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54期 平信徒時代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談平信徒的神學教育
關鍵字:
作者/林瑞隆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竹聖經學院院長。)
※ 引言:基督徒的宣教使命與信仰
  最近幾年來,台灣的基督教會各教派可能是面對世紀末的特殊壓力和新千禧年的挑戰,以及對台灣社會解嚴開放所衍生的種種社會問題和亂象有著強烈的感觸,而興起了一股特別的宣教熱忱。不論是超教派的2000年福音運動,或是長老會的二○○○年福音運動,都表現出教會整體對宣教事工和活動的關心。

  其實,宣教原本就是一個人受召成為基督徒要去從事的使命,是每一個時代的基督徒時時都無法漠視的使命,並不是特別在某一個時機才能做的。彼得前書二章9節說:「你們是蒙揀選的種族,……上帝選召你們離開黑暗,進入他輝煌的光明,來宣揚他奇妙的作為。」這一段經文,清楚地指出「受選召」和「去宣揚」之間的密切關係。然而,我們常常發現許多基督徒缺乏去宣揚的使命感,而有使命感的基督徒卻也常常有著難解的無力感。這種奇怪的現象之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或許是和對信仰的認識不深以致無法產生信仰的行動力有關。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人在教會中活動或生活了一、二十年,卻連最基本的禱告也不會,若要他(她)清楚地說出一套自己所信的信仰內容,或是向人作見證,那就更不容易了。原因到底在哪裡呢?可能就在於信仰沒有深度或深度不夠,對自己的信仰也未曾好好做過反省和思考所致。美國的靈修神學家傅士德博士(Dr. Richard J. Foster)在他的《屬靈操練禮讚(增修本)》(香港: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1993/6)一書中指出:「我們這個時代的禍因是淺薄。事事尋求立時的滿足乃是一個基本的屬靈問題。今天最迫切的需要不是要有大量聰明能幹的人,或者大有恩賜的人,乃是有深度的人。」(p. 9)這些話真是一語中的。

  其實,信仰原本就需要時時不斷地反省、檢討、和經歷實踐的功夫才能有進步。單單參加一些教會的活動、聽一些講道、讀一些聖經,而缺少反省、思考、和經歷實踐的功夫,信仰是不可能進步的。初代教會中的庇哩亞教會信徒「……熱心地傾聽信息,每天查考聖經,要知道保羅所說的是不是真實。」(徒十七:11)因為有這樣認真追求和反覆思考的態度及努力,所以他們的信仰有著在歷史上留名的美好見證。而反省、思考、和經歷實踐的功夫,事實上和神學的工作是一樣的。信徒若是能夠不斷地反省、思考信仰的內容、並且經歷實踐的功夫,則他(她)的信仰必定會進步,因此,信徒的神學訓練是必要且有幫助的,而信徒的神學教育是值得重視的。

※ 神學教育的目的和本質
  一般認為,神學教育是專業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的一種,是為了神學生及專業傳道人而設的教育類型,平信徒是不需要的。此外,因為神學給人的印象是門高深的學問,一般人不容易懂,同時,神學工作者常常開口閉口要不是這個「論」就是那個「論」,讓人覺得深不可測,否則就是巴特、田立克、拉那、尼布爾、莫特曼、謝根道、潘能柏、小山晃佑等神學大師的說法,而這些人又不像上主或耶穌基督那麼容易親近,因此,神學一定是專家的事,而神學教育應該和平信徒沒有太大的關係。

  上述這種看法,相當普遍存在於一般信徒當中,甚至也存在於一些傳道人裡面。但,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沒錯,基本上神學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訓練、培育專業傳道人。然而,神學教育或訓練的本質是在整理、釐清信徒的信仰,以及培育、造就他(她)們的信仰人格。做為一門學問,神學當然是一種專門的知識,神學教育也就脫離不了和專業知識教育及訓練的密切關係。然而,這也不過是神學教育的一面而已。神學教育的更重要目的和意義,是要造就信徒在裝備了必要的知識之後,去宣揚與生命有關的信仰。所以,神學教育其實也是一種信仰造就的教育,使信徒一方面有信仰的知識,另一方面也有信仰行動的人格。因此,他和所有信徒都是有關係的。

※ 神學訓練與信仰的關係
  從另一個層面去看,神學的知識教育並不是純粹的知識教育。簡單說,並不是純粹腦力的激盪或訓練,而是要透過論辯或辯證的方法將信仰的內容弄清楚,然後用清晰、明白的語言,以理性或系統的方式去對人闡釋、說明、傳講基督教信仰的內容。換句話說,即使是知識層面的教育和訓練,也都是為了「宣揚」的目的。所以,神學不應該只是一門冰冷的高深學術,它的裡面除了充滿對追求真理的喜好和動力之外,也應該滿有對生命本身的熱情、摯愛、和執著。也因此,神學必須是讓眾人來參與和欣賞的,而不是只讓神學專家得以孤芳自賞、自得其樂的知識工具。職是之故,一個好的神學家也必須擅於使用最通俗的語言,向一般未受過神學訓練的人講解明白那深奧的真理。以這個標準來看,耶穌便是一位極其高段的神學家,因為他常常以淺顯易懂的比喻,以及一般人耳熟能詳的詞彙和語言,向眾人傳講極為深奧的上帝國之道理。聆聽耶穌講道的這些眾人當中,包括了知識份子,也包括屬於普羅階級的販夫走卒。

  神學如果是為了整理或釐清信仰的內容,那麼它就不會是和信徒無關的。同時,信徒的使命若是受召要以明白、清晰的語言去向人闡釋、說明所信的福音、去作福音的見證,那麼,神學教育和訓練是絕對有幫助的。當然啦,不要碰上那不會說理或說理不清的老師,免得你也被弄得糊塗,而陷入假深奧的迷障裡面。

  神學在整理和釐清信仰的功用上是很重要的。有人認為信仰和神學是衝突的,信仰毋需神學,而神學不談信仰,這真是對兩者的一大誤解。神學其實是以較理性的方式去做信仰的反省;神學家基本上也必須是一位信徒,否則他(她)就沒有辦法作信仰的反省,也沒有能力去整理、釐清基督教信仰中的疑難不清之處了。此外,神學主要的基本素材更是基督教信仰的根源——聖經。神學教育和訓練的主要功能便是有計畫、有系統、理性地在聖經的基礎上再一次做信仰的反省和思考,以使信徒對自己的信仰有一個通盤且較透徹的瞭解,並因此使他(她)的宣揚和見證能夠更具說服力。

※ 平信徒神學教育的實施
  目前,各教派所設立的一些神學院校除了持續從事一般正規的神學教育之外,多半也都開設有信徒神學系或信徒延伸教育的課程,提供一般信徒進修神學的適當管道。有的院校成績不錯,上課的人數不少,但也有些地區仍然需要進一步努力推廣。很多平信徒,工作勞累一整天下了班之後,還得趕去上神學課,上完課還得做作業、交報告,事實上是極為辛苦的。若要長期持續下去,更是非得有過人的決心和毅力不可,他(她)們的學習精神實在令人感佩。不過,這也勿寧是一件值得高興和鼓勵的事。因為,愈多平信徒接受神學及信仰的造就,則教會所累積的宣教力量也就愈大。所以,我們應該鼓勵更多的平信徒接受神學教育。

  談到教育內容的實施,平信徒的神學課程應該和一般培育、訓練專業傳道人的神學課程有所區隔。專業傳道人的神學課程應該同時具備「面的廣度」和「質的深度」,但一般平信徒的神學課程由於時間受限的關係,不太可能達成這個目標(除非將修業年限大幅度地延長)。因此,在課程設計上應該適當選擇神學課程中最基本的項目來教,例如基本教義、聖經神學、聖經解釋方法、教會歷史、或一些實踐神學的課程,如查經法、宣教理論與實踐、開拓實務……等。至於一些比較冷門的神學專論,則應該更慎重地選擇是否必要。在上課方式上,由於受教的信徒多半在人生歷練和信仰體驗上較為成熟、豐富,所以應該盡量減少教師口頭講授的份量,而代之以更多的討論課。其實,一個人的神學領悟和信仰內涵,都是透過不斷地質疑、反省的辯證程序而獲得進步的。神學訓練也只不過是這種辯證過程的實施罷了,不但不值得擔心,反倒需要積極鼓勵。

※ 結語:宣教的呼召與神學訓練的全民運動
  教會的宣教是基督徒無法以任何理由推卸掉的使命,信徒唯有以努力裝備自己來面對這一個使命的挑戰才是正確的態度。目前,本宗的神學院校大都已經開放了特別的進修管道,讓平信徒有進一步受到更好裝備的機會。如今剩下的問題,便是如何去推動平信徒廣泛地接受神學教育或訓練,而使之成為一種教會的全民運動。如果推動成功,信徒全面皆有接受神學造就的機會,那麼必然也能夠形成一種普遍的宣教力量,宣教運動也不再會只是一種口號而已。
同作者相關文章:
「唯獨聖經」的信仰傳統,落實了嗎? (第 122 期)
加爾文的聖靈論──無所不在的聖靈 (第 113 期)
從加爾文神學看「萬民皆祭司」 (第 111 期)
主日禮拜一定要在「主日」舉行嗎? (第 93 期)
一神信仰的謬誤? (第 89 期)
沒有受洗的人可以領受聖餐嗎? (第 87 期)
我看「成功神學」 (第 81 期)
愛情路上 (第 63 期)
論童女生子 (第 55 期)
談平信徒的神學教育 (第 54 期)
信仰及靈命需要教育嗎? (第 46 期)
世紀末台灣宗教現象的省思 (第 43 期)
基督徒可以拿香嗎? (第 39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4 期 平信徒時代 (10-13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4期  1999年  10月 平信徒時代 54
本期主題:平信徒時代
發行日期:1999/10/10
目錄s/
舊曲新詞——「愛相隨」
編者的話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談平信徒的神學教育
由拿撒勒人耶穌的平信徒運動看今日教會平信徒參與的瓶頸與困境
平信徒時代的事奉模式
平信徒事奉的模式
平信徒事奉的模式
台灣宣教之父——馬雅各醫生
高雄市發行公益彩券──一個回歸憲法保障弱勢權益的指標性決策
當建立一個人道化的社會福利制度
美麗的彩衣——百步蛇的神話啟示
浪漫中的宗教情懷——音樂家李斯特的故事
仁美教會的社區宣教
信徒(laity)
意外的第三者
追尋幸福的蹤影
基督徒的行為比別人好嗎?
與耶穌一同靜默禱告
信仰與家庭生活
教會談改革或運動,先從研讀聖經著手
超級比一比
我對偏遠醫療傳道的體驗
1999南州教會夏季學校記
我的「南下巡回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