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96期 無障愛
字級調整:

大專世界
在司馬庫斯遇見.祢」泰雅族人與土地連結的印記
當司馬庫斯的族人認同這塊土地的意義與價值、歷史的脈絡,以及未來的重要性,我想這塊土地早就深深地與族人相連在一起了。
關鍵字:司馬庫斯  泰雅族  土地連結 
作者/Sibal.Banah (國立東華大學法律學系原住民專班學生,文蘭基督長老教會青年)
回顧泰雅族人的遷移史,第一批來到司馬庫斯的族人,為了後代子孫的未來,翻山越嶺、不畏千辛萬苦地來到上帝為其預備的應許之地。而日本帝國為了理番,推行集團移住政策,命令全部族人離開原居住地,致使司馬庫斯成了黑暗部落;但當族人再回來的時候,上帝更眷顧他們,賜予他們智慧得以管理這塊土地,使其成為「上帝的部落」。
 
泰雅族人與司馬庫斯

司馬庫斯基督長老教會的 Yuraw 長老曾說:「早在幾十年前,司馬庫斯這塊土地尚未開發之時,就不間斷地受到黑道集團的干擾,甚至揚言威脅居民,要對住在山腳下的孩子們動手腳,迫使部落頭目臣服於權勢之下。但當部落的人同心合一抵擋財團的入侵時,上帝幫助了泰雅族人,使其躲避刀劍的鋒芒,讓黑暗權勢改頭換面,並且承認永遠不會再來干擾部落的居民。
 
歷代志下卅二 8:「與他們同在的是肉臂,與我們同在的是耶和華——我們的上帝,祂必幫助我們,為我們征戰。」(和合本)當司馬庫斯的族人認同這塊土地的意義與價值、歷史的脈絡,以及未來的重要性,我想這塊土地早就深深地與族人相連在一起了。
 
司馬庫斯的頭目 Masay 長老向我們說了一個比喻:「在獵場中,山豬若稍微不留意就會中陷阱,成為獵人手中的獵物;而我們原住民只要稍不留神,我們的土地就容易成為財團和政府的手中物。」回看歷史,我們明白這塊土地是祖先翻山越嶺得到、上帝賜予的迦南美地,充滿無數族人的汗水和長輩對後代子孫的期待;期盼後人能堅守這塊產業,持守祖先的夢想,不輕易淪為屬世強權的待宰羔羊。Masay 長老最後還提醒:「若現在不為族人堅守最後城池,那還有誰要為你征戰?
 
若不親身感受山靈

踏入司馬庫斯的巨木群,看到聳立的眾巨木,都有屬於自己的名稱及出生年齡,其中有幾棵更顯示其利用價值:「五號巨木,泰雅名『Pot』,樹種『台灣扁柏』。相傳族人至鴛鴦湖一帶獵水鹿,在檜木林休息,就地取材生火取暖,結果從火堆中發出『Pot. Pot.』的聲音。」說明泰雅族人早在 1991 年發現巨木群時,祖先就已經與巨木群有所連結,並且利用扁柏的精油做成獨門藥方,醫治家中孩子的皮膚病。看見泰雅族祖先善盡自然資源,印證後續的土地共存、共營計畫是可行的,進而令我明白大自然對人類有多麼重要,更心領司馬庫斯人堅持的意義。
 
當我用心體會這塊土地帶給我的感受及影響時,我就更能明白來自泰雅族祖先對族人的期待。正如同 Mama Taya 所訴說的生命經歷:他從小就跟著父親到溪邊射魚、爬山,總是身體力行地跟隨父親感受自然之美,讓他也自然而然產生身體記憶。他認為:「接近大自然是維持與祖先聯繫的方式之一,並且持續相信上帝透過自然之美,感動每一個想家的人。
 
思念.司念,思己.司己

1926 年,日本人用武力強迫當地泰雅族人搬遷到尖石鄉公所附近,後來日本戰敗後,族人又回到司馬庫斯。或許因為這裡有熊、鹿可以填飽肚子,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思念司馬庫斯這塊扎根的土地,思念祖先的墳墓在這個地方,思念祖先對土地和大自然所經歷的感情;因著思念,他們再次回到司馬庫斯這塊上帝所賜予的產業。但是,當我們原住民青年思念祖先留下來的土地時,我們又該往哪裡尋呢?現代年輕人又有多少人記得祖先的尋根之苦?
 
然而,當我看見居住在司馬庫斯的孩子,能夠如此自然且自由地說出自己從何而來、自己的身分又為如何時,我想,泰雅祖先對後代的期望應該已經完成一大半了吧!並且,因他們還住在這塊土地上,祖先在彩虹橋上應該也感到欣慰吧!
 
回到我自己的生命經歷。或許是世代的悲歌、文化傳承的缺陷和身分認同的不清楚,致使我未曾更多、更深地正視我與土地的關係,甚至連與太魯閣族相關的山,我大多仍不清楚,怎麼還能明白祖先的心意呢?當看見司馬庫斯族人如此與土地共依共存,並且活在上帝大能的同在裡,使我也開始渴望與山林建立關係、與自然建立連結,我要用身體去聆聽那來自祖先的呼喚。
同作者相關文章:
在司馬庫斯遇見.祢」泰雅族人與土地連結的印記 (第 196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96 期 無障愛 (73-75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96期  2024年  6月 無障愛 196
本期主題:無障愛
發行日期:2024/6/10
有愛無礙
我們都有可能會不方便!
我是教會中的障礙信徒
相逢在「東方」以外——神學與身心障礙的對遇
打造無「礙」空間,讓更多人可親近主
從《我說話像河流》談障礙的「言說」與「聆聽」
熱帶醫學之父:萬巴德
為所有人打造「無障礙」的海佃教會
陳平逝世十年
陪伴心智障礙者,創造生命的各種可能
愛與礙的距離
聾聽共融:談如何與聾人共處及合宜的態度
我是聾基督徒,也是聾牧師
學習做戇人,甘願做戇人
「福氣啦!」因為這是我的生命
亞伯拉罕通過考驗了嗎?
讀士師記,再思權力與領導
本心
在司馬庫斯遇見.祢」泰雅族人與土地連結的印記
用心陪伴青年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