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72期 「青年愛客累希亞(ekklesia)」
字級調整:

好書櫥窗
屋簷下的交會: 從互為主體的社會關顧再思教會靈性關顧
在每個精神失序者的背後,是一段複雜糾結的故事。
關鍵字:
作者/張瑋哲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道學碩士二年級學生)
本書作者任依島重新定義「精神疾病」(mental disorder)為「精神失序」,並強調當一個人受診斷為精神疾病時,職場、生活及家庭的「失序」(disorder)會是伴隨而來的困境。作者是「社會關懷訪視員」(社關員),他的工作是踏入精神失序者的家庭,與精神失序者及家屬互動。「入家服務」的特質有三:首先,場域與空間已經不再是傳統的療養院,精神失序者不再被動接受照護醫療,而是社關員主動進入他們的生活中。其次,觀看的距離與角色,可從聆聽精神失序者及家屬受苦的經驗,進入他/她們的世界;但是社關員的角色不是醫者,而是聆聽與接應對方情緒者。第三,社關員聆聽精神失序者難以整合的內在世界,或者可以稱之為陪伴的旅程。
 
屋簷下交會的故事
 
書中的每個故事,都發生在社關員探訪的每個屋簷下,出現生命交會的視角。作者從精神失序者的角度,特別用多個故事交錯敘事的方式,呈現精神失序者的生命(不同的生命處境,但是面對相同的困境),試著剝除台灣社會對於精神失序者標籤化的「刻板印象」,以還原每個精神失序者生命的片段,除去貼在他們身上「精神病人」的標籤,幫助讀者更坦誠地面對精神失序者的生命。精神失序者不僅要面對常人須面對的生活壓力,他們還要面對自己疾病的壓力,使得他們回應社會壓力的能力受限,進而要再背負被社會污名化的壓力。從精神失序者家屬的角度來看,精神失序者因著各自病程的差異,對家庭帶來的影響也有不同。從助人者敘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精神失序者影響下漸漸失序的家庭。社關員並非旁觀不介入的角色,而是要在家屬與精神失序者間不斷進行真實的生命互動。
 
書中呈現作者與受訪者及家屬的互動,讓我想起過去我在學齡前,也曾跟著服務於內政部教養機構的母親進行過個案訪視。母親服務的單位主要的服務對象是收容智能不足以獨立生活的女性,這些天生受疾病所苦的女性及其家庭,有時也伴隨著精神失序的折磨。有時母親為了就近照顧當時還在學齡前的我,會帶著我一起參與個案評估的工作。她在訪視前會叮嚀我,不可以因為個案姐姐或是阿姨講話奇怪或無法溝通,而失去講話的耐心;她還會不斷告訴我:「不要覺得她們奇怪,她們是不得已的。我們去是為了要認識她們的家庭狀況,讓她們有機會可以減輕負擔。」那時的我不懂什麼是家庭負擔,但是幾次跟著母親前往,看見受訪者家庭跟母親互動的過程,自己好像慢慢可以感受到照顧精神失序者家庭對於救生索的渴望,以及他們非常希望有人可以理解他們內心的困難。在閱讀《屋簷下的交會》的過程,我會不時掉入童年特別的經歷中,也漸漸體會到為何作者在書中不斷提到:「個人的受苦,不只是心理機制無法適應或順應環境,更有其背後的文化脈絡、社會結構與歷史遺緒的交乘影響,但這些卻非主流心理學所能踏及的疆域。」在每個精神失序者的背後,是一段複雜糾結的故事。
 
互為主體
 
隨著過去母親與訪視個案家庭建立深入人際情誼的記憶,加上在書上看到的生命在屋簷下交會的敘事,我慢慢可以感受到所謂的「社會安全網」,其實是靠著願意多走一哩路的社關員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但除了這些肩負責任的社關員,更大的支持力量可能來自於周圍社區對精神失序者的扶助與關顧,這也牽涉到更深入的家庭與社區複雜的人際關係,但即便關係複雜,卻也成為社會安全網絡的一環。除了社會安全網絡的建立外,助人者與受助者中間這種「互為主體」的關係,也是拿掉污名化刻板印象的關鍵。因為書中助人者與精神失序者直接的互動,讓我們看見助人者也不能置身事外,彷彿自己只是旁觀者。在助人的過程中,作者接受自己對於精神失序者觀念與態度的改變,也進一步幫助讀者透過平實不煽情的文字,進入這個可能近在咫尺的社會角落。讀者在自身社會處境下所做的改變,即是同理精神失序者與其家庭。
 
應用在教會
 
《屋簷下的交會》雖然是社會助人者與精神失序者一系列互動的故事,但放在教會處境卻也絲毫不違和。這些故事恰好能幫助助人者用更加細膩的態度,參與他/她者的生命。因為傳道人有時與社會上的助人者無異,同樣須介入他/她者的破碎生命,並提供協助。我們如何看待他/她者的故事,就會影響我們怎麼看待教會中的弟兄姐妹,特別是他/她們面對無法承受的狀況時,我們如何聆聽並參與他們受困的生命。有時受困者需要的可能不單是經濟上的協助,或許藏在經濟需求的底下,有更深刻的生命破碎故事,然而這都不是短時間的協助與陪伴所能發現的。我覺得這本書提供的可能不只是個案的故事,而是作者在從事社關員工作時,與每一個失序者生命交會的點;而這些交會點使我們重新覺察個人的有限,以及更多意識到協助失序者回歸群體的重要性。書中助人者與受助者「互為主體」的觀念,會讓我們更多意識到以受助者作為主體的必要,這也是教會團契生活重要的環節。
同作者相關文章:
後疫情的宣教與牧養 (第 189 期)
重建共善:現代社群關係的再想像 (第 176 期)
屋簷下的交會: 從互為主體的社會關顧再思教會靈性關顧 (第 172 期)
「幸福」抉擇 (第 169 期)
我們團契是為了受差遣:TKC七十才開始 (第 168 期)
在起頭… (第 167 期)
新酒裝在舊皮袋?「挑戰」或是「道成肉身」 (第 166 期)
出去走走,來自「他者」的邀請 (第 16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72 期 「青年愛客累希亞(ekklesia)」 (68-70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72期  2020年  3月 「青年愛客累希亞(ekklesia)」 172
本期主題:「青年愛客累希亞(ekklesia)」
發行日期:2020/3/10
Ekklesia
青年之於共同體, 總是無奈
在服事的路上回應呼召
青年基督徒的政治責任心:從「活動參與者」到「治理擔綱者」
青年X普世——對台灣普世論壇的省思與建議
台灣青年,如何看待新時代的民主?
拓展新視野 ——「新眼光讀經」國際研討會之我聽、我思
上帝之城——印度Mizoram教會參訪之旅
也許你也一樣,不知怎麼的就變成了大人
Ye ta Pdehuk "Slhayan Kari Tnpusu ka Sapah" ho? 我們可以達成「母語在家學」 的目標嗎?
台灣个後生人啊——為2020/1/11个選舉
無教會主義的基督徒 ——林添水(1907~1983)
彼得,你愛我嗎?
我們,與愛的距離
台中港長老教會發展童軍事工分享
屋簷下的交會: 從互為主體的社會關顧再思教會靈性關顧
力抗反送中的濟南教會之前身
我的南巡故事——第48屆文化長青團契南巡
針對《汀洲路後書》一文的回應
這是上帝所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