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
新使者雜誌
>
第110期 金錢夢碎!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斯密的自由經濟體系必須立足於以集體公民利益為基本考量的社會,才能發揮兼顧自利與他利的道德經濟力量。
關鍵字:
作者/鄭仰恩
(台灣神學院學術副院長)
本期《新使者》主題方向探討「信仰和財富的關係」,因為我今年進修假的研究計畫是「蘇格蘭啟蒙運動」,所以請容許我從亞當.斯密的政治經濟學談起,再轉到他的道德人性論,最後才談二者的關係。
※ 亞當.斯密的一生
被譽為「現代自由主義經濟之父」的亞當.斯密(Adam Smith)於1723年6月5日,出生於愛丁堡外圍佛斯灣旁的寇克卡迪(Kirkcaldy)鎮。他的父親讀法律,在當地海關服務,不幸於他出生數月前因病過世。斯密的母親是位善良的基督教婦女,總是無微不至地照料年幼體弱的他,在寡婦和遺腹子之間有著深厚的情感,後來他也以同樣的愛心回報母親六十年之久。他三歲時曾被一群補鍋匠綁走,雖於數小時後獲救,但幼小心靈必然受到衝擊。
蘇格蘭自1707年起與英格蘭結盟後,沿岸走私猖獗,事實上這些私梟本是善良百姓,為了生活家計才鋌而走險。從小觀察這些景象的斯密深深體認:利益當前,人們就會受本性驅使,不惜對抗官府。因此他在《國富論》裡提到:「人們潛藏著改善自身情況的強烈本能…,光憑這一點,無須外力輔助,除了使社會繁榮富足,也足以剷除一切人為法律構成的阻礙。」這已指向經濟發展與人性本質的關係。
斯密從小接受優異的教育,因體弱多病,利用閒暇大量閱讀,善於分析思考。他十四歲進入格拉斯哥大學,最有興趣的科目是數學和道德哲學,後來上了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的道德哲學課程,從此改變一生。自格拉斯哥畢業後,他獲得獎學金到牛津大學的貝利歐學院(Baliol College)研讀七年,主要研習「斯文」文學(polite literature)及法文翻譯。
因確信蘇格蘭式教育的優越性,他認為在牛津度過的七年窮極無聊,更形容該地大學是「頹圮體制與落伍偏見的庇護所」。他因私下研讀大衛.休姆(David Hume)的《人性論》而遭教授譴責,或許因而離開牛津。斯密原本想當牧師,卻一直未正式擔任神職,1748年起,他在愛丁堡講授修辭學和優美文學,1751年起,受聘為格拉斯哥大學的邏輯學教授,1752年,更接任哈奇森的道德哲學教席,教授自然神學、倫理學、法理學及政治科學等。他於1759年出版第一本書《道德情操論》。
在格拉斯哥教學十三年後,他於1763年受聘為蘇格蘭首富巴克列公爵(Duke of Buccleuch)的私人教師,陪伴這位十八歲的小公爵及其弟到法國的土魯斯、日內瓦和巴黎進行歐陸之旅,不但親身觀察各地國情風土,更結識當代重要思想家如伏爾泰(Voltaire)和主張「自由放任思想」的巴黎「重農學派」(physiocrats,或譯「自然經濟學派」)。
1766年,因公爵之弟感染熱病過世,他們結束遊學之旅,返回倫敦。在巴克列公爵終身薪俸的贊助下,斯密開始撰寫思慮已久的《國富論》。該書於1776年3月9日出版,獲得驚人迴響,第一版於六個月後銷售一空。斯密的終身好友休姆對其受歡迎之程度大感驚異,不久,書中的理論也開始影響歐洲的公共政策。1777年,斯密悄悄地接任蘇格蘭海關專員的職務,1787年更被邀聘為格拉斯哥大學校長。他於1790年7月17日死於寓所,墓碑上僅提及他是《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的作者。
※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觀點
《國富論》並非第一本以科學方法研究經濟的書,也沒有深刻的原創性觀點。它的最大貢獻在於首次通過觀察所得的證據,將當時許多不同社會的經濟生活放在一起加以檢視,並以非專家的日常語言寫作,讓一般讀者易於瞭解。
該書主旨可從其完整標題看出:《對國家財富的本質及種種成因之探討》(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在此,「財富」並非指金錢,斯密一再強調國家的財富在於商品(commodities),也就是那些可以使用及享受的物資。就像休姆以及重農學派一樣,他反對重商主義者(mercantilist)所主張「國家財富是由國家獲取的金銀等錢財總額所構成」的觀點。他撰寫本書的目的是要顯示國家財富的實況,並解釋它如何在現代商業社會中累積成長,最後提出持續該成長的政策建議。在分析不同經濟系統的運作模式和經濟成長史之後,他強調「本然自由」(natural liberty)在這過程中的關鍵角色,進而提出「自由貿易」的主張,並批評重商主義者的保護政策。值得注意的是,他同時也賦予政府提昇國家歲收及規範經濟事務的角色。
採用牛頓的實證歸納方法,斯密以「勞力分工」作為基本詮釋原則,主張在勞力專業化且結合科技(包括工具和技巧)進展的情形下,經濟就會藉助交易(exchange)而不斷成長。正如哲學思想會產生新的學門或科目,商品生產過程也會發展出新的科技或專業。另一方面,勞力分工的發展則會受到市場範圍的限制。論到市場機制的運作,他討論商品價格起伏的因素,並論及「市場價格」和「本然價格」的區分和相互平衡功能。因為後者實際反映工資、利潤和生產成本的價值,他依此發展出他的「分配」理論,並主張工資應反映實際工作的性質,工作若是勞累操煩、危險或是需長期訓練或報酬率低,工資就應相對提高,如此工作性質的不對等就可以工資的不對等來加以平衡。
因為消費和累積資本(包括固定資本及流動資本)之間的複雜隨機關係,市場運作並不必然保證財富的增加。有趣的是,斯密以人性心理學來探討經濟的發展。他指出,冷靜的「自利」(self-interest)動機會引導人進行交易、加入勞力專業分工以減低勞累操煩,以及通過積蓄來累積資本以期追求更好的生活。
在自利動機的交互運作下,人類社群獲得無預期且未經計畫的整體利益。他指出:「個人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但他卻被一隻無形的手引導促成一個原本非他所預期的目標」,亦即促進社會的總收入以及「公共利益」(public interest)。在另一處,他也提及,因為富人的消費及生活所需並不比窮人多出多少,前者的龐大屋舍和財產的經營維持卻能提供後者工作機會及生活所需,這隻無形的手同樣引導富人促進社會需求的公平分配。
在此必須強調,斯密的「無形之手」理論並非嘗試將經濟學置於神學的基礎上,而是要指明那「明顯且單純的本然自由系統」所產生的好處,是自然運作下的結果,非經個人或任何團體所計畫或操作。這就是他著名的經濟詮釋理論,主張一個理想的自然狀況是全然公平而自由的。
此一「自由放任」(laisses-faire)的主張,包含國際和本國貿易在內,主要是針對保護主義者的特定措施(譬如某些企業主長期掌控見習生的作法)而發,希望商品的自由競爭和勞力分配的機動性不要受到不合理的限制。然而,斯密的論述總是帶著明顯的務實精神,強調必須將理想的方案應用在現實世界裡。因此,他也認為保護主義者的措施在顧及國家安全和面對其他國家的保護措施時是合宜的。
<未完待續.....>
同作者相關文章:
.
漫談台灣的大專工作及團契發展 (第 198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 ——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 (第 183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2) (第 182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 (第 181 期)
.
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 (第 174 期)
.
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 (第 169 期)
.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64 期)
.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 (第 160 期)
.
懷念駱維仁博士:台灣聖經神學研究的巨人 (第 156 期)
.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第 153 期)
.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第 146 期)
.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第 144 期)
.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 (第 141 期)
.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第 137 期)
.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35 期)
.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第 131 期)
.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第 125 期)
.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 (第 123 期)
.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第 121 期)
.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第 117 期)
.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第 110 期)
.
建構富有動力且整全的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第 105 期)
.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第 104 期)
.
戰火下的宗教衝突 (第 97 期)
.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第 91 期)
.
從教宗選舉看教會權威 (第 89 期)
.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第 86 期)
.
長老教會一四○週年系列建言 (第 85 期)
.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第 82 期)
.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 (第 75 期)
.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第 73 期)
.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 (第 70 期)
.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第 69 期)
.
為「本土化」驗明正身 (第 68 期)
.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第 67 期)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第 66 期)
.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第 64 期)
.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 (第 60 期)
.
為什麼要「按手」﹖ (第 57 期)
.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第 56 期)
.
編者的話 (第 55 期)
.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第 54 期)
.
何謂「千禧年」﹖ (第 53 期)
.
新眼光「新」在哪裡? (第 51 期)
.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 (第 49 期)
.
尼西亞信經簡介 (第 46 期)
.
長老教會屬不屬靈? (第 45 期)
.
淺論聖餐 (第 44 期)
.
什麼是「拯救」? (第 43 期)
.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第 41 期)
.
台灣教會新興流行現象小史 (第 37 期)
.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 (第 3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0 期 金錢夢碎!
(17-21頁)
110
本期主題:金錢夢碎!
發行日期:2009/2/10
我們的未來,共同的責任
讓你們中間沒有窮人—從金融海嘯看經濟神學
尋求公義的投資行為
生活不止是消費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經濟公義的神學省思
消費乎?儲蓄乎?——專訪李文福
作金錢的好管家——台灣冠冕真道理財協會
關於賭博合法化的一些隨想
甘治士牧師的《台灣略記》——17世紀西拉雅族的人類學報告書
歷史建築隨想
平安‧以色列——陳惠婷鏡頭下的猶太人
難道,你不期待彩虹嗎?一一魏德聖與「海角七號」
關於「甘治士牧師是台灣改革宗教會的奠基者」
最後的演講——最不可思議的恩典
用愛經營「生、老、病、死」——基督徒的理財觀
「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
海濱的孩子
紅字-—胸前焚燒的烙印
扶助ê 人
誤會
歲末情詩(十四行)───HO牽手
談「戀愛」的迷思
金錢≠財富
透過「南巡」與上帝腦力激盪
環境氣氛的形塑——論直銷與成功神學的異同
手環上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