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
第41期 新新人類 |
|
|
本期主題 |
新新人類與鬼仔巴模式 |
|
|
關鍵字: |
作者/莊嘉慶
(現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汐止教會牧師。)
|
|
|
|
※ 新新人類是怪胎嗎? 自從日本廣告界提出「新人類」一詞之後,台灣的廣告界也進一步喊響了「新新人類」一詞。依據台灣的社會學者之定義,「新人類」是指在都市中成長、二十歲至三十歲的年輕人,即所謂的「X世代」。而「新新人類」則指二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又稱之為「草莓族」(成長後,個體主義會愈來愈明顯)或所謂的「Y世代」。
如果僅按照年齡層來定義,那麼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那個時代的「新人類」及「新新人類」。本文認為,要點不在於我們如何解析及評價「新人類」和「新新人類」而已,還必須尋索與之「互動」及「對話」的適當方式。
就「新新人類」而言,他們絕對不是人類社會中另一種的「異類族群」或「叛逆文化」下的怪胎,而是整體社會中不可割離的重要成員。實際上,「新新人類」是社會未來盼望之所寄,應該是其他社會成員極力栽培、小心呵護的可愛寶貝才對。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來探討「新新人類」的問題,就會發現新新人類是可塑性極高的一群,他們是社會裡相當前衛的「急先鋒」。
※ 當今社會對新新人類的評價 當前台灣社會對於新新人類的評價,一般是依據社會學的問卷調查統計法來進行的。結果得到了對於台灣新新人類的一般性描繪與評價如下︰
一、負面評價︰他們多半較具個人主義、功利、愛現、崇拜偶像、急賺錢更愛花錢、缺乏人生價值、喜好新鮮事物、不想吃苦。變化大、感情淡薄、愛現、做事不按常理、反社會規範、利己主義、不尊重別人的自由、報復性的正義感、缺乏自律。當然,這是新新人類的負面形象,不是全部的特質。
二、正面評價︰新新人類年輕活潑、企圖心強、勇於創造流行、有主見、追求自由、不輕易茍同於世俗觀念。
三、生涯觀與工作觀︰他們普遍認為,人生不是成功就是失敗,所以必須由自己來掌握未來。覺得中途轉業或改變生涯目標,是很自然的現象。而最受他們青睞的行業則是從商或傳播工作。這種偏好可能與台灣社會以經濟掛帥,以及媒體從業人員曝光率高有關。
※ 新新人類的生活文化 根據調查統計,新新人類最喜歡的消遣是看電視,乃標準的「電視迷」。其次才是戶外活動、看電影、交友聊天和閱讀課外書刊等。電腦、BBS及網際網路也是他們的最愛之一。新新人類活在一個電子多媒體的環境裡,成為「電子草莓族」,其資訊的取得量多而快速。他們已經是電子資訊地球村的忠實村民了。
但是,這些「電子草莓族」的多媒體消費需求,不是光用耳朵聽或在KTV唱一唱就能感到過癮的,傳統視聽設備所虛擬出來的聲光環境,並不能全然滿足他們。他們所要求的是進一步的實際參與,真正的身歷其境。因此,他們常常擠在都市中狹小的聲光場所裡,盡情地將狂熱的情緒發洩出來。
新新人類的實際收入不多,經濟上主要還是依靠父母的供應。但消費意願及能力倒是很高,追隨時尚流行的步調也很快,並且刷卡付款的行為相當大方,因此已成為眾多相關業者心目中最大的潛在商機。不過,消費能力雖高,吃的東西倒是普普通通,平價速食仍是他們的最愛。
以上所提到的新新人類生活文化,僅是其中一部分。當然,不是所有的新新人類都是這樣生活。個別的家庭背景因素及個人的價值觀,都會影響新新人類的生活態度與方式。
※ 新新人類價值觀之建立 價值觀和宗教信仰有相當密切的關聯。可是,現代的新新人類真正關心宗教 信仰者,比例相當低,對於基本宗教知識也極為貧乏。相關教育單位長期以來忽 略宗教教育的重要性,最終必將自食惡果!
新新人類的價值觀也直接受到成人社會價值體系的影響。一個黑金文化橫行的成人社會,就容易塑造出崇拜黑金的新新人類。同樣地,成人世界的聲色文化、暴力文化,也都會連帶地深深刻印在周遭的新新人類心靈裡。台灣新新人類的飆車文化、色情文化、暴力文化,都是相當嚴重的警訊與病症。
好的新新人類文化特質,固然令人覺得欣慰,但是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那些不良的、扭曲的新新人類問題呢﹖想起來還真是令人感到千頭萬緒,甚至是頭痛萬分。不過,我們或許可以先試試向歷史借鏡,看看台灣教會歷史上的「鬼仔巴」如何處理當時的新新人類的問題。
※ 「鬼仔巴」的互動模式 「鬼仔巴」是誰呢﹖他可以說是台灣歷史上「新新人類最佳導師」的一個典範了。八十多年前,許多長榮中學的學生,曾經在背後偷偷給巴克禮牧師取了一個綽號叫「鬼仔巴」。因為他們發覺精明的巴牧師相當了解當時新新人類的心思意念,任何大小事似乎都難逃「鬼仔巴」的法眼。
巴牧師在擔任台南神學院院長時,一位懶散的學生在課堂上偷看小說,被巴牧師發覺,巴牧師當場很不高興地責備說︰「你出去!不要在這裡看小說。」後來下課時,巴牧師卻到那位學生的房門口對他說︰「剛才真對不起你!我應該叫你把小說收起來,正經地上課就好,不該叫你出去,很抱歉!」那位學生大受感動,羞愧得無地自容。其他學生也都感動地說︰「巴牧師真是好老師!天下哪有老師對學生道歉的事呀!」(參見1975年3月16日台灣教會公報)
這就是「鬼仔巴」與當時新新人類之間的互動模式----愛的模式、謙卑的模式、身教的模式,也正是耶穌基督所要教導我們的模式!雖然當時的新新人類文化,不同於現今的新新人類文化。然而,「鬼仔巴」模式,恐怕還是基督徒面對每一個時代的新新人類問題時的最佳基本秘方。這種互動模式,能夠使得那些原先受到負面評價的新新人類,獲得「心靈重建」的奇妙果效。
鬼仔巴模式告訴我們,新新人類的教育重心及主要訴求,不僅是IQ或EQ的建立,更應將基督信仰的智慧灌注在他們的心靈之中,使得新新人類的價值觀及生命,有根有基、有情有愛地展現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之上。 |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從普世觀點看宗教對話 (第 103 期)
|
.何謂「交鬼」? (第 95 期)
|
.宗教歌舞與新興宗教運動 (第 62 期)
|
.基督徒當如何看待現代算命文化? (第 53 期)
|
.「信耶穌」是什麼意思? (第 50 期)
|
.台灣人的宗教心靈如何寄託?——一個方法論上的初步介紹 (第 48 期)
|
.「飛碟、真道、靈魂光」 (第 44 期)
|
.新新人類與鬼仔巴模式 (第 41 期)
|
.多元的鬼怪觀 (第 35 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