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在週末早晨,我邊喝開水邊想著今天的行程,想著想著,眼睛不自主飄向前幾週才擦拭過、又積起灰塵的書堆。厚重的灰塵證明了我好多次仗著工作忙碌需要喘息,但卻持續延宕培養閱讀習慣的機會,然後就默默地珍藏了許多只閱書封、卻不聞內頁的書籍。碎念自己:「多久沒有好好看書了?」掙扎一下,便抓起一本只差幾哩路即可品嚐完畢的女性文學讀物。
約莫讀完一章時,口裡含著稍早倒的溫開水,突然想起:「啊!我今天還沒有喝咖啡啦!」難怪總覺得哪裡怪怪的,遂起了身,順暢地備好道具,滿足的泡起咖啡。因為喜歡熱水沖入咖啡時撲鼻而來的香味,五官瞬間全被開啟,所以每天早上的第一杯咖啡顯得格外重要。筆者長期駐點越南工作,去年(2021)越南疫情較為嚴重,經歷將近四個月的居家辦公,上班和下班都在同一個空間,因此多出許多自己在家沖泡咖啡的機會,也多出許多跟自己獨處的時間。
習慣的日常被疫情改變
多數人的生活都因為疫情而有了變化,我也不例外;但被迫調整的不只有生活行為,我發現連接收訊息的口味也在不經意中變了調。我不是一位畏懼社交互動的人,然而,可能是疫情帶來的人人自危,總會盡量避免與他人交流,但最終還是無法成功避開「多久沒回台灣了」、「工作都好嗎」、「要不要乾脆回來」這些會造成我內心負擔的問候。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談起或看到與疫情相關的訊息,就會誘發一股難以形容的疲乏和無力,即使只是與友人話家常輕輕掃過,也很難不去注意那份不舒適感,然後忍不住懷念起生活上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越小的事,越能促使人與人、人與環境產生微妙連結,特別在環境低迷的時候。「你的興趣是什麼?」或是「你最近有看什麼電影嗎?」這類的閒聊,可能會是更需要被言談的話題,但似乎悄悄地被疫情淡化了。每天的新聞都報導著專家學者關注病毒對人類性命的威脅,他們奮力鑽研疫苗以期為世人帶來希望,但疫情影響世界的速度卻遠遠超越人類的聰明才智!每一刻的拉鋸戰都在提醒我們:「面對未知,人類是如此渺小」。疫情帶來的不僅僅是恐懼,隨之而來的生活改變更是難受;它轉移了我們關心社會的注意力,也正在一點一滴地考驗我們的復原力。
專業於社會邊緣議題的國際及台灣社福組織注意到,病毒侵蝕的不是只有生命,同時也在吞噬一個人的精神健康(但我比較喜歡用「靈魂」來形容)。「線上上課壓力好大」、「居家辦公和居家照顧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如何覺察自己的情緒狀態」、「防疫的同時,應觀測自己的睡眠狀況」……。即使我們都認同情緒和認知是人類行為的起始,但「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奈,「擱置練習照顧自己」的這項功課便成了不得已的選擇。
人類學及認知科學家Dimitris Xygalatas博士長期關心宗教及儀式對人們的影響,研究如何幫助人們產生健康的連結, 應對缺乏連結時的焦慮感。2020年3 月25日,專刊新聞報導及研究報告的網路平台「The Conversation」發表一篇〈為什麼人們需要儀式, 特別在不確定的時候〉(Why people need rituals, especially intimes of uncertainty)(註1)的文章,作者Xygalatas博士提到:「戰爭、環境受到威脅和缺乏物質上的安全感等壓力事件,通常與儀式活動激增有關。在2015年實驗室裡的一項研究,我和我的同事發現:在壓力條件下,人們的行為往往會變得更加僵化和重複,換句話說,會變得更加儀式化。」疫情攔阻了每週去教會的日常生活,大家對面對面的關心開始出現猶疑,相敬如賓的問候取代了握手擁抱。每個習以為常的小動作,都被配戴上的眼鏡嚴格地檢視;彼此隨時都在猜忌對方的行為背後,是否帶有風險?好
好吃頓飯一點都不容易
2020年初,無情的COVID-19在全球任性揮霍,越南和台灣的優異防疫表現屢屢獲得國際媒體注意和肯定。同為被外派工作的同事,他們駐點在每週限次數、又限人數外出採買的高風險國家,每當我送出關心給他們時,得到的回應多半是:「等一下要去採買了,下一次採買的時間要等政府通知;今天又被通知居家辦公了,因為辦公大樓有人確診。」反觀我在越南的超市採買生活卻不受影響,每天下班仍然可以見到熟悉的菜攤阿姨,週末和朋友的小酌一杯仍持續著,身心靈倚賴的媒介絲毫沒有受到改變。我根本無法體會那些生活在未知裡的朋友,他們該如何好好吃一頓飯、好好睡一覺的感受。
記得在我小學大約五、六年級時,某次與家人閒聊「什麼是壓力?」天真如我說出一句:「我好想感覺一下壓力喔!」誰怕誰的豪語,為我的生命築起了高抗壓力的自信。但就在去年 ,我的生活失序了。
做什麼事情會讓你的心情舒坦些?
台灣每天下午兩點的疫情記者會,看著阿中部長不疾不徐的說明疫情發展,我幾次都會跟同事開玩笑說:「阿中部長來指揮越南,應該會一夜白髮,外加情緒失控吧!」越南疫情在去年四月底失守,每天確診人數都超越前一天的數字,政府的應變節奏完全追不上疫情升溫的速度;祭出的防疫措施,明顯與在向國人喊話「我們需要奇蹟出現」一樣地沮喪。為了控制疫情蔓延,政策嚴格限制民眾外出的條件和採買時間,將近四個月的居家辦公,期間還經歷宵禁。
我的作息大概是慣於早上七點多出門上班,下午五點後才回到租屋處,所以特別不適應睡覺、吃飯、工作、休息耍廢這些被切割的生活,通通要在同一個空間發生,一時之間真的相當難調適。人與環境產生連結是潛移默化堆積而成,像是習慣踏進辦公室之前轉去街角的7-ELEVEN買杯咖啡,習慣早上開啟電視看看新聞,習慣走進電影院的氛圍。這些小習慣頓時從有到無時,我很清楚知道自己需要實質上物理環境的轉換,但礙於現況由不得我,我的睡眠就在過度壓抑的生活裡被嚴重干擾,每天的咖啡量也明顯增加。某天就寢躺在床上,回顧著白天的生活,我知道我的壓力已經達到臨界點。
雖然自認抗壓能力屬前段班,但幾次關鍵時刻仍控制不住情緒而潰堤。多次與同事相互分享自己排解壓力的方式,只能說排解壓力的能力就像體質一樣,有些人不需刻意就會得到舒緩,而我就是那個需要刻意尋找方法,身心才會達到平衡。
「因此,即使儀式對物理世界沒有直接影響,但是透過在日常生活的混亂中加強秩序,提供了一種秩序感。這種控制感是否為虛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一種緩解焦慮的有效方式。」(註1)
我的工作需要深入與社會底層的群體相處,當我的團隊進入一個社區時,我們的專業訓練會快速進入一個「如何加強人與人、或人與環境的連結」的工作狀態。幾年來的經歷,我觀察到當人一旦失去與重要他人或事物連結時,緊接在後的是被社會排擠的孤立感。想不起來這是第幾次嘗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能力,在狀態最差的時候,幫助自己慢慢找到平衡。某天在另一個失眠的清晨,我坐在床沿邊問自己:「回想一下,做什麼事情會感到舒坦些?」我花了一些時間搖晃自己的腦袋,這次的起身不是去泡咖啡,而是拿起同樣是積滿灰塵的瑜珈墊,攤開來坐在上面拉拉僵硬的身體。我以不過度強迫、但願意推自己一把的力道,練習讓自己在每天下班後,不是癱軟在沙發上,而是攤開瑜珈墊。
每一個經歷,都是上帝恩典的痕跡
眼看越南的經濟表現每況愈下,某天總統說:「我們不能一直這樣封(封城)下去」。過沒多久,我在外送平台看見過去經常光顧的餐廳顯示恢復營業。雖然我的訂單常常因為媒合不到外送員(政府限制完成兩劑疫苗接種,才可恢復外送工作)而被取消,但終於有機會可以轉換口味,我的生活也慢慢多了些小樂趣。回顧將近兩年的國外疫情經驗:不時接到社區又有確診個案、社區超市因為有確診者的足跡要關閉消毒、不時得盤點家裡食材的存貨、須抓緊時間避開人潮外出採買……。這些都是我以前沒有經歷過的生活,時而戰戰兢兢,時而因為過度防備而產生疲憊。現在當我站遠遠地再看一次自己的生活,雖然外在環境似乎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我的內在似乎起了些變化:疫情下的生活讓我學習辨識自己的情緒,也意識到緩一緩的重要。心理學家榮格在他的《論心理學與宗教》這本書的尾聲寫道:「沒有人能知道終極的事物是什麼,所以,當我們經驗到它們的時候,必須虛心接受。如果這類經驗能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健康、更美麗、更完整、更圓滿,且對你與你所愛的人都如此,那你或許能安心地說:『這是上帝的恩典』。」
附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