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例個案
吾人雖不具醫療專業,但因職分與服事之故,總在醫療現場進進出出,甚至常出現在生死一線間的場合。當要談論此主題時,我想起和幾個病人的談話。
A 君 50 幾歲,因疾病之故頻繁進出醫院。在我探望幾次後,A 君才自我揭露他是在教會長大的孩子,從小就參加主日學、青年團契,主禱文現在還可背上幾句,現今家族中也有幾位親人擔任教會長老、執事。然而,他在畢業、北上工作之後,就沒有再踏入教會了。
當我進一步詢問:為何沒再去教會?A 君表示:年輕時,他隻身前往北部工作,一心只想賺錢,因此不管禮拜幾,有錢賺的班就一定上。雖然長輩一再提醒要去教會,但他人生地不熟,根本不知道哪裡有教會,縱然看到教會的招牌,也不敢進去,因為裡面沒有認識的人;雖然知道教會都會關心新朋友,但被不認識的人關心,也感覺很怪。家人雖然念了老半天,他仍舊沒有想去教會的動力,時間久了,就不會想要去教會。
B 君 40 幾歲時因意外入院。當我探訪時,他主動表示自己是已受洗的基督徒,卻有好幾年沒去教會了。進一步了解,原來 B 君是在大學期間因朋友的邀請而踏入教會。他很喜歡當時教會的氛圍,不僅有許多人關心與陪伴,加上失戀的緣故,教會成為很重要的心靈寄託,他也進而受洗成為基督徒。
踏入社會後,B 君雖持續在該教會聚會,一些朋友卻因生涯規劃各奔東西;不久,教會牧師跟核心同工因理念與想法產生歧見而離開教會。這讓 B 君非常受傷,他不知道為什麼原本充滿愛的地方會變成這樣?之後雖有新來的牧師,他的講道 B 君卻聽不太懂,並且新牧師的觀點(政治立場、社會議題)都跟 B 君很不一樣,所以 B 君也就不想去教會了。我繼續追問:為何不去其他教會?B 君表示:他也曾上網查了一些教會,更搜尋網路上對這些教會或牧師的評價,但評價有好有壞;於是他心想:既然跟原本的教會差不多,那又何必再去呢?因此,他也就沒有再去教會了。
C 君 60 幾歲。我探訪時,見到他的床頭有一支十字架,便好奇詢問:是否為基督徒?C 君表示:他因結婚之故才成為基督徒,因為對方是基督教家庭。也因為這樣,C 君被要求得和伴侶一起去教會,也要陪孩子參加教會的各項活動,並自然地被要求要洗禮。即使如此,C 君總覺得格格不入,雖然教會所說的內容都很好,但就是有種說不上來的距離感。
後來孩子漸漸長大,長輩也過世了,加上自己工作忙碌,他也找不到要繼續去教會的理由,慢慢地也沒有再去教會了。而床頭的十字架,則是因為疾病的緣故,當他想尋求各種力量的幫忙時,心中隱隱覺得自己是基督徒,不能放平安符或其他宗教的物品,不然會被耶穌懲罰。
宗教社會學的觀察
從這些個案的「進」(加入教會成為基督徒)與「出」(離開教會,不再參與相關活動),都與他們的生命際遇息息相關。若從教會傳統的認知來理解,或以神學視野來描述,人的歸信會用上帝的大能來詮釋;至於人的離開,則是人的信心不足與退卻所導致。但隨著跨領域、跨科技的研究不斷問世,人們在宗教信仰上的行為,還有其他學門的探討路徑可以作為教會團體的借鏡。
宗教社會學(sociology of religion)是研究宗教的緣起、宗教信仰的日常實踐、宗教團體的組織形態、宗教的社會功能,以及宗教的意義與種種面向之學科,並且針對人的宗教行為,已累積諸多豐富的研究,例如探討人的改宗/皈依(religious conversion)行為,也已建構不少理論。本文要探討人進入及離開宗教信仰的原因,所以嘗試在改宗理論中選取兩個理論架構,作為探討上述個案的思考路徑。
社會網絡的視角
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指的是「圍繞在個人周圍的社會關係所形成的網絡」。這樣的網絡關係成為人與人之間彼此互動或關係連結的重要基礎;這「關係」是以個人為中心擴展出去,並且提供人獲得物質、社會關係、情感等等需要上的滿足。這樣的網絡關係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為非正式支持系統(informal system)或稱初級支持系統(primary support system),亦可稱為自然網絡(natural network),指的是家人(伴侶、父母、小孩)、朋友、親戚、鄰居、同事等等。第二類則是正式支持系統(formal system)或稱次級支持系統(secondary support system),亦稱為協助/社會網絡(helping/social network),指的是正式及非正式的私人性組織,包括老師、社工、牧師、社福機構、宗教團體等等。
因著社會網絡,人能建立彼此的關係、確立自己的身分,並使需求獲得滿足,甚至使得人因此成為基督徒。如同 A 君自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在家庭的網絡中,自然成為基督徒。B 君則是因為朋友與教會內的關係連結,讓 B 君感受到愛與關懷,進而受洗成為基督徒。C 君則是因為婚姻,且身處於家族網絡中,因而成為基督徒。
同樣的,因著網絡關係的斷絕或變化,也讓這三人離開教會。A 君因為至北部工作,整個家族網絡無法再繼續影響或支持 A 君所需;而在北部建立的新關係網絡,也缺乏與教會網絡的連結,A 君因此離開了教會。至於 B 君離開教會的原因與網絡關係更加顯著,因為教會中既有的網絡已發生改變,無法再提供或滿足 B 君所需,甚至教會網絡供輸了不符 B 君期待的事物,B 君離開教會也就不意外了。而 C 君則因為長輩過世,本來會影響他留在教會的網絡關係已經消失,加上生活的需求被社會其他關係網絡給取代或滿足時,C 君也就很自然地離開了教會。
從社會網絡的視角來看,人之所以進入教會甚至成為基督徒,正是因為有支持他、讓他需求得以滿足的網絡關係,不管是正式或非正式,都與教會極其緊密,人也自然會在這樣的關係中,歸信成為基督徒。同樣的,若這些網絡關係因為搬家、轉換工作、發生事故等等因素,讓原本的網絡失去既有的連結強度,再加上其他非教會的網絡關係建立後,新的網絡關係強度勝過既有的關係網絡、且更能滿足個人當下的需求時,人將會在這景況下離開教會。
理性選擇的視角
理性選擇(rational choice)理論將改宗視為一種理性思考後選擇的過程。因為人會衡量加入該宗教團體後所能獲得的報酬與代償性的期待,若大於要付出的代價,就會選擇改變其宗教信仰,轉而投入新的宗教信仰團體之中。所謂「報酬」,指的是加入該信仰團體後能夠獲得的益處和被滿足的需求,而這些大部份都是屬於現世性、社會性的,例如:擁有特定的資格、獲取新的人際關係、獲得該宗教團體提供的資源等等;「代償性的期待」指的是超越現世性的獲得與滿足,例如:救贖、永生等等;「成本」指的是不管要獲得報酬或代償性的期待,都必須要付出某些必然的代價。
因著理性選擇,人在身處的環境中,會衡量、評估其在該宗教團體中的獲取和付出——當獲取大於付出時,就會選擇加入宗教團體。像是 A 君,從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自然就能獲取參與教會相關活動的資格與身分,也自然而然地獲取團體中的人際關係,甚至信仰團體所闡述的身分認同與自我定位,便容易孕育而生。這些獲得與滿足只需付出甚少的代價,甚至無須付出任何的代價就能取得。而 B 君在教會中獲得的愛與關懷,以及同儕的支持與鼓勵,都是 B 君當時最需要且對其生命具有影響力之事物,這些益處便促使其願意受洗成為基督徒。至於 C 君則因婚姻進入新的生活型態及擁有新身分,這是 C 君在新家庭中所需之益處,也促使 C 君在衡量取捨後,選擇成為基督徒。
同樣的,我們也可透過理性選擇的角度,來理解三人離開教會的緣由。A 君因為北上工作後,教會團體已無法再供給所需,而且要進入新的教會得付出更大的代價(時間、人際關係等等),因此 A 君選擇離開教會。B 君則因為教會無法再提供其所需之情感和人際關係,加上面對教會紛爭,以及對一些議題的不認同,都是 B 君若要繼續參加教會時所要付出的代價與成本,但 B 君已不願意再付出或承擔過重的代價,因此 B 君選擇離開教會。C 君則因為教會已經不再能提供其相關之需求,以及身分認同已經不再具有意義與價值時,去教會成為他無法獲得平衡之代價與成本,因此也就選擇離開教會。
從理性選擇來看,人之所以進入教會且成為基督徒,正是慎思與取捨後的選擇——因為在教會團體中獲得的益處必須大於須付出的代價或成本(這些益處與其當時的處境密切有關)。相對的,若在教會團體中獲得的益處小於須付出的成本或代價,甚至教會無法再提供其所需之益處,卻仍要求繼續付出相關的成本與代價時,離開教會亦是人們取捨、選擇下之結果。
思考與反省
以宗教社會學的眼光來看這幾個個案,可以發現他們進入教會與離開教會的軌跡。這些軌跡雖然沒有深入探討其內在的宗教經驗或信仰的超凡體悟程度,卻反映出這些人進入教會的社會性因素,即他們在教會中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滿足,且這些滿足普遍皆屬於現世性、當下性的。而當需求的相關條件被滿足後,人會受洗成為基督徒;相對的,這些益處或條件若無法繼續被滿足或消失時,人則會離開教會。
在這樣的視野中,我們可以看見當今教會普遍運作的景況,即網絡關係是幫助人進入教會的要素之一;而教會所提供的若能滿足人當時處境之需要,將會是人們改宗歸信的關鍵。但我們也可以發現,當人進入教會後,教會若無法再滿足其需求或益處,人亦會離開教會。尤其從理性選擇的角度檢視,我們會發現一個重要的癥結點:教會團體若提供的益處僅停留在現世性、當下性,這些益處或滿足,在當今的社會中便很容易被其他團體或事物取代;但當提供的益處更多著墨於超越性、來世性,則無法被社會上其他團體或資源所取代。
這正反映了信仰的培育及宗教教育深化的重要性。當信仰教育能夠確實且紮實地進入生命裡,人在基督信仰中的身分認同與生命價值及意義,就會奠基在超越性與來世性的範疇中,這樣的益處在世上是獨一無二的。而當這範疇之獲益與滿足能持續不斷地供輸,人自然就會願意繼續留在教會中;這同時也與教會主日講台的信息、各種信仰教育深化的課程、宗教經驗之覺察與反思等等息息相關。當信仰深化的工作越紮實,人的生命就會越紮根於基督信仰中,縱然外在環境有所變遷,但內在力量夠強大時,也就不太容易產生離開之景況。
探討人進入與離開教會之緣由,從宗教社會學的視野來觀察,雖然擱置了上帝大能運行的可能性,但從這路徑卻能看到一些值得深究的端倪,似乎亦可成為今日教會探討此議題時的另一個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