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98期 啟.拾.路——大專事工七十週年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漫談台灣的大專工作及團契發展
整體而言,PCT 的大專工作早期是和同屬 ECCT 的主流教會一起合作,和校園團契則是平行發展。不過,從1970 年代起關係生變,在民主化及解嚴後的新時代,能否展現合作新機,值得觀察。
關鍵字:大專工作  團契發展 
作者/鄭仰恩 (《新使者》總編輯,濟南基督長老教會神學暨教育牧師)
今年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以下簡稱 PCT)開啟大專工作的七十週年。本文針對台灣大專工作的緣起、發展,以及不同教會傳統所設立的大專團契作一些簡要的介紹,特別以長青團契及校園團契為例,並嘗試將大專團契的異與同放在當代的歷史脈絡裡來加以檢視。
 
台灣大專事工的緣起

在十九世紀的全球海外宣教運動裡,一個重要的支流是「學生志願海外宣教運動」(SVM)。這些以歐美主流教會為主體的青年或學生運動,大多帶有「宣教熱情」、「福音主義」、「平信徒運動」、「跨教派(但並非無教派)」、「志願服務(世界、社會、他人)」等特質。在二十世紀初,這樣的特質也隨著宣教師的引介,進入台灣教會的青年圈子裡。
 
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師明有德牧師(Hugh MacMillan)在他所著的《後進教會裡的青年》(Youth in a Younger Church )一書裡,將 PCT 早期的青年運動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期是 1916~1932 年,以「教會青年會」為主體,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師羅虔益(Kenneth W. Dowie)是中心人物,此時期的活動以台北(淡水)為根據地。第二期是 1932~1945 年間,當時由留日的年輕學人組成「台灣基督教青年聯盟」,以廖繼春、顏春和、鄭蒼國、劉子祥、黃受惠、高天成、林朝棨等人為中心人物,每兩年舉行一次全國夏令會,對當時的教會貢獻極大。雖然名為 YMCA,但宣教師皆以“ young people's society"稱之,實為「青年會」或「青年社」。第三期則始於戰後的 1948 年,當時「台灣全省基督徒青年夏令會」在淡水舉行,約有 1200 人參加,帶著改革 PCT 的朝氣,隔年(1949)更在台中柳原基督長老教會成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團契」(TKC)。此一階段,明有德牧師是靈魂人物,不但推動「自由查經」的風氣,更將「普世合一思想」介紹給台灣教會。
 
PCT 自 1954 年在美南長老教會贊助下,先是在台北成立 Friendship Corner,1956 年起,依西方「基督徒學生運動」(SCM)的模式成立大專團契(即後來的「長青團契」),1958 年開辦神學座談會,1960 年還舉辦過「國際勤勞營」(Work Camp)。1961 年正式成立大專學生輔導委員會,並在總會青年處下分設北區、中區、南區大專學生輔導委員會,在各地區設立大專基督徒學生團契。初期有卜良道(J. R. Blandau)牧師夫婦,1963 年又有畢德生(Harry Peterson)牧師夫婦及鮑安寧(Ann Broom)小姐加入,加上美南差會「長老教會發展基金」的援助,在各地建立學生宿舍,對大專事工發展幫助頗大。
 
此一期間,同樣帶有教派色彩的「信義會學生中心」分別於 1954 及 1957 年在台北及台南設立,「浸信會學生中心」於 1957 年在台北設立,「衛理公會學生中心」及「聖教會大專團契」則是於 1963 年在台北設立。除此之外,帶著跨教派色彩的「校園團契」(TEF)於 1955 年開始在南區推動工作,1957 年在北區開辦查經班,1958 年發行《校園》雜誌,1961 年成立本部於台北。另一個跨教派的「台灣學園傳道會」(TCCC)則是於 1964 年由臺雅各牧師夫婦在台北創立,歸屬於國際學園傳道會。
 
長青團契和校園團契的「類平行」發展

在普世合一運動影響下,台灣的主流教會於 1963 年創立了「台灣普世合作委員會」(ECCT),也就是後來「台灣教會合作協會」(NCCT, 1991)的前身。因此,在此階段的 PCT 大專工作是採取和其他主流教派合作的方式,在一些大專院校裡成立長青團契,在其他院校裡則是成立跨教派的大專團契。1965 年台南區基督教大專服務中心由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台灣聖公會、台灣信義會、台南神學院共同成立,是代表性的案例。
 
PCT 於 1963 年由北區大專輔導委員會發行《使者》雜誌,後曾數度停刊,1979 年復刊為《使者新刊》,再於 1990 年發展成現今的《新使者》雜誌。長期以來,這份雜誌帶動大專青年學子的獨立思考,是一份「信仰、理性、本土」的刊物,也持續回應時代及社會的重要議題。
 
1971 年由陳南州、鄭信真、謝淑陽、林弘宣等南、北神學生發起「大專基督徒聖經神學研究班」(神研班),開啟一個「深化聖經信仰,關懷本土社會」的信仰傳統,同時也重視普世合一的對話精神。早期幾屆的講師包括 PCT 的駱維仁博士、浸信會神學院的周聯華牧師、輔大神學院的房志榮神父,以及信義會的吳默倫牧師(Marlin Wogstad)等。神研班重視與社會實況關聯的神學思考,也引介聖經詮釋學,包括聖經鑑別學(biblical criticism),更鼓勵學員成為信仰學習的主體,避免教條和權威。值得注意的是,校園團契也從 1971 年起,開始舉辦大專靈修班(大靈班),同時連結研經、營會及文字出版的工作。
 
1977 年起,由 PCT 總會青年幹事陳南州牧師推動「青年大會」及「現代門徒訓練會」,並和其後的張立夫牧師推動出版及教育事工,以聖經釋義及平信徒神學系列為主,且積極連結基督信仰與社會關懷的工作,以期延伸 SCM 傳統。
 
不過,長青團契和校園團契這樣的「類平行」發展,不久就起了變化。眾所周知的,PCT 在 1970 年代先後發表了三個對台灣民主發展及國家前途的聲明與宣言,引發 PCT 與其他國語教派的緊張和對立。當年《校園》雜誌就在社論裡主張:「教會不應自命為時代的先知,也沒有聖經的根據扮演干預政治的『壓力團體』角色。」因此,至少到 1990 年代末期為止,PCT 的大專工作是採取和「校園團契」有所「區隔」的方式進行,中間也曾發生雙方對於基督徒可否關心政治、二二八事件的詮釋、台灣前途與政黨認同等議題的論爭。
 
從「後美麗島事件」的 1980 年起,在陳美蕙牧師等大專同工的積極帶領下,長青團契在全國各地(特別是大台北地區)積極推展,同時結合風起雲湧的台灣民主化運動和社會運動,展現聖經研究結合社會關懷的整全信仰。同時,由於改革宗傳統強調「信徒皆祭司」及「天職(vocation)」的精神,PCT 的大專運動同時鼓勵全職獻身及在社會中實踐天職,也培養出不少優秀的社會中堅人才。
 
1987 年解嚴後,PCT 面對新時局的挑戰,同時自身也陷入「教會政治」的權力漩渦裡,當時的大專青年曾經發出信仰反省的批判聲音,但效果有限,聲音也日漸薄弱,期待大專學子能持續發出信仰良知的聲音。
 
整體而言,PCT 的大專工作早期是和同屬 ECCT 的主流教會一起合作,和校園團契則是平行發展。不過,從 1970 年代起關係生變,在民主化及解嚴後的新時代,能否展現合作新機,值得觀察。
 
附論:影響大專工作的歷史脈絡

最後,為了幫助大家更深刻理解過去七十年的時代處境,我們也簡單回顧影響台灣大專團契發展的三個歷史脈絡:
 
第一個是當代神學發展的脈絡。因為受到啟蒙運動的影響,在 1870~1930 年間,「自由神學」或「現代神學」逐漸在歐美主流教會裡盛行,這可以說是為了保存基督教,而將傳統信仰調適(accommodate)於當代文化發展中的一種神學努力,也可說是一種「對基督教教義的人性化再解釋」。此外,盛行於北美的社會福音運動,則是將罪和拯救的教義延伸到「社會」及「超個人」的層次,並強調「社會或結構性的惡」存在的事實,進而在社會裡追求「公共利益」或「公義」的實現。這種「擁抱」現代世界的態度,特別是接受聖經鑑別學、宗教歷史學派的方法論,以及現代主義的思維,隨即受到「基要派」的攻擊和批評。
 
當時,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及世界經濟大恐慌(1929)的衝擊,加上 1930 年代起在歐洲逐漸興起的法西斯極權主義,這些都讓主張「上帝的內在性」、「人類的美善本性」和「歷史的進步性」的自由神學遭到挫敗,也引發了神學立場較溫和的「新正統派」的全面批判。在論戰過程中,「新正統派」批判自由神學全面擁抱世界,主張以「辯證」的互動關係來回應當代世界的挑戰,兼有接納與批判的態度,代表人物是巴特(Karl Barth),重要代表作是 1919 年出版的《羅馬書釋義》(Epistle to the Romans )。
 
二次大戰後,儘管自由神學日漸衰微,但是藉助新正統派持續「委身教育」的努力,將基督信仰帶入現代科學、文化、哲學,以及全球知識的世界裡。他們接受現代的聖經研究法(歷史及語言學的研究),也從自由神學承繼「社會關懷」的信念,但不是要在現世中建立上帝國,而是根基於上帝的主權及審判。此一較為寬廣的神學觀點,也影響了戰後以自身「主體意識」開始建構的「第三世界神學」。
 
另一方面,不願介入神學論爭、以「搶救靈魂」為急務的福音派,也在自由派和基要派的論爭中試圖走出自己的路。然而,北美福音派的觀點不斷窄化,甚至被基要派轄制,以致於「福音派」一詞在 1970~1980 年代變成負面代名詞,往往用來指稱那些帶有「反智」取向、忽視社會責任、罔顧宣教倫理的教會群體。
 
慶幸的是,在英國福音派大將斯托得(John Stott)主導下,1974 年在瑞士洛桑舉行的「世界福音會議」發表宣言,對過往「忽略社會關懷使命」提出反省及悔改之意,並宣告「傳福音和社會、政治的參與,同為基督徒的責任」,是一重大轉捩點。其後,在新一代福音派神學家如英國的麥格夫(Alister McGrath)和美國的諾爾(Mark Noll)、哈奇(Nathan Hatch)、馬斯登(George Marsden)、史陶特(Harry Stout)的努力下,福音派努力回歸新教主流神學傳統,並汲取宗教改革運動的「稱義」神學及衛斯理派的「社會成聖」概念,因此和主流教會間的神學立場有逐漸互相靠攏的傾向。
 
以上對當代神學發展脈絡的介紹,主要是提供一個神學光譜的參照點。PCT 及長青團契在戰後主要承接新正統派的神學觀點,特別是聖經鑑別學及修辭批判方法,以及積極入世的社會關懷和公共參與;另一方面,校園團契也從早期較為保守的福音派觀點,轉向「新福音派」較為開放、同時重視學術及社會關懷的信仰態度,雙方確實有互相貼近的趨向。
 
第二個是普世合一運動的脈絡。從「學生志願海外宣教運動」(1886),到英國開啟 SCM 運動(1889),到在瑞典成立「世界基督徒學生團契」(WSCF, 1895),其中的重要領導者是穆約翰(John R. Mott),他也協助推動普世合一運動及普世教會協會(WCC, 1948)的成立。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基督徒學生運動一直是和普世合一運動接軌同行的。然而,從 1950 年代起,因為 WCC 開始關注並委身於不少具有爭議性的國際政治情勢裡(如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普世的福音派於是另闢途徑,先是組成「世界福音派團契」(WEF, 1951),其後再改組為「世界福音派聯盟」(WEA, 2001)。
 
在普世的參與上,PCT 自從成立總會(1951)以來,就積極加入普世教會組織,包括普世教會協會、世界歸正教會聯盟(WARC)、亞洲基督教協會(CCA)、世界傳道會(CWM)等。因此,自 1960 年代起,PCT 逐漸發展出積極關懷社會公義和台灣前途的信仰態度,學習探索普世宣教與合作、公義與和平、兩性平權、族群關係、宗教對話、全球化與經濟不公義、生態浩劫與環境整全等重要議題,特別關心婦女、青年、孩童、無根子民、原住民、身心障礙人士、同志族群、外籍勞工及其他弱勢邊緣團體的基本人權,並致力提昇其尊嚴,也關切廢除死刑、免除貧窮國家外債、宗教容忍等倫理議題。
 
相對的,因為台灣的傳統主流教會教勢不強(PCT 除外),教會生態相當特殊,加上 1960~1970 年代獨特的反共意識形態及國策,形成對普世合一運動有截然不同觀感的不同陣營,這也間接影響了各個大專團契的信仰觀點。
 
這也將我們帶到第三個歷史脈絡,那就是冷戰結構下,形成意識形態之爭的本土歷史脈絡。在此主要是指 1950 年代起,在「反共至上」的氛圍裡逐漸成形的黨國基督徒及他們所組織的「反共護教聯盟」,另外還有反對 WCC、深獲蔣介石信任、主張 PCT 應退出 WCC 的麥堅泰(Carl McIntire)及他所創立的「萬國基督教聯合會」(ICCC)。關於這個歷史脈絡的詳情,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曾慶豹教授所著的《約瑟和他的弟兄們》一書(台灣教會公報社,2017)。
同作者相關文章:
漫談台灣的大專工作及團契發展 (第 198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 ——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 (第 183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2) (第 182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 (第 181 期)
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 (第 174 期)
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 (第 169 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64 期)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 (第 160 期)
懷念駱維仁博士:台灣聖經神學研究的巨人 (第 156 期)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第 153 期)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第 146 期)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第 144 期)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 (第 141 期)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第 137 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35 期)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第 131 期)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第 125 期)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 (第 123 期)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第 121 期)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第 117 期)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第 110 期)
建構富有動力且整全的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第 105 期)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第 104 期)
戰火下的宗教衝突 (第 97 期)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第 91 期)
從教宗選舉看教會權威 (第 89 期)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第 86 期)
長老教會一四○週年系列建言 (第 85 期)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第 82 期)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 (第 75 期)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第 73 期)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 (第 70 期)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第 69 期)
為「本土化」驗明正身 (第 68 期)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第 67 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第 66 期)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第 64 期)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 (第 60 期)
為什麼要「按手」﹖ (第 57 期)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第 56 期)
編者的話 (第 55 期)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第 54 期)
何謂「千禧年」﹖ (第 53 期)
新眼光「新」在哪裡? (第 51 期)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 (第 49 期)
尼西亞信經簡介 (第 46 期)
長老教會屬不屬靈? (第 45 期)
淺論聖餐 (第 44 期)
什麼是「拯救」? (第 43 期)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第 41 期)
台灣教會新興流行現象小史 (第 37 期)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 (第 3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98 期 啟.拾.路——大專事工七十週年 (10-15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98期  2024年  10月 啟.拾.路——大專事工七十週年 198
本期主題:啟.拾.路——大專事工七十週年
發行日期:2024/10/10
走過七十年,大專宣教再出發
那些年乘勢而起的台灣大專宣教工作
漫談台灣的大專工作及團契發展
關於我們都忘記「TSCM 是什麼?」這件事
在街頭遇見上主:三代台北大專青年的社運記事
世代在變,我們要跟著變——淺談牧養 Z 世代青年
紀念一位無私的給予者:林宗要牧師
在羅雅牧養一群優(ㄋㄢˊ)秀(ㄍㄠˇ)的青年
成為一個____的人
歐洲交換學生奇遇記
關於青少年牧養,潘霍華有話要說!——《青少年牧者潘霍華》給學生工作者的啟發
如何閱讀《新世代來了,我們該如何讀聖經》
我的囡仔講台語
大專工作者一家的冒險之旅
希望在我有限的愛中,你們可以感受到上帝無限的愛
學分_代碼:大專長青
無障「愛」的空間
愛人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