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93期 士師記 Re : turn
字級調整:

好書櫥窗
當權力背叛人民之時
上位者可以為了替人民抵抗外患、保護人民的安全,合理地擁有徵稅、募兵的權力,而這樣的權力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則可能反過來壓迫、威脅自己理應保護的人民。
關鍵字:
作者/曹綵恂 (土城基督長老教會青年,台北大專士林長青團契契友,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學生)
神權?王權?民主?

身為千禧年後出生的台灣青年,生長的環境和氛圍使我們早已習慣自由與民主。小到團體生活事務的決定,大到中央、地方政府的選舉,用自己手中掌握的選票,投下心目中理想的選擇,並以多數決產生最終結果、賦予相應的權力,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民主實踐方式。
 
民主制度雖然經過長時間調整、演變,相較王權、君權,是更能使人民選擇及監督政府和政治人物的制度。然而,以聖經的觀點來看,這種人類政權並非最早治理以色列或世界的方式,在《當權力背叛人民:〈撒母耳記〉中的權力興起歷程,以及我們該如何看待所有的掌權者》(The Beginning of Politics Power in the Biblical Book of Samuel )一書的簡介裡,便說明了撒母耳記中人類政權興起的過程。
 
士師記以前的政治神學觀點,在「王即是神」與「神即是王」之間擺盪、轉換——認為君王是神,或是神肉體的化身,君主的正當性來自於神祇,並透過行使「祭司」的工作,來完成職分。而在士師記,各具魅力的領袖興起,帶領以色列人脫離外侮,過程中這些士師,也就是地上的執政權,完全由神掌握。但士師的統治權並非世襲,在神選定下一位領導人前,其間的空缺則由神來填補,這也再次驗證,當時地上的執政權由神掌握,神才是真正的王。
 
進到撒母耳記的時代,以色列人面對非利士人的攻擊,迫切渴望有君主能統一、聯合各支派,使以色列的血脈能繼續延續下去。換言之,當時的以色列人需要一個可見的人類政權,來為他們組織並管理軍隊,且透過王室血緣傳承的方式,延續以色列政權。撒母耳作為士師時代最後一位領導者,對於以色列人民的要求感到憤怒及背叛,但神提醒他:以色列人民所求的,實則是厭棄神的君主地位。(撒上八 1~5)過去,由於君王具有神的特性,因此「設立人類君王」無疑是一種拜偶像的樣態,是褻瀆神的行為。但在撒母耳記中,我們可以看見神不僅透過撒母耳,提醒以色列百姓設立人類君王將面臨的結果,也讓出自己獨有的統治權,並將「設立人類君王」除罪化,人類政權便由此興起。
 
由以色列百姓對君王的期待,以及神透過撒母耳對以色列百姓的提醒(撒上八 10~20),可以歸納出政治的基本核心——即是對安全的迫切渴望,並且上位者可以為了替人民抵抗外患、保護人民的安全,合理地擁有徵稅、募兵的權力,而這樣的權力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則可能反過來壓迫、威脅自己理應保護的人民。
 
本書作者透過分析撒母耳記發生的事件,以及人物行為背後的動機,點出人類政治權力運作的核心與深層的結構性議題,帶領讀者由不同觀點和思維閱讀撒母耳記。
 
手段變成目的,目的變成手段

作者在分析撒母耳記裡人物的行為後,歸納出:人在取得無上權力後,最初的遠大抱負會消失,只剩維持權力的目標。在維持權力的過程,不免把手段當作目的,目的當作手段,在兩者間不斷來回反覆,於是愛、忠誠、神聖和道德等等其他目標,最終都只會成為維持權力、剷除異己和鞏固勢力的手段。
 
作者比較撒母耳記中最關鍵的兩位人物,也是人類政權興起後,最初的前後任君王——掃羅與大衛。神雖然決定將對以色列的統治權讓出給人類,但仍透過先知選擇了第一位君王掃羅。掃羅原先對於被選為君王充滿抗拒,甚至當撒母耳在米斯巴召集以色列人,並要膏立掃羅為王時,掃羅更是躲了起來。(撒上十 21~22)縱然掃羅起初對政治毫無野心、為人充滿謙卑,但體會到權力的滋味,也意識到身邊的人對自己的尊崇後,為了不失去權力及王位,不惜利用女兒米甲對大衛的愛慕,計謀透過女兒的婚姻,以達到除去大衛的目的,後來更不斷追殺大衛。最終,掃羅仍是被大衛取代,由大衛成為下一位君王。
 
大衛則是從一開始就野心勃勃、自命不凡,他憑藉打敗歌利亞進入掃羅的王室,並成為掃羅最信任的官員。然後不僅透過個人魅力,獲得約拿單和米甲的喜愛,也因為打敗非利士人而受到人民愛戴。他的「功高震主」(撒上十六 6~8)引來掃羅不滿,於是有了掃羅利用米甲陷害大衛的事件;大衛同樣也利用米甲對他的愛慕,強化自己取代掃羅成為君王的可能性及合理性。大衛面對掃羅的追殺,以及取代掃羅的過程,經常利用「道德」作為手段及工具,用「不沾鍋」的手法,撇清自己與掃羅王室覆滅的關聯;既得利益者雖然是大衛,但他卻不必為此負責。
 
大衛積極取得王位及權力後,仍是一如既往的自戀及自信。當他的軍隊在沙場征戰時,他不僅安穩地在遠處發號施令,更覬覦烏利亞的妻子拔示巴,與之同房,並謀殺烏利亞,最後將拔示巴娶為妻子。當政治權力被用來作為掌權者成就私慾的途徑時,無疑形成一種「政治暴力」。然而,在大衛殺害烏利亞後,政治光環開始消退,面對子女的衝突及背叛,如:暗嫩強暴他瑪、押沙龍殺害暗嫩、押沙龍叛變,以及亞尼多雅事件,顯示出即便是世襲制,極權政治的移轉與延續,仍無法避免充滿暴力和針鋒相對。大衛極權統治的最大代價,則是押沙龍之死,當掌握權力成為首要目標時,親子、手足間的感情也將不復。
 
古今政治對觀

雖然本書著重於分析掃羅與大衛行為背後的動機,但撒母耳記中,環繞在他們周圍的先知、祭司和臣子,也都因人類政權的興起,在角逐權力的過程裡,扮演各自的角色,懷有不同的動機。我們同樣可以看見,在人類政權興起的進程中,神雖然讓出統治權,但並非袖手旁觀,而是在某些時刻,透過特定的人、事、物,來彰顯祂的作為。
 
從本書中,我們也可以歸納出五個有關政治、從古至今皆可能發生的現象:一、政權本來就存在統治者背叛人民的可能性;二、權力的階級結構會導致互踢皮球的結果;三、政治暴力是深層的權力真相;四、政治權力的延續永遠是焦慮又嚴肅的問題;五、領導人的動機和行為,一定會在模糊的結構底下運作。
 
本書基於撒母耳記,看似在描寫極權統治才會發生的政治現象;但若將這些政治現象和動機,置入現今社會及政治環境中思考,會發現撒母耳記的記載,以及作者的分析仍舊適用。簡而言之,藉由閱讀這本書,除了能從與過去不同且更全面的觀點深入了解撒母耳記,也能作為對於權力爭奪、政治科學學習的入門書。這是一本可以作為查經工具書,當作閒書閱讀也相宜,並值得推薦的好書!
同作者相關文章:
從 WCC EYG 到 WSCF-AP RCM (第 194 期)
當權力背叛人民之時 (第 193 期)
從哥林多前書看WCC的EYG (第 187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93 期 士師記 Re : turn (44-46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93期  2023年  12月 士師記  Re : turn 193
本期主題:士師記 Re : turn
發行日期:2023/12/10
在神研班讀士師記
神研班為什麼要研讀士師記?
從基甸的一生談自卑情節與真正的領袖
後殖民詮釋進路的士師記:逆寫迦南原住民族圖象
排灣族婦女閱讀底波拉故事
失落的女史:士師記的閱讀筆記
回轉與重塑之路:以韋爾斯「現編倫理觀」解讀參孫的負面敘事
月眉教會與三個家族
鄭兒玉文書與其人其事
在不同時代裡的離俗人(拿細耳人)
當權力背叛人民之時
成為盼望與拯救的記號
一位母親執意要吃的「麵包」:馬太福音十五 21~28 之反思
你所捨棄的,你明白嗎? ——讓流行文化成為人文涵養的試金石
多樣性(Diversity)
關係看著台語漢字袂曉唸 ê 這件代誌
在籌委小神研,仔細研讀士師記
從 Smangus 司馬庫斯的信仰與文化復興反思自我認同與追求
ㄋㄢˊ巡啟程,安啦!
彼此相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