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204期  2025年  10月 該放什麼假?

204

本期主題:

該放什麼假?
發行日期:2025/10/10
分類文章名稱作者頁數
編者的話「真」的「假」議題、「假」的「真」議題
作者 / 王博賢1-1
本期主題在休閒與紀念之間:淺談「放假」的社會教育意義
強行恢復「台灣光復節」放假,滿足了人們多放一天假的「痟貪」心態,實則是大中國主義威權復辟,將異化的時間強加在台灣人生活中,對台灣人歷史記憶再次清洗的政治操作。
作者 / 黃涵榆4-7
本期主題聖經關於假日的啟示
聖經啟示的節期,多具有對抗奴役壓迫或罪惡綑綁的拯救性,以及親近上帝、悔改的超凡入聖性。節期應具備上帝救恩性、全員參與性、普世人道益處,甚至能傾向少物質、多靈性,促進天人物我、整體健康的趨勢。
作者 / 羅光喜8-13
本期主題假日與節日:新的文化共同體的討論
設立和延長歲時祭儀假,不僅是對原住民族文化傳承的直接保障,使其能夠完整地實踐傳統、凝聚族群認同,並傳遞知識,更是實現社會公平、保障文化權利、促進多元共榮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
作者 / 全林楷倫(Bali Soqluman)14-21
本期主題國定假日與集體記憶的建構:台灣2025年國定假日修法爭議背後的歷史社會與信仰意義
國定假日的意義在於讓一個國家的人民擁有共同的記憶。當臺灣民眾能在更多元包容的紀念日相聚,一同追憶共同的歷史苦難,並期盼著共同的未來時,才是一個健康與成熟的民主社會。
作者 / 廖斌洲22-27
本期主題國定假日與年休,你選哪個?
與其多了5天的國定假日,我真誠地希望這5天是年休。讓勞工們可以彈性選擇放假的時間,讓休假可以真正達到休息的目的,而不是疲於應付因為人潮而帶來的種種不便。
作者 / 盧悅文28-32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琴瑟和鳴,球來球往——莊經顯牧師與柯玉品師母的愛情傳奇
高俊明牧師就曾經說,莊經顯牧師與柯玉品師母是「可敬的對手」,指的就是他們夫婦的乒乓球功夫。而牧師吟唱「聖城」時,非得玉品師母伴奏不可,即使是自己幾位畢業於音樂系的女兒伴奏,也是不如「夫唱婦彈」的美妙和諧。
作者 / 吳文雄35-41
神學淺說現在還需要守安息日嗎?
「安息」在上帝的面前,是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上帝的憐憫與救贖;而得力同樣不在於我們的能耐,是在平靜安穩中去看見上帝的奇妙安排。
作者 / 李宏恩46-50
信仰.生活我與布魯格曼教授的會遇
1995年因論文寫信給Brueggemann教授,收到回信深感興奮。2000年教授來台演講,親自請教寫作心得,「寫作也是一種貢獻」一語對我影響很大。
作者 / 梁望惠54-57
信仰.生活以上帝之名?以哈戰爭與一個台灣基督教青年的自省
身為台灣人同時作為基督徒,在面對以哈戰爭時覺得非常分裂。身分本不該是信念與認同之間的枷鎖,群體的意志始終不應凌駕於個人純粹對善惡判斷的意念之上。
作者 / 湯耀發58-60
特稿行憲紀念日放假背後,那隻「看不見的手」
基督宗教大可以主動出擊,聯合其他宗教,將「行憲紀念日」改為「各宗教信徒各擇一天,作為宗教假日」,大家各安其位,各得其所,比「單獨宗教背負特權汙名」,來得乾淨俐落。
作者 / 釋昭慧62-70
母語葡萄園點to̍h ê蠟燭
《點to̍h ê蠟燭》照光烏暗ê所在,這是上主ê大恩典!
作者 / 林俊育Lîm Chùn-io̍k71-72
大專世界我們一起參加「全國原住民青年查經培力營」
進入教室一起翻閱使徒行傳,就像坐上時光列車。成為基督的使徒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反而是會經歷各樣的困難;但看見聖靈降臨在門徒身上,使他們能夠在各處為主宣揚福音。
作者 / 張育齊、陳惠恩73-74
大專世界用心靈誠實信靠上帝
試圖從經文故事中找上帝存在的證據,算是自己第一次的嘗試。讀著時會不小心把自己經驗的故事套在裡面,不知不覺中就印證了我正在經歷上帝的恩典這件事。
作者 / 陳佳綺75-76
家書愛帶來盼望
八月中旬《新使者》陸續收到三封來自獄友的親筆信,字裡行間充滿著對上帝的渴慕與對生命更新的盼望。
作者 / 張巧怡77-78
上一頁|下一頁

204-該放什麼假?
203-耶穌AI你
202-教會,可以涉社嗎?
201-It's 休time!
200-進擊的主日學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