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讀完四福音書沉澱了一陣子,在2024年待降節期思考耶穌基督來到世間的意義——祂的出生最終要成就為我們死亡的永遠贖罪祭,然後復活得勝。以既有旋律(The Plagues和Deliver Us)為基底重填歌詞,編寫合唱和伴奏,完成了隔年復活節的台語音樂劇(也可以作為純清唱劇):第一首〈這是啥人?(人人攏有可能是彼拉多)〉側寫眾人對耶穌身分的議論或好奇、耶穌受難前進城、被捕受審、彼拉多和猶太宗教領袖的拉扯,來一層一層鋪墊耶穌為什麼死。第二首〈三日〉描述耶穌被審判和嘲笑,然後被釘十字架,最後復活,穿插宗教領袖、士兵的對話,以及彼得、耶穌母親馬利亞、猶大、婦女的獨白。歌詞如下(中括弧代表角色及敘事、小括弧代表和聲或對唱):
第一首〈這是啥人?〉
(人人攏有可能是彼拉多)
[眾人竊竊私語,從小聲說話到各聲部層層加入唱歌]
這是啥人?這是啥人?這是啥人?這是啥人?
這是啥人?這是啥人?這是啥人?這是啥人?
這是啥人?豈呣是做木的子?老母是馬利亞?(這是啥人?)(是彼個加利利人!)
[眾人敘述]
他講話真有智慧,他所做真奇妙,對加利利、猶大到外邦:
醫好青暝、破病的人,趕出污鬼(ù-kúi)、除去垃墋;
他用餅飼飽幾若千人;跟隨他的千千萬萬(眾人跟隨)。
他傳道理帶來向望!(他是向望!)
這個到底是啥米人?(啥人?)
豈是約翰?抑是先知?是彼個基督?
[宣告]
他是基督!
[敘述]
他騎驢仔入城,眾人鋪樹椏(oe)歡迎他,喊(hoah)講和散那。
[猶太人]
無拯救阮、重建王國,不是阮所期待的王!
[賽53:7、徒8:32]
互人賣彼暝到隔工親像一隻羊仔,互人牽到受刣的地,他惦惦無聲。
[祭司長老]
他四界迷惑百姓、禁人納稅,家己稱做王!
[宣告]
這是義人!(無辜羊羔,擔罪的王!)(無辜基督互人交出去定罪。)(他無罪!)
[彼拉多]
他無行歹事,我查𣍐出他有什麼罪,恁的宗教紛爭到底及我有什麼關係?!
[敘述]
約翰已經為他先行,今苦杯洗禮臨到,學生親像羊群四散,祭司恨他因為他講:
[耶穌]
恁拆毀聖殿,三日我欲閣起起來(khí--khí-lâi)!
[彼拉多]
他無做該死的代誌,我給他鞭拍才放他去。
[祭司長老]
你若是無判他死罪,就是反背!反背皇帝!
[彼拉多同時唱]
我若是無判他死罪?(他並無罪!)反背皇帝?
[彼拉多]
刣人的巴拉巴及耶穌,互恁家己選,佗一位愛放?
[長老、百姓]
(阮)愛巴拉巴,釘死耶穌!(釘死他!釘死他!釘死、釘死耶穌)
(釘死耶穌!釘死耶穌!釘死耶穌!釘死耶穌!)
[敘述]
長老祭司導百姓,大聲喊欲釘他十字架,債𪜶家己負責,就是欲釘死耶穌基督!
[宣告]
(基督!)這是基督!(他是基督!)
(註定)替咱死做救贖者!(白白做救贖者!)
第二首 〈三日〉
[前奏:在耶路撒冷]
[審判對話]
[巴掌聲] 啪!啪!
[耶穌] 啊!
[彼拉多和猶太宗教領袖] 啪!你豈是猶太人的王?
[耶穌] 啊!你講就是。
[士兵、文士] 哼!若是你是上帝的子,你今馬(chit-má)來救你自己啊!
[眾人] 哈哈哈哈……。
[耶路撒冷婦女] 尻脊骿忍受𪜶的鞭打(男聲模擬鞭聲「嘶」或「呲」),十字架真沈重壓他肩胛。
[耶穌,男] Abba,懇求你,憐憫𪜶遮的眾人,啲創啥𪜶毋知影。
[合,副歌旋律] 他受審判,互人釘佇十字頂,他互人啼笑放捒,人對他無認識;
耶穌受死,到尾流出他寶血,為著洗清世間人的罪。
[間奏,雞叫]
[彼得] 我哪會使離開你!我哪會當無認你!噢主,我實在對不起你,我的心內真驚惶,求你赦免我,我的基督!
[合,副歌旋律] 耶穌受難,佇以色列面前受難,他互人啼笑放捒,人對他無認識;
耶穌受死,到尾流出他寶血,為著洗清世間人的罪;為咱打破,他的身驅。
[間奏,換場景]
[耶穌母親,女] 看著我的子互人按呢苦毒?!他身軀遮呢痛苦!上主祢旨意到底是按怎?我的心親像刀鑿(chha̍k)。
[猶大,男] 賣無辜的人我有罪啊,他豈是真彌賽亞?我掠做君王會顯明身份,想未到判死佇遐。
[間奏:耶穌和猶大之死]
[間奏旁白,太27:51-52] 忽然,殿內的帳對頂到下裂做二旁,地動,石磐裂,墓開,已經睏的聖徒,𪜶的身軀多多起來,對𪜶的墓出。
[間奏:黑夜,白天,黑夜,清晨]
[抹大拉的馬利亞,女]第三工清早,發現墳墓空空,天使講他已經復活。
[門徒,男] 佇學生中間耶穌雄雄顯現,給阮講:願恁平安!
[間奏,副歌旋律]
[合,副歌旋律] 耶穌復活,耶穌基督已經復活,及撒旦交戰,他已經得勝,救主耶穌,已經復活!
創作理念
一、這是啥人?(人人攏有可能是彼拉多)
在耶穌生平直到初代教會,耶穌的身分一直讓眾人好奇或質疑。開頭從各聲部層層疊加的竊竊私語漸強到合唱,帶出曲子的主題。
耶穌的家鄉因他是的父親是木匠約瑟、母親是馬利亞(未婚懷孕很有可能被周遭的人批判)、他的兄弟姊妹平凡而輕視他;在「人以群分」的新約時代背景(孫寶玲老師著述),人的「地域」也被標籤(如約7:52祭司和法利賽人駁斥尼哥底母,太26:73、可14:70彼得因加利利的口音被人認出跟耶穌同夥)。此處寫耶穌「是彼個加利利人」,而不寫「拿撒勒人」,是因為說話的人可能在猶大地市區,不一定知道加利利地區「拿撒勒」這個城(就像我們可能知道朋友住哪個縣市,卻不一定知道他在哪個區,而那個區在哪裡)。
然而,看似「沒身分、沒地位」的耶穌,卻說出有智慧的道理(連讀書人「文士、法利賽人」都駁不倒他,宗教領袖對他無可奈何);他行諸多神蹟(醫病、趕鬼,餵飽不含婦女小孩的數千男丁),醫治、潔淨、安慰「邊緣人們」;而他傳福音的足跡從猶大地到外族(我們不是猶太人也可以領受恩典)。所以到底他是誰呢?有人說他是施洗約翰,有人說他是先知,有人認出他是大衛的子孫或彌賽亞,但他們真的知道「彌賽亞」的意義嗎?「基督」帶來的是心靈而非政治上的「拯救」!
耶穌受難前騎驢進城,眾人鋪樹枝歡迎他,他被視為君王或拯救者,已經被羅馬當權者和猶太宗教領袖視為威脅;而他也沒有如以色列百姓所期盼的復興以色列王國,這些門徒應該是都看在眼裡的(賣耶穌的猶大獨白參見後一首〈三日〉歌詞)。
耶穌後來被賣、被捕、被猶太公會審問,然後猶太宗教領袖又在彼拉多面前誣告他,接下來開啟了彼拉多和猶太宗教領袖之間的政治拉扯。歌詞初稿提及彼拉多妻子作夢而為耶穌的事過不去,就差人阻攔彼拉多。但發現多一個角色,在短短的歌唱呈現時間可能會讓復活節主題失焦,而將篇幅挪給耶穌進城對耶穌受難的鋪墊。「這是義人!」是四部齊奏和聲的強調,承接祭司、長老控告,也開啟彼拉多的回應,改寫自彼拉多妻子說:「彼個義人的代誌,你千萬毋通插。」在副旋律「無辜羊羔,擔罪的王」、「無辜基督互人交出去定罪」的背景之下,彼拉多說查無耶穌的罪,內心獨白:「你們的宗教紛爭關我什麼事!?」描述他的(後來)洗手的精算和無情,他擔心有名望的耶穌死在他手上所帶來的政治麻煩。
施洗約翰的來到為彌賽亞預備道路,他的死亡也為耶穌的受難(苦杯、洗禮)鋪墊,並襯托主的復活。門徒在耶穌受難期間的反應,應驗耶穌「擊打牧人,羊就分散」的引用和預言。耶穌預言聖殿被毀,而他會三日再建起來,這句旋律是樂曲中段的高潮:1.當時的聖殿是希律、社會上層和祭司等既得利益者的銀行,加上耶穌進聖殿的言語行為展現的權柄,大大觸動了祭司們的敏感神經,而在審問時,也有人以此事作假見證告耶穌。2.當時猶太基層百姓有的是靠希律蓋聖殿活口,這有可能是後來被煽動要釘耶穌十字架的倒戈原因。3.耶穌「以身體為殿」,被毀三日然後再建好,銜接到後一首〈三日〉受難到復活。
彼拉多跟猶太宗教領袖們「協商」:不判耶穌死罪,鞭打他然後放了他,但遭威脅:「除了該撒,我們沒有王」、「你如果釋放這個人,就不是凱撒的朋友了」,我想這是讓彼拉多決定釘耶穌十字架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最後猶太宗教領袖和百姓的抉擇參與了耶穌的死,猶太人殺死了他們的彌賽亞。在上帝的旨意中,耶穌的來到就是為了我們而死;從人類的始祖亞當到後代犯了罪,我們跟上帝有了隔閡,只有聖潔無罪的羔羊才能為我們贖罪,這個白白而來、白白而死的基督是最大的恩典。
歌詞有一個瑕疵,是可能會讓人誤會在洗白彼拉多,其實在歷史上他是殘暴的政客,耶穌是政治利益的犧牲品。然而,如本曲的副標題「人人都有可能是彼拉多」,彼拉多、彼得、猶大在歷史上可能是特定某個人,在聖經裡卻可能是橫跨時空的一些群體或屬性的代表。「彼拉多象徵世俗的權柄、法律、力量」,而代表公義和真理的是上帝,但人常基於外在壓力(身分位置和處境)、內在的私心(或以自我為中心)有很多「不得不」,在如今的世代也值得省思。
二、三日
由於敘述已呈現於前述歌詞,在此只解釋幾個創作過程特別斟酌之處:
耶穌對上帝的稱呼:聖經中人對上帝的稱呼基於不同身分、語境,而有不同用字。此處耶穌求「父親」赦免人,「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二十三34),聖經原文是希臘文的Pater,但為了讓詩班成員易學、好唱,改成亞蘭文的Abba,恰巧和台語「阿爸」同音,也與後一句「啲創『啥』毋知『影』」押韻。
馬利亞的心「親像刀鑿」:呼應西面看到小耶穌時的預言:「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或譯:劍)刺透」(路二34)。「鑿」是台語聖經譯本用字,發音為chhak,與「上主,祢旨意到底是按『怎』?」押韻。
猶大的內心:神學家們對於猶大為何出賣耶穌有許多推測,沒有人知道真正的答案。此處所採用的解釋是:猶大一直想試探耶穌是不是「他所追求的那個彌賽亞」,而故意逼祂到窮途末路,沒想到害死耶穌。然而聖經只寫到他流無辜人的血,自認有罪而上吊,未必有跟耶穌道歉的態度。雖然人子被賣早在經上被預言,是上帝的旨意,耶穌也知道,但在「魔鬼進入他的內心」前,或他最後「與耶穌親嘴」前,他都能做最後的選擇,所以不能歸咎於上帝或魔鬼,他還是要為他的行為負責。
三、時序問題
由於聖經對耶穌受難的敘述有很多不同的地點、場景,四福音書作者也都有自己的視角或觀點,且成書都是門徒後來回憶或非第一手資料,因此我們無法掌握每一件事發生的順序。創作此音樂劇,須同時考量配音樂氣氛和結構,也沒有完全按照聖經的敘述順序寫,只呈現大致的脈絡。
致謝
最後,要感謝許多音樂老師(江璧如老師、柯曉玄老師、劉郁彧老師)、台語老師(亞喜伯、陳語涵姊妹)、長執(蘇希宗長老等、欣音姐等)和牧師(許雅婷牧師、姚亘嶽牧師、李典樵牧師、盧啟明牧師)陪我討論,在修改過程中給我許多建議、指點、聖經釋義和多元的想法提供,還有陳思豪牧師講道的啟發,才得以完成這份作品,還有感謝教會的服事群體給我機會呈現。
這個過程我一直戰戰兢兢地思考:祂要我做什麼?但又覺得如果是自己的想法,然後自以為是「使命」,是一件很危險的事!然而,從2023年初有靈感冒出,2024下半年朋友突然說能借我參考資料,到一位一位幫助者的時間付出,以及分享後許多人的感動回應,而帶動更多人的參與契機,也激勵我重讀四福音書和參閱孫寶玲老師的著作,思考我和上帝的關係,彷彿有一雙看不見、奇妙偉大的手在推動,感謝讚美!將一切榮耀歸與復活得勝的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