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47期 週休二日與教會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週休二日對信仰教育的挑戰
關鍵字:
作者/蘇蕙蓁 (台南神學院道學碩士、普林斯頓神學院教育碩士,現為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中學《人生哲學》教材總編輯。)
※ 引言:廣告的誤導——休閒=旅遊、消費
  週休二日實施以來,常看到五花八門的廣告在鼓勵休閒、旅遊、娛樂和消費。從擁擠吵雜的車站與機場、難得的車票、塞車的公路、來往的人群等現象,可看出這多出來的假期確實大大地影響人們的生活動態,改變人們的活動內容與範圍。可是「到風景遊樂區人擠人,跟著所有的人塞在高速公路上,到底有何樂趣呢?哪裡是休閒,根本就是虐待自己嘛!如果還帶著小孩一起,那就更慘了,簡直就是大人人仰馬翻,小孩涕泗縱橫,鼻涕眼淚全糊在一起了。那種景象,真不是一個慘字了得呢!」(人文札記105期24頁)。想必好多人都有同感吧!身兼母職的職業婦女,或許寧願待在家裡去做那些永遠做不完的家事吧!

※ 週休二日的目的
  推動週休二日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紓解工作壓力。問題是何種的「休閒」法才能達到紓解的目的?身體有其限制,體力透支、疲倦時,確實可大睡一覺。休閒不一定就是休息、懶散地待在家裡,甚至連睡衣也不用更換,雖然偶而這種作法,可能帶來輕鬆的新鮮感,若成為另一種的例行公事,則也是無濟於事。有時工作的壓力是出於長期在例行公事上所產生的厭倦、無聊感,在這種情形之下,所需要的就是轉換日常例行公事中,在新穎、未曾嘗試過的活動中去獲得對周遭事物的新洞察力,重新體會生命的活力。如此,雖然依舊是忙,卻能以跳躍的心情重回刻板的例行公事,拾回生活與工作的樂趣與動力。

※ 教會如何回應週休二日的衝擊
  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享受週休二日,對於那些星期六仍然必須上班、工作的父母,反而為了安排子女星期六的照顧或活動,而增加了另一層憂心煩腦的重擔。週休二日也是對教會的一大挑戰。當許多人為了調適週休二日的生活方式而弄得焦頭爛額的時候,相信有些教會已做了一些因應的措施,或許也有些教會還在觀望,不敢踏出一步脫離任何傳統的作法,提出宣教或信仰教育的新構想以及教會生活的變動,只停留於嘆息、擔心禮拜或團契聚會人數會減少的。面對社會生活的變動,為許多人帶來許多焦慮與不安,但這也正是促使我們重新思考生命意義、時間主人的契機,迫使我們重新為價值的先後次序定位,調適生活型態,並修正信仰的表現方式。因此,若把這種變動當作是促使信仰增長的契機,或許會為教會注入一股新流。

  觀看台灣的旅遊活動的模式,往往是「沾醬油」或「走馬看花」的模式,在短短的時間內,安排了許多活動,彷彿只有這樣才能值回票價。例如一天的時間內要訪問台南神學院、在著名的餐廳享口福吃一頓便宜豐富的午餐、參觀奇美博物館、順便到幾家醫院探訪病人、又想逛街購買台南特產、也要脫隊一下去看看幾年未見面的親友……一整天匆匆忙忙地趕時間,對所去過的地方只有皮毛的認識。教會如果要利用週休二日舉辦旅遊活動,期待我們能夠跳出這種走馬看花的文化,能夠以悠閒的心情去細嚼品嚐上帝的創造,探討上帝今天如何在我們這塊土地上活動,藉著許多人一點一滴的互動參與上帝國在當今社會中擴展的事工。

※ 一些構想
  其實,除了旅遊還有許多的可能性來安排週休二日,聚會時間或形式的改變,也可產生「休閒」的效果,敬拜上帝的日子不只限定於星期天,敬拜的地點也不一定須受限於自己的禮拜堂。身為基督徒,我們若能利用這多餘的假日去體會上帝的臨在、認識上帝國的事工、追蹤上帝的靈多彩多姿的運行動向、並參與其間,藉此增進自己的信仰體驗,相信也必能發現如何在其他五日的日常生活中活出更美好的見證,這不就是聖經訂立「安息日」「休閒」的目的嗎?

  以下謹列舉筆者想到的一些可能的活動供各位讀者的參考:

  以學習為主的活動
  
1.早在實施週休二日之前,已有許多教會每年舉行一、二次的「野外禮拜」,如果「野外」的禮拜,和在禮拜堂的「室內」禮拜方式有所不同,所產生的效果與震撼或許會有很大的差別。
  
2.旅遊不一定要去著名的觀光區,訪問一間弱小、不同族群、或不同型態的教會,切記這絕不是「沾醬油式」的訪問;對弱小教會而言,更不是要增加他們打腫臉充胖子的負擔,而是帶著禮物來分享主裡的愛、溫馨與鼓勵。這樣的訪問,相信也會為自己的信仰充電。
  
3.歷史尋根之旅:長老教會有許多百年以上的教會,每個教會都有講不完的故事:開拓的艱辛、歷經不同朝代的考驗、時代的信仰見證……。利用一些週末的時間去發掘、追尋這些信仰先輩走過的路程,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新的洞察力來面對今天與將來的挑戰。
  
4.特定主題的探討與研究:如基督教藝術、象徵、音樂、文學、媒體傳播、族群共存等議題的探討與研究。例如:

  台南縣的口碑是出產竹的地區,口碑教會有一位來自菲律賓的台灣女婿萬益嘉先生,他利用當地盛產的竹子做雕刻的材料,也用竹子製造樂器教導兒童。口碑教會備有住宿的地方,如果跟他們商量,策劃一次「竹音探險之旅」,相信定會令你大開眼界耳界。此外,《小羊月刊》的第一任主編江淑文小姐,剛從美國留學回來,她所學的「多元文化的教育」正是目前台灣正努力要建立族群共融的主要課題,相信她會很樂意跟你一起設計有關族群共融的「生活體驗營」。

  相信許多教會與信徒都有某種特有的恩賜與資源,不要留著自己享受,趁著週休二日的機會與其他地區的信徒分享,將是一件使大家共同受益的美事。

※ 以服務為主的活動
  義工已是日漸普遍的觀念,每次到新樓醫院或彰化基督教醫院,都會看到一群義工熱誠地服務。幾星期前看到新樓醫院的醫生、護士、職員與南神的師生一起打掃新樓街,為社區當一次幾小時的義工,使街道面目一新,相信參加這活動的義工們自己內心都有所感動。談到義工,難免憶起以前在北美台灣人教會常看到的一幕,一群具有高學歷、高職位的信徒們拿起掃把、拖把、抹布打掃禮拜堂、倒垃圾、清除愛餐後髒亂的交誼廳,這也是他們在週末的「休閒」活動。

  可供服務的地方該不只受限於教會內,假如有一天一群義工拿著吸塵器、抹布將圖書館的書庫數十年來所累積的灰塵徹底地清除一下,圖書館雖是老舊,仍會煥然一新,成為可愛的地方。許多教會辦公室的櫥櫃、教室、廁所,或許也需要好好地清理一下。一起工作可能成為很好的「遊戲」,在工作中也能增加相互的認識,處理不同性質的工作,事後也可能成為探討信仰議題的好話題。所以,偶而利用週休二日策畫個有意義的「工作營」也是可行之道。

※ 以交誼為主的活動
  透過團康活動、運動會、義賣會、跳蚤市場增進信徒間的認識,培養同工間的合作精神,促進教會間的交誼,或增加教會與社區間的互動,也是不錯的想法。

  除了以上所談的,相信還有很多的可能性,限於篇幅,無法一一提及。嚴格來說,週休二日並沒有為我們增加任何一秒的時間,我們仍然生活在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六十分、一分六十秒的時間系統裡,所不同的只是從生活活動的改變、重新安排與分配而體會生命的活力與樂趣。教會生活當然也可隨著做一些調整,使我們的信仰表現,跳出一成不變的框框。

  我們並不期待每個教會都做同樣的事,學他人的樣子,跟著潮流走。我們須在作任何改變之前,先作調查,瞭解週休二日對教會成員所引起的衝擊、信徒的信仰動態、社區的需要與資源。這樣才能策劃出適當的活動,並帶動信仰的反省與成長。自己一個教會的力量若有限,則可聯合附近幾個教會合作舉辦活動,分享資源,這也是蠻有意義的學習。

  總而言之,無所事事或消費「旅遊」未必是紓解生活和工作壓力的唯一方法,更重要的是以新的眼光、新的心態來觀看、享受上帝所創造的世界,參與上帝所託付管理世界的任務。
同作者相關文章:
週休二日對信仰教育的挑戰 (第 47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47 期 週休二日與教會 (5-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47期  1998年  8月 週休二日與教會 47
本期主題:週休二日與教會
發行日期:1998/8/10
目錄s/
編者的話
週休二日對信仰教育的挑戰
安息日+主日=連續放假日?
教會如何辦理週休二日的社區活動
觀光地區的教會如何因應週休二日?
週休二日對美國台灣人教會的影響 
週休二日的分享:牧者篇:牧師的休閒生活
週休二日的分享:平信徒篇:我對週休二日的觀察
週休二日的分享:學生篇:週休二日計畫大公開
週休二日的分享:在台老外篇:台灣逍遙遊
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彭清約長老
新婚姻觀念世代的臨到:晚婚為例
用「矮靈祭」寫下恩怨情仇的心緒--賽夏族
聖殿畫語──磐頂基督長老教會
南庄教會木笛班事工
自由主義神學簡介
致命的誘惑
高且將誤君期
愛情、兩性關係與性別教育
聖經中和現世裏的天使
悔罪之詩
喜愛讀聖經的教會
祈求與回應──關於「放風箏的女孩」的信心
在無力中使力
珍惜擁有
原住民‧教育‧生活體驗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