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11期 萬民皆祭司 ?
字級調整:

交流站
從培養「祭司」淺談青少年信仰教育
信仰教育的目標莫過於使一位基督徒「成人」,脫離「幼年」是一段漫長的過程。這段「啟蒙」的過程,足以讓一位事事依賴的基督徒,得以獨當一面。
關鍵字:
作者/盧懷力 (台灣神學院神研生)
自從馬丁.路德鳴放宗教改革第一槍之後,隨著天主教的權威瓦解,新教制度的建立,「萬民皆祭司」的思想逐漸出現之後,人們跟上帝之間便不再需要教會作為中介,可以直接對上帝負責。祭司的身分確認之後,如何「栽培」一位祭司的問題隨之而出。

除了直接面對上帝之外,如何面對上帝以及如何思想上帝成為另一項重點。古語說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將教育比喻為栽種,甚至有過於之。如何成人會是教育中不斷面對的、最艱難的問題。

同樣,在神學教育中,相較於灌輸許多的神學知識,倒不如給予信徒獨立自主的能力,能夠在其能力範圍內運用他所擁有的知識。當代的速食文化,連帶的影響教會內佈道會或者特會等活動接二連三出現,儼然成為另一種流行文化。

但是,在這種大型的佈道會中,一呼百應地決志,如何預備之後的跟進,以及由誰、哪間教會來處理,如何讓福音的種子發芽茁壯,卻是另一個問題。在教會裡,撒種卻不想灌溉收割;辦佈道會卻鮮少栽培信仰的情形,似乎與今日社會時常出現有了孩子,卻不願生下來的現象,有相似之處。

筆者自2007年有機會於台灣神學院修習神學系課程,受到較專業的神學教學,並且有機會在教會的青少契聚會中帶領查經,深感信仰教育之重要,影響一位基督徒之深。本文就筆者綜合以上兩項經驗,在文中約略對信仰教育提出幾點問題及反思,而筆者的經驗限於青少年,因此,如果與成人信仰教育有所出入,則不在文中討論。

※ 敬虔之心
敬虔之心居其首位,換句話說,就是需要「認識上帝以及認識人」(加爾文語),空有聖經知識不能稱之為信仰,必須對上帝有相當之敬畏。如何帶領「認識」神,是信仰教育中不斷面對的問題。後現代與存在主義興起後,人的地位有越來越膨脹的趨勢,改革宗傳統中對於上帝的敬畏,卻難以傳承下去,這也增加教育的困難性。

尤其青少年時期,也就是俗稱「叛逆期」的階段,對於任何加之於身的道德、倫理、權威等,都會產生衝撞的欲望,隨著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同時也期待自己的價值能由自身確認,並且不安於現狀。

這種現象,在某方面會是事工的助力,但同時也會是信仰的阻力。如何把阻力瓦解,轉換為助力,將是個考驗。而如何將聖經與靈修操練結合,一方面培養神學知識,另一方面也使青少年有更加適當的靈修方式,平衡二者則是另一個難題。在無法要求家庭教育的情況下,輔導者只能反求諸己。筆者則認為,信仰的成長並非以一突生之轉捩點為依據,就好比傳福音並非只在一特定的接觸點,既然信仰是生命之工,便不可以時間軸上的一點取代或者概括之。

如果把傳福音視為一過程,信仰教育可說是另一過程,兩者並無二致,傳福音必須要有信仰教育的再深造才能完整。從另一角度來看,信仰教育也會是傳福音,為的就是使基督的樣式成形。如果把兩者視為同件事,那方法論上也會有雷同之處,琢磨的重點原則也會相似。

「要將境況中的問題,關聯於在信息中的解答」(神學家保羅.田立克語),也就是從「需要」之處下手。點出「人」的問題時,「上帝」才會被需要。而解決問題的前一步驟,必須要找出問題。換句話說,「有問題就沒問題,沒問題就有問題」。只有當人發現自己需要上帝時,才會從自己轉向上帝。

※ 師資問題
信仰的造就是雙方面的,教授者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良好的信仰教育是讓信徒處於不斷成長的狀態,停滯、無成長、靜態的信仰極容易流失。同時,不但信徒需要成長,教授者也要有所成長。停滯的現象容易出現在大型教會或者大教派,一旦教授者沒有成長,信仰的傳承甚至外展就會出狀況。

在教會歷史上也有過類似的例子,在屬靈大復興之後,信仰無法傳承,或是所處環境太過於基督教化,復興之後反而造成停滯,使得教會成為靜態的教會。今日,教會所推出的課程內容,時常無法推陳出新,經常讓信徒習慣於同一套教材。但是,每每用同一個角度觀察上帝時,人的注意力容易散漫,連帶的,對於信仰也產生麻痺。

※ 群眾依賴
青少年時期,同伴的影響力總是大過周遭其他人,因此常常會有群眾依賴的現象,青少年藉由參與在團體之中,獲得身份認同以及價值判斷。次文化的聚集、擴散形塑成主流文化,帶動社會流行,同樣,青少年也參與其中。因為流行賦予青少年身分認同等價值,許多教會便利用此優勢,轉型教會內部文化,採開放的態度,以流行為媒介,向青少年傳福音,頗有成效。

但是隱藏在背後的問題是:如何在同質性極高的群體中尋找獨特性?是否只是因為「流行上帝」所以才來到教會?在流行背後,是以群眾面對上帝,抑或以個人面對上帝?信仰如果只淪為追求「酷」、「炫」的流行文化,極有可能出現信仰的崩塌。也就是說,終極的關切應當為永恆之物,否則便是虛幻(田立克語)。因此,信仰教育所著重的仍舊必須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 群眾化的反智現象
靈恩運動與反智並無絕對之關聯,筆者無意刻意貶低靈恩運動,但是靈恩運動卻也時常加重反智的情形。靈恩運動主要是以上帝的靈為中心,聖靈的作工帶來釋放,同樣的也有高昂的情緒,也就是帶來「自由」的氣息,另一方面卻比較容易缺少「規範」,因此,容易忽略理性思考的部份。而反智是中國人乃至於台灣人的本性,中華文化普遍缺少價值判斷,以權力與利益為依歸,是非價值由此二者所賦予,因而導致重形式不重內涵的文化。

例如時常有基督徒在BBS:PTT Chirstianity上討論,青少年到底應不應該注重教會生活抑或應該注重課業,諸如此類的話題總是令人看了搖頭。而在教會裡,信仰內容又常常以當權者(主任牧師)為依歸,信徒欠缺思考能力。因此,在靈恩派一面「橫掃」的情況之下,靈恩派教會的同質性極高,宛如現今教會只分為靈恩派和「非」靈恩派兩種。

台灣正步入已開發國家的大門,卻連帶影響了台灣人的政治敏感度,對於公眾的參與度越來越低。教會裡的政治運作也有越來越不受重視的現象,會眾在對公眾議題無意見的同時,卻又隨從大眾之意見。群眾化的反智現象,很容易被有心者所利用,以當權者或者流行文化的價值觀為依歸。

「我的孩子們,我再一次像母親為你們忍受生產的痛苦,直到基督的特性在你們的生命中成形。」(加四19)前任的台南神學院院長黃彰輝牧師曾用保羅的這句話,來形容信仰教育。信仰教育的目標莫過於使一位基督徒「成人」,脫離「幼年」是一段漫長的過程。這段「啟蒙」的過程,足以讓一位事事依賴的基督徒,得以獨當一面。這種啟蒙之後的獨立性,能夠給予一位基督徒自我反思的能力。

耶穌升天之後,聖靈降臨在信徒的身上,而彼得站出來面對群眾講道。他的信仰曾經維繫於基督的肉體的同在,在聖靈降臨之後,雖然基督耶穌已經不在世上,還是能夠獨立自主地講述上帝的大作為。獨立的另一特徵是自由,真理使人得自由,因為破除一切迷思,擺脫一切多餘的束縛。

真理的澆灌可以使人獲得極高的開放性,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信仰教育是生命之工,在回歸本質的過程中,稍有停滯便很容易向下沉淪,不斷的成長,乃至「基督成形」,是信仰所賦予教育的神聖性。不斷地往無限的跳躍,經歷未知(齊克果語),是一位基督徒需要,也必須從信仰的教育中所獲得的能
同作者相關文章:
從九把刀與Nu Skin事件看教會現象 (第 126 期)
從培養「祭司」淺談青少年信仰教育 (第 11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1 期 萬民皆祭司 ? (26-2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11期  2009年  4月 萬民皆祭司 ? 111
本期主題:萬民皆祭司 ?
發行日期:2009/4/10
召喚神聖‧互為祭司
信徒老實說:從權力結構看「信徒皆祭司」
「萬民皆祭司」之我見
從加爾文神學看「萬民皆祭司」
信徒也可以成為牧師的祭司?
牧師也是「信徒」嗎?——兼論牧師在上帝國度中的角色
為何團契會長、小組長一定要受洗?
從培養「祭司」淺談青少年信仰教育
在後現代思潮中泅泳的現代教會
「加爾文與台灣」策展有感
荷蘭時期教會人物檔案(三)台灣改革宗教會的擴張者:尤羅伯牧師
生活中見信仰──呂秉衡的油畫創作
異夢中的土地—— 一位猶太老人與一位台灣老人的土地智慧
生命的12個記憶——〈貧民百萬富翁〉中不妥協的信念
「無私之愛」與人類救贖的可能性──從「切支丹作品」探討芥川龍之介與神的接觸
名命、讓羞人愧、譴責的性別政治——創世記一~四章
農民擺攤組市集‧蔬果親手賣你給
標準e 5 c.c.
德生松年大學 (七字仔)
〈愛在黎明破曉時〉的意象探討
第46屆神研班籌委有感
難忘的神研班
神研班體驗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