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11期 萬民皆祭司 ?
字級調整:

特稿
「加爾文與台灣」策展有感
關鍵字:
作者/林昌華 (牧師,荷蘭萊登大學TANAP計畫第二期,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博士候選人)

記得前往荷蘭求學時,生活安頓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博物館購買年卡。因為荷蘭的大部分博物館都加入博物館協會,只要購買博物館卡,便可以入內免費參觀,每到週末下午,我總喜歡前往博物館,欣賞館中所收藏的文物與畫作,享受知性與感性的心靈饗宴。

2008年秋天,接獲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指導教授告知碩士論文通過,並得以繼續以相同主題撰寫博士論文。不久之後,也接獲台灣的指導教授林鴻信老師來電,希望以我碩士論文內容作主軸,策劃一項展覽,以紀念加爾文誕生500週年。

筆者的論文題目是《加爾文主義在台灣,1624~1662》(Calvinism in Formosa, 1624~1662),提出的問題是:「17世紀初期荷蘭改革宗教會的亞米紐斯主義與加爾文主義的神學爭論,是否影響台灣教會的神學思想和宣教方法?」其實這個問題在1993年,當筆者以〈荷蘭改革宗教會的宣教師與西拉雅族〉為題,在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舉辦的第一屆「平埔族研究國際研討會」發表時已經提出。當時只能倚靠甘為霖的英文翻譯,未能解讀荷蘭文原始資料,雖然已有定見,內心總是覺得不夠踏實。

17世紀的台灣改革宗教會史研究,受限於語言門檻與相關史料的欠缺,是一段被忽視或扭曲的歷史。本世紀初期,荷蘭與台灣的研究單位或博物館,陸續整理17世紀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史料出版,儘管極端重要,但是教會歷史的研究依舊是被忽視的一個環節。

由於17世紀的台灣改革宗教會與19世紀的長老教會,均屬於源自日內瓦的加爾文宗教改革傳統,所以,從「加爾文主義」的角度可以串連整個歷史,台灣教會歷史的時間縱深也可以向前推進200年。而且,我們也能以比較公平的態度來看待17與18世紀的歷史變遷。從17世紀到現在,整個歷史過程就是台灣近400年的改革宗傳統。

本展覽分為5區,第1區是加爾文的生平與著作,顧名思義是以加爾文為主要的展覽內容;第2區則是加爾文主義在荷蘭與蘇格蘭的發展,由於台灣教會的兩個主要來源是荷蘭與蘇格蘭,因此,有必要介紹前述兩地的宗教改革活動;第3區則是整個展覽的重心,所展覽的內容是17世紀荷蘭改革宗教會在台灣的宣教歷史和相關史料的簡介;第4區是介紹英國與加拿大長老教會來台灣的宣教與孫雅各牧師對台灣的貢獻;第5區則是台神學生修習林鴻信老師「加爾文神學」期末作業的展現。

參觀博物館與策劃展覽是完全不同的經驗,接獲林老師來電後,心裡非常惶恐,因為這實在超過我的經驗與知識。感謝上帝的恩典,讓我有機會向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蘇振明教授請益,藉由他的說明,讓我得以知曉展覽是如何從無到有,例如:空間的規劃、展覽過程細節以及如何強化參觀者的印象等。「加爾文與台灣」展覽得以如期開展,蘇老師的建議實在是極為重要的協助。

除此之外,也要感謝台灣神學院和雙連教會的全力支持,讓這個展覽能夠順利的推出。感謝林鴻信老師的建議與指導,感謝鍾靈、許雅婷、蔣茉春以及光美公司劉媽的協助,在行政事務、美編、文稿校對以及出版相關事宜付出不少的心力。最後,要感謝天上的父親,在400年前就將福音的種子撒在台灣這塊美麗的島嶼上。

正如先知以西結在山谷中喚醒沈睡的枯骨,盼望這個展覽就像是吹過山谷枯骨的風,藉著重新檢視荷蘭宣教師在台灣所走過的足跡,讓已經為台灣人遺忘的一段歷史,重回人民的記憶。


「加爾文與台灣」特展
台灣神學院展示館:2009年3月6日(五)至6月19日(五)
雙連基督長老教會7樓:2009年6月23日(二)至11月30日(五)
洽詢電話:02-2882-2370 分機:9

同作者相關文章:
荷蘭時期教會人物檔案(四)台灣改革宗教會重要文獻的保存者:倪但理牧師 (第 113 期)
「加爾文與台灣」策展有感 (第 111 期)
荷蘭時期教會人物檔案(三)台灣改革宗教會的擴張者:尤羅伯牧師 (第 111 期)
關於「甘治士牧師是台灣改革宗教會的奠基者」 (第 110 期)
甘治士牧師的《台灣略記》——17世紀西拉雅族的人類學報告書 (第 110 期)
荷蘭時期教會人物檔案(二)台灣改革宗教會的奠基者─甘治士牧師 (第 109 期)
荷蘭時期教會人物檔案(一)在台殉教的荷蘭宣教師 (第 108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1 期 萬民皆祭司 ? (34-35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11期  2009年  4月 萬民皆祭司 ? 111
本期主題:萬民皆祭司 ?
發行日期:2009/4/10
召喚神聖‧互為祭司
信徒老實說:從權力結構看「信徒皆祭司」
「萬民皆祭司」之我見
從加爾文神學看「萬民皆祭司」
信徒也可以成為牧師的祭司?
牧師也是「信徒」嗎?——兼論牧師在上帝國度中的角色
為何團契會長、小組長一定要受洗?
從培養「祭司」淺談青少年信仰教育
在後現代思潮中泅泳的現代教會
「加爾文與台灣」策展有感
荷蘭時期教會人物檔案(三)台灣改革宗教會的擴張者:尤羅伯牧師
生活中見信仰──呂秉衡的油畫創作
異夢中的土地—— 一位猶太老人與一位台灣老人的土地智慧
生命的12個記憶——〈貧民百萬富翁〉中不妥協的信念
「無私之愛」與人類救贖的可能性──從「切支丹作品」探討芥川龍之介與神的接觸
名命、讓羞人愧、譴責的性別政治——創世記一~四章
農民擺攤組市集‧蔬果親手賣你給
標準e 5 c.c.
德生松年大學 (七字仔)
〈愛在黎明破曉時〉的意象探討
第46屆神研班籌委有感
難忘的神研班
神研班體驗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