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18期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字級調整:

文化.藝術
《為巴比祈禱》影評二則
以愛為名---在定罪之前務必三思再說阿們,免得以愛為名推至親於絕境之地
關鍵字:
作者/陶月梅 (牧師)
作者/朱約信 (音樂工作者)

 「我需要你來聽....我需要你….」。音樂響起,帶出了1983年真人真事所改編的「為巴比祈禱」這部影片的主題。

健康活潑惹人愛的巴比,發現自己不愛女生,心悸男孩,確定自己的性向後驚恐萬分。因為巴比認為這樣會得罪上帝,他不知如何處理這個要命的狀況,想結束自己的痛苦,想吞一瓶阿斯匹靈,但這也得罪上帝;自殺是另一種罪。巴比不斷告白自己是被咒詛了,陷入流沙中,甚至看見自己被荊棘纏繞。巴比開始寫日記,寫他的失落、憤怒、被上帝遺棄、被上帝漠視,而教會能給的祇是硫磺火湖的刑罰。

在日日煎熬下,媽媽知道巴比的事情,「我確信上帝會處理,上帝會醫治,上帝會幫忙。」。家人可以協助你度過難關,而且上帝會醫治你。巴比的媽媽秉持這樣的信念,努力祈禱,為巴比找到純潔之路。將經文、勉勵、警告的話,貼在隨處可見的玻璃、窗檯、書桌、冰箱上。媽媽用自己的方法,特別的食物,溫婉的女孩,大量的運動來協助。媽媽只一心記得,利未記的記載,巴比所選擇的性向是須致死的罪。

巴比承受不了家庭、教會與社會所帶來的壓力,選擇自殺來結束痛苦。失去孩子的媽媽疑惑著,上帝可以治療為何不治療,而要讓巴比下地獄。巴比可不可以上天堂?媽媽捨不得巴比的靈魂受苦。開始追問為什麼沒有任何惡習的孩子,要因為性向選擇來受苦到死。這個宗教信仰,怎會對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給予這麼大的罪狀和罪行?

這個媽媽叫做瑪麗葛菲斯,她開始去傾聽不同的聖經解釋。基督教有反同的傳統,但這是絕對的真理嗎?以往她的虔誠信仰是建立在聖經字句無謬論上,在不斷與詮釋聖經觀點不同的牧師談論,聖經是需要隨著時代而重新詮釋轉化,性別議題是其中一項。加上與同志家庭的接觸了解,她逐漸走出恐同反同的虔誠信仰深淵中。瑪麗即努力為同志家庭發聲,不讓其他家庭和她一樣的遭受失親之痛。

當影片進行到瑪麗站在公眾場合上,為同志權益發聲時,現場一片擤鼻涕、要衛生紙聲。你不得不流淚,因為這個媽媽曾以愛之名,以聖經為依據逼自己的兒子入絕境。這讓我想起1988年的金球獎得獎影片烈血大風暴(Mississippi Burning ),影片描述在1960年,有3名民權工作者在密西西比州被三K黨徒殺害。聯邦調查員進行調查時,發現小鎮的副警長是三K黨徒,詢問其妻時,她答道「我們小時候在主日學讀創世紀第9章25節,老師就說迦南是受咒詛的,他要做他兄弟的奴僕的奴僕。」因此三K黨是以聖經之名,公然殺戮他們視為奴隸的黑人。

同樣的一本聖經,卻有許多不同的讀法與解釋。我們需要不斷地問自己與詢問上帝,有否藉上帝之名,行各種偏見。正如影片中瑪麗葛菲斯以失去至親的哀慟,懇求教會、社會在定罪之前務必三思再說阿們,免得以愛為名推至親於絕境之地。

 (1973年美國心理醫生協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正式宣稱同性戀並非病態行為。)

 

走出誤解與仇恨

朱約信(音樂工作者) 

※歧視同志不奇怪,支持同志才奇怪?

最近在台灣上映的《為巴比祈禱》(Prayers For Bobby),改編自真人真事;巴比一家原本是美滿和樂的基督教家庭,直到家人知道巴比的同志性向後,一切都變了!特別是巴比的媽媽非常堅持「巴比,你只是病了,同性戀是可以被治好的,聖經說同性戀是罪,上帝愛罪人,恨惡罪!」 

1983年,巴比自殺了!媽媽從流淚不解到自責到憤怒到接觸到理解到加入PFLAG(Parents, Families and Friends of Lesbians and Gays=同志家長聯盟),帶著全家投入同志運動,這位媽媽人權鬥士瑪麗.葛菲斯數十年如一日,如今依舊不斷四處奔波為同志家庭發聲,協助同志青少年走過難關,努力不讓其他家庭發生和她們家一樣的悲劇。 

這個故事後來被前華盛頓郵報記者李瑞.艾倫斯(Leroy Aarons)寫成書《Prayers for Bobby:A Mother`s Coming to Terms with the Suicide of Her Gay Son》(為巴比祈禱:一名母親對同志兒子自殺後的調適),於1995出版。同年,瑪麗葛.菲斯出席美國國會作證,為同志人權挺身而出。

書出版之前,電影就開始籌備,十幾年過去,終於在2009面世。 

《為巴比祈禱》是一部非常簡單明瞭的「議題電影」,或許因為是「電視電影格式」,省卻了一般「大電影」必須「藝術超越一切」的面具,讓老老少少更容易進入人權鬥士媽媽與巴比的內心世界。 

片中許多教會場景我們也不陌生,我們已經忍受多久了?許多大牧師嘛都常常在講道中利用聖經節指責在教會當中意見不一樣的同工。巴比已經因為您們這些傢伙的排擠而自殺,您們這些嘴臉還有沒有一點愧疚阿?又是在「神愛罪人,恨惡罪」、「巴比在誘惑中迷失了自我,犯了罪,也付出了代價,弟兄姐妹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時巴比的媽媽還手足無措,對這種道理就算不太同意,也不知如何是好。直到媽媽找到巴比曾經去過的另一間同志支持教會,有點責怪地跟牧師理論利未記20章13節:「人若與男人苟合,像與女人一樣,他們二人行了可憎的事,總要把他們治死,罪要歸到他們身上。」牧師客氣地舉出旁邊的聖經節,利未記20章9節「凡咒罵父母的,總要治死他」;利未記20:10「與鄰舍之妻行淫的,姦夫淫婦都必治死。」…(要「治死」的東西還不少)。

牧師跟巴比媽媽強調「聖經不能只照字面讀」,申命記22章「人若娶妻,女子沒有貞潔的憑據,就要將女子帶到她父家的門口,本城的人要用石頭將她打死」,今天有人照做嗎?

巴比媽媽顯然第一次聽到有「這種」聖經節,頑固的心靈開始動搖,回去查聖經,果然,聖經真的這樣寫。巴比媽媽跟巴比爸爸分享,既然教會已經不照字面解釋申命記22章,應該也不照字面解釋同性戀相關聖經節,巴比應該在天堂吧!

我們已經聽多久那些「愛滋病是上帝給同性戀的懲罰」,因為羅馬書1章27節「男人也是如此,棄了女人順性的用處,慾火攻心,彼此貪戀,男和男行可羞恥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聖經說的那個「報應」就是「愛滋病」啦!

最好是哦!聖經要這樣讀就簡單多了,哥林多前書14章34節「婦女在會中要閉口不言,像在聖徒的眾教會一樣,因為不准她們說話。她們總要順服,正如律法所說的」,那也不可以有女牧師囉?任何協會的秘書長怎麼可以是女性?都不用開會?不用發言嗎?女性開會不可講話!聽到沒!

對支持同志的基督徒來說,《為巴比祈禱》是一劑強心劑,也是一帖行動指南!同志議題的討論已經數十年,照理說,教會界、社會界應該早就在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之中,早就走出誤解仇視的牢籠。結果是我們這種支持同志運動的人在「見怪不怪」?直到如今,我們已經很習慣?歧視同志不奇怪,支持同志才奇怪?

《為巴比祈禱》在台灣正式上片前,支持同志的真光教會辦了一場特映,大家都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之後的座談,雖有影評人、媒體人述說如何在介紹同志議題時遭到長官打壓,還有類似片中境遇的媽媽現身說法,也有愛上女生的小女孩做見證。一位年長的張牧師說他用心研究聖經有關同志相關經節,他可以明確地告訴我們,拿著聖經來批評同志、咒詛同志的,都是聖經沒讀通的!哈利路亞!

難得有這麼一部「基督教背景」的「同志議題電影」,除了同志&直同志們相互取暖之外,讓我們更認真地、更不客氣地來面對龐大的「教會定罪同志勢力」。                                                  

同作者相關文章:
妳是不是穿著裙子的男牧師!? (第 132 期)
我們再一次出發 (第 125 期)
《為巴比祈禱》影評二則 (第 118 期)
我的新朋友 (第 116 期)
《為巴比祈禱》影評二則 (第 118 期)
「台客」的信仰反省 (第 91 期)
音樂人的社會實踐 (第 90 期)
「敬拜音樂」大發利市!! (第 70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8 期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58-6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18期  2010年  6月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118
本期主題: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發行日期:2010/6/10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地球憲章
超越哥本哈根:回應《地球憲章》
多元與差異:從結構性多元主義觀點看環保運動的困境
從地球憲章反省台灣的土地開發政策
深耕台灣 相遇原鄉──台灣生態關懷者協會與地球憲章十周年
環境運動的轉型與昇華:「守護白海豚」國民環境信託的緣起
用我們日常生活的消費來改變世界!
新女性與新大地──露瑟(Rosemary Radford Ruether)的神學追尋之路
打赤腳的蘭大弼醫師
加爾各答街頭孩子教我的事!--長老教會青年普世交流心得
和平環保 徒步環島
一堂日語學校的作文課:我的夢想?
從《阿凡達》看科技與自然對立的迷思
《為巴比祈禱》影評二則
神掌權s
從一則徵婚啟事說起
司馬庫斯櫸木事件無罪宣判的啟示
荷蘭人帶h3 咱e台灣話(1)
大學生的貧富現況與未來想像
沒有錢,就不能回應上帝的呼召?
與神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