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基督教教育可以說是信徒養成的重要基石之一。早期,宣教師將福音傳入臺灣,有關教育的工作可分為信仰教育和普通教育兩大方面,前者是指主日學、教會報刊、神學教育等;後者則是指中學、女學等。時至今日,總會已有成立教育委員會,持續編定教材,推動信徒教育,關心靈命成長。而此一模式形成於何時?又是如何規劃?早期的主日學教材內容為何?以前的教會公報怎麼討論神學思想?若要瞭解這些有趣的課題,則不能不介紹這一位前輩的教育實務家和文字工作者——潘道榮牧師。
一、家庭背景
潘道榮(1889-1952),為南部首位設立的本地牧師潘明珠之長男,岩前哆囉嘓平埔族的後裔。潘道榮乳名恩賞,據聞自幼聰明,從小隨著父親到處傳道牧會,耳濡目染之際,乃有克紹箕裘之風;而由於父親早逝(得年35歲),潘道榮很早就必須學習獨立自主,依資料所記載,1903年潘道榮就讀長老教中學時,已在太平境教會小學授課,1905年更被派到木柵教會協助服事,顯然從青年時期,就已經對主日學的事工有所接觸。
1906年,潘氏進入臺南福音書院就讀(臺南神學院前身),同窗有趙天慈、郭朝成等人,後來很多位也都是敬虔愛主的牧長。1909年10月,潘氏受臺北的日人牧師賞識,見他是可造之才,提議由日本基督教會安排,資助他留學東京明治學院(原屬美北長老教會系統,也是東京神學大學前身);臺南宣教師會遂於同年11月決議由英國母會資助,以公費派往日本攻讀神學,首開此例之先河。
關於潘道榮所組成的家庭方面,他的元配李純(1895-1936)是岡仔林千總李登富四女,為西拉雅平埔族世家,生子錫欽(曾留學京都同志社大學)。續弦秘竹合(1910-1958),也是崗仔林人,生子雅三(循理會牧師)及三女。由於當時教會文化鼓勵信徒要找「主內」的肢體聯姻,因此潘道榮與別的聚落的女性結為連理,而不以同族人為限,顯示其婚姻狀況比其他同族人士來得廣闊。
二、牧會生涯與主日學事工之推動
潘道榮學成返臺後,先於臺南東門教會擔任長老、主日學校長,再於1927年3月任教師,翌月即在岡仔林教會接受按立為牧師,其後1930-1934年間,潘道榮出任臺南東門教會副牧,協助黃俟命牧師,係一間教會聘任兩位牧師之先聲。兩人相輔事奉,使得教會興盛,會務蒸蒸日上。不過,由於兩人都是一時之選,因此事工角色經常引起議論。最後為了避免會友不睦,兩人同時離任。不久,潘道榮仍回任東門教會牧師,任期自1936年5月至1940年止。後改任南部大會幹事。1940年潘道榮轉籍北部,晚年則服務於麻豆教會。
主日學事工方面,1926年潘道榮出版《主日學中心之問題》,可說是臺灣第一本「主日學教育概論」,涵蓋教師、學生以及教材三大部份,例如教師的職責、教師與家長;秩序的管理、學生的獎勵;教案的準備、白話字教授法等,內容深入淺出,還附有主日學的簡史和學則,確實是一本有助實務的參考書籍。
1928年潘道榮兼任全臺主日學主事(總幹事),推動各教會充實教學內容、整修教室設備、研究教學素材、加強統計報告,並舉辦教員祈禱會和家庭探訪調查,同時引進日本國內「日曜世界社」發行的出席表、學籍簿、教員錄,希望臺灣教會的主日學也能井然有序地發展。影響所及,各中會的主日學漸有制度,經費趨於獨立。1930年南部劃分高雄、臺南、嘉義、臺中四個中會,並升格大會,正式進入分立建設的時期,開始設有主日學巡迴演講和成人部門。1936年,全臺共有157間教會設有主日學,教員1,393人、學生11,143人。南部教會的主日學十分興盛,110間教會中,96間設有主日學,至少有14間教會設置專用教室。平均每間教會有教員11人,學生86人,師生比接近1:8,主日學教育可謂蓬勃發展。
毋庸置疑的,編寫教材是主日學總幹事的重要職責之一,潘道榮對此事工同樣不遺餘力。早期,臺灣主日學的教材有《世界共通主日學學課》、《白話字教科書》等,不僅版本分歧,且教聖經或白話字的比重如何斟酌亦莫衷一是,還曾引起時人憂心。在潘道榮與黃俟命一起同工的階段,便合力研究教材教法,策劃組織主日學教員會,舉辦夏季學校,訓練長榮中學的青年主動到各教會擔任教員,以累積經驗。至1937年4月,南部大會終於決議由教會公報社統籌發行學生用書《主日神糧》,每年一本,售價7錢;老師用書《教員課本》每季一本,售價17錢,篇幅約50頁。
茲以潘道榮編撰1937年第四季的教材為例,主題是:「基督教生活的研究」,每週一課,含幼稚科共14課。每課先提示單元名稱,再說明本課引用的聖經篇章、摘錄段落以及開、閉會的聖經與詩歌。接著是聖經金句、目的(某些單元細分聖經科、預備科)、大意和註解。核心部分的教學活動則分預備科及聖經科,前者設計準備、教話、整理;後者則依次為序言、本課、結論。
顯然的,潘道榮認為基督教教育應以聖經內容為主,他強調:「主日學不只是培養、指導「宗教心」的宗教教育的機關而已,其實是教會將所受託的福音,報給兒童知道的教會的事業,就是傳道的機關。換言之,主日學就是『聖言的教育』,使兒童知道『信仰上帝的恩典』、『期待上帝的約束』。若你感受上帝愛的使命,當有分於此光榮的職務。無論採用日語的教案,或是本部所發行的課本,請向此目標來前進。」當日治末期國際戰雲密佈時,潘道榮仍然認為主日學是「教會的生命線」,應該要呼應時代的需要,進而確立信仰本質、編輯新式課程、分級教育學生、發揮本身特色。儘管內容不無戰時體制色彩,仍可見他對基督教教育的用心。臺灣各教會亦勉力維持主日學於不墜,太平洋戰爭初期,全臺主日學校數計161所,教員數1,287人,學生數11,473人。
三、教會公報主筆與神學論爭之火花
《臺灣教會公報》的發行可溯及清季1885年,到日治1905年以降,乃逐漸確立責任編輯制度,藉以充實報導內容、樹立刊物風格,使之成為信徒教育的重要媒介。有關此一文字傳道的服事領域,潘道榮於1933年5月到1939年4月擔任主筆,任期長達6年,僅次於宣教師宋忠堅(13年)和廉德烈(7年)。潘道榮筆鋒健盛、遣詞扼要,發表的文章涵蓋信仰分享、政教關係、婦女宣教、神學思想、人物小傳以及主日學教育等多種類型,他每每先點出各段的要旨,接著逐一詳述,因此可讀性甚高。
潘道榮任職主筆期間,由於他時常撰文表達神學理念,一度曾引起讀者的辯難討論,而1935年前後的神學論爭可說是一段值得注意的插曲。此一論爭始於潘道榮撰〈我的教會觀〉及其系列論述而起,他有感於「喚起信徒深知教會的重要」,而連載了四篇文章。首先,他認為「教會」是「基督的補助機關」,也是「服事團」與教育機關。其次,國家是歷史上的產物,依時代要求而進化,因此「教會更加是歷史上的產物」,因應各時代的進化改革,每個世代的教會都比前一代更加徹底發揮真理,故基督徒要與耶穌同化,負擔建設與改造教會的義務。其三,教會是耶穌的代表,基督徒應站在第一戰線,抵抗「基督的敵人」,例如信仰不堅、真理不明、言行不一、靈性不進、對主不忠等。其四,潘氏指出教會在培養信德、尊重聖禮等十二個問題,說明他的教會觀。要之,潘氏認為教會是「上帝生命的無限榮光的歷史活動的聖之機關」也是「歷史上的產物」。
另一方面,1935年時淡水教會正好在招聘新牧師,有人代表北部傳道局介紹潘道榮(籍屬南部)為候補,此舉卻遭到批評。論者認為北部50多位傳教師中只有7名正式牧師,其餘人都無權參與決策,傳道局握有任免調動的權力,形成少數寡頭決定多數利益的局面。因此多位北部傳道師在他們的《會誌》中撰文,一方面指斥潘道榮的言論傾向自由神學中的宗教歷史學派,認為這種教會觀不值得鼓勵;一方面抨擊淡水教會的聘牧程序有瑕疵,又意圖任用「界限外」的人,不滿傳道局忽視現況,導致北部的教牧人才供需失衡。雙方言詞交鋒之際,無不根據「教會觀」極力論述。
此一激烈的辯論,持續近一年才平息,在臺灣教會歷史上實屬少見。其結果,潘道榮終究未去淡水教會牧會。然而,立場相左的牧者投書報刊以申明己見,從某個角度來看,顯示當時教會界的言論是「可以公開」和「可受公評」的。再者,無非也是希望喚起所有信徒關心教會本質和發展,更證明了當時的牧者如潘道榮等人,對世界的神學主張有深入的掌握,且集中討論教會事務,既針鋒相對,也彼此切磋,誠然可謂「互相漏氣求進步」的例子。
四、結語
綜觀潘道榮牧師一生,他跨越三個政權(滿清、日治、國民政府),也接受完整的傳教師養成教育,甚至成為留日攻讀神學的第一人。他以中生代教會領袖之姿,投入地方教會、主日學和文字傳道的服事領域,實務經驗非常豐富。縱然他歷經身分認同的掙扎,也難以避免日本式思想的影響,但在比較和探索中,他確實呈現了許多不同面相的文化本質。因此,論者稱潘道榮「對全臺主日學的整備、革新頗有貢獻」,指出在他的努力之下,今日主日學的雛型於焉奠定,更有學者認為他代表了一群「日治時期長老教會內的菁英」。
要而言之,潘道榮最重要的貢獻,在於推動長老教會主日學的組織發展,調整制度以進入常軌,使兒童能透過按部就班的課程來認識聖經的教導,扎下信仰的根基;同時,他長期擔任教會公報主筆,使「臺灣第一份報紙」不但是教會機關報,也廣納各種討論的聲音,成為培育信徒靈命的重要泉源。回顧潘道榮牧師的小故事,期待吾人也能夠從中汲取可資反思的經驗,並在基督教教育的服事場域投注一番心力,因為作在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主身上,相信福音禾場永遠需要這樣一群有聲或無聲的耕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