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46期 150年來
字級調整:

乘著夢想去旅行
教會的變與不變
台灣大部分的教會都發展到所謂的「中產」階段,慢慢進入「舒適圈」,接下來要如何發展,劍橋兩個教會的例子實在值得我們省思。
關鍵字:
作者/陳錦生 (新使者雜誌社社長,長榮大學教授)

※英國劍橋小住觀察

去年有機會與內人趁休假之便,到英國劍橋小住三週,得以親身體驗劍橋的生活。劍橋實際上是個大學城,學校與小鎮根本就是合而為一,居民、學生和觀光客混雜在一起,形成一個特別的景觀。假日的時候,滿街都是人,尤其是最近幾年,中國觀光客成群結隊,到劍橋來朝聖,人數遠超過同樣來自亞洲的日本和韓國觀光客。當然,也可以看到全世界觀光景點都有的中國法輪功如影隨形抗議中共的影子。

由於劍橋大學的起源和該校許多早期學院的成立都與教會及修道院有關,因此這裡的宗教氣氛非常濃厚,幾乎每一個學院都有自己的教堂,早期的學院也多以基督或聖徒的名字來命名,如:Trinity Hall、Corpus Christ、Jesus、Christ’sTrinity 和 Emmanuel 與基督有關;以聖徒命名的學院則有 St. Peter’s House (Peterhouse)Magdalene、St. John’s、St. Catharine’s 等。而由於學院的捐贈者大多希望受惠的學生能為其祈禱和祝福,因此,各學院早期的研究多圍繞在宗教議題。一直到亨利八世國王於1536年下令打壓修道院,學院才停止教授天主教的經院哲學,劍橋的研究重點也才從宗教和神學轉為希臘與拉丁經典、聖經與數學的研究。慢慢地,一些新教的提倡者開始在大學提倡自己的思想,使得劍橋後來成為新教分裂活動的中心。

※教會密度很高

劍橋的教會密度甚高,除了學院的教堂外,鎮上還有各種的教會,包括英國國教(Anglican Church)、聯合歸正教會(United Reformed Church)、天主教會和其它各種教派。在市中心有一特別的教會叫圓形教會(The Round Church)或稱聖墓教會(Holy Sepulchre),是仿羅馬和基督教早期墳墓上方的圓形建築而建,約建於西元1130年前後,比大學歷史(1209年)還早。這座教堂是英國現存四座圓形教堂中,最古老的一座。目前成為觀光的景點,我們造訪的時候,教堂正在整修當中,無緣進入參觀。1994年,由於教會人數成長之故,原有的圓形教堂不敷使用,便遷移到附近的聖安德魯斯教堂(St. Andrews the Great)聚會。圓形教堂則成為遊客參觀的古蹟和舉辦諸如研討會或音樂會的場所。

※在聖安德魯斯教會的聚會

由於正在劍橋修讀博士的中興畢契依珊學妹推薦,我們在劍橋三個主日崇拜都在聖安德魯斯教堂(the Round Church at St. Andrews the Great)聚會。這個教會的歷史,如果從圓形教會來算,應該是劍橋地區最老的教會,屬於英國國教的福音派教會,每主日上午十點和十一點半(僅學期期間),及下午五點各有一場,聚會人數平均約有四百人。雖屬英國國教,但卻沒有一般教會的繁文縟節,連牧師都只穿著T-Shirt和牛仔褲就上台講道了。

第一週我們準時十點到,教會門口有人招呼我們入座,但沒有人來問你是誰,自己找位子就坐下。聚會一開始,有人領會,唱詩。教堂前面有一個小band和爵士鼓,領會者帶大家唱詩。當天唱的是非常傳統的芬蘭聖詩「我靈鎮靜」(Be Still My Soul),但唱起來卻很活潑,沒也有拍手舉手的動作。沒有詩歌本,也沒有歌譜,只能看著前方和兩旁的銀幕上的歌詞唱詩,對不熟悉的詩歌,唱起來就會有點焦慮(後來知道主要是以 Spring Harvest和Hymns for today’s Church 為主)。唱完詩,接著是兒童敬拜時間,由牧師在講台下對著坐在台前的主日學小朋友講聖經故事,大人們一起聽得津津有味。講到當天的金句,耶利米書23:29,耶和華說:「我的話豈不像火,又向能打碎磐石的大錘嗎?」時,牧師甚至就在台前點起火來,並拿出大錘當道具,非常生動。講完故事後,小朋友由老師帶著退場。會眾再唱一首詩歌「祢真偉大」 (How Great Thou Art),還好,也是熟悉的老聖詩。接著,牧師上台,把剛才主日學聖經故事的內容再加以闡述,講道約20分鐘,然後唱詩、奉獻、報告。祝禱之後,就有教會青年端著茶和咖啡來奉茶。然後會眾各自交誼,禮拜約一小時便完成。整個禮拜的感覺,活潑、沒有壓力。正如他們的網頁上所說的:我們的教會歡迎青年、家庭、學生、海外人士及慕道友等。主要的異象是致力於祈禱和聖經教導、大學學生事工、門徒事工。

教會在週間有各種團契,包括退休人士(Wednesday outlook)、國際學生團契(iHUB)、學生團契(大學部和研究生分開)、查經班、婦女會、國婦女會(iConnect)等,看起來很有活力。我們曾參加了一次週四晚的國際學生團契,先享受晚餐,由一位醫學院的馬來西亞學生掌廚,餐後有一位輔導短講,然後分組帶開。分組基本上是隨性的,但我發現好像亞洲的學生會自然而然的聚在一起,我參加的那組約有十人,就包括中國、韓國、馬來西亞、印尼和台灣的學生。整個教會給我的印象是活潑、親切、沒有壓力,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教會。

※在聖可倫巴教會的聚會

到英國之前,方嵐亭牧師建議我務必要到劍橋的聖可倫巴教會(St. Columba’s United Reformed Church)去看看,因為這個教會和台灣長老會有密切的關係。由於聖可倫巴教會和聖安德魯斯教會相距不遠,因此,在最後一個禮拜,也就是聖靈降臨節那天,參加完聖安德魯斯教會的禮拜後,馬上趕去參加聖可倫巴教會的禮拜。這個教會禮拜天只有早上十一點一場,我抵達時禮拜剛剛開始,照程序單上的順序,還在彈奏序樂。與聖安德魯斯不同的是:聖可倫巴屬於聯合歸正教會(英國長老會、公理會、威爾斯教會與1972年組成),禮拜的程序一板一眼,非常傳統。從序樂開始、宣召、唱詩、信仰告白、讀經、間奏、講道、聖餐、奉獻、殿樂等節目,行禮如儀。音樂是傳統的風琴,每一首曲名都寫在程序單上,大多為巴哈、韓德爾之類的名曲。牧師穿著聖袍,年紀應該算中年,講道的內容與聖靈降臨節有關,四平八穩。令我驚訝的是:教堂雖然比聖安德魯斯大很多,但聚會不到五十人,年紀多在六十以上。教會中看不到年輕人,也好像沒有主日學。從週報的報告中可以看到有些社區活動,也參與普世教會活動,教堂以出租其空間作為固定收入,財務算是不錯。教會設備很好,有幾個空曠的大廳,目前借給中國教會在下午使用。

這個教會創立於1879年,來自蘇格蘭和愛爾蘭長老宗的傳統,「聖可倫巴」則是紀念一位愛爾蘭備受尊崇的使徒,早期許多在劍橋大學的長老宗學者和學生都在此聚會。特別是1899年,長老會的西敏斯特神學院(Westminster College)在此設立之後,與教會的關係更加密切。教會後面的交誼廳牆上有三塊版子,上面刻有這個教會歷年差派到世界各地宣教師的名字,從1885到1989年,共有83位(含眷屬),之後就沒有了,其中有13位來到台灣(表一)。

我在聚會後,遇到懷約翰(John N. Whitehorn)牧師和他的女兒,懷牧師曾在玉山神學院教書並代理院長(1965),曾參與翻譯排灣族聖經和聖詩,女兒在屏東出生,還會講一點華語,他是目前還在該教會聚會的宣教師。其他如:萬榮華(Edward Band)牧師,曾任長榮中學第三任校長,也是把足球引進台灣的第一人。彌迪理(Dan Beeby)牧師夫婦在台22年,曾任南神副院長及東海大學董事,後因參與「國是聲明」起草的政治因素,被限期離境。我記得當時我還是大四生,曾與一些團契的契友在台中火車站為他送行,如今想來,恍如昨日,彌牧師在2013年過逝。另一位謝培德(Ivor Shwpherd)老師,1958年差派到東海大學外文系,擔任很長一段時間的系主任,與我有同事之誼,剛在今年四月過世。在與一些老會友聊天時,也提到黃彰輝牧師(曾任南神院長)在西敏斯特神學院就讀及在該教會服事的一些軼聞趣事。安慕禮(Boris Anderson)牧師則是隨著黃彰輝牧師到南神擔任其副手,並且也參與設計南神禮拜堂,也在今年過逝。另一位巴瑪俐(J. Margaret Barclay)姑娘則是南神創辦人巴克禮(Thomas Barclay)牧師的姪孫女,曾在長榮女中任教。巴克禮牧師的獻身書也在去年由其姪孫女凱撒琳(Katherin Barclay Martin)在此一教會轉贈給南神典藏,由張瑞雄牧師代表接受。除了宣教師之外,第一個到台灣宣教的馬雅各牧師的後代子孫也在此教會聚會。聖可倫巴教會與台灣教會的關係可見一般。

※教會沒落的危機

離開聖可倫巴教會,心中感慨良多。這個教會過去有輝煌的歷史,不但曾經興旺過,而且還能夠在一百年間連續差派許多宣教士到世界各地(包括印度、馬來西亞、南非、尚比亞、巴紐、新加坡、中國、台灣等地),但如今卻顯得荒涼。一間教會,從開始創建,必定是經過篳路藍縷,慢慢成長,慢慢發展。到了一段時間,人數穩定,財務穩定,也慢慢步入所謂「中產階級」教會,可能就因此漸漸失去冒險的勇氣。教會和企業一樣,處在「舒適圈」時,其實就是危機的開始。教會變得「內向化」,缺乏外展的企圖,以自然增長滿足,教會財產多了,經濟獨立,也沒有危機感。在劍橋,學生是很大的來源,學生工作應該是教會主要的異象。而年輕人,尤其是學生,特別喜歡求變,這個地區的教會若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就注定要沒落,教會地處幾萬學生的大學城,竟然沒有學生事工,令人不解。過去的成功,並不保證未來的成功。在歐洲看到許多有名的大教堂,淪為觀光景點,卻乏人聚會,可為借鏡。反觀聖安德魯斯教會,一樣是有歷史的老教會(甚至更老),又是非常傳統的英國教會,但卻勇於求變,突破傳統形式,以劍橋的學生工作為主要目標,反而越來越興旺。

台灣的教會也一樣,隨著歷史的軌跡在發展,大部分的教會也都發展到所謂的「中產」階段,慢慢進入「舒適圈」,接下來要如何發展,劍橋兩個教會的例子實在值得我們省思。

表一、St. Columba’s Church 歷年差派來台宣教師名錄(鄭仰恩牧師提供譯名)

年代

姓名

曾任工作

1907-1909

A.E. Davies 戴美斯牧師

 

1912-1940

Edward Band 萬榮華牧師

長榮中學校長

1921-1925

Marjorie Scott (M. D. Anderson Scott)蘇姑娘

 

1930-1941

F. G. Healey 希禮智牧師

長榮中學代理校長

1933-1949

Margaret W. Beattie 米珍珠姑娘

長榮女中

1945-1963

Boris Anderson 安慕理牧師

南神副院長

1946-1972

H. Dan Beeby 彌迪理牧師

南神副院長

1951-1970

John N. Whitehorn 懷約翰牧師

玉神副院長

1956-1970

Dr. Elizabeth Whitehorn 懷以利醫師

屏基、門諾醫院

1958-1995

Ivor Shepherd 謝培德老師

東海大學外文系主任

1959-1974

J. Margaret Barclay 巴瑪俐姑娘

長榮女中

1961-1989

Elizabeth J. Brown 包珮玉牧師

總會助理總幹事

1978-1986

W. Raymond P. Adams 安禮文牧師

南神音樂系主任

同作者相關文章:
《新使者》150期的省思 (第 150 期)
教會的變與不變 (第 146 期)
大學教育與就業準備 (第 129 期)
教育者耶穌看台灣的大學教育 (第 92 期)
教育者耶穌看台灣的大學教育 (第 92 期)
幸福,一種靈性生活 (第 89 期)
論「大補帖」 (第 52 期)
教會狂想曲 (第 48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46 期 150年來 (33-3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46期  2015年  2月 150年來 146
本期主題:150年來
發行日期:2015/2/10
150年來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台灣基督徒的現代性認同
150年來政教關係的回顧
基督教對原住民的影響
從 Friendship Corner 到全國大專
被遺忘的神學信念——從底層人民的角度再思「信徒皆祭司」的宗教改革精神
教會的變與不變
用生命見證信仰的宣教士—懷念恩師練馬可(Dr. Mrak C.Thelin)
開啟公義之路:勵馨的性別觀點與信仰實踐
改變
雨傘運動與神學
It’s just the beginning! 雨傘運動在地人反思
雨傘運動小觀察
讀經筆記17 割禮無可能是「家己割傷身軀」!
Charlie Hebdo 事件是信仰問題
總是在現場的祢——對現代耶穌的想像
平凡中卻也不平凡的報佳音
認真閱讀,歡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