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92期 Chill 啥毀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上帝幽默嗎?」基督徒喜劇寫手的信仰反思
聖經是上帝為我們寫的一個「笑話」。這笑話並非貶抑、嗤笑,而是在充滿苦難荒謬的人世中,上帝以此引領我們看見祂以愛與無懼所寫下的喜劇。
關鍵字:喜劇 
作者/周加恩 (古亭基督長老教會青年,現職行銷,興趣玩笑)
聖經裡的「笑」

「上帝幽默嗎?」我從小就對笑話有興趣,也試著在信仰中,找到與喜劇相關的連結。但是,「笑」在聖經裡的地位頗尷尬,大多數提到「笑」的經節,總以「嗤笑、戲笑、嘲笑」等負面意涵居多,像是:「上主啊,你愚弄了我;我上了你的當。你比我強大,你勝過我。人人都戲弄我;他們整天把我當作笑柄。」(耶廿 7)或是上主責問亞伯拉罕:「莎拉為什麼偷偷地笑,自言自語:『我這麼老了,還能生孩子嗎?』」(創十八 13)
 
關於這點,我非常困惑。上帝不是照著祂的樣式造人嗎?人既天生有「幽默感」,在每個人類社會中都能找到屬於各自獨特的「笑聲」(相聲、漫才、落語、神話、民間怪譚、單口喜劇、即興劇場……),那麼,究竟為何「笑話與幽默」卻在聖經中幾乎找不著影子呢?
 
這個問題留在我心中許久。退伍至今,在喜劇圈裡打滾(掙扎)也已超過五年,這其中當過演員、經營過 open mic、幫《博恩夜夜秀》寫過笑話、做過 YouTube 節目……,每每感覺對喜劇的體悟更深一層時,我不時會想起這個問題:「上帝幽默嗎?」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先聊聊:究竟什麼是「幽默」?
 
幽默就是重新解構

從文本來看, 幽默是一種「重新解構」。例如,美國喜劇演員艾倫.狄珍妮(Ellen Degeneres)曾講過一個笑話:「我們家阿媽從 70 歲開始每天走路十公里。現在她 83 歲了,沒有人知道她在哪裡。」這個笑話在短短一句話裡面,重新解構了我們對老年人走路的認知:「原來不是每天運動,是失蹤了啊……」(當然,這是笑話,阿媽沒有走丟。)
 
還有其他經典的短笑話:「小時候,我曾經每天向上帝祈禱,請求祂給我一台新的腳踏車。後來我理解到,上帝的作為不是這樣運行的。於是我去偷了一台腳踏車,然後請求上帝原諒我。」(Emo Philips)或是:「我的母親總是跟我說,別為了錢跟男人結婚;你應該為了錢跟男人離婚。」(Wendy Liebman)從這幾個例子我們可以感覺到,喜劇是一種「重新解構」的藝術。演員用語言引導、玩弄我們認知的現實,像是魔術師一般,讓觀眾在種種「如是我聞」中,看見意想不到的切角。
 
幽默可以解除張力

喜劇這項「重新解構」的本領,不只用來博君一笑,也可以解除人際關係之間的緊繃,甚至族群間的仇恨。
 
南非黑人喜劇演員崔佛.諾亞(Trevor Noah)曾經分享過他這輩子聽過的第一個笑話:1989 年,南非當時有兩件大事正在發生:一是全國規模的「馬選美比賽」剛結束,報紙頭條都是總統親吻冠軍馬的照片;二是開普敦和平遊行,黑人走上街頭,要求結束種族隔離政策。他的爺爺帶他參加遊行抗議,遇到白人警察騎馬來驅散群眾。現場一片混亂,人們彼此踩踏。爺爺沒有退後,反而對著警察大喊:「大人!大人!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警察回應:「你想幹什麼?」爺爺說:「大人!我只是想問你一個問題,為什麼你們的總統願意親吻一匹馬,卻不願意親吻我的妹妹?」警察愣了一下:「我,我不知道!」爺爺笑說:「嗐!那是因為你沒有看過我妹妹的長相!」警察呆了兩秒,然後笑彎了腰。那是崔佛.諾亞第一次看見白人與黑人一起開懷大笑。
 
爺爺的笑話重新解構彼此認知的現實(黑人地位比馬還不如嗎?→ 其實是妹妹長相問題!)竟然將種族間的緊繃張力給解除了!喜劇演員在台上做的,和那位爺爺沒有太大差別:帶觀眾看見現實的另一個面向,藉此解除壓抑與張力。幽默是一種出口,讓我們把意識世界中的緊繃情緒點破,並且釋放。
 
我在聖經中看了什麼「笑話」

單就文本來看,聖經中有些章節是充滿喜劇手法的。例如耶穌「致敬」法利賽人的話:「你們這瞎眼領路的,蠓蟲你們濾出來,駱駝你們倒吞下去。」(太廿三 24,和合本)這種誇飾是極為經典的喜劇手法。而在「大宴席的比喻」(路十四 15~24)則描述了主人辦宴席被各種拒絕,一氣之下把路上殘疾、失明的人都叫進來;還有空位,主人又叫僕人到外面強拉人進來。這故事結構層層堆疊,可說是非常工整的笑話。其餘還有,上帝使法老王無數次心硬(關於法老王沒台階下的故事);摩西帶十誡回來,卻發現以色列人連金牛都造好了(在荒漠中到底怎麼辦到的,以色列黑科技?);亞伯拉罕父子不斷地仙人跳寄宿家庭(創十二、廿、廿六章,再假裝妻子莎萊是自己妹妹啊)等等。
 
就文本而言,這些都是有喜劇潛力的故事結構。但如果聖經只是這樣在文本修辭上有些幽默,那就只是一本希伯來文學小說;而我所理解的聖經遠遠不止這樣,甚至我想大膽地說,整本聖經都是一齣「喜劇」。
 
所羅門王與我

在思考喜劇與聖經的關係中,啟發我的是所羅門王的故事。對!就是那個上帝賜予他無比智慧、老年卻走鐘開始拜偶像的所羅門王。初讀到這邊時,我非常困惑,再也無法去讀傳道書、雅歌與箴言(尤其後者)。
 
為什麼所羅門王做了如此荒腔走板的事,他的著作(先假設這三本都是他所寫)竟然還在聖經正典裡?有人解釋:所羅門王晚年悔改,所以寫了傳道書;又有人說:智慧三書是所羅門王走歪之前寫的,所以沒問題;或是:因為是聖靈感動所寫,所以沒問題……。但上述,我都無法接受。
 
某一天,我重讀所羅門王晚節不保的經文時,忽然想起好萊塢編劇史提夫.卡普蘭(Steve Kaplan)提到的「喜劇的定義」:「一個平凡人追求遠大目標,不斷地失敗,卻仍然不放棄希望的故事。」例如卡通《湯姆貓與傑利鼠》(Tom and Jerry ),如果貓一下子就抓到老鼠,那就是老鼠的悲劇;如果老鼠一下子就搞定貓,那就是鼠界神話,沒有喜劇;喜劇則是:兩方都在嘗試搞定對方,兩方也不斷地失敗,但是他們都沒有放棄。
 
平凡人、遠大的目標、不斷失敗、卻不放棄,這聽起來是否有點熟悉?基督徒作為平凡人,有肉體的侷限,卻受到感動成為上帝的兒女,學習基督的樣式。但基督的樣式是何等難以達成的目標!基督徒試圖彼此相愛的這條路上,我們並不完美,屢屢失敗,但我們沒有放棄。這份「沒有放棄」,遂展現為「盼望」。「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落空,因為上帝的愛,已藉著所賜給我們的聖靈,澆灌在我們心裡。」(羅五 3~5,和合本 2010)
 
聖經描述的所羅門王,如果是完美的角色,那麼我們追求的過程真的只能自歎不如。但所羅門王也是一個凡人,他領受了上帝賜的無比智慧,最後跌了一個大跤,何等荒謬!這荒謬卻帶出喜劇,讓聖經從遙遠的希伯來文學,變成貼近我們日常的故事。畢竟,我們人生有多少次經驗,手上有一副完美的好牌,最後卻收了個無比爛尾?至少我有好多次。(唉)
 
失敗,卻從未放棄

所羅門王走鐘、大衛王犯姦淫、以色列人拜金牛、摩西拒絕上帝的呼召、彼得三次不認主……。聖經充滿人的失敗與軟弱,上帝卻從未放棄我們。基督徒之所以稱義,並非因為道德完美,而是從未放棄對上帝的盼望與信心。「平凡」、「不斷失敗」、「從未放棄」,基督徒活在注定苦難的生命中,是不折不扣的喜劇演員。
 
在這個切角上,聖經是具有深遠人性與喜劇意義的。我們無需爭論所羅門王是否失敗、死前是否悔改、是否得救;相對的,我們可以接受,甚至讚頌這樣的失敗。「讚頌失敗」不等於「贊同失敗」,如同接受我們必然犯罪的事實,不代表我們苟同犯罪,而是更加確信我們處在喜劇的永恆荒謬中:雖不斷失敗,但不會放棄努力與希望;甚至每經歷失敗一次,我們就離上帝更近一點。
 
我總覺得,許多基督徒對於道德失敗太過緊繃了。我們汲汲營營於維持聖潔的樣式,卻忽略了稱義不在我為聖潔所做的努力,而是「信」,以及因信而來的相愛。為了聖潔而忘記相愛,我們不就成了濾出蠓蟲、卻吞下駱駝的法利賽人?所羅門王對我的啟示是:即便上帝直接賜給你無比智慧都會走鐘了,我們的反覆失敗更是一種必然。但只有在這反覆面對失敗和悔改的過程中,我們才看見信仰的光芒。畢竟,上帝造人時既然設下肉身侷限,那麼隨侷限而來的失敗,也同樣是上帝賜予的。只有在不放棄希望時,這個失敗才有意義。
 
用喜劇走過死蔭幽谷

回到高中時期的疑問:「上帝幽默嗎?」當然,祂是幽默之神。「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傳三 11,和合本)上帝將永生放置於人的心中,又不讓人理解,這玩笑可幽默了。但上帝讓我們在苦難中看見祂的慈愛,因上帝的愛我們堅信「盼望不至於落空」,讓我們在死蔭幽谷中,坦然無懼地活著。許多喜劇愛好者會說:「悲劇加上時間等於喜劇。」這有些簡化了,悲劇要轉變成喜劇,確實需要時間,但別忘了,在這時間中有多少上帝的作為?上帝不斷澆灌祂的愛在我們心中,才使我們真正放下悲劇中的恐懼、痛苦、哀愁,而昇華成為喜劇。
 
聖經是上帝為我們寫的一個「笑話」。這笑話並非貶抑、嗤笑,而是在這充滿苦難荒謬的人世中,上帝以此引領我們看見祂以愛與無懼所寫下的喜劇。「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約壹四 18)對我而言,「做喜劇」是上帝帶領我操練信仰的道路。我始終相信,喜劇演員的使命與基督徒是一致的:「彼此相愛」。基督徒在群體中為彼此放下重擔;喜劇演員則在表演中,為觀眾放下重擔。
 
2001 年,美國 911 國難,全國陷入震驚與悲痛,經濟停止運轉九天。政府呼籲人們全面復工,而當時著名的全國深夜秀“The Daily Show" 也必須開錄,但主持人喬恩.史都華(Jon Stewart)卻陷入一個困境:「這個時間點,我們還能講笑話嗎?」無論如何,他還是得做,就在美國被徹底撕裂的時候。
 
喬恩.史都華的節目開場白講了近九分鐘,一度中斷忍淚。他說起小時候的一段記憶:在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被暗殺後,全國陷入暴動,學校老師將當時只有五歲的他和同學們藏在桌子底下,並且給他一塊起司當作午餐。五歲的他開心地吃起司,全然不知道外面正發生另一場國難。他繼續說:「美國在這之前經歷過種種悲劇,都走過來了。……任何笨蛋都可以毀滅,但是災後的重建,我們彼此幫助,不分人種膚色,這是金恩的夢想被實現了。……這點,他們絕對奪不走。」
 
同時,在悲痛震驚的情緒中,他仍盡力調配了一點點幽默:「政府告訴我們,回去工作吧,畢竟目前 104 上面並沒有『縮在桌子下嚎啕大哭的成年人』相關職缺」。喬恩.史都華在那一刻肩負起喜劇演員的使命,把全國人民心中說不出的痛苦說出來,並且用幽默與喜劇化解。
 
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基督徒能為人卸下重擔,是因為上帝先解除了我們的重擔。喜劇演員也是如此。走在死蔭幽谷中,我們用幽默解除彼此的緊繃與恐懼,讓我們對悲劇一笑置之。讓人們笑,放下擔憂,這是屬於演員的服事。如果我們不能笑,恐懼就留存在集體記憶裡了。一個不能笑的社會,即是帶著恐懼活著的社會,而那是多麼黑暗的世界啊!
 
當社會撕裂之時,就是藝術家上工之時。沒有時間絕望,沒有空間自憐,沒有沈默的必要,沒有恐懼的餘裕。我們訴說,我們寫作,我們使用語言,因為這正是社會療癒的方式。」—— 美國小說家童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
同作者相關文章:
「上帝幽默嗎?」基督徒喜劇寫手的信仰反思 (第 192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92 期 Chill 啥毀 (16-20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92期  2023年  10月 Chill 啥毀 192
本期主題:Chill 啥毀
發行日期:2023/10/10
喜劇笑哏和基督信仰有什麼相干?
裝傻與吐槽,例外與本質
當牧師碰上單口喜劇
「上帝幽默嗎?」基督徒喜劇寫手的信仰反思
從「政治正確」到「政治不正確」,直到「反政治正確」
耶穌是否笑過?——以神學家庫舍爾的眼光看單口喜劇問題
面對上帝生活的人——許石枝長老
文史真的沒有用嗎?從巴克禮開始的全新思考——台南東門巴克禮歷史教育推廣協會與伊莉莎白文化資產維護中心
紐西蘭的奇幻牧羊之旅
你等就係基督个身體 Ngì-têu Chhiu-he Kî-tuk ke Sṳ̂n-thí
找到自己的歸屬
重返應許之地——我在聖經靈修營
我願意相信
我們教會發生了性騷擾事件
「開我目睭互我看見」:ILT 我愛台灣宣教營的學習與看見
平等就是不再歧視:我們當走在友善的路上——以原住民族的處境與觀點倡議
詩篇十五篇《現代中文譯本》翻譯疑義
回應王永宏〈詩篇十五篇《現代中文譯本》翻譯疑義〉一文
南巡,尋見生命的見證
ASCM:不撇下任何一名教會倖存者的團契
愛在蘭嶼
最夯聖誕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