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日本的無教會主義者關心「被殖民」的台灣,有久遠的歷史淵源。1911年,井上伊之助(1882~1966)向台灣原住民傳福音時,率先支援的是內村鑑三。在台的日本人教會「台北日本基督教會」上與二郎牧師初次拜訪井上,是井上開始宣教11年後的1922年。長老教會開始受逼迫的1960年代起,日本無教會主義者多次組團來訪,在南北各地聚會,為台灣加油打氣,如:黑崎幸吉(1961)、關根政雄(1975)及後來的堤道雄先生。在台灣社會人心不安,長老教會承受極大壓力的時期,留德的高橋三郎率十餘位團員來訪,在南北各地及玉神演講。高橋三郎在1966~1978年期間訪台六次,父親全程參與,無役不與。1980年高俊明牧師被捕,帶給日本無教會主義者甚大的衝擊,高橋三郎呼籲台灣的基督徒沉住氣,紮實地學習聖經,紮實地傳福音,等候曙光,曙光必到。後來,高橋三郎把這一段期間的講稿集結成冊,請綠岡出版社的王英忠先生在台灣發行日文版《好牧者》,表明與台灣共同受苦。當年因癌末而極度衰弱的父親還打起精神,在《好牧者》首頁上題字約翰福音10章11節,沒想到幾天後他就安息主懷。
憐憫與公義之心
因為父親最早認識高橋,後來《高橋三郎著作集》當中,有56頁的篇幅回顧父母的生涯。此外,父親還鼓勵南神畢業的吳得榮牧師到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進修,參加高橋三郎的聚會,掌握無教會主義信仰的精髓。吳牧師中、日文流暢,返國後,積極撰文介紹日本的無教會主義信仰。父親亦曾長期協助同屬無教會主義的麻瘋病外科醫師犀川一夫在台灣的服事逾十年。
父親外表嚴肅寡言,內心卻是感性豐富,他喜愛巴哈、貝多芬、韓德爾的音樂。聖經之外,他常讀華滋華斯的詩作,也讀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羅曼羅蘭、湯恩比、史懷哲的著作,他特別心儀托爾斯泰悲天憫人的作為。也因此,父親能力雖微薄,卻樂於助人。
他曾經幫助一位力求上進、貧苦的基督徒盲友數十年。我在初、高中時期,父親要我每個月送白米到他家,我親眼目睹在苦難中,這位盲友如何仰賴天父。在我為人父後,我才明白那是父親為我安排的信仰功課。
父親任教長女時,學校財務困難,女舍監全家住校內的鐵皮屋。某日,颱風把鐵皮吹走,大雨傾盆而下,女舍監的先生是重症的結核病患者,需要緊急安置。舍監求助父親,他將珍藏的《藤井武全集》綁在腳踏車的後座,冒雨送到劉主安校長家,以書換現金,買鐵皮修繕舍監家的屋頂。舍監的先生不久辭世後,她轉去台大醫院當看護養大孩子,在她晚年時,每逢過年便擠火車到台南,向父親拜年。
1950年我五歲時,父親因為胃疾辭職在家。某日黃昏,他聽聞學生家裡破產,載著我到台南中山路的學生家,看見傢俱已被債權人搬走一空。黃昏時,我們也不見女主人作飯,因為米缸的米也被搬走。父親掏出錢包,直接交給學生的母親,她熱淚盈眶,然而實際上,我們家境並不寬裕。
二戰期間,日本舉國瘋狂支持軍部的對外侵略,日本的教會也不例外。但是,矢內原忠雄秉持信仰,在他的《嘉信》月刊撰文,並且公開演講批判日本軍部,預言日本必敗。他成為全民的公敵,被剝奪教職,逐離校園,然而父親卻深受他的影響。戰後殷海光在《自由中國》雜誌,以犀利的文筆勇敢批判時政,如同當年的矢內原。不會中文的父親專程北上,請許鴻謨牧師、台大張漢裕教授陪同,要向殷教授致敬,不過殷已受監視,但父親也無所畏懼地拜訪他數次。後來殷教授的門生胡虛一老師被捕,殷教授遂婉拒父親再造訪。之後如大家所擔心,父親果然被政府當局盯上,幸逢時任省委的摯友侯全成醫師力保,父親才倖免於難。憐憫弱者之心,常常促使父親忘記自己也是弱者與窮人,奮不顧身地做出唐吉軻德式的行動。
父親對我的影響
中研院的歷史學者許雪姬博士的父親,是開拓車路墘教會的許益超牧師,他是我父親敬重的牧者。許牧師喜愛歷史,常騎腳踏車從車路墘(現在的保安)到台南探訪父
親。當時,教會的會友多數是低收入的農民,教會經濟不寬裕,牧師夫婦克勤克儉,十分辛苦。在我小學時,父親曾帶我參加車路墘教會的聖誕晚會。昏暗的燈光下,樸素的小學生演出馬槽的故事,再現耶穌降生的以馬內利精神,那一幕永留我心懷,成為我心靈的原鄉。
「但是,我知道我的維護者活著;他最後要來為我伸冤。即使我的皮肉被疾病侵蝕,我仍將以此身覲見上帝。」(伯19:25~26)歷經百般苦難的約伯,他告白即使他皮肉潰爛、化成灰,他也會見到他的救贖主。這樣的信仰支持約伯走過黑暗,也支持我父母走過黑暗。這是他們的信仰寫照,也以此帶我進入重生的生命。
參考資料:
1. 石倉啟一,〈林添水先生年譜(覺書)〉(1986)。
2. 井上伊之助,《台灣山地傳道記》(1960)。
【編者按】
無教會主義是源自日本內村鑑三所提倡的基督教信仰,該組織認為相信耶穌基督不需要透過制度和儀式,也就是說不用藉著進入教會來實踐信仰。讀者可以進一步閱讀第200期《下樂姆》雜誌,以了解更多關於無教會主義的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