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後
1971年的12月末,長老教會在當時的台灣社會敲響了一聲警鐘,試圖喚醒那些沉睡的人和動搖那些迷惑眾人之人的根基。50年過去了,筆者撰寫此文的時間正好也在12月,這些天來,除了聖誕佳節的氣氛日漸濃厚,全民矚目的公投四案也有了結果。回首往日,威權時代的紛擾好像與我們的世代隔了朦朧的面紗,聖誕節就是聖誕節,不再是甚麼行憲紀念日;公投就是公投,不是甚麼橡皮圖章。
年輕的世代——我們,對於歷史並非如同些許長輩所言:無知、無感、無念。我們深刻明瞭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只是不知道我們將往哪裡去,這即是一整個世代的迷惘和流失。但我們也無須自暴自棄,任由無力感推引我們的方向,正因每一段歷史在發生之前都是不確定的,每一個世代都有每一個世代的危機。兩岸關係無疑是當今政治上和經濟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台灣上一個陷入如此危機的年代,便是動盪不安的七零年代,當時沒有人能夠預料到寶島的未來會航向哪一個方向,台灣的民主化也只停留在黨外運動。幸運的是,當時台灣和現在台灣一樣,有著深刻注視台灣命運,並願意付出行動的人們。
為台灣奮鬥的巨人們
這次參與「國是聲明50週年紀念——青年/大專論壇」,筆者有幸見識到為了台灣命運而奮鬥的巨人們,他們分別來自不同世代,並對著當時的社會發出不屈的吼聲。七零年代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內憂外患」,對黨外如此、黨內依然。歷史幽幽,在黃昭輝長老的講述中,我好似也走入了那個最好和最壞的年代,黨外和青年派在高喊著改革的聲音,黨內則是看著舊有的榮耀逐漸斑駁褪色。黃昭輝長老當時就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之後更是一路見證台灣民主化的步伐。對於當時的環境,發布〈國是宣言〉肯定會引來政府的報復,但後果會如何大家都未知。當時的牧師等人卻願意去承擔風險,只為了一個心願:台灣會更好。
馬英九執政時期,當時的政府對台灣的未來有一張漂亮的藍圖,然而那張藍圖值得稱讚的只有畫工精美,藍圖上面完全沒有扎實的結構。當時的台灣人注意到了這點,吳崢和太陽花青年們衝入立法院的當下,他說他並不認為這樣的行動可以改變現況,更沒有預期後續會得到台灣民眾的支持,只是覺得應該做點甚麼。時光荏苒已是數年過去,承接著的是後續香港接連的事件爆發,當年不輕易與虎謀皮的全民共識如今看來是明智的舉動,卻難以讓人純粹的感到高興,殘存的只有些許的慶幸、難言的揪心和對未來的惆悵。
與談後的心得
筆者作為參與與談的大專代表之一,我和我的合作夥伴們,分別對於台灣的未來專注於不同的面向,我們也出身自不同的背景,有著不同的價值觀。這樣的相異處並沒有讓我們這次的合作有所矛盾,反而讓我們有機會更深的挖掘思想脈絡,並拓展論述的範圍。從這次與談及台下觀眾的問答中,我也受益良多,主要是能釐清台灣未來最迫切的需要是甚麼。台下觀眾提出的問題包含統獨的疑慮、大專青年的困境,這些問題都讓我反覆思想。我試想或許台灣的現在如同過去,需要邁向一個新的階段,而不是對舊有的制度緊咬不放;現在的社會並不缺資源和智慧,最匱乏的往往是行動和包容。
這次與談的參與者年紀跨越了數十載光陰,每個人的理念也多有所不同。然而值得感謝的是,我們都持有相同的信仰和對民主價值的堅持。
編按:
2021年12月11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高雄宣教中心舉辦「PCT國是聲明50週年紀念——青年/大專論壇」,本文作者乃是與談的大專代表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