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利的天梯
在一個公寓改建的小禮拜堂裡,人們擁擠地坐在摺疊椅上歌唱。鍵盤樂器、鼓、吉他與貝斯彼此傾聽、配合著,三、四位領唱者與樂手們像個小小的團契,他們的故事與他們的歌聲、樂聲相互撞擊、飛昇、融合。他們用音樂和心靈告訴所有的人:「主耶穌活在我的生命裡!走過恐懼、困頓、憂傷、絕望,祂在我身旁。世人都離棄我們了,祂沒有離棄我。」
有人開始流眼淚,喃喃地唸著:「感謝主!」有人把手舉起來,在樂聲中歡樂地讚美,用整個身體在讚美。
在那一刻,小巷弄中的破舊公寓頂樓,好像變成了《創世紀》裡有天梯出現的伯特利,有上帝的使者下來、上去,將上帝的愛傳達下來,將人的祈禱帶到上帝跟前,天地相連結了。
不少人在全心投入讚美與祈禱的時候,經驗過這種天地相連的時刻。那是涕淚交流的時刻,也是把酸楚轉化為喜樂的時刻。不需要華麗的廳堂、貴重的音響、威嚴赫赫的權威者臨在,需要的,是坦然、誠實面對上帝的心,是用心傾聽的耳。謙虛而願意攻克己身的身體,成為承載聖靈所呼出的氣息之器皿。當讚美者體會到同來禮拜的人之心的敏銳感受,讚美變得有生命的厚度,天梯在那裡向天延伸。
許多人被這樣的時刻吸引。禮拜的魅力從這裡展開,但要朝向更高的層次飛躍,向著核心奔去,那核心,就是與復活的救主相遇。
同桌飲食的團契
使徒行傳第二章記載,在五旬節的時刻,聚在耶路撒冷的門徒因為聖靈的感動而重新充滿力量,勇敢地宣講耶穌,說起祂所帶來的盼望。被這樣的福音感動的人開始聚會,在殿裡,或是在家裡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上帝,得眾民的喜愛。上主把得救的人天天家給他們。」
以「同桌同飲食」為整個聚會的中心,同慶上帝在基督裡彰顯的救贖之功,當他們同心讚美,也能夠贏得人們的好奇與善意。天天都有「得救的人」加入他們。教會成長著。
從那時到今天,以歡喜與誠實相聚的基督徒團體,已經變成許許多多不同的教會,組織也越發展越嚴密。而在教會裡日復一日,週復一週的禮拜,也許越來越重視禮儀本身的莊嚴,在意的是在聚會中所言、所行、所唱,是否符合一個團體的規範,那種新鮮的、歡悅的力量就比較消褪了。
即使強調靈恩而不看重禮儀的教會,久了,也一定會發展出一個固定的模式,好讓所有的參與者有所依循。人的慣性需要得到「安全感」,一個安定下來、有組織的教會,通常也都會憐憫、尊重人的這個需要。
拘束於儀節減弱了喜樂的能力
但是在安定、有規則可循的安全感當中,我們在禮拜中想抓牢的,很可能是我們習慣的一切,可能是過去曾經擁有的信仰經驗,想運用的,也是習慣的信仰語言。所以,禱告與讚美都不免使用濫詞套語,而不再是充滿新鮮的感悟的、發自內心的話。若是在注重講道的長老教會當中,也許我們還會期待講道者帶來清新的、強烈的啓示,期待聖靈化為火焰般的話語。但是,當講道也失去中心思想,信手拈來的敬虔語句像枯骨般散落滿地,禮拜就被認為僵化古板了。
當我們聚集守聖餐時,為了不至於「褻瀆」了這神聖的禮儀,為了顯出我們的「配得」,常常都是戒慎恐懼的。信徒在領聖餐之前自我省察,也接受小會的審察,害怕有人因為不潔或不理解聖餐的意義而冒犯。也有許多信徒在這種氣氛中,也找了一些細節來困擾自己,在意餅是否是無酵的,用酒還是用果汁比較神聖等等。有一定的規則,對整個禮儀的中心慎重,是一件美事,但是一旦被儀節綑綁,感受不到聖靈自由運行的美好工作,卻是可惜的。
根據哥林多前書11:23-26所寫的禮文,讓我們在守聖餐時,很容易沈浸在「當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的情境裡,所以在聖餐的過程裡,我們常常很嚴肅。參與在聖餐禮當中,我們反省自己、沈思與耶穌一起揹起十架,為基督受死流淚,為我們自己的過犯得赦感恩。
聖餐同時也是一個美好的、帶來生命與喜樂的筵席。耶穌把他自己的生命分享給我們,讓我們「預嚐上帝國的滋味」,滿有喜樂與安慰。
讓我們從幾段經文來看,在這聖禮的時刻的「喜樂」是怎樣的喜樂。
被逼迫者的憂愁要變成喜樂
約翰福音對於門徒與耶穌最後的晚餐的記載,和共觀福音關於「耶穌被賣的那一夜」的沈重與緊張氣氛不大一樣。約翰福音的耶穌一直都掌握全局,預知一切,知道上帝把「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交在他的手中。他以一種內在充滿力量的從容,彎腰為門徒洗腳,說長篇的安慰話語,又為他們祈禱。
「約翰團體」的基督徒們,是在追求真理的過程裡,與他們所處的環境衝突著的信徒。他們會經歷世間的黑暗,會體驗到不接受光的黑暗力量,怎樣嘲笑他們的苦難。那時,耶穌似乎不在他們當中了。他們只能努力記起耶穌曾應許的: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痛哭、哀號,世人倒要喜樂;你們將要憂愁,然而你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約翰福音16: 20)
這是他們與耶穌同在,一起吃飯的時候,所得到的應許。在耶穌已經離開他們之後,在被逼迫的苦痛裡,他們聚集,儀式性地重演與耶穌同在的時候的筵席,我們稱之為「主的晚餐」或「聖餐」。他們聚集,憶起耶穌所說過的話,在這個話語裡得到力量,就是我們禮拜當中「話語」的部份。上帝的話語成為追隨基督的團體的中心,也是力量的泉源,是我們可以歡然取水的地方。
無人能奪走的喜樂
耶穌以婦女生產的苦痛為比喻,說出追隨他的信徒將體會到的憂愁與喜樂:
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因為她的時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楚,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你們現在也是憂愁,但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約翰福音16:21-22)
信徒在現實裡的生活,就像在要生產的婦女在陣痛之中,看似要榨出所有的生命力量,看不到盡頭地奮鬥著。陣痛有時持續甚久,甚至有些婦女在生產的過程裡付出生命的代價,直到一個新的生命見到光,來到這個世界。許多婦女在第一次看見自己用盡力氣生出來的新生兒,才能夠從筋疲力盡的昏迷或麻木的狀態中醒過來,同時湧出眼淚和歡笑。
在禮拜中與耶穌相遇,也就像為這樣的新生而歡喜,這樣的喜樂讓所有陣痛的記憶化為烏有,這樣的喜樂沒有人能奪去。在話語裡,在擘開餅、捧起杯的儀式裡,祂再一次活生生地臨在我們當中,祂的愛再一次澆灌在我們身上,充滿新鮮的活力與喜悅。衝突、譏嘲與暴力都失去它們的力量,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奪去這沐浴在愛與新生的喜樂。
洋溢著喜樂的愛者
如果我們在禮拜的「中心」經驗了這樣的喜樂,我們就可以成為「祈禱者」、「代求者」。因為接下來,耶穌說:
到那日,你們甚麼也就不問我了。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若向父求甚麼,他必因我的名賜給你們。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甚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翰福音16: 23-24)
經驗了這無比真實的喜樂,便不再需要求問耶穌的身份到底是什麼,不需要再擔心上帝不存在,或上帝不愛這個世界。在這樣的從容自在裡,我們與上帝的對談是暢通的。不是像被寵溺的孩子,不斷地以向上帝「要求」各樣的奇蹟,來證實上帝的愛,而是像一個成熟的愛者,以耶穌的名為這個世界的受苦者代求,為這個世界可以轉變、更新而代求。
帶著那對「更新的可能性」的確信來奮鬥,我們以滿溢的喜樂,充滿盼望地為上帝國工作。我們的喜樂將不只是一種個人靈性上的頓悟,一種拈花微笑,深知奧祕的靜靜喜悅,更是為公義奮鬥的動力。
編按:
本期刊出王貞文牧師(1965.9.29-2017.5.10)為《新使者》寫的最後一篇文章,並選錄幾幅她的畫作來搭配,以此來紀念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