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09期 生不生有關係!?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從不想孕到不孕——專訪何師竹
高齡不見得一定等於不孕。但是如果在可以生育的年齡做過人工流產,做的次數愈多,將來不孕的機會愈多。
關鍵字:
受訪者/何師竹 ()
作者/林淑芬 (本刊主編)
少子化到底有多嚴重?第一線醫療工作者感受最深刻,台中榮總婦產科主任何師竹表示,現在產科所接生的子女數較10年前大約少了一半。這當然與社會的變遷有關,除了大家庭結構的解體、教育程度提高之外,何師竹認為,現在父母的教養觀,也是原因之一。在整個社會都處在競爭、贏過別人、爭取自己的位置的趨勢下,很多家庭自然會認為寧願生得少,反而可以教養得好一點。在這樣的教養觀之下,基於「養不起」的經濟考量,造成現代夫妻對生育裹足不前。

※ 次發性不孕症不容忽視
除了主觀的生育意願之外,不孕也是許多夫妻面臨的問題。何師竹表示,在育齡女性未婚、不婚或不生、晚生的情況下,因不孕求診的人理應減少,但事實上不孕症的比例反而增加,不孕症在婦產科成了「顯學」,可見即使期待的子女數變少,不孕的盛行率反而比以前提高。造成不孕症比例提高的原因為何?年齡是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女性過了32歲,生育能力和20幾歲已經有所差別,過了35歲就又差了一截,即使無法明確地指出具體的時間點,但生育力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下降是一定的;然而,除了年齡之外,「次發性的不孕」卻是不容忽視的。「當我們追溯不孕症女性病人的病史時發現,女性雖然生育得晚,但性生活反而提前,在這當中可能會有感染、服藥,或是因為未期待生育而進行重複的人工流產,造成輸卵管、子宮受傷,導致日後的不孕,這種被稱為『次發性不孕症』的情形,約佔不孕症原因的50%。」(衛生署的研究也顯示,性行為開始的時間不斷提前,但生育頭胎的年齡卻不斷往後延,是造成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實上,對女性來說,除了年齡、壓力,及上述因感染或人工流產所導致的「次發性不孕症」之外,晚生育也會間接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比例提高。一般來說,初經五年內很少會發生子宮內膜異位,過去的女性生育多,子宮內膜異位較容易萎縮,但現代女性因為生育晚,機率自然提高,事實上,生育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的最好方法。但現在28歲、30歲的女性,即使結了婚,都還認為經濟上沒有基礎,生小孩還太早;而許多接近生育年齡晚期的未婚女性,即使有固定的男朋友(預備要結婚的),仍然沒有ready(預備)要生育;很多未婚女性,她們的男朋友甚至表明可能不會和她結婚,但她還是和他在一起,並沒有將生育問題考慮在內。「還沒有準備好」不但耽延了生育的時間,埋下日後不孕的可能,也使得婦科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機率增高。當然,不孕的原因不僅止於女性,男性也會因為年齡、壓力、糖尿病、環境賀爾蒙等因素,使其精蟲的數目與活動力受到影響。

那麼,到底最適合生頭胎的年齡為何?「如果一個女性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對象,她不必一定為了生育孩子找一個不合適的人來結婚。其實,高齡產婦是相對的問題。35歲以上算高齡產婦,高血壓、糖尿病的可能性會因為高齡而增加,有人認為一定危險,其實不見得。雖然這些疾病機率高,但高齡卻沒有這些毛病,生育的危險並不必然一定增加。所以,我不認為高齡一定等於不孕。但是如果在可以生育的年齡做過人工流產,做的次數愈多,將來不孕的機會愈多。所以,那些說人工流產不會有後遺症的人簡直是睜眼說瞎話。我的一些病人過去可以生的時候,因為經濟不容許,就把孩子拿掉,後來她要生沒辦法生,我問她如果你當時知道,你還會拿掉嗎?絕大多數都告訴我,早知道現在會這麼困難,我當時不會拿掉。大家不要以為RU486比較安全,其實medical(藥物的)不會比surgical(外科的)更安全,只是更方便而已。這個問題不該是到了年紀才想,可能早先就可以想到。」

<未完待續.....>
同作者相關文章:
從不想孕到不孕——專訪何師竹 (第 109 期)
《星光.心光》在黑暗中閃爍微光 (第 155 期)
我愛表演,誰是主角?——從當代表演文化說起 (第 137 期)
死刑存廢爭議面面觀 (第 119 期)
我夢想著一個世界——從施密特牧師來台信息看人權 (第 117 期)
請來!聖神——《新使者》歷年論及「聖靈」相關文獻 (第 113 期)
信徒老實說:從權力結構看「信徒皆祭司」 (第 111 期)
我們的未來,共同的責任 (第 110 期)
經濟公義的神學省思 (第 110 期)
難道,你不期待彩虹嗎?一一魏德聖與「海角七號」 (第 110 期)
難道,你不期待彩虹嗎?一一魏德聖與「海角七號」 (第 110 期)
面對少子化:一種生命的態度 (第 109 期)
從不想孕到不孕——專訪何師竹 (第 109 期)
在行動中體驗生命更新 (第 108 期)
成為門徒!建構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哈姆雷特的抉擇 (第 106 期)
「美麗新世界」抑或「新天新地」?—從莫特曼神學看生態危機 (第 106 期)
另類教育——尋回生命的希望與轉化 (第 105 期)
神學院是牧師職業訓練所嗎?——訪台神林鴻信院長 (第 105 期)
在總舉選舉與公民投票之外——再思公民社會的公共性 (第 104 期)
真宗教‧真合一‧真和平 (第 103 期)
在他人身上發現天主——馬天賜神父的宗教交談之路 (第 103 期)
掙脫「自由」的轄制!——我讀《活出十誡的真自由—通往自由人生的路標》 (第 102 期)
讓音樂成為聖靈的工作! (第 102 期)
讓青年遇見上帝 (第 101 期)
參與,才能帶來改變! (第 100 期)
反映時代精神的「新」使者——100期主題回顧與省思 (第 100 期)
編‧讀交心談未來 (第 100 期)
誰能力挽媒體狂瀾? (第 99 期)
目錄s/ (第 99 期)
困難的自由——道德危機下的信仰微聲 (第 88 期)
基督徒=品質保證?——兼談教會人際關係之異化 (第 82 期)
課本沒有教的事--建構台灣歷史的主體性 (第 80 期)
回應〈別傻了,「婚前」不是問題!〉──不談性道德的性教育合宜嗎? (第 80 期)
一顆簡單的心 (第 76 期)
永遠跟人民站在一起 (第 75 期)
286 vs. N86—從語言的顛覆看N世代文化 (第 74 期)
以馨香之氣澄淨黑函迷霧—訪高俊明牧師 (第 72 期)
綜論篇-特會風雲知多少? (第 71 期)
我在台灣的日子—來自小蘭醫師的問候 (第 69 期)
土豆落地要生根—本土化流變小史 (第 68 期)
作孽囝仔變傳道─林孽小傳 (第 68 期)
漢語神學心靈的激盪──劉小楓台神座談會記實 (第 40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09 期 生不生有關係!? (18-20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09期  2008年  12月 生不生有關係!? 109
本期主題:生不生有關係!?
發行日期:2008/12/10
面對少子化:一種生命的態度
少子化問題面面觀
從家庭計畫到少子化----專訪孫得雄
為什麼有人不想生小孩?
以正面思考面對少子化一專訪徐佳青
從不想孕到不孕——專訪何師竹
從基督教信仰看現代人生育問題
【校園觀點】少子化與我有關?
生產是詛咒還是祝福?——從夏娃談起
基督徒夫妻的閨房事─避孕
荷蘭時期教會人物檔案(二)台灣改革宗教會的奠基者─甘治士牧師
有畫要說
種子的信仰
從聖經看金融海嘯下的財務省思
撒馬利亞人在台灣
落在海角故鄉的浦公英─恆春基督教醫院新移民女性事工
保羅是憎惡女性者嗎?
看見原住民文化傳承的曙光
囡仔無夠額
少囝tioh嚴教
無法度隔斷e疼
這一天,是為了你
「人性化」的基督教?
巫譜
部落「愛」體驗
十八歲的邂逅
因緣際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