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擾的營會
「這次營會的定位是讓大家可以安靜。鼓勵大家可以操練禁食、減少使用3C、安靜寡言,營會中尊重每個人靈修的方式,甚至不想跟其他人社交也沒問題。」主辦人在營會一開頭就這樣介紹,甚至在後續的流程中,為了盡量不打擾,每個時段要做的事都只以電腦投影顯示在大螢幕上,讓參加的學員自行觀看,主辦人不再親自出來報告,以減少「雜音」。
營會整體設計有別於單純的「避靜」,主辦單位台灣精兵協會邀請國際播種事工台灣分會執行長莊信德牧師,帶領大家查考創世記中雅各的生命故事;而淡水 Malama 靈修之家的避靜靈修輔導葉寶貴老師,則帶領大家進行大自然靈修和聖經默觀祈禱等不同面向的查經方式。
「活入」雅各的故事
莊信德牧師首先提到:我們讀聖經時,要先跳脫「活出」聖經的想法,反而先從「活入」聖經開始。讀聖經是進入到上帝工作的現場,從這樣的角度思考雅各在雅博渡口與天使摔跤時,是以怎麼樣的心情對天使說出:「你不祝福我,我就不放你走!」(創卅二 26)「雅各」名字的涵義是「抓」,他的一生都在不停地抓,從出生就抓著哥哥以掃的腳,逃到舅舅拉班那裡時抓著拉結,離開拉班時抓著所擁有的羊群、財富。其實上帝真的很祝福雅各,從在媽媽利百加肚子裡時,就已經應許:「兩個國家在你肚子裡;你要生出兩個彼此敵對的民族。一個要比另一個強,大的要服事小的。」(創廿五 23)雅各一生想要得到什麼,就能靠自己的能力得到,然而在此時,卻還要天使給他祝福。在未出母腹以前,上帝就已經給他祝福了,雅各害怕的其實是失去,但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他還是不知道!這也是我們每個人常常碰到的困境:我們真的認識自己嗎?我們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嗎?我們真的能接受自己嗎?也許跟雅各摔跤的正是他自己;我們也常常像雅各一樣與自己摔跤。然而雅各說:「我遭遇困難的時候,上帝幫助了我;我到處流浪的時候,他與我同在。」(創卅五 3)上帝一路上總是與雅各同行,也總是與我們同行。
故事接著轉場到埃及。當雅各到達埃及時已經 130 歲了,見到法老的第一件事就是為法老祝福,而回答完法老的問題,又再次為法老祝福。(創四十七 7~10)雖然雅各是宰相的父親,可是這時因為發生飢荒,所以得舉家搬往埃及。一路上風塵僕僕,也許到法老面前的時候,衣服都已經破破爛爛了,看在約瑟的眼裡,不曉得是否會覺得很尷尬?這就像有一天自己的父母見到自己的老闆,不管老闆是否是基督徒,就很親切地跑上去給老闆按手祝福。這樣的舉動可能會讓身為孩子的人感到尷尬,甚至想要把父母從老闆身旁拉開。不過,在場有一位學員以為人父母的心,跟大家分享自己在當下會有的想法:「傻兒子,不會啦,人家幫助你那麼多,給人家祝福是應該的。」這時已經成為父親的雅各,在上帝的陪伴、醫治下,從什麼都要抓取的人生,變成可以給出去的人生,並在人生的最後,祝福自己的兒子與孫子們。
打開五感的默觀靈修
葉寶貴老師則帶大家進行默觀靈修。首先是「封閉」五感的默觀:閉上雙眼,並將自己的五感知覺降到最低,以非常緩慢的步調,去感受自己的頭部、臉部、肩膀、手臂、手掌、大腿、腳掌,感受身體的痠痛、不舒服,接納這些感覺,而不是對抗它。經過兩三次循環之後,大家安靜地走出戶外,進行「打開」五感的默觀。在這個環節,我們寧靜地走在大自然之中,讓自己充分地臨在此時此刻,去感受「現在」。
在視覺上,不去判斷或評論,當作自己像一個剛從監獄釋放出來的人一樣去看;在聽覺上,由大至小,由遠至近,傾聽周遭的聲音,試試看甚至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在嗅覺上,單純地去聞各種味道,好像自己從來沒聞過一般;在味覺上,找個不受干擾的地方,拿一顆蘋果或一杯咖啡,如同小孩子在舔棒棒糖一樣,專注地、慢慢地品嚐它;在觸覺上,讓皮膚的每個毛細孔打開,去感受陽光、微風,並用手指觸摸不同物品的不同感覺;在行動上,緩慢地去做一些日常的生活行動,體會與上帝同在的安寧感。
在這個過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就是:在河水裡看到一群水黽被水流一直沖往下游,而牠們一直努力往上游划行,卻還是被沖回原地。後來,有幾隻水黽被沖到岸邊,本以為這樣牠們就能休息了,殊不知下一秒牠們又划了一下,將自己推回必須與水流對抗的環境中。這幅畫面提醒我:我們人不也像這些水黽一樣嗎?上帝造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命定,也知道什麼地方對我們是安全的。但我們往往是:上帝叫我們往東,我們卻要往西;有安全的地方不去,卻要跟世界的潮流對抗。然而上帝總是很有耐心地像對待雅各一樣對待我們、醫治我們,期盼我們能夠回到祂的愛中,享受祂所給的安全感。上帝愛我們,不是看我們的外表、成就、能力、頭銜;祂愛我們,單單是因為我們是祂的兒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