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
第111期 萬民皆祭司 ? |
|
|
信仰.生活 |
異夢中的土地—— 一位猶太老人與一位台灣老人的土地智慧 |
猶太學者馬丁.布伯(Martin Buber)與台灣作家李喬的夢土都不是終止在一個國家的體系裡,而是跨越國家、種族,有著靈性意義的鄉土。
|
|
關鍵字: |
作者/王貞文
(台南神學院老師)
|
|
|
|
「叫著我,叫著我,黃昏的故鄉不時在叫我…」80年代在海外流浪的台灣人,唱著〈黃昏的故鄉〉,思念著一片夢想中的土地。這種固著於土地之上的台灣情懷,也曾是推動台灣自主意識的力量。在一個想像的故鄉的「異象」前導下,一個「本土政權」在意想不到的時刻,出來執政。
一個好稱為本土的政權,其實並沒有為這片土地帶來真正的生機。過度霸住「這片土地是我們的」的想法,反而阻礙了多元族群共同營造一片夢土的可能性。
政黨再一次輪替。焦慮的百姓深切地感受到舊勢力與舊思維的力量正在復辟,二、三十年來辛苦地為民主與人權奮鬥的人們,眼睜睜地看著過去的努力所結的果子轉眼被貪婪的權力吞噬殆盡,所有的異象化為泡影。而襲捲全球的經濟風暴,更是把台灣人民推入深深的絕望中。對失業、貧窮的恐懼,加上對失落人權與自尊的焦慮,讓這個世代啞掉了,不敢論及任何夢想與希望,只求茍活。
只求活下去的人民,不免又開始流浪的旅程。可以生存下去的「夢土」到底在哪裡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屯墾地,一個國家誕生了。 以色列,一個由歐洲的移民在巴勒斯坦建立的現代國家,曾是許多猶太人心中的夢土,在這片土地之上,在這個新的國家裡,他們看到了上帝的應許,看到納粹集中營、史達林政權,及整個西歐文明長期對猶太人的偏見與歧視所壓不扁的希望。 1967年,以色列四周的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爆發了戰爭。在短短六日之內,以色列不但反擊成功,還攻下了耶路撒冷,佔領了加薩走廊、約旦河西岸等地。原本居住在這些地區的人,或被迫遷徙,或淪為二等公民。一直充滿受害意識的以色列,很難去意識到:這個國已經由一個被屠殺、被追趕的民族,逐漸轉變成迫害他族的強勢者。
巴勒斯坦人的困境,其實也讓以色列永無和平之日。雙方衝突不斷地激化:以色列的軍隊掃蕩難民營,巴勒斯坦的青年男女以自殺炸彈炸掉以色列的公車與購物中心。憤怒的巴勒斯坦孩子投擲石頭,以色列軍隊以槍彈回報。
無法同意以色列這個國家所做的一切的猶太人,又開始成為流浪的猶太人。那片心中的夢土到底在哪裡呢?
在台灣人與猶太人的土地夢裡,我想讓兩位老人相遇、對話。我想談談宗教哲學家馬丁.布伯(Martin Buber)與台灣作家李喬的土地之夢。他們兩位的夢土都不是終止在一個國家的體系裡,而是跨越國家、種族,有著靈性意義的鄉土。
※ 應許之地的靈性特質 馬丁.布伯是一位有著深沉宗教體驗的猶太學者。在德國出生、成長,深受西歐人文精神的陶冶,又滿有猶太靈性復興運動的熱情。
傳述「我與你」靈性經驗的布伯,對歐洲人的性靈有很多的提醒與貢獻,但是在納粹的種族主義思潮的衝擊下,他不再覺得歐洲是他的故鄉,於是,他與一批錫安運動者一起在三十年代移民到巴勒斯坦。
到巴勒斯坦,對布伯來說是「回到錫安」,且不是只有精神上回歸,更是胼手胝足地在這片土地上耕作,與當地的阿拉伯人一起生活的實在體驗。這是一種非凡的靈性體驗。他寫信給甘地,分享他對這片土地的感受:
「我學到了不需要尊敬已開發的沃土而看輕曠野。我學到了,曠野會期待她的兒女前來耕作,雖然我們這些被文明拖累的人已經不配成為她的兒女。我在曠野吃了苦頭,但是我不相信我們會永遠為敵,因為我相信人與土地的結合。這片土地會認識我們,會經由我們的勞動結出果實來,透過她的果實,她將認識我們。
我們的拓荒者不像中東的有錢人一樣地請人為他們耕作,他們親手扶犁來耕作,盡力、流血來澆灌這片田園成為沃土。但我們不是單為了自己讓土地變肥沃。我們猶太農人會去教導我們的兄弟阿拉伯農人,怎樣更有效地開發土地。我們希望教他們更多,與他們一同來開墾,來服侍這土地,就像希伯來人所作的。我們能開墾出更多土地,我們與他們的生存空間就越開闊。我們不想驅逐他們,而是要與他們同住,我們不統治他們,乃是要服侍他們。」
住在「夢土」上的馬丁.布伯,尊敬這片土地,卻不認為猶太人應該把這片土地據為己有。
猶太學者Marc Ellis認為,布伯的錫安主義之夢,並不是政治的錫安主義,而是靈性的、有著先知性格的。當他移民時,並不預想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現代化的國家,而是他認為聖經所描述的這片應許之地,對猶太人社群是具有靈性的意義的。當戰後,以色列國家形成之際,布伯渴望的是在這片土地上,與當地的住民阿拉伯人和平相處。
以色列的建國腳步在戰後發展得很快,布伯所提出的,讓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享有平等的權利的「雙民族國家」的理念,在政治實踐上被視為不可能。以色列終於是一個猶太人為主的國家。布伯在1965年去世,沒有經驗到1967「六日戰爭」之後,由一個受壓迫的共同體逐漸蛻變成一個軍事強國的以色列。他對於「對話」的堅持,在這樣一個紛爭的世代來說,沒有被遺忘。許多和平的努力是建立在他的「我與你」的根基上。
※ 認同與共享的夢土 馬丁.布伯在他心目中的樂土所樂見的,是不同的族群共同認同一片滋養他們的大地,不是以一個新的統治取代另一個族群的統治,而是彼此服侍,也一同與土地對話,認識土地,承受土地所提供的一切,或劬勞困苦,或安適豐富,人與土地的生命緊緊結合。
這樣的夢,也可以在台灣作家李喬的「落地的胞衣跡」的理念,與他最近的作品《情歸大地》當中看到。
台灣作家李喬,是一位永不懈怠地說著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根植於台灣的本土,為這片土地發聲,卻又能夠指向一個超越的境界,看破生死,提昇人性至更高的境界。
李喬的創作歲月長而有韌性。自七十年代開始,他寫著短篇小說,更從事於波瀾壯闊的台灣歷史心靈的探討,寫出大河小說《寒夜三部曲》、《埋冤一九四七埋冤》等鉅著。他的劇作《情歸大地》也被拍攝成電影〈1895〉。 《寒夜三部曲》的序章,是?魚返鄉之夢:
「每到秋風起冬寒來的時刻,深山絕谷裡的?魚,晚上就開始作還鄉的夢。牠們只能作夢…牠們會側頭仰望三千九百多公尺的大雪山,隨著二千五百公尺的雪線,一直望向天邊。牠們眼底網膜,腦壁灰層留有先天的一幅故鄉幻影:白山黑水邊,海洋江河寒暖流的交際,那裡是故鄉,是生命的發祥地,永恆的母親。」 這樣一個尋找原鄉的概念,在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文學當中,並非特異,但是他將原鄉講得模糊,不鎖定在當時公認的原鄉意義上。那時普遍的原鄉就是指涉中國,一個建構出來的、只存在文人想像中的大中國,但是李喬整部作品所指的原鄉,卻是具體的一個台灣山內荒村,一個在時代的風暴與苦難中,繼續繁衍著生命的社群。「永恆的母親」是生命之源,是土地,不是任何國家或民族。
李喬在文化上沉潛的體會,讓他逐漸走向了政治意識的思考,在六十歲時,提出「文化台獨」的論述。這樣的論述不是排他的,而是包容的,是將台灣的土地化為所有居住其上的人們的母土的主張。晚年,他也提出要將「認同的觀念」化為「生命定點的安住,與土地結合」的主張。
1895年的台灣人民起來反抗前來接收這片土地日本殖民者的戰鬥,在李喬的筆下,成為一首歌頌台灣大地之歌,這場看似無望的戰役中,真正的主角是台灣的大地,真正的贏家,也是靜靜的大地。很可能是由《創世記》當中上帝以地上塵土造人之說為靈感,在《情歸大地》中,李喬為主角吳湯興、黃賢妹夫婦寫了這樣的對話:
「吳湯興:生命來自泥土,但人總想離開泥土,而且老想搶佔別人的土地…。人壞,就壞在這裡。 黃賢妹:生命不是泥土,所以有生命就有痛苦? 吳湯興:唉!但是到頭來,人還是會回到泥土裡去! 黃賢妹:嘿!大家最後都歸回到土地裡去,那又有什麼好爭的呢?」(註)
這場對話是在戰爭的緊張中,最後的一個寧靜時刻,在一個「日常生活」的情境中出現的:千辛萬苦,執意前往八卦山戰場與丈夫會面的黃賢妹,與丈夫在井邊洗掉腳上的泥土。這井邊的最後一點親暱,卻指向終局與超越——他們的生命將要跨越死亡,身體就要回歸大地。
義軍終於被日本的大軍消滅了,但是被殺之人,卻是超越肉體的界限,情歸大地了:「吳湯興不再移動,昂然矗立。太陽炙熱地照在他的額頭上。一陣目眩,眼前閃現一幕幕往事景象:母親、愛妻、三稚兒、敬愛祖父、破碎父像,最後是黃賢妹深情的凝視,之後迅速後徹,印貼在廣闊的綠色大地…,倏地,吳湯興身軀消失,瞬間轟然砲擊聲響起。吳湯興直接中砲,整個肉身化為血雨,化為微塵細土,部分飛揚於虛空,部分飄落為大地的一部份。」
吳湯興之死訊傳到彰化城,黃賢妹投井自殺,卻被日軍救起,送至野戰醫院。但是她在醫院中不言不語,不進飲食,絕食八天而死。李喬為他們的生命作了這樣的結論:「吳湯興當場化為泥土,成為台灣大地的一部份,黃賢妹也一樣,成為台灣山河大地的一部分。」
這讓我們想到聖經中最有年老的智者的樣貌的《傳道書》,面對死亡,有一種冷冷的豁達:「(人與獸)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歸於塵土。」「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賜靈的神。」傳道者認為這樣的事實是乃是「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但是傳道者也指出,面對這樣的處境,人仍然——或者更強烈地說,卻更應該——盡他的本份。
《傳道書》的傳道者因為看透人生而成為無夢的老者,但是在這樣一個時代,有異夢賜給台灣的老作家李喬,他在歸於塵土的人身上,看到大地的新生機。於是,在《情歸大地》終結之時,在綠意盎然的台灣大地之上,有詩歌響起:
「台灣台灣,父祖艱苦來墾荒,茫茫海天向前航 悲劇結束,新的前程開始 生命的姿彩必須展施,必須繁育健旺後裔 此係自然運行的道理 看哪!此子孫萬代生養大地」
讓我們< |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榛果裡的聖誕樹 (第 176 期)
|
.Hō͘台灣刺傷的少年人 (第 170 期)
|
.沒有人能奪去的喜樂──談禮拜 (第 161 期)
|
.台灣基督教史血淚斑斑的一頁––淺介曾慶豹《約瑟和他的兄弟們》 (第 159 期)
|
.「找到」的喜樂——關於少年潘霍華 (第 157 期)
|
.替台灣教會打開世界之窗的郭大衛牧師 (第 154 期)
|
. 搖撼帝國根基 (第 151 期)
|
.人在幼年時負軛原是好的──青年信仰精神與考驗 (第 147 期)
|
.跨越自己的界限 (第 141 期)
|
.病痛與新生命 (第 140 期)
|
.盡我一生持守這信 (第 138 期)
|
.禮拜的戲劇性時刻 (第 137 期)
|
.懷念並頌讚安慕理牧師 (第 137 期)
|
.前導、臨在與充滿——在路加福音裡尋訪聖靈論 (第 133 期)
|
.春天t?巴黎看見白象 (第 131 期)
|
.颱風、地震毀不掉的信仰——黃俟命牧師 (第 126 期)
|
.懷念聖日的敬虔 (第 124 期)
|
.唱出時代之聲 (第 123 期)
|
.南神校園之美 (第 123 期)
|
.軍事獨裁下的農民讀經運動 (第 122 期)
|
.當無辜者的血滲透土地時——由暴行所殃及之團體思考死刑存廢議題 (第 119 期)
|
.新女性與新大地──露瑟(Rosemary Radford Ruether)的神學追尋之路 (第 118 期)
|
.蘋果香的聖誕節 (第 115 期)
|
.分開混沌e創造主 (第 114 期)
|
.異夢中的土地—— 一位猶太老人與一位台灣老人的土地智慧 (第 111 期)
|
.滾滾濁世中清醒之心——站在今日台灣讀潘霍華 (第 100 期)
|
.在一個新時代耕耘台灣文學——一個創作者的看法 (第 98 期)
|
.為何大學與基督教越走越遠? (第 92 期)
|
.伊甸在何方? (第 89 期)
|
.達文西密碼陰謀論 (第 88 期)
|
.一個年輕教會的老堅持 (第 86 期)
|
.三人同行 (第 83 期)
|
.台灣獨立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基本教義嗎? (第 75 期)
|
.把聖經當小說讀? (第 62 期)
|
.以歷史觀點看對「異端」的不容忍 (第 60 期)
|
.致女兒s (第 35 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