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戀愛?
王菲在〈你快樂所以我快樂〉(詞/林夕;曲/張亞東)中,這樣唱著:
你眉頭開了 所以我笑了
你眼睛紅了 我的天灰了
呵~天曉得 既然說 你快樂 於是我快樂
玫瑰都開了 我還想怎麼呢
以這首歌來形容追星族的心情,真是再貼切不過了。偶像明星的一顰一笑都牽動著追星族的心,他們每天傾注大量時間觀看偶像的照片、影片和消息,只要偶像快樂,就跟著快樂;偶像悲傷,也會跟著悲傷。這樣的感覺跟戀愛還真神似,難怪有追星族會說:「我不是在追星,我是在談戀愛。」
然而,可不是所有追星族都認為自己是在談戀愛。粉絲(fans)的「偶像崇拜」可分為「娛樂社群型」、「強烈個人型」、「邊緣病理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僅限於了解偶像的資訊,並與朋友或社群交流、討論;第二階段的粉絲心中會對偶像產生強烈的情感;而第三階段的粉絲會對偶像產生妄想症狀,且可能會做出危險的舉動。(註1)大部分的粉絲都停留在第一與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的粉絲則偏少數。換句話說,即便粉絲對偶像產生戀愛的情感,多數粉絲對於現實與幻想的界線,仍有清楚的認知。
縱使粉絲對偶像有強烈的個人感受,也不一定與戀愛有關聯。有的粉絲會把自己看待偶像的視角進行分類,譬如稱自己為「女友/男友粉」、「媽媽/爸爸粉」、「姨母/叔叔粉」、「阿嬤/阿公粉」、「姊姊/哥哥粉」、「妹妹/弟弟粉」等等,只要是想得到的家庭角色,都可以拿來當作是粉絲自己的定位。其中,「女友/男友粉」會把偶像放在自己戀愛對象的位置,而「媽媽/爸爸粉」、「姨母/叔叔粉」、「阿嬤/阿公粉」、「姊姊/哥哥粉」就是把偶像當成需要寵愛的小孩看待。例如看演唱會時,這些年紀較長的家族成員粉,就會說是「去看自己長期資助的孩子成果發表」。這樣的說法很有趣,因為會讓追星聽起來就像是在做慈善一樣。「妹妹/弟弟粉」也對偶像懷抱著如同家族成員的感受,但多了一些崇拜景仰的心情。有時候「妹妹/弟弟粉」的年齡也不一定比偶像年輕,僅是粉絲因著個人感受,把偶像當做哥哥或姊姊而已。另外,也有粉絲是「朋友粉」,就是把偶像當朋友一樣關愛。我的追星過程就是把自己放在這個定位——當初開始追星,就是因為喜歡的偶像令人倍感親切,她的個性就像我熟悉的朋友。
追星=不戀愛?
對偶像產生強烈感受,會使追星族只顧追星而不想談戀愛嗎?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論「是」或「否」都是正確的。韓國的綜藝節目《家師父一體》曾經邀請一位腦科專家上節目,這位腦科專家表示:「看到明星時的大腦,會比看到男友更活躍。」他讓一位女性受試者看男友與演員趙寅成的照片,結果 MRI 掃描顯示,看到趙寅成時,大腦的活躍度更高。由此可見,追星對大腦的刺激是有科學證據的。有些追星族確實在開始追星後,感覺「孤單感消失了」,每天光是看偶像的各種資訊,就充滿幸福感,渴望擁有伴侶的需求不知不覺被拋到九霄雲外。另外有些追星族則自認開始追星後,擇偶的條件變高了,因為自己的偶像長得好看、迷人又善良,現實中實在很難找到比得上的人。
不過,許多追星族還是渴望現實的感情關係。對他們而言,偶像明星與伴侶並不是二選一,很多人只是找不到對象,而非希望維持單身。有的追星族在進入感情或婚姻之後,仍會繼續追星,對這些人來說,將「追星=單身」是不合邏輯的。不過,也有人曾在社群媒體上討論:追星會消耗桃花運,意思是:追星的人可能比較會遇不到戀愛對象,因為他們已經把桃花分給自己的偶像。連這種迷信般的理論在粉絲群體中都可以獲得關注,可見追星族中擔心自己無法戀愛的人還是滿多的。
在追星的時候,常常聽別人說:「你又不認識他(明星),幹嘛對不認識的人這麼認真?」追星族對喜愛的偶像投入的情感,時常被認為是「不真實的」。因為明星呈現在攝影機前的只是他們的特定面向,而追星族在這些特定面向上,找到相似或相反之處,進而喜歡上一位明星,並且會因為明星的成功或自我實現,而感到同等的幸福。
這樣的投射也會延伸到明星與其周邊人的互動上。有的粉絲會因為看到同一團體內喜歡的兩個成員彼此互動,而把他們湊為「CP」,也就是把他們想像成正在談戀愛的情侶(couple);只要兩個成員有親近的互動,喜歡這對「CP」的粉絲就會異常開心,甚至有的 CP 粉會說:「我可以不結婚,但我的 CP 一定要結婚!」這般言論聽起來很荒謬,但看到「CP」互動時,確實會帶給人一種在看戀愛小說的滿足感。甚至有的粉絲會為自己喜歡的 CP 創作戀愛小說,也就是所謂的「同人文」。其寫作目的除了滿足粉絲自己的幻想外,不同作品中的角色與劇情,也會映射出創作者對於理想關係的想像,或將自己的生命故事透過這樣的形式呈現。這種書寫能夠抒發個人生活中的感受,也間接使創作者進行自我探索,提供個人生命反思與療癒的機會。
追星族對於偶像的諸多投射的確不切實際,甚至有點莫名其妙。但在能夠分辨想像與現實,且不傷害明星本人的前提下,其實不用過度批判,因為即便是投射情感,對追星族而言,也並非虛幻。有人在生活壓力與人生低潮中,因為追星才有活下去的勇氣;也有人因為看到偶像做公益,而想要成為對社會更有貢獻的人。不管哪方面的影響,追星都會增加生活動力;人們透過追星獲得陪伴、療癒,甚至進一步自我成長與實現。而追星族也能夠在粉絲社群中,獲得更多與他人互動交流的機會——有人因此認識人生中的好友,也有人找到伴侶。不論追星是否影響戀愛,都不該拿來比較。有的追星族追星時間長達十幾年,偶像明星陪伴他們走過許多人生階段,已經在他們生命中佔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如此深遠的情感,並不是戀愛就能替代的。
戀愛≠真實,追星≠不真實
對於追星與戀愛的爭論,可能是出於:人們認為喜愛非現實人物是一種「退而求其次」或「逃避現實」的刻板印象,彷彿一定要進入現實的感情關係,才能體驗真實的愛;要有另一個真實的人,才能夠提供自己「被愛的感覺」。但這其實是一種迷思,因為即便在現實關係中,同樣會對彼此有許多投射及虛幻的想像。人如果無法察覺那些試圖在對方身上索取的愛,其實應該是自己給予自己的;就會對對方的限制及無法滿足自己,而感到失望。
多數的愛情或伴侶關係並不如電影般夢幻,一見鍾情或王子與公主的完美結局,可能是風風雨雨的開始;反而須要經歷一番掙扎與對話,才能迎來真誠且相互付出的關係。因此,比起在對方身上找到理想化或救贖般的愛,現實關係也許能使自己看到更多的匱乏,以及需要療癒之處。所以,如果硬要說戀愛哪裡比追星好,大概就是提供了更多能夠面對生命中各種創傷的機會吧!不過,人們也不一定只能透過感情關係獲得成長,畢竟不同的人會在不同領域面對生命難題。有時候戀愛可能不僅無法療癒,甚至還會帶來新的難題;反而追星還更能夠提供單純的療癒,進而使人有面對難題的力量,成為個人生命很好的幫助。
總而言之,不論一個人是不是擁有現實的感情關係,如果不懂得先愛自己,恐怕無法體驗真實的愛與被愛。在不過度理想化的前提下,不管追星或戀愛,都可能為人帶來生命的療癒與力量。但要注意,若過度地將追星或戀愛視為救贖或解藥,同樣是有問題的。由此可見,「現實」並不能做為評判好壞的標準,也不能做為論斷情感真實與否的依據。期待我們可以用更開闊的心胸,來看待追星帶來的助益,而不是因為崇尚「現實」,以致落入特定的偏見之中。
附註:
1. Veli-Matti Karhulahti and Tanja Välisalo “Fictosexuality, Fictoromance, and Fictophilia: A Qualitative Study of Love and desire for Fictional Character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202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