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53期 再思政教關係
字級調整:

信仰.生活
我在殯儀館的那七夜
今年的農曆年很特別,有別於以往在歡樂的氣氛下度過,我選擇進入殯儀館待命。
關鍵字:
作者/林維理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社工)

※美濃大地震社工全出動

2016.02.06台南市受到美濃大地震的影響,也發生了芮氏規模5的大地震,因為土壤液化以及不肖建商的偷工減料,位於永康永大路的維冠大樓倒塌了,奪走了115條寶貴的性命,也讓本該歡樂的過年時節充滿了悲傷的淚水。身為一個社工人,災難發生後的隔天便跟著社會工作師全國聯合會進入災區協助。除此之外,在吃完除夕夜的團圓飯之後便進駐了台南市立殯儀館開始了我七個大夜班。

前一兩個夜晚都很平靜的過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消逝生命的殞落似乎成了一個無法避免的現實。第三夜大型機具開始進場開挖,也陸續的罹難者越來越多的被送至台南市立殯儀館。大夜的我們就是陪伴著這些罹難者在生命最後的停留站走完最後一程,辦理大體入館、驗屍、家屬指認最後存放置冰櫃。到了第五夜更是從接班後就沒有停止過,總計凌晨到中午共有30位罹難者送來殯儀館,救護車一台接著一台的來,家屬一車一車的到,現場更是瀰漫著屍臭味。到了第六、七夜一樣的情景直到最後一位罹難者被發現,我才結束了我七個在殯儀館的大夜班。

※基督徒面對死亡的坦然

身為一個社工人,在災難發生的同時,自身的使命感便油然而生,對於投入救災的行列是義不容辭的。更因為自己是基督徒,面對死亡並不畏懼,也對於春節期間去殯儀館是毫無禁忌的。那七個夜晚我看到了許多生命的離別,也發現了人真的很渺小以及生命真的很脆弱。但是卻也在這個經驗裡,感受到了身為基督徒對於面對死亡是很坦然的。我的父親是一位牧師,從小便看著他陪伴許多教會的會友及親友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條路,在我小的時候常常在夜晚時看他換上牧師服說要趕到醫院,因為有會友過世了。大半夜的時候,父親有時也要陪伴著過世的會友前往殯儀館,那時候只要聽到都覺得可怕,直到了這次的災難,我也親身的體驗陪伴罹難者與其家屬走完最後一程。我更是深刻的體會,之所以支撐著我那七個夜晚毫無畏懼的就是我的信仰。

※宗教團體陪伴的問題

在那七個夜晚裡也看到了許多宗教團體進駐殯儀館想要陪伴與關懷,同時有基督教團體與佛教團體進駐,但或許是受過社會工作的訓練吧,所以其實不太能認同宗教團體的關懷方式。

罹難者送抵殯儀館之後其實有很多的手續需要辦理,這些手續都是需要家屬親自去完成的。但宗教團體往往在家屬抵達殯儀館之後,便蜂擁而上展現出高度的關懷以及宗教的慈悲。擁抱、拍背、搭肩,更進一步的會用很多的言語要家屬們釋放出情緒,這樣的情況除了會影響到行政手續的辦理之外,更是對家屬是一種負壓式的刺激。無奈的在那幾個晚上台南市衛生局的人員握有指揮權,將我們這些前去支援的社會工作者抽離了原本擔任陪伴的角色,全權交由宗教團體的志工負責,其實讓我們非常的無奈。但礙於我們是配合台南市社會局,且召集我們的社工師全聯會一開始便告知我們尊重任何的調度,我們只好無奈的接受這樣的安排。這也讓我發現原來在台灣的社會裡,始終對於社工是很陌生的,往往認為社工就等於是義工,不了解社工的專業。在我的日常生活裡常常被問到說「你的工作是有錢拿的嗎?」對於這樣的狀況,多半是帶著無奈的解釋為何社會工作者是有給薪的,只能期待著台灣在未來對於社會工作可以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重視。

今年的農曆年很特別,有別於以往在歡樂的氣氛下度過,我選擇進入殯儀館待命。在那整整的一個禮拜裡,並不是只有我一個人,來自全台灣各地的社會工作者將近兩、三百人,24小時以輪三班的方式全力投入救災的行列,大家犧牲自己年假與家人團圓的時間,共同聚集在生命最後的停留站,為的是讓生者得以平安、死者得以安息,發揮著我們身為社會工作者的價值與使命。

在這次災難之前,我對於自己身為社會工作者並不是很堅定,常常都在想著是否有其他領域可以發展,但是這七個在殯儀館度過的夜晚,讓我對於當初選擇了這條路有了不可撼動的堅信!

同作者相關文章:
我在殯儀館的那七夜 (第 153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53 期 再思政教關係 (65-66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53期  2016年  4月 再思政教關係 153
本期主題:再思政教關係
發行日期:2016/4/10
再思政教關係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主談發言】作光作鹽,謙卑與上主同行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綜合討論:「再思政教關係」
大選後的政教關係再思
教會與2016的眾人之事
台灣民主深化期的基督徒公民責任
原住民選舉的微觀察
基督徒參政的多元性
走過七十年感恩的歲月
華仁愛宣教師對台灣的貢獻(下)
在大選過後思想班雅明的天使
訪立陶宛十字架山
信仰隨筆
幸福的滋味
我在殯儀館的那七夜
讀經筆記22  斑鳩台語叫作斑鴿
倫敦留學生的光鹽團契
我為何聲援高鐵員工罷工
上街頭的溫暖,在內心的寒冷
面對台灣當今的民主政治,長老教會要如何反省?
讓福音成為時代的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