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類 | 文章名稱 | 作者 | 頁數 |
|
 | 編者的話 | 災難與再生
| 作者 / 王昭文 | 1-1 |
|
 | 本期主題 | 莫拉克颱風的提醒 如果真能記取教訓,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侵擾,強化防、救災從整備開始到實施的各項工作,那麼這場災害未嘗不是一個轉機。 | 作者 / 李鎮鍵 | 4-7 |
|
 | 本期主題 | 土地與族群的再生之路 這次的風災其實正好顯露出我們對於土地的無知與殘忍,可以藉此機會反省我們與土地的真實關係,更多去認識她,或許才真正是面對災難的方法。 | 作者 / 林益仁 | 8-10 |
|
 | 本期主題 | 從莫拉克風災談原住民滅族危機 讓在地各族群自由發展與延續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原住民自已更不應妄自菲薄,輕看自已的能力與權利。 | 作者 / 歐蜜‧偉浪 | 11-15 |
|
 | 本期主題 | 在大姆姆山下繼續呼吸 「只要還活著,我們就能重新再來!」 | 作者 / 伊誕.巴瓦瓦隆 | 16-17 |
|
 | 本期主題 | 災後重建的社區力量 我們在災難中相遇,卻也在一切恢復正常後分離。我與志工們約好,只要台灣的任何角落須要志工,我們,就在那裡相遇。 | 作者 / 陳雲芳 | 18-20 |
|
 | 本期主題 | 青山雖已改、白雲依舊在── 嘉義中會莫拉克災後救助側記 看到期待渴望的眼神轉變成喜樂燦爛的笑容,讓我深感「大山可以挪開,溪水可以改道,上主的愛永不離開」,青山雖已改,白雲依舊在。 | 作者 / 王逸石 | 21-25 |
|
 | 本期主題 | 淺談長老教會的急難救助事工 作為救助人員常常成為災民所傾吐的對象,因此第一時間抵達時,可能不是被感激,而是被埋怨「太慢到了」。 | 作者 / 黃智鴻 | 26-27 |
|
 | 神學淺說 | 八八水災是上主的旨意?兼談生態神學 災難不是上帝的處罰。上帝也在受苦。必須停止貪婪與剝削大自然的行為。 | 作者 / 楊順從 | 28-31 |
|
 | 厝邊頭尾 | 紙風車前進楠西 當大家為了共同的夢想而努力的時候,這些微小的力量竟然也匯集成一股令人感動的氣氛。 | 作者 / 呂莉莉 | 34-37 |
|
 | 文化.藝術 | 穹蒼之美.造物之妙──鄭文清的信仰體驗 他的畫面中,充滿了對宇宙穹蒼的歌讚,也顯露他對造物奧妙的崇仰。 | 作者 / 蕭瓊瑞 | 38-39 |
|
 | 信仰.生活 | 小文的歌聲 幸福的回憶,是有力量的,我如此相信著。 | 作者 / 石佳儀 | 40-41 |
|
 | 信仰.生活 | 蘋果香的聖誕節 在散發著香氣的聖誕樹下,全家聚在一起,朗誦聖誕故事,唱聖誕歌。 | 作者 / 王貞文 | 42-43 |
|
 | 信仰.生活 | 我自己在一沉船中 悼密兒維納----鐵達尼號的碩果僅存者 | 作者 / 唐秉輝 | 45-48 |
|
 | 特稿 | 【美麗島30週年特輯】美麗島‧教會公報‧分區聯禱會 聯禱會為受難者與台灣的前途禱告、分享經文,安慰振奮人心。 | 作者 / 王昭文 | 49-52 |
|
 | 特稿 | 【美麗島30週年特輯】五歲的美麗島 還好警總有點色盲,紅藍看不清楚,父親這次沒有入獄。 | 作者 / 李怡道 | 53-58 |
|
 | 潮流.脈動 | 當女人發聲:除了政治‧「愛」的敘事 她仍是個平凡女人,與丈夫相扶持、愛戀,思念兒女,一位有血有肉的母親。 | 作者 / 王信允 | 59-61 |
|
 | 感情.婚姻 | 基督徒如何面對家暴問題 避免因過度熱心或隨意議論而造成二度傷害,實在是有心幫助家暴家庭者最需學習的功課。 | 作者 / 王榮義 | 62-64 |
|
 | 母語葡萄園 | 傳統白話字e新活力──《TJ台語白話小詞典》出版 TJ詞典是一本現代、科學koh專業e台語工具冊。 | 作者 / 蔣為文 | 65-66 |
|
 | 母語葡萄園 | 為這塊土地 獻上感謝
| 作者 / 姚志龍 | 67-67 |
|
 | 母語葡萄園 | Sio?k-phang 無 hiah 俗
| 作者 / 劉承賢 | 68-68 |
|
 | 大專世界 | 當愛在路上走動時 我相信,我把耶穌介紹給他們後,他們的生命一定不一樣! | 作者 / 邵以諾 | 70-72 |
|
 | 大專世界 | 做個修直祂道路的人──「花東神學講座」及團契交流」後有感 因為更了解上帝的想法,我們更能修直這條道路,感受神領受神的愛。 | 作者 / 林偉雄 | 73-75 |
|
 | 大專世界 | 南神師生的災區服事 我們不斷推動淤泥而起伏的背上十字架(校徽背心),顯得特別引人注目。 | 作者 / 黃佩怡 | 76-77 |
|
 | 大專世界 | 不只水災需要我們 身為基督徒不能只是在冷氣房中禱告,而是要付出行動。 | 作者 / 余心玫 | 78-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