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類 | 文章名稱 | 作者 | 頁數 |
|
 | 編者的話 | 因信得生:羅馬書
| 作者 / 王昭文 | 1-1 |
|
 | 本期主題 | 保羅的福音:羅馬書前言(1:1-17)淺析 以「合一帶動宣教」正是保羅寫作羅馬書的重要動機之一。 | 作者 / 蔡銘偉 | 4-7 |
|
 | 本期主題 | 搖撼帝國根基 保羅要他們活出一種和這個世界的結構、組織全然不一樣的、全新的「團體」模式,在探求上帝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的過程當中,不斷地被改變、被更新。 | 作者 / 王貞文 | 8-13 |
|
 | 本期主題 | 保羅要基督徒成為順民? 在保羅的年代,「政治」絕非「眾人之事」,而是統治階級的事;帝國也絕非今日的國家。 | 作者 / 梁哲懋 | 14-17 |
|
 | 本期主題 | 對凱撒統治的政治宣戰 保羅的批判與性傾向無關,卻是與公義——也就是整個羅馬書的核心——息息相關。 | 作者 / 鄭世璋 | 18-21 |
|
 | 本期主題 | 幽黯中的亮光 馬丁路德:「從前『神的公義』令我聞而生厭,現在它使我在更大的愛中有說不出的甜蜜。保羅這段話使我進入天堂之門。」 | 作者 / 林秀娟 | 22-25 |
|
 | 本期主題 | 生活中的靈修:從保羅寫給羅馬人的書信談起 暫且放下關於羅馬書的訊息知識,找個安靜的時間和角落,翻開羅馬書,一字一句緩緩讀,讓經文進入到自己的身心靈。 | 作者 / rice | 26-29 |
|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愛在Mizo:記東北印度的暑假實習 Mizo大家庭的部落生活,溫度十足,讓我真實地感受滿滿的愛,也感受到「愛要繼續」不簡單。 | 作者 / 賴金君 | 31-35 |
|
 | 信仰.生活 | 我的腳踏車,我的腳踏遮 用自己的雙腳努力踩踏,不只是用眼睛觀察身邊的景物,皮膚上每一個毛細孔皆感受著周遭的變化。 | 作者 / 游乃祈 | 36-38 |
|
 | 特稿 | 推倒高牆—香港青年領袖黃之鋒的信仰歷程 懇求主帶領我們,引領我們無懼的走向那一條青年基督徒公民該走的革新之路。 | 作者 / Samantha | 39-42 |
|
 | 潮流.脈動 | 告別舊國會,18歲要投票 16-20歲青少年,請來參與「全國青少年投票日」,爭取投票年齡下修。 | 作者 / 吳政哲 | 46-48 |
|
 | 成長部落格 | 不信「世代正義」喚不回 「世代正義」這個命題,已經來到了關鍵攤牌的時刻。 | 作者 / 葉大華 | 49-51 |
|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追求真道的須田清基 須田清基的人生一直在尋尋覓覓何謂真理,每有希望他就奮不顧身的投入,然而若是未達到他的期望,他也不會妥協,會改變方向繼續啟程尋找。 | 作者 / 鄧慧恩 | 52-57 |
|
 | 好書櫥窗 | 推介《朱偉特論羅馬書》 此書的洞見在於認定上帝之義在基督裡彰顯,是透過粉碎對公義的尋常定義(即服從某一特定文化的規範與律法)的方式。 | 作者 / 林碧堂作者 / 王美書 | 58-61 |
|
 | 母語葡萄園 | 讀經筆記21 感謝 kah 呵咾
| 作者 / 李南衡 | 62-63 |
|
 | 信仰.生活 | 「大象打架,草地遭殃」:《上帝眷顧烏干達》電影觀後感 美國福音派的宣教,將極端保守主義的基督教道德觀帶入烏干達。 | 作者 / 蔡宛諭 | 65-66 |
|
 | 解惑之窗 | 科學與信仰是否衝突? 我們不能故步自封,要對著新的經驗與聖經開放,願意接受挑戰與修正,以這樣的態度來面對科學與信仰。 | 作者 / 劉永祺 | 67-69 |
|
 | 大專世界 | 原來我們都在創造不可思議的東西
| 作者 / 黃瀞皓 | 70-72 |
|
 | 大專世界 | 以思辯尋求上帝的話:台南大專小神研營隊心得 聖經就是要多多的閱讀、多多的去想、多多的思考,這時如果能有幾個一起研讀聖經的夥伴就更棒了。 | 作者 / 謝宛嬑 | 73-74 |
|
 | 大專世界 | 暗中的微光:探訪高雄女監 這些受刑人希望我們幫她們禱告的事,都是關心家人的身體健康。 | 作者 / 王曼綺 | 75-76 |
|
 | 大專世界 | 原汁原味:記第六屆原住民大專盃運動會 除了一般運動會的田徑、球類項目外,加入了傳統文化的項目,增添了濃厚的原住民色彩。 | 作者 / 鄭宏毅 | 77-78 |
|
 | 家書 | 《新使者》需要「使者」
| 作者 / 編輯室 | 79-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