需要一個地方成長,大家就能共同建立一個親密的家(P.43)。
 
這件事該如何做到呢?如何排除恐懼,承認自己的受傷、軟弱、缺乏,讓彼此一同成長呢?想到這裡真的很感謝基督教所建立的模型——團契,在團契裡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將自己的創傷經驗分享出來,並尋求醫治。回首自己未信主的階段,常常不敢在人面前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與想法,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希望可以得到別人的認同。開始接觸信仰後,慢慢試著表達自己最深沉、壓抑的傷痛,也在說出來後,上帝的醫治才真正進入我裡面,並在這幾年不斷練習的過程中,走到目前這個階段。
 
親密的愛

很多人以為所謂的「親密」是保持剛好的距離,不過於疏遠或是緊密。然而,盧雲認為:「親密的愛」並不是介於「冷漠」與「窒息」之間的中庸之道,親密是一種「存在的方式」,是一個可以四處移動的開闊空間,不用擔心關係太緊密或太遙遠。讀到這裡,不禁思考:該如何做到這種在關係裡自由移動於開闊空間的心境呢?盧雲提到耶穌說的一段話:「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要常在你們裡面」;「藉著道成肉身,遙遠無比的神變成與我們最親近的神,勝過『遠離』和『親近』之間的一切差異,並且賜給我們一份親密,讓我們在愈像祂的同時,也愈能做自己(P.49~50)」、「耶穌的誕生、死亡與復活,向我們表明了這個神聖擁抱的全然親密(P.59)」。當我們被上帝起初的愛充滿,我們便毫無畏懼。即便我們知道人性的軟弱,常有困乏、退縮、不願跨出去的時候,但因著上帝賜下的盼望,讓我們想起耶穌為我們付上代價、犧牲生命的愛,我們便能重新站立,願意再次冒著可能被拒絕與排斥的風險,與人建立親密的愛。這是需要不斷操練的,也是我一直在學習的功課。
 
成為一家人

基督徒受召要為一項真理做見證──神已召聚所有的人成為一家人。」(P.60)每個人都渴望被愛,當我們失去最初的愛,我們便會奮力爭取被愛與被賞識的權利。然而,當我們有上帝的愛同住,我們就能有新的眼光,看見所有的人都是屬於同一個家,無關乎其種族、宗教、性別、經濟、智力或家庭背景如何(P.63)。讀到這裡我非常感動,人性總是自私、想要保護自我,若不是被那完全的愛所包覆,沒有人可以毫無保留地去愛對方。因為愛是一個行動,這個行動是一種冒險、是一種犧牲、是一種翻天覆地的攪亂、是一種意想不到的遍體麟傷,但所換來卻是無價至寶,是與上帝、與人真實的連結,是見證生命改變的機會。我們能否除去為了競爭、為了生存而產生的隔閡、誤會,願意帶著這份愛進入人群,不分你我,將每個人都看作一家人呢?不論是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道教;不論是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不論是原住民、外籍移工、國際家庭;不論是貧乏窮困、家財萬貫;不論是精神障礙者、身體障礙者。我們能否將許多與自己差異極大的人當作一家人呢?
 
基督徒的行動

另一方面,當我們看到人性的自私、世界的敗壞,會急著想要修復被破壞的秩序。但那背後的動力似乎是出於一種「恐懼焦慮」,而不是因著上帝所賜的盼望而帶出的信心與行動。盧雲拋出一個問題:基督徒的行動――想要創造更為公義與和平的社會,焦點究竟在「世界」,還是在「上帝」的身上呢?這給我很大的省思。常常我自己的行動,像是做環保、關心政治、探討社會議題,很容易不小心變成「為了安撫自己焦慮的行為」。如果沒有重新將焦點指向那位帶來醫治、修復與重新建造的上帝,我們的精力很快就會耗盡,我們對人很快就會失望,甚至引發更大的撕裂與紛爭。
 
尋找回家的路

「信主」(conversion)的意思就是回家,「禱告」就是尋找我們的家——主已經在我們內心親密深處建立的那個家。禱告也確實使我們在神裡面安身立命(P.52)。很多時候,我們被外在的工作、人際關係、生活壓力等給遮蔽,禱告變成例行公事,我們忘了起初的愛,忘了怎麼「回家」。有時候當我打開電視,看到媒體報導負面新聞;想到父母逐漸老去,擔憂他們的健康;雖然進入研究所就讀,還是會擔心未來找不到工作……。許多的恐懼不安,常讓我忘記可以透過真實的禱告,找到回家的路。
 
願我們都能卸下每天的勞苦重擔,常與基督連結,找到回家的路,與上帝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同作者相關文章:
盧雲《愛勝過恐懼》 (第 178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78 期 想像「民主」 (65-6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78期  2021年  6月 想像「民主」 178
本期主題:想像「民主」
發行日期:2021/6/10
民主圖像
從民主想像看神主憧憬
基督教家庭裡的民主就是一起吃飯
吹響吧!教會民主!——一位PCT青年的田野筆記
PCT教會體制不是民主,是什麼?
數位身分證的隱私權問題
文化、民主與危機
想像「民主」
Fight For Democracy
種子之家
基督徒身上有裝電池嗎?
安靜美善的力量——懷念張德香牧師
中會、總會開什麼?可以直播嗎?
緬甸政治情勢及宣教應對策略
淺談酷兒與酷兒神學
問候(Masial aupa)
牧師kap兄姊趣味的對話
龍潭个陂塘
盧雲《愛勝過恐懼》
另一種鄉愁
偏離!?
屬天的安息
台南大專宿舍部查經
如今我是否已經成為別人的祝福?
愛鄰舍如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