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43期 世紀末的文化現象
字級調整:

信仰.生活
我的見證
關鍵字:
作者/林其福 (現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泰雅爾中會東澳教會牧師。)
  「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熄的燈火,他不吹滅。」(馬太福音十二章20節)

  在耶穌的時代,根據摩西律法記載:「亞倫祭司的後代,凡身體殘缺的都不可向我獻火祭。」在猶太人的會堂裡有個一隻手枯乾的人覺得羞恥難過,就把手藏在袖子裡,以免被人發現。慈悲的耶穌治好這個人的手,讓他的生命再度活出來。

  我和這個一隻手枯乾的人有相同的遭遇,神的愛改變了我的一生。我是台東的原住民,在貧窮的家庭出生三個月後,父親就去世;六歲時因患麻疹發高燒而失明,於是開始生活在黑暗裡。後來母親改嫁而繼父又有兒子,因此對我不友善,常為了我而和母親吵架。我只好搬到姨母家住,每天和他們到山上工作;我在樹下照顧嬰兒、背嬰兒,雖然很辛苦,但為了三餐,只好忍耐。

  十二歲時去姑母家打雜,鋸木頭來燒飯用、曬稻穀、舂米、剝花生等,表姊夫是入贅的,他不喜歡我而常因我的緣故和表姐吵架。十七歲起,每天要放牛,牛經常吃別人的農作物,我因而會被罰款或被田主鞭打,生活痛苦而覺得人生乏味、黯淡、沒有希望,有時真想自殺來結束生命。

  到了二十二歲,有一天來了一位姓謝的平地人,他說羅東有一所盲校,膳宿及學費全免,還替我辦理報名手續。我們的村幹事也為我出面募款,購置皮鞋、衣物、行李箱和到羅東的車票。因校舍未完成,所以暫住陳五福醫師家,受到陳醫師及夫人的親切招待。

  我第一次聽到他們溫柔的講話聲,也是第一次吃到這麼好吃的飯菜。我是用日語和陳醫師交談的,並得知他們夫婦是虔誠的基督徒。

  開學後一個多月,我一直都很孤獨,與同學之間言語無法溝通,同學也都認為我是會殺人的山地人,沒人願意和我做朋友。因此我決定回台東,到蘇澳火車站買好車票,陳醫師趕來勸我回學校。當天晚上,陳醫師來學校帶我去海邊散步,他向我解說月亮、海洋的美,還向我傳福音說:「神創造的東西都有祂的計畫,湯匙有湯匙的功能,掃把有掃把的功能,神創造你也是有祂的計畫。耶穌基督是我們最好的朋友,接受耶穌作救主會改變你的人生。」

  那晚回到學校,睡覺前首次向神祈禱,求陳醫師所說的真神改變我的人生,之後安然入睡到清晨六點半才醒來,這是我生平第一次這麼好睡。以往睡前都先流淚,輾轉難以入眠;滿腹心事,煩惱將來要做什麼、要如何活下去?那天我將一切交託給神,如釋重擔。之後又有羅東教會陳耀宗牧師和盧明松主任的鼓勵,我就開始去羅東教會參加主日崇拜。在信耶穌基督之後,我對人生有了盼望,也開始對點字有學習的興趣,並且認真讀書。三個月後,我學會講台語、北京語,也交了許多朋友。後來又學習英文和英文打字。

  盲校高級班畢業後,陳醫師和陳牧師送我到台灣神學院去試讀,在神學院認識了一些有愛心的同學,他們無條件幫我完成學業。畢業後被分發到寒溪教會服事,也回「慕光中心」教書。第二年結婚,生育兩個孩子,家庭生活美滿,感謝神。

───────────────────────────────

  陳醫師夫婦讓我感動的事情,不勝枚舉,僅在此列舉五項來見證他們是真正虔誠的基督徒。

一、有一年,陳醫師邀我去他家吃年夜飯,他在謝飯禱告中說:「感謝神保守我們一家人一年平安……」,當我聽到「一家人」時,深受感動而潸然淚下,他竟然把我當成他們的家人。他們夫婦親切地為我夾菜,飯後還發給我壓歲錢,手上拿著香噴噴的兩千元紅包,一時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第二天新春感恩禮拜後,陳醫師夫人又給我五百元,叫我回台東老家去過新年。他們給我一家人的愛是「恩上加恩」的大愛,永銘心中,直到永永遠遠。

二、1971年神學院畢業典禮,那天一大早,同學的父母、家人和朋友都來參加,有說有笑,相互拍照,唯獨我一個人落寞在一角。典禮開始前二十分鐘,陳醫師的出現讓我感動萬分,更帶給我光彩,我的喜悅真的無法用筆墨來形容。他資助我讀完神學院,還在百忙中抽空來參加我這小人物的畢業典禮,可說是我的再生父母。

三、1972年我結婚時,陳醫師為我準備一切費用、西裝、新娘禮服、戒指、聘金、請客、禮車、婚照、家具及度蜜月的費用。我還記得當天,陳醫師把所有朋友送的禮金全部退還,親生父母也只不過如此罷了。

四、我牧會的教會是剛起步的弱小教會,沒有謝禮(薪水),所以家庭生活困難。結婚兩年後,陳醫師夫人為我們準備一切小孩的生產費和用品,還叫護士為我的太太打安胎劑。陳醫師夫婦是我們在教會中的天使,供應我們一切缺乏的。

五、1981年,我們要在羅東買房子,自備款需要三十萬元,而我的儲蓄只有九萬元,不足的部分,陳醫師夫婦也願意幫忙。另外在教會的事工上,他們也都樂意支持。從寒溪教會的建築、羅東原住民學生中心的全面整修,以及目前我們東澳教會的建堂事工,他們全家都參與奉獻。

  對於陳醫師夫婦的愛心,我講不完,只在禱告中思念他們,願一切榮耀歸給我們天上的父神。
同作者相關文章:
我的見證 (第 43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43 期 世紀末的文化現象 (54-56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43期  1997年  12月 世紀末的文化現象 43
本期主題:世紀末的文化現象
發行日期:1997/12/10
目錄s/
編者的話
世紀末導言
世紀末台灣宗教現象的省思
世紀末台灣經濟現象之探討
世紀末的台灣環保
「台灣新文化」的基礎 
台灣鄉土神學的開拓者王憲治牧師
刷卡 s
「平安卡」平安嗎?
孟德爾頌與聖詩──導論
發揚上帝國文化──鼓勵本土教會藝術創作
竹塘工作手札
什麼是「拯救」?
今生有約──談婚前輔導與教育
網路愛情文化
未婚懷孕的人可以在教堂舉行結婚禮拜嗎?
我的見證
福音站s
統一教的組織與文字、學生工作
資本主義化的教會的反思
一個值得你認識的對手──中國
七股環保之行
菲律賓宣教體驗營
新光教育生活體驗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