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36期 基督教美學
字級調整:

信仰.生活
旅行中的心靈相機
旅行中常常太忙於記錄、照相,而忘了以上帝所賜給我們的感官和心靈去體會祂創造的美。
關鍵字:
作者/陳嘉鈴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同工,本刊美術指導)

「媽,有看到這片環繞著我們的翠綠山林嗎?請您慢慢欣賞,將它印在腦海中,記得我們生長的土地上有著這樣的美景哦。」

我們每天的生活中,事事都和「美」扯上關係,大到選房選車,小到驚嘆咖啡杯上精心繪製的泡沫小熊圖案。常遇到親友這樣說:「你是學美術的,審美觀最好,給點意見吧!」我都會笑笑地回應說:「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對美的標準,和是否有受過美學教育無關,問美術人反而可能會得到怪怪的意見呢。」美感是與生俱來的,我覺得上帝可能怕自己的創造沒有人欣賞,就給了每個人有感受美的能力,這真是祂賜給我們活在世上最「美」的禮物。

※「無痕旅行」體會美

說到上帝的創造,感受最深的就是已經早在我們身旁、隨時可以親近的大自然。透過旅行,親身經歷受造界中的動植物、土地、人文的歷史和美。我在念大學時,有次心情愁煩,索性在週末背著吉他騎著機車到南投清境農場走走,1989年的清境是真的清靜,我選擇走進清境國小,坐在面對著廣大一片山巒的樹下,學校沒有圍牆,從我的腳前幾公尺處往下山坡延伸,盡入眼簾的是一層層的高麗菜田,遠處堆疊的綠色山坵,在早上清新的空氣包圍中,抹上一層淡淡的藍紫色。我拿出筆記本寫著我的心境,化為一首歌詞,在徐徐的涼風中用吉他為它譜曲。忽然受到身後從教室裡傳來孩子嘻笑聲的吸引,走進教室,遇到正在黑板上塗鴉玩耍的三姐弟,就和他們玩了起來,第一次如此貼進原住民,從他們天真活潑又可愛的性情中,認識了他們的學校和居住的環境,第二天還到他們家做客。雖然住屋有些簡單,但住在裡面的人情很溫暖。這是一段很美的旅程,一段和人和土地的相遇,讓我念念不忘,也開始對旅行產生不一樣的看法。2012年曾和一隊友人進入水漾森林探秘,單程一趟七小時的路程中,親身地和山林接觸,深刻明白大地自身刻畫出清幽的美麗,容不下任何一點外來的雜物,你會不忍心丟下任何一點小紙片,以「無痕山林」讓這地保留最原始最美的面貌。不丟棄垃圾在大自然中,是為了保留它的美,反之,也不應帶走或破壞任何一樣屬於它的東西。那就像有人拿著利刃到美術館中對著牆上的畫布劃了一刀或摸走展品一樣的行為,儘管只是廣大沙灘中的一只小貝殼也是一樣。

※在腦海中留下的美

人很怕失去,很怕美的事物從我們身邊或記憶中流逝,所以會勤於用各種方法記錄,用文字、或簡單的速寫、或複雜的水彩油畫寫生、或照相機,甚至是錄影機,都是可能運用到的工具。但我覺得連我自己旅行中也常常太忙於記錄、照相,而忘了應回到最原始,也是上帝所賜給我們的感官和心靈去體會祂創造的美,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的記錄可以留給別人當作繼續追求美感的參考,但是在人的最終,那些記錄已不再重要,也無法帶走,在眼睛閉上的前一刻,是否能從腦海中再次浮出以往所見哪個美麗的景色、最愛的人的臉龐,才是這個「人生旅程」最美的一刻。

2010年秋,帶著癌末的母親,再次到她很喜歡的金瓜石民宿,看著窗外的山和海,她便用民宿擺在房間內的畫板、紙和鉛筆,窸窸窣窣地畫了起來。後來開車帶她到畫中的茶壺山,在群山環繞的地方停下,天正藍,山正綠,早期興盛現已沒落的礦山聚落,帶著一點點的炊煙裊裊。用著不捨的心情,對母親提醒,期盼這樣的美景可以烙印在她的腦海中,再次體會上帝所給予的創造和愛。她的畫留給了我們,上帝的畫留給了她。

同作者相關文章:
旅行中的心靈相機 (第 136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36 期 基督教美學 (52-53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36期  2013年  6月 基督教美學 136
本期主題:基督教美學
發行日期:2013/6/10
基督教美學
基督宗教的美學—在神學與靈修當中遇見「美」
藝術與信仰:從美感認識信仰、從信仰中體會美
教堂裡的現代藝術——衝突與接納
有意義的教堂美學
從《公東的教堂》探索教堂美學與信仰
我的亞洲基督教藝術經驗
學習聽聞大地的聲音
在工作、祈禱與靜默中和上帝重新相遇——我在曠鄉(下)
打造從心而出的美麗環境
「吃」與「饞」
旅行中的心靈相機
話說彌迪理牧師
教養、宗教與基督:從《矢内原忠雄傳》想到的
媠䆀無比止
參與 WSCF-AP Women Doing Theology 心得
核四?核能?究竟為何而反?
成為天國的富翁
三驚有夢——讀吳祥輝的國家書寫三部曲系列
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