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89期 脫下口罩之後
字級調整:

大專世界
在主內「共下,坐桌」 ——第 59 屆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感想
況且,我們身為讀者,能被稱為「上帝所愛的人」,不就顯示我們在上帝眼裡是如此的珍貴!
關鍵字:59 屆神研班  路加福音  共下,坐桌 
作者/施延駿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學生,花蓮大專花美團契契友)
第 59 屆神研班對我的意義為何?路加福音帶給我什麼啟發?「共下,坐桌」的象徵會是什麼呢?
 
「第一次」的期待

神研班在新冠疫情影響下,被迫停辦實體營會長達兩年。即便前一年(2021)我已報名,但營會還是取消,心裡有些失望。所以,第 59 屆神研班就像是遲來的祝福,自己正式的第一次,卻是在疫情嚴峻的氛圍下;統籌的輔導與參與的學員們防疫措施做足做滿,就憑信心走完這趟旅程。神研班圓滿結束,心中對上帝滿滿的都是感謝。
 
回想之前,身邊的學長姊都在討論自己的神研班經歷,我也很希望有機會能夠參加,體驗學長姊所描述的「密集式查經運動」——在五、六天之內完成研讀一卷書,並且與其他長青團契的夥伴一起討論經文、分享信仰旅程。耳濡目染之下,我對神研班的認知就好比長青團契的「成年禮」;經歷了神研班,就好像自己升級了,在查經時懂得如何發問、批判、詮釋經文。大學團契裡的這段時間,起碼要給自己一次機會參加神研班,就可算是圓滿了團契生活。
 
「安全的」查經

但是,我似乎想得太簡單了。
 
我當然意識到組員來自四面八方,在交流與討論時必定會有碰撞,而自己也是組內唯一屬花蓮大專的學員。組員們不僅就讀不同的大學與系所,更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信仰生活,以及價值觀,對同一段經文必有不同的見解。再來,討論時大家都踴躍地分享自己的想法,讓我感覺對經文的見解又受到了衝擊。
 
我從不曾認為聖經就只是一本書。因為我們在閱讀聖經之初,已將聖經定義為上帝的話語,身為基督徒,我們會想像上帝透過經文在跟我們說話。對此,我反覆思考,到底在什麼情境下,我們能夠質疑經文的正當性,而不是讓教會長輩們認為我們正在顛覆信仰、挑戰聖經的權威?
 
或許因為這樣,花蓮大專花美團契每週都會舉辦「哈特(Heart)查經」,設立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夥伴們能夠提出對經文的疑問。「安全」所要保障的是「沒有外在壓力」,以及「無須擔心被批評」的氛圍。從「哈特查經」開始,我感覺自己正在為神研班做準備。從神研班出發,自己也學習如何建立一個友善討論的空間,無論查經參與者對經文認識的深淺,或是對信仰有無質疑,都能無限制、無壓力地分享。
 
提阿非羅、馬大與馬利亞

這一屆神研班研讀路加福音,特別以餐宴為主題,探索耶穌在各餐宴場合如何與主人或賓客互動,以及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在參加神研班之前,我對路加福音有一定的認識與想法,但在專講及小組討論的時候,仍直接衝擊了我的認知。
 
首先,是「提阿非羅」的身分。無論英文或中文翻譯,都出現「大人」(ESV 譯本:most excellent Theophilus)的尊稱,讓我一直認為提阿非羅是一位門徒所認識的高官。然而在專講中,梁哲懋牧師提到「提阿非羅」原文字義為「上帝所愛的人」,有可能只是作者對福音書讀者的尊稱。過去,因為路加福音一章 1~4 節提到關於耶穌的經歷為「親眼看見」,並經過「仔細考察」,加上擁有非常明確的對象,使得我之前會利用路加福音作為證明耶穌真實存在,以及他說的話「百分之百真實」的確據;即便提阿非羅的背景並沒有加以描述,但總不可能憑空想像一個名字吧?但梁牧師的說明,讓我感覺路加福音作者好像當下被打臉。但後來,我認為其實這就是神研班最重要的功能:讓學員勇於推翻原有的想像,嘗試接收不一樣的觀點。況且,我們身為讀者,能被稱為「上帝所愛的人」,不就顯示我們在上帝眼裡是如此的珍貴!
 
路加福音另一個特點是強調耶穌與女性的交流。福音書中,唯有路加出現耶穌到馬大與馬利亞家作客的敘述。對此,我在神研班的收穫是:第一,耶穌對馬大的回應隱約顯示他重視女性的主權。對馬大而言,女人就應該在廚房(家庭)裡付出勞力;但對耶穌而言,女性可以跟男性一樣學習,在追求知識(智慧)和家庭勞動之間是可以做選擇的。再者,在我試著詮釋耶穌的回應時,發現耶穌並沒有責怪或否定馬大,而是讓馬大意識到自己的狀況。到底耶穌所強調的「那一樣不可缺少的事」是什麼?我認為,耶穌的重點在於:凡為主而做的選擇,主必定會保守這一份心意。
 
在主內「共下,坐桌」

路加福音的餐宴描述耶穌如何與稅吏、法利賽人、女性,以及眾多的跟隨者,最後再與門徒們等不同的群眾互動;特別是與利未、馬大、撒該,以及與門徒的(最後)逾越節晚餐,更使我深思。「共下」、「作伙」、「一起」這些群體互動的概念,對我來說是一種渴望,但也同時無意間存在著排斥「跟我不一樣」的他者的念頭。回顧自己的成長旅程,我雖不曾被排斥,卻仍排斥過不喜歡的人。耶穌讓我明白,沒有人是毫無價值的,每個人都需要被接納。而要如何跨越自己的舒適圈去接納他人,得要尋求那位「能接納所有人」的上帝。
 
宴席只為了填飽肚子嗎?路加福音餐宴背後的重點是:建立關係、主客交流。連結回團契,接納、交流、勉勵、陪伴,這四樣應該是團契的理想。即使現況與理想相差還有一大段,至少,我正在學習,而我也希望能夠陪伴團契的夥伴一起學習如何接納弱勢群體,接納那些我們討厭、曾經看不起的人。
 
吃飯是一件平常的事,「坐桌」卻是很難得。好朋友一起聚餐,背後是一份濃厚的情感,期待能建立一個穩固的關係。回想在神研班與台灣各大專夥伴一起玩樂交流,一起查經,享用「靈命日糧」,感覺就像是一場五天的筵席,懷念大家一起團契、學習、討論的時光。而我也相信天使們正準備一份豐盛的晚餐,盼望能夠與天父一起共桌。
 
同作者相關文章:
在主內「共下,坐桌」 ——第 59 屆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感想 (第 189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89 期 脫下口罩之後 (66-69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89期  2023年  4月 脫下口罩之後 189
本期主題:脫下口罩之後
發行日期:2023/4/10
脫下口罩之後
後疫情的宣教與牧養
算。記
疫情中的三兩事
新冠疫情的考卷,台灣訂正了嗎?——從德國的抗疫經驗談如何面對不確定性與危機
Ours 同樂匯
如同馬利亞靜下心、反覆思考,自己正在經歷什麼?
與地方生態一起共生的日本
台灣原住民的自我追尋:歐蜜.偉浪《編織家園》
原來基督的愛催迫我們
「比較就是正義」:信仰的重讀作為面對多元論述的指引
博愛手語教會 30 年
論戰爭正義
60th神研班第6組
內心的矛盾:愛與礙
你愛我,就別礙我
在主內「共下,坐桌」 ——第 59 屆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感想
青年宣教從你我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