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傷疤》介紹/林琬婷 傳道師撰
作者:夏洛特.孟莉克
繪者:奧利維耶.塔列克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媽媽過世了,
要怎麼保留她的味道?要怎麼收藏她的聲音?
要怎麼做,才不會忘記她?
當我們親愛的人過世、離開了,我們冒出好多從前未曾有過的感覺和想法,也許是憤怒的、也許是悲傷的、更可能是寂寞的……,但這都是可以的!
許多時候,大人以為孩子不懂、需要被安慰,但或許孩子看著一團混亂又無法理解自己的大人則更是覺得無奈。如此心痛的同時仍想幫助、照顧身旁一厥不振的大人,更嘗試著留下任何離去親人的蹤跡。
「死亡」對於多數人而言,仍然是個禁忌的話題,但卻要在失去親人的瞬間迫使自己去面對。本書用細膩的刻畫和簡單的話語,讓讀者進入小男孩的內心世界,透過主角-一位喪母的小男孩的童言童語和奇怪的行為,跟著他一起經歷對母親先行缺席而生氣、對父親因喪偶而無暇顧及生活的心路歷程。
生命終將結束,但親愛的你卻未曾離開。
傷痛會漸漸淡忘,生命缺口會慢慢癒合,
就像他膝蓋上的「小傷疤」。
《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酷文化》介紹/林琬婷 傳道師撰
作者:丹‧金德倫, 麥可‧湯普森
出版社:商周文化
創世記中第一起命案——一齣兄弟鬩牆的故事,哥哥該隱因忌妒而殺死了弟弟亞伯,除了直接被描述的忌妒外,背後更隱含了男孩們的內心世界。該隱的故事反映出現代男孩的感情生活,他們渴望愛與被尊重,以及男孩傾向用憤怒與暴力來回應羞愧與怒氣。人們總是要求男孩子要勇敢、要獨立、不能流淚,但我們可知為男孩設下太高的標準,他們將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呢?
有些成長故事即使事隔多年,但當事人仍然不願回憶起,因為當時所造成的情緒太深刻了。《該隱的封印》是由Dan Kindlon與Michael Thompson兩位專長為男童治療的男性心理學家,透過三十多年來的個案經驗中,探討著男孩們說不出口的內心世界。全書共十二個篇章,透過數個個案故事訴說著關於勇敢的假象、父子與母子間的矛盾、沮喪及無法言喻的需求等等,每一個故事可能和我們的經驗雷同而我們從來不曾察覺,亦有因角色差異而未曾聽聞的故事。每閱讀完一篇,需要一點沉澱,更需要一些祈禱,讓上主進入憂傷的心中。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介紹/吳明漢 牧師撰
出版社:網路與書
作者:吳曉樂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句話不適用在你的手機或你的電腦這種所有權無爭議語意上,但卻可以適用在你的手足、情侶甚至父母的主體性爭奪。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語意的背景即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活出自我,即便是你的孩子」。 只是,每個人都曾經當過別人的孩子,當整個國家人民活在不斷被殖民與壓迫恐懼底下,活出自我便不再是首要選項,反而是先要想辦法在困境中求生才是要事。於是,我們的父母在還是孩子的時候,他們的父母教導他們的不是活出自我,而是先能存活與溫飽。想當然爾,如此成長的父母便不懂得如何讓自己的孩子活出自我,因為他們也不曾這樣被對待。
然後,兩次政黨輪替之後的台灣,強權與獨裁壓迫遠離,求生已經不是眾人煩惱的事。活出自我的聲音便逐漸清晰,慢慢成為鉅響。這些爭扎著要活出自我的聲音,成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九個故事,值得每個世代的台灣人仔細聆聽。
《關係黑洞:面對侵蝕關係的不安全感,我們該如何救贖自己?》介紹/蔡恆偉 傳道師撰
作者:周慕姿
出版社:商周出版
在公共電視〈你的還是不是你的孩子〉這齣戲劇裡,我們可能或多或少會感受到戲劇裡家庭關係與我們自身家庭的共鳴。呈現在那些故事裡扭曲的關係不僅讓孩子受傷,而這些扭曲的關係也意味著父母也有自己的傷。
然而這些受傷的經驗從何而來,又如何影響受傷的人?
在《關係黑洞》這本書裡作者周慕姿諮商師從「不安全感」的角度來探討關係的扭曲與傷害。作者首先從愛情——親密關係開始討論不安全感在親密關係中的影響,進一步描繪出不安全感的不同面貌。接著在第二部分則是談到親子關係如何受到不安全感的扭曲,探討這些扭曲的型態有哪些?親子間各有哪些影響?最後在第三部分,作者回到不安全感對於自己的影響,並且提出如何邁向復原的建議。周慕姿諮商師運用豐富的故事例子讓這本書很容易上手,並且也在每個章節段落提出邁向改變與復原的練習,相信閱讀這本書能夠對大家認識自己與面對關係有所幫助。
《童年的傷,情緒都知道:26個練習,擁抱內在陰鬱小孩,掙脫潛藏的家庭創傷陰影,找回信任與愛》介紹/蔡恆偉 傳道師撰
作者:史蒂芬妮.史塔爾
出版社:時報出版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曾經有一些事情在事後仔細回想起來可能不是很重大,但是不知怎麼的那個事件卻引起你很大的情緒反應——可能是憤怒、可能是恐懼或者可能是失落。你不是很清楚怎麼回事也許會感覺到似曾相似,不過多數的時候在被安慰、安撫之後也就不會再特別去記得這個事件。其實,如果能夠掌握那個當下的情緒,我們其實也就掌握了認識自己的一扇窗,穿過那個情緒之窗我們將能夠重新發現自己的故事,並且找到療癒的機會。
《童年的傷情緒都知道》是以「內在小孩」的角度切入去探討我們在童年所遭受到的傷害如何影響我們的生命。作者Stefanie Stahl指出內在小孩是指我們童年經驗的總和,是我們人格與潛意識的一部分,然而在這些童年經驗裡的負面經驗對我們成年之後有非常重大的影響。
因此她在本書透過六個段落要帶領讀者重新去認識自己內在的小孩、了解內在受傷小孩的反應然後重新去愛自己,作者並提供二十六個練習能夠讓讀者展開邁向療癒與復原的途徑。
*小小建議
雖然這兩本書提供我們認識自己的途徑與方向以及一些練習復原的可能性,然而仍然要提醒各位同學要能獲得真正的醫治只有把我們內在小孩所受的傷帶到上主的面前才能完成,因此建議大家也能搭配王榮義牧師《為自己祈禱》這本小冊子一起服用。
《關係黑洞》、《童年的傷情緒都知道》綜合介紹/蔡恆偉 傳道師撰
在信仰的語言裡,「老我」常常作為一個信徒外顯行為或者內在思想不符合理想樣貌時的形容詞。我們總希望老我能被去除而符合理想的樣貌,卻很少去了解老我是誰。王榮義牧師在《為自己祈禱》這本小冊子裡提到,老我事實上就是真實的自己,唯有願意認識真實自己的人,才能逐漸在老我被醫治的過程裡長出新我。
然而要如何認識真實的自己?
我想在《關係黑洞》與《童年的傷情緒最知道》這兩本書裡所提供的例子/故事、理論以及練習都可以幫助我們接近真實的自己。這兩本書分別以「不安全感」以及「內在小孩」兩個不同的面向探討童年受創經驗如何行塑我們對世界的信念,以及這些信念如何影響我們的行動。
《童年的傷情緒最知道》指出受創傷的內在小孩如何形成,有哪些面貌又能如何邁向療癒。作者提供了二十六個練習的步驟讓讀者可以藉著練習逐漸貼近自己的內在小孩並邁向復原之路;而《關係黑洞》則將不安全感的影響分為愛情、家庭與個人三個部分來討論,並在每一個段落都提供不同的練習讓讀者能夠改善不安全感帶來的影響。
但誠如王榮義牧師的提醒,重點不是用類別與測驗的分數來定義自己,而是能夠以疼惜自己的心來看待這些創傷的經驗與故事,並且在靈修中把真實的自己帶到上主的愛與光照中尋求醫治。盼望這兩本書可以協助我們貼近自己、認識自己,並在聖靈的引導下步上復原之路,「脫下老我,穿上新我」。
索倫.奧貝.祈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被視為存在主義之父、丹麥神學家、哲學家及作家。祈克果在此書所要談論的是「信仰」與個人的關係。本書寫作方式,雖成為「散文」,但在筆者眼中實為「講章」。每篇文章皆有主題經文和禱詞,文字量雖是不多,力道卻是雄厚。
《勇氣與謙卑》介紹/張主憫 牧師撰
作者:祈克果
出版社:校園出版社
祈克果(另譯:齊克果)的時代,基督教作為丹麥國教,信仰極易流於形式。本書他以犀利、深刻和具體的言詞,挑戰組織式的群體宗教,強調關係性的個人信仰,呼籲讀者以個人身分投入信仰、以自身行動回應上帝。從本書的扉頁提詞可見一斑:
「想一開始就立即勸人歸主、想以此為第一件事,並不是虔誠的作法。這是世俗的想法,而不是基督教的想法。……第一件事,你應該要努力奮鬥,顯示出你知道主是可畏的,顯出你敬畏神,然後才勸勉眾人歸向祂。
神阿!求你讓我永遠記得:我要用生命顯示出我敬畏你,而不只是嘴裡說敬畏你,因為口頭的保正是騙人的。就算我不能使一個人歸向你,但是只要我的生命顯示出我敬畏你,我就會贏得一切!相反,如果我使所有人歸向你,我的生命卻沒有顯示出我敬畏你,我就會失去一切!」
《上帝創造性.慾:聖經性別議題新解》介紹/林熙皓 牧師撰
作者:派屈克.巴儂
出版社:聯合文學
聖經雖然主要在談上帝的創造與再創造/拯救,不過,因為人類是主要關切的對象之一,因此慾望、婚姻、性別、亂倫、各類性行為等性愛主題,也不難在聖經中看見。只是教會從聖經所導衍出對性愛的理解,似乎是保守、與罪惡相連的。
作者派屈克.巴儂是專門研究宗教文化思維的法國社會學家。他探索夏娃與亞當、挪亞之子、羅得之女、大衛與拔示巴、耶穌與抹大拉的馬利亞等經文的字義,參考相關古籍、以及教會歷史上對相關經文的詮釋,試圖找出最接近經文處境的可能解釋,並且想消弭長久以來因為政治、社會、人為偏見所導致的錯誤解經及行徑。巴儂的詮釋,不一定是標準答案,但可作為我們閱讀經文的參考、以及再思的起點。
《擁抱懷疑的信仰》介紹/吳祈得 傳道師撰
作者:湯瑪斯.哈力克
出版社: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一個在捷克共產黨極權統治下生活了四十二年的地下主教——他?將會對我們說什麼話?
《擁抱懷疑的信仰》是捷克天主教神父——湯瑪斯.哈力克的作品,本書的形成源自於他在捷克開放後,到捷克國會對眾議員與參議員們分享了撒該的故事。他認為我們身邊的周圍,有許多的撒該,他們既是好奇的追尋者,卻也想保持一定的距離,耶穌呼喚了撒該的名字,他成為了撒該的朋友;換句話說,耶穌成了那些保持距離者與無神論者的朋友,而他們也渴望基督身上豐富的靈性。
本書討論了許多信仰者不敢面對的問題,從小德蘭經驗到被上主拋棄的痛苦,轉化到對無神論者的憐憫、愛與理解,以至於對上帝不在的經驗,都足以幫助我們擁抱作為信仰者的疑問。對本書來說,如果上帝無時無刻與我們同在,那麼我們只需要建立與他的關係,而不需要信仰祂;但正因為體驗到上帝的不在,我們才得以擁有信仰、盼望與愛。祂不只是與緊密的信仰者同在,祂也與那些不信者、無神論者、懷疑者、等待者同在,因著與他們同在,教會得以擴大自己的中心,接納他們,與他們一同擁抱可以懷疑的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