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言所當言,不討好教會,對於不同觀點也盡量維持平衡、理性的報導,期待在這依賴網路懶人包、忽略獨立思考的所謂『理盲時代』,能成為一個思辨真理的清流。(陳錦生/《新使者》雜誌社社長)
2025年 2月10日那天,欣見第200期《新使者》雜誌出現在我手中!作為長老教會高齡信徒的我,迫不及待快速翻閱整本雜誌!
當然,現任雜誌社社長陳錦生教授所寫的〈走過 200 期的坎坷路〉,是第一篇仔細閱讀的起點——從1963的《使者》到1990《新使者》,再到2025,《新使者》歷經六十餘載,實在是近乎奇蹟的恩典!
作為長期讀者的我,早在《新使者》第10、18、67期(1992/6/10、1993/10/10、2001/12/10)就有過比較特殊的投稿經驗。我分別投稿了:〈典範轉移與信仰的反省〉、〈從『近代物理』看『生態學』的巔覆性〉、「牧師、神父、花、和尚〉三篇文章,非常感謝當時的主編容許我的文章刊登在《新使者》雜誌!
陳錦生社長簡要提到成功的雜誌的特色:明確定位、高品質內容、設計吸引人、讀者參與互動、主題與時俱進、內容形式多樣化與數位化、運用社交媒體與靈活的商業模式。當然,也要感謝所有社務委員和主編、行政同工全力的擺上!誠心獻上我的禱告,求主在200期之後,繼續使用這份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