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8 世紀啟蒙運動以來,「歷史中的耶穌」已經成為當代聖經學和神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啟蒙運動強調理性、科學與經驗主義,反對盲從宗教權威與傳統教義,促使學者對聖經與宗教進行歷史性與批判性的研究。耶穌的形象不再僅僅依賴傳統的信仰描述,而是被置於歷史的框架內重新進行探討,試圖透過歷史與社會科學的方法,從文本和考古資料中重建其真實樣貌。
馬可福音因被視為最早關於耶穌事蹟的記錄,成為歷史耶穌研究中的關鍵文本,為耶穌的歷史性提供了重要依據(雖然後續有學者對福音書的成書順序提出不同看法)。然而,在這一研究帶來新的視角與理解的同時,也對傳統的基督信仰提出了挑戰與啟發。
「歷史耶穌研究」的歷史
學者們普遍將「歷史中的耶穌」的研究歷程大致分為幾個主要階段:「第一次探索」(Old Quest,之後經過了一段「無探索」時期)、「第二次探索」(New Quest)和「第三次探索」(Third Quest);亦有部份學者認為現今處於「第四次探索」(Fourth Quest)。每個階段都隨著學術環境的變化,而有其獨特的方法與關注。
第一次探索(18 世紀末至 19 世紀末)
在啟蒙運動的影響中,學者開始以理性與批判的角度,試圖區分耶穌的生平與教會神學中的基督形象。雷馬魯斯(Hermann Samuel Reimarus)是這一探索的先驅,他質疑福音書中的超自然敘述及耶穌屬靈救主的形象是門徒與教會塑造出來的,目的是為了掩蓋耶穌的失敗,並維持自身的地位及信仰基礎,而真正的耶穌是想要在政治上解放猶太人的改革者。這在當時是極具革命性的觀點,它挑戰了傳統的信仰基礎,也引發持續性的學術討論。
除了學術上的論點,也有一些學者試圖從不同的角度描繪耶穌的生平,如史特勞斯(David Friedrich Strauss)與勒南(Ernest Renan)分別以歷史批判與浪漫主義的角度各寫了一本《耶穌傳》——前者認為福音書中的神蹟是基於基督徒群體的信仰需求所創造的神話;後者則將耶穌描繪為崇高的道德導師,以人性的角度理解耶穌的行動與思想。
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在其著作《探索歷史中的耶穌》(The Quest of the Historical Jesus )中,整理了從雷馬魯斯到韋雷德(William Wrede)等數十位學者的論點,並進行批判性的總結。他認為:自由神學或理性主義的學者將自身的立場投射在對耶穌的研究中,過於強調耶穌在道德倫理上的教導,卻忽視了祂的末世觀。史懷哲指出:應該將耶穌的教導理解為對上帝國即將來臨的宣告,而非一個簡單的倫理改革運動。
第一次探索為耶穌的歷史研究奠定了基礎,推動學術界對福音書文本的批判性分析。儘管其中許多論點引發爭議,但它開啟了歷史耶穌研究的持續進程。
無探索(No Quest,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
許多學者受到史懷哲的影響, 認為「歷史耶穌」的研究難以再有進展。凱勒(Martin Kähler)也在他的著作《所謂歷史的耶穌與歷史的、聖經中的基督》(The So-Called Historical Jesus and the HistoricBiblical Christ)中,對歷史耶穌研究提出了嚴厲批評。他認為:歷史上的耶穌與信仰的基督之間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信仰的核心是神學中的基督,而非學者們試圖重建的歷史人物。他們的研究引發了無探索時期。
此外,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衝擊與存在主義的興起,學者們更關注於耶穌的神學意義,而非重建歷史。聖經學者布特曼(Rudolf Bultmann)也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福音書中的耶穌形象已被早期基督教神話化,無法通過歷史方法精確還原。布特曼提出「去神話化」(Demythologization)理論,主張理性化解讀福音書中的神話性敘述,找出其背後所闡述的意義。同時,巴特(Karl Barth)也強調基督教信仰應以啟示為基礎,而非依賴歷史研究。這些學者的論點都進一步減少了探索歷史耶穌的熱情。
這一時期的學者對於耶穌歷史性的研究持懷疑態度,認為現存資料無法提供足夠證據來重建耶穌的生平,因此放棄了對「歷史耶穌」的積極探索;耶穌的形象更多被視為教會神學的產物,而非可被具體驗證的歷史人物。無探索時期促使學界反思歷史耶穌研究的侷限性,強調耶穌的神學和啟示意義,並為後來的探索奠定了理論基礎。
第二次探索(20 世紀中期)
布特曼的學生凱塞曼( Ernst Käsemann)於 1953 年的一次演講,引發學術界再次關注歷史耶穌的探索。凱塞曼強調:儘管耶穌的形象經過福音書的神學加工,仍然能從中發現歷史耶穌的痕跡。這時期的學者認為:有必要重新審視耶穌的歷史言行,相信透過仔細的文本分析,可以找到真實的耶穌形象。他們強調透過批判性方法來判斷耶穌的言行是否真實,如「不相似原則」(criterion of dissimilarity)與「困窘原則」(criterion of embarrassment)。前者認為那些與猶太背景和早期基督教社群不相似的教導,更可能是真實的;後者則認定那些對早期教會不利的敘述,不太可能是後來捏造的。「不相似原則」雖然強調耶穌獨特的基督論角色,卻也使耶穌與祂的猶太教背景產生較大的距離。
這一探索建立了新的準則來探索耶穌的歷史性,試圖通過新約文本還原耶穌的歷史面貌,雖重新引起對歷史耶穌的興趣,但未能持久,影響力也有限。
第三次探索(20 世紀末至今)
二戰前的歷史耶穌研究,尤其是第二次探索,更多側重於耶穌的神學意涵,忽略了祂在猶太社會中的具體角色。二戰時發生的猶太人大屠殺,引起全世界的震驚,隨著對種族、宗教迫害的反思,許多學者意識到,必須重新審視基督教與猶太教之間的張力,並考慮耶穌的猶太人身分與身處的宗教文化背景。
對耶穌所在時空背景的關注,開啟了多元豐富的詮釋與研究進路。學者們通過考古學(特別是死海古卷,為耶穌所處的時代提供了更多直接證據,使學者能更精確地重建耶穌的歷史背景與猶太社會的宗教氛圍)、社會科學、語言學、文獻分析、歷史學、宗教學等等跨學科的結合,對文本及歷史資料進行更全面的發掘、蒐集與分析,研究當代的政治社會環境、多元的社群、耶穌同時身為猶太人與希臘人的重疊角色、其他的宗教運動、耶穌的事蹟透過何種方式被傳承等,更立體地還原耶穌的歷史形象,同時對以往的探索進行更深入的反思與探討。
第三次探索重視耶穌的猶太信仰背景,其不同視角與方法的多樣性,正醞釀並為下一次的探索鋪路。
上述的整理僅提供歷史耶穌研究的概略方向與歷程,無法涵蓋探索過程中的複雜性與廣度,隨著探索逐步深化,歷史耶穌的研究對傳統基督信仰也產生了深遠的衝擊。
對傳統基督信仰的衝擊
從第一次探索以來,學者們透過歷史批判的方法,試圖將耶穌還原為一位猶太背景下的歷史人物,這使得教會傳統的神性基督形象,逐漸轉變為關注社會公義的改革者和道德教師。耶穌的死被視為羅馬政治體制對反抗者的懲罰,而非神聖救恩計劃的一部分。這種對人性耶穌與政治/社會角色的強調,削弱了耶穌的神性,並挑戰了耶穌在教會中長期作為救世主的獨特地位,使救恩神學納入政治/社會解放的觀點,從個人與上帝之間的屬靈關係、超自然的救贖行為,轉向社會、道德層面的釋放與改革。
此外,跨學科研究也對福音書的詮釋提出挑戰。傳統教會將福音書視為耶穌言行的精確紀錄,並依賴其神聖啟示來確立教義。然而,許多學者指出:福音書是由不同作者在特定社會文化與宗教背景下寫成,經過編輯並帶有各自的神學動機,並非純粹的歷史記載。這種觀點顛覆了傳統的字面解讀方式,促使人們對某些福音書敘述的真實性產生質疑,而提出新的解讀模式,讓福音書的詮釋更向文化、歷史背景及編輯過程傾斜。不僅挑戰教會傳統對文本解讀的權威性,更動搖信徒對經典的堅信與依據,迫使教會和神學家重新思考如何在文本的神學意義和歷史性之間取得平衡。
當代教會與神學界的回應
對歷史耶穌的探索並不全然造成歷史與信仰的對立。鄧恩(James D.G. Dunn)探討了門徒記憶中的耶穌對歷史耶穌的影響,這些記憶與信仰傳統交織,形成了教會對基督的信仰 。巴克(Sven-Olav Back)與海耶(Cees den Heyer)也分別從不同的學術方法,以及不同時代與文化背景所塑造的耶穌形象的獨特性,帶出歷史與神學之間對話的重要性。
研究者必須意識到自己的意識形態/偏見,也應盡力透過嚴謹的歷史研究,以接近耶穌的歷史形象;對歷史耶穌的研究,不再只是試圖分割信仰的基督與歷史的耶穌,而是進一步透過兩者之間的對話,尋找互補的關係。部分神學家如賴特(N.T. Wright),也嘗試整合歷史耶穌的研究與傳統的信仰框架,強調耶穌的猶太背景和彌賽亞角色,並指出這些歷史見解不僅沒有削弱信仰,反而豐富了基督論的深度 ;奧庫蕾(Teresa Okure)則提出:歷史耶穌的研究不再只侷限於西方視角,而是納入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理解與詮釋,例如耶穌的形象在西方文化中常被視為改革者,在其他文化中則常被理解為醫治者與解放者;馬爾許(Clive Marsh)建議重新檢視探索耶穌的議程(agenda),指出歷史耶穌研究並非單純的學術探索,學者們的信仰與背景會影響對耶穌的詮釋,承認並檢視這樣的議程,有助於理解耶穌形象的多樣性。
這些進路都反映出教會與神學界對歷史耶穌研究的態度,也有多元的聲音;許多信仰群體試圖在保持信仰核心的同時,開放重新審視耶穌的形象,積極回應現代學術的質疑。
對今日基督徒的反思與啟發
「歷史耶穌研究」促使基督徒重新思考自身的信仰認同與實踐。多元化的詮釋挑戰了對耶穌神性的單一理解,也與基督徒的信仰認同形成張力。基督徒必須在與多元視角的對話中,反思自身對耶穌的信仰認同,是否過度侷限於某種單一詮釋?這樣的張力同時帶來啟發:信仰的核心到底是什麼?耶穌作為救主的身分,如何與祂的歷史角色共存?如何在多元的詮釋中,尋找與自身認同的一致性?
「歷史耶穌研究」顯示出人們對耶穌的理解永遠是有限的,但這不妨礙基督徒在多樣性的張力中,堅守與深化對耶穌基督的信仰。同時,歷史的耶穌也提醒基督徒:信仰不該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神學概念中,而應融入實際生活——透過政治、宗教、文化的複雜性,進一步認識福音所蘊含的力量與盼望。我們得以看見信仰的基督如何在具體的處境中實踐祂的教導,「道成肉身」成為那位歷史的耶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