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39期 奧妙創世記
字級調整:

文化.藝術
拯救的記號——方舟教堂
藉著方舟記號所傳達的宗教內涵,讓人感受到上帝的憐憫與救恩。
關鍵字:方舟  方舟教堂  宗教符號  教堂建築  神聖空間 
作者/李舒涵 (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研究所學生)

※教堂建築結構與一景一物,都有傳達來自天上的訊息

基督教創始至今,便是不斷的運用記號、符號來傳達宗教內涵,並致力於建構宗教記憶。基督教為了避免偶像崇拜,而將重要教理符號化,也就是寓宗教奧理於簡單的符號中,如十字架、耶穌魚等,對熟悉教義之人而言,看到這些符號便會憶起宗教內涵,進而發揮安撫、鼓舞、堅定信心之功用。這些符號流傳到後來,逐漸發展成基督教專用詞彙,詮釋往後的基督教圖像,並廣泛地運用到紀念碑及建築物的雕飾上。

教堂建築,在藝術裝飾方面少不了宗教符號的運用。為了追求上主的榮耀,並達成與神靈之間的交流,教堂著重於以某種內部裝飾或外部結構上的造型特徵,藉此體現出宗教內涵。如東海大學聞名遐邇的路思義教堂,其獨特的造型宛如禱告的雙手,默默地為莘莘學子祝福,讓路思義教堂不僅成為東海大學的校園象徵,更是許多教徒、非教徒甚至建築同好必來「朝聖」之地。國內除了路思義教堂以禱告的手作為一種造型符號外,亦有不少教堂試圖以《聖經》的「方舟」造型作為符號來傳達宗教意義,特殊的方舟造型吸引許多遊客駐足。本文主要就是要介紹這些「方舟教堂」。

※「方舟」的神學意義

方舟的希伯來原文有「盒子、棺木、櫃子」之意義,這個字也被使用在出埃及記中的摩西身上,摩西能躲過生命劫難,便是透過母親將他放在「盒子」中,隨著河流漂走而得救。五經的作者用同一字詞來描述挪亞與摩西從水中得救的工具,也就是方舟,是很適合的。

《聖經》中「方舟」與「教會」之間的關係,從神學意義來看,幾乎可畫上等號。古代教父認為挪亞代表著安息與再生,預示將要來的耶穌;而挪亞所造的方舟即預示著耶穌所建立的教會;進入方舟的潔淨的和不潔淨的畜類象徵教會中不同類型的人;方舟上的構造、細節都象徵耶穌的身體與教會的一切事物。此外,洪水預示基督徒的解救之概念,洪水就像洗禮一般來洗滌人性的汙穢使生命更新;而洪水過後的彩虹則應許著一個永續生命的約定。綜觀來看,方舟被視為「教會」的象徵,整個故事是預示洗禮的儀式,並強調「上主的救贖」觀念。因此經常可見挪亞、動物、方舟、洪水、銜著橄欖枝的鴿子、彩虹的組合,成為象徵教會的標記之一,並被廣泛應用在基督宗教領域中,成為基督教藝術表現的主題或教會的logo設計中,甚至被運用在教會建築中,成為裝飾的主題。國內的方舟教堂便是由此概念而生的。 

※各具特色的方舟教堂

隨著地理位置與文化的差異,方舟教堂的建堂理念各不同,造型、風格也各有特色。以長老教會的四間教堂為例,位於台中龍井的磐頂教會(圖1),座落於大肚山最高點的坪頂,莊世雄牧師以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的概念為發想,參考各國的方舟造型教堂,打造國內第一間方舟教堂,向世人傳達「救恩」之意。為了使教會更有「船味」,在外壁漆上白、藍兩色與海浪,還特意在船體外圍兩旁掛置船錨與救生圈,分別象徵堅定信仰的力量與維繫生命的宗教內涵,教會外圍的小樹叢也修剪成一艘艘救生艇的形狀,就像與教會一起出航到水深之處拯救生命。磐頂教會的量體結構與一般長老教會無異,僅在旁獨立出一個船身,但在三十年前對村民們是極為前衛的,吸引超過2000人獻堂禮拜。

圖 1磐頂教會 

 

圖2加拉教會

        另外,位於桃園復興鄉的加拉教會(圖2),則是族人透過靈恩得到啟示而建造方舟教堂。加拉教堂是將船身做為地基,在上興建禮拜堂,船首處有鴿子的圖案,如同挪亞洪水時期的鴿子帶回好的訊息,象徵平安、和平,同時傳達出教會的聖潔。亞馥牧師認為在桃園縣海拔最高的地方興建方舟教堂,純粹是一個象徵性的「記號」,並沒有特別宣傳目的,僅希望能提醒人遵從上帝的話語,度過正直、公義的生活。從上往下看位於山谷中的加拉教會,不禁使人聯想到當洪水氾濫四十天後,挪亞方舟中停在山上的故事,並驚訝於在深山中竟有如此特殊景致。在加拉拉山的包圍下,有著絕佳的優美環境與靜謐氛圍,時常是教會團體選擇靈修之地。 

圖3樟原教會

        與位於至高點的磐頂、加拉教會遙遙相望的是台東的樟原教會(圖3),其因地理位置靠海以及阿美族祖先熱愛海上捕魚的文化,為了紀念上帝對部落的眷顧,因而興建方舟教堂,象徵航向救恩的海洋。樟原教會結構相較於上述兩間更加一體成型,在船首豎立紅色十字架,船身外觀仿木紋彩繪,船身左右邊皆畫上船錨與洶湧海浪,走進教會的階梯被漆上七彩,象徵上帝與人類所立的彩虹之約。這艘大船與鄰近的太平洋結合創造出新的景色,成為樟原地區的新地標。

圖4成雙成對的動物

南臺灣在歷經八八水災後,台南加利利宣教中心以漂流木為建材,將無數根巨大的漂流木並排組合成方舟造型,並在教堂周邊的草皮上,象徵性的擺設成雙成對的動物(圖4),以及耶穌放牧的雕塑作品(圖5),在一片綠意的草皮上,充滿平安、詳和的氣氛,彷彿重現挪亞洪水過後,大地復甦、生意盎然之貌。原本因為水災而將被丟棄的漂流木,就如同教會的「房角石」,如今因著被使用來建造教會而成為有價值的頭塊「木」藉此提倡基督價值信念頭,加利利宣教中心竭力想要恢復人與大自然的和好關係,希冀的環境教育,同時紀念上帝的救恩,使我們勝過洪水,心靈不再懼怕,而成為人們的心靈重建中心。

圖 5耶穌放牧的雕塑作品

方舟與教堂的結合,融合的藝術形式有別於一般認知中的教堂裝飾,其形成的背後因素、各種裝飾圖像之意義、創作者的意圖也各有所異,但主要目的無不希望藉由可辨認的具象船型,使人聯想到方舟故事中上帝的救恩與揀選。對熟悉教義之人而言,看到這些方舟教堂便會憶起其中的宗教內涵進而發揮安撫、鼓舞、堅定信心之功用。即使是非信徒,也能透過方舟的符號,一窺基督宗教的內涵。

※「神聖」的記號

宗教現象學者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探討宗教的本質,提出空間存有聖與俗的模式,透過某個記號就足以使一地具有神聖性,並建構起神聖空間,由凡俗轉為神聖。就像前人對門檻所做的鞠躬、跪拜等儀式,可禁止魔鬼或邪惡力量入侵,是一道可以「分隔」與「過渡」聖俗兩種空間的通道媒介。教堂就如同門檻的立場,所存在的空間象徵著凡俗與宗教兩種模式之間的區隔,人們可藉由「教堂」這個記號尋找到神聖空間。

「方舟」作為救恩的記號,當方舟成為教堂的造型時,無形中將教堂的神聖性與上帝對人類的救恩深植人心,因而讓「方舟記號」的力量被強化。當信徒看到磐頂、加拉、樟原、加利利宣教中心的教堂,那令人無法忽視的巨大船型與聳立於上的十字架,象徵著神在地上對人無止盡的救恩,內心油然生起敬畏之意,同時也帶來平安與希望的訊息,即使未踏進教堂,內心也悄然的由凡俗轉為神聖了。

※宗教藝術的形象化與感染力

對宗教而言,藝術是很好的推手,引剛恆毅教宗的一句名言來說明宗教藝術的精隨:「在好幾個世紀裡,他們把那些藏在聖經裡的真理,至少把那些無法直接明瞭的真理,普及傳授於謙卑的民眾。稱那些藝術傑作為「民眾的聖經」,是很對的。」宗教在傳播過程中發現,因為形象的直觀性、可感性、生動性易為信徒所接受,因此宗教聖像以及有關神靈故事的雕刻、壁畫、文學故事因應而生。此外,透過藝術本身的感染力,易觸動人的感官體驗宗教情感,引導人靈走向宗教信仰。因此使用藝術的力量,對宗教的宣揚有著重要的作用。馮‧O.沃格特(Von Ogden Vogt)提出「通過其建築的丰采和獨特的結構一下就吸引住人的宗教,才能在新時期生存。」對於現代社會,宗教若要成功的引起興趣,吸引群眾目光,傑出的建築藝術是個可行的方法,巧妙的運用建築藝術的感染力,不僅有引人入「聖」的效果,還可以具有教化作用。

方舟與教堂的結合,形成一個清晰可辨認的造型建築,除了吸引人潮前來朝聖以外,藉著方舟記號所傳達的宗教內涵,若能讓人感受到上帝的憐憫與救恩,便能將基督福音的種子種在人的心田中了。

同作者相關文章:
拯救的記號——方舟教堂 (第 139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39 期 奧妙創世記 (56-60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39期  2013年  12月 奧妙創世記 139
本期主題:奧妙創世記
發行日期:2013/12/10
奧妙創世記
簡介創世記的內容主題與神學特色
創世記一解:上帝的新文化、新人性、與新國家運動
以原住民之眼閱讀創世記
上帝與一切活物立約
從「代理孕母」夏甲的談起
我讀聖經的歷程
我如何愛上讀經?
謙卑無私的仁者——我的父親陳宗仁牧師
拯救的記號——方舟教堂
文化撞擊下的成長
誰最會照顧自己?
為的是要服侍祢
今年暑假,我在史努櫻部落教育營
從教會同性戀的爭辯中尋找第三條路──以香港教會經驗為切入點
《鄭兒玉牧師ê文化思想Kap推動:1961-2002母語寫作所顯出- -ê》序
你們一領一 我們一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