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99期 真相:Truth 出——馬可福音
字級調整:

好書櫥窗
追尋失落的讀經藝術
宗教人為了回應各時代的處境––––不論是源於聖典詮釋的行動策略,或是源於聖典的密契經驗所帶出的洞見––––都反映出宗教實踐者面對自身或信仰困境時,尋求出路的渴望。
關鍵字:失落的聖典  追尋世界宗教的真義 
作者/張瑋哲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神學研究所學生,本刊編委)
左腦與右腦並用

在《失落的聖典:追尋世界宗教的真義》(The Lost Art of Scripture: Rescuing the Sacred Texts)中,作者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以左右腦認知功能差異,開啟她關於宗教經典的討論。她注意到:「現代社會十分看重左腦提供的經驗與客觀洞見」,這已然為人類社會帶來好處;但是在這前提下,「右腦所提供關於覺察他者,對關係敏銳」的特質,在當代社會的宗教實踐層面,卻被擠壓到非主流的位置。
 
然而,左右腦並行且功能緊密交織的觀點,從阿姆斯壯對宗教的研究中發現:宗教信仰在古代實踐中,已有刻意培養「右腦覺察」的意識;特別是透過詩人、先知在其中的信仰實踐——有人透過聖典經文傳遞洞見、有人受聖典啟蒙而深入覺察,左右腦理解的整合,仔細地在不同宗教的信徒中得到實踐。宗教的實踐對應每個獨特的時期,有各自對於經典詮釋與神聖密契的偏好,猶如鐘擺的兩端,透過阿姆斯壯從左右腦認知功能的差異與整合,對應到宗教的理解上,就成為聖典詮釋與倫理實踐(左腦),以及神聖/密契經驗(右腦)的關係。
 
聖典與宗教實踐

從本書中開頭的論述,也隱約能成為當代台灣基督宗教信仰實踐模式的借鏡。若以筆者自身的信仰經驗為例,立場保守且重視經典詮釋與倫理實踐的群體,以及另一個被稱為「靈恩教會」的群體,這兩個群體在台灣基督宗教的實踐中完全沒有交集,甚至雙方對彼此也充滿想像與誤解。透過本書的切入點,在當代的處境中,或許可以成為我們理解不同信仰實踐方式的起點。
 
對作者來說,聖典對於宗教團體產生的影響不單在文字上,甚至吟誦的節奏也是聖典發揮影響的一環——透過認知科學的啟發,提供了經典理解的新思路。此外,當作者談到宗教經驗的詮釋及不同宗教彼此的交流時,「聖典的詮釋」與「密契經驗」在信仰實踐中是相互辯證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反映在獨特的歷史脈絡中,宗教人為了回應各時代的處境——不論是源於聖典詮釋的行動策略,或是源於聖典的密契經驗所帶出的洞見——都反映出宗教實踐者面對自身或信仰困境時,尋求出路的渴望。不論哪種宗教實踐的形式,宗教人都以其理解與獨特的時代處境不斷對話,而這些論理實踐或密契默觀就成為信仰賴以維繫的動力。
 
「唯獨理性」之外

本書分為三大主題:「宇宙與世界」、「神話」和「理性」。在「宇宙與世界」中,作者透過以色列、印度及中國三個不同文化孕育出的宇宙觀,闡述其宗教實踐。「神話」篇章則進一步陳述三個不同的宇宙觀,怎樣因時代演進而發展出不同的宗教洞見,作者特別注重宗教面對困境時的重新解釋——新的靈性觀點、宗教見解,以及如何與舊的宇宙觀對話,甚至整合,這些都是本書的有趣之處。作者對於宗教在宇宙觀建構的討論,以及據此衍生的獨特實踐面向,包括經典的整合、身體的規訓、誦讀與專注、宗教可以言喻與不可言喻層面的探究,即便她所舉的案例是不同的宗教,但站在基督宗教的角度閱讀,亦能透過書中的觀察反思信仰。
 
最後,作者特別討論的「理性」,即指涉從近代西方宗教改革後提出的「唯獨聖經」和啟蒙運動的「唯獨理性」;對作者而言,這是西方文化漸漸步入靈性狹隘的過程。關於這點,雖然筆者認為作者對於北美基督宗教在現代主義的時代精神下,將聖經收編在理性科學之中的論證頗為精彩;但更為重要的,是經典中的非理性面向逐漸受到忽視。作者關懷的課題即是:「重拾讀經的藝術」;在阿姆斯壯的想法中:聖典怎樣反映出宗教的宇宙觀?以及聖典在獨特的處境中,怎樣受到閱讀與詮釋?
 
本書特別討論聖典的整理、詮釋,以及倫理回應的態度,認為透過比較不同宗教傳統的經典閱讀,都能帶給宗教實踐者新的靈感亮光。例如:當筆者讀到作者談到佛陀的「方便」(upaya ,註1)法門時,是依著對方當下的狀態來引導,而不是以認為對方應該成為怎樣的樣貌來要求;另外,作者提到:為了服從權威而接受教條,則屬於不善巧(akusala ,註2),這樣只會使宗教觀念成為精神偶像和執著的目標。
 
然而,要依著他人當下的信仰狀態去引導,需要非常敏銳的覺察,而這覺察牽涉到他人與自身。若以當代台灣基督宗教的經驗來看,「唯獨理性」或「唯獨聖經」的意識形態,仍影響著台灣基督徒對於信仰的展現與表達。例如:在筆者過去所處的大學團契中(2010 年前後),聖經與科學的關聯常常成為團契的講題,並且「辯證/護教」也會無意間成為基督徒面對不信者的意識型態。然而,本書不斷提醒讀者,除了以辯證的方式理解聖典,也有另一條理解聖典的道路。因此,放棄對某個權威經文解釋的執著,並重新面對經文,也許是慣於受「權威」引導的台灣基督徒可以嘗試調整其詮釋經典的方式。
 
追尋失落的讀經藝術
 
關於作者所提的寫作動機:「追尋失落的讀經的藝術」,是奠基於作者的宗教史知識。每個宗教經典的生成,以及後續「不斷的」詮釋,都是宗教信仰在碰到困境時,一種對於全局的回應。其可貴之處,不只有對經典內容的理性思辯及延伸出來的倫理討論(左腦),更為重要的,則是另一種對經典的偏向密契的理解(右腦)。
 
透過本書,筆者反省過去閱讀經典的方式,也發現自己深刻受到「唯獨聖經」的影響,使用理性收編聖典,特別是仔細分析經文的時代背景、文學脈絡、上下文的討論,卻對於經文「故事」的聆聽很難有共鳴。然而,聖典不單只有理性的面向,在文字的陳述中更蘊含人性。
 
有一次,筆者受大學朋友邀請參與(非基督徒)劇團讀經的經驗,改變了筆者對於讀經的想法。當時,我們一起閱讀馬可福音,形式非常簡單,參與者可以按照自身對經文的感受,一節一節朗誦下去,並自由地停止或接力朗誦。而當我們彼此誦讀的時候,有時會停在一些諸如:「在耶穌身上,有什麼吸引西門與安得烈的事物呢?」(可一 16~20)或者:「希羅底在殺掉施洗約翰的行動裡,她怎麼想這件事?」(可六 14~29)的討論,並且彼此分享經文中人物背後的故事,以及在事件當下某些角色的心境轉折。
 
那次的閱讀經驗對筆者來說很新鮮。首先,筆者發現:「誦讀」在聆聽內容的當下,對經文的理解會產生微妙的變化,例如會注意到過去閱讀時草草略過的段落;其次,當筆者放下文本,專注聆聽他人的誦讀時,也會對經文產生不同的感受;而聆聽後的回應,更多半連結於個人生命的經驗。
 
透過講故事(詮釋)與聽故事(再詮釋)的過程,幫助聆聽者與講述者進到故事中,進一步將自己的生命經驗與故事相互交織。這樣的交織並非要我們停留在故事中,而是進一步透過講述與聆聽,在信仰的歷程裡不斷推動我們、激勵我們,並且轉變我們。這也可以說是另一種「聖典閱讀的藝術」;透過敘事與聆聽,讓神聖的臨在透過故事跟我們受到磨難的生命彼此交織,成為信仰深厚且不停止的動力。
 
附註:

1. 梵語,指巧妙的接近、施設、安排等,是一種向上進展的方法。
 
2. 梵語,指沒有善良巧妙之意。
同作者相關文章:
追尋失落的讀經藝術 (第 199 期)
後疫情的宣教與牧養 (第 189 期)
重建共善:現代社群關係的再想像 (第 176 期)
屋簷下的交會: 從互為主體的社會關顧再思教會靈性關顧 (第 172 期)
「幸福」抉擇 (第 169 期)
我們團契是為了受差遣:TKC七十才開始 (第 168 期)
在起頭… (第 167 期)
新酒裝在舊皮袋?「挑戰」或是「道成肉身」 (第 166 期)
出去走走,來自「他者」的邀請 (第 16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99 期 真相:Truth 出——馬可福音 (44-46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99期  2024年  12月 真相:Truth 出——馬可福音 199
本期主題:真相:Truth 出——馬可福音
發行日期:1900/1/1
從加利利走向耶路撒冷
查考馬可福音前要知道的事——淺談百年來的馬可研究
耶穌的多重宇宙
是「狗」又不是「狗」
超越拒絕與拓展使命的對話:馬可福音七 24~30 的神學反思
在羅馬帝國與猶太權威之下:馬可福音二章 1~12 節的空間和地方
愛與非暴力的社會運動:林哲夫與 URM
在經課表中宣講——淺談《修訂共同經課表》的形成與使用
我總是想像你離開後的日子 ——閱讀羅冠聰《時代推著我們前行》
追尋失落的讀經藝術
當歷史走向日常
泰澤大冒險
見樹、見林,尋覓上帝藍圖之旅
與祢一起走
新時代的台語文運動
因為有限,才能去愛——臨終陪伴給我的功課
MEBIG 禮拜的心路歷程
來自監獄的生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