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
新使者雜誌
>
第40期 廣電媒體與宣教
字級調整:
特稿
漢語神學心靈的激盪──劉小楓台神座談會記實
關鍵字:
作者/林淑芬
(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現為曠野雜誌主編。)
時間: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下午二時
地點:台灣神學院
與會者:
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劉小楓、楊熙楠、葉仁昌、龐君華、曾慶豹
台灣神學院──林鴻信、鄭仰恩、王陽明、陳碧蘭、石素英
台南神學院──郭榮敏
中華福音神學院──周功和、周學信
校園書房──吳鯤生
原住民代表──林賢豐
錄音、記錄、整理:林淑芬
記錄者按:劉小楓於一九九五年十月初應台灣神學院代理院長林鴻信牧師之邀,蒞校分享他從文化進入信仰的歷程,並了解台灣處境下神學工作的現況,以及傳遞其將福音信息傳入學術文化領域的異象。
從《拯救與逍遙》、《逍遙與拯救》到《走向十字架的真理》,劉小楓對發展文化神學不遺餘力,廣為台灣基督徒文化界所熟知。他不但主編《漢語神學學刊》,並大力推動神學名著漢譯,目前在香港主持「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的學術工作。
劉先生曾為馬克斯主義者,而後轉向儒家思想,因為閱讀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而接觸信仰,最後才閱讀聖經。他認信基督信仰,卻不屬於任何教會,因他深信基督教信仰應該紮根於社會與文化,而不只是在教會與神學院裡面。大陸「三自」主席丁光訓稱之為「文化基督徒」,並認為自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知識界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對基督教深富好感。此次座談會匯集不少台灣本地神學工作者,稱得上是罕見的神學盛會。當日討論的主題集中於文化神學與教會神學的隔閡、本土神學、亞洲實況下的神學及宗教對話等問題上,不論是挑戰抑或是回應,皆充滿深刻的批判與省思,茲輯錄如下,容或對台灣教會信徒有所裨益。
劉小楓:此行最主要是想聽聽諸位對「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事工的意見及建議,以作為我們未來努力的參考,同時也了解各位對於神學發展的意見。「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要是想在文化領域中把基督教的信息放進去,如何使福音的信息進入學術文化的領域,成為具影響力的思想,這是我們主要的想法。目前我們的工作內容包括:經典叢書的翻譯、辦學刊、在大陸舉辦一些基督教神學的學術課程(例如每年與北京大學合辦基督教文化講習班)、設立基金培養基督教學術研究人才等。
※ 人文神學與教會神學必然分離?
劉小楓:目前我所聽到關於「漢語」的意見,大概有兩方面:台灣的天主教方面對我們的工作比較支持;基督教方面則有一些批評,批評來自兩方面:一是認為我們太偏重人文方面,與教會事工脫離,會不會對教會有不利的影響?最近在「時代論壇」中就有一位神學家指出,這樣的發展,會不會使教會神學家的權威受到威脅?也就是說,這樣的發展方向會不會形成一種人文神學,與教會神學產生衝突?對此問題,還有一種看法,就是認為人文神學不可能有太強勢的發展,以至於取代教會神學。總之,不論你認為人文神學的發展是否會對教會神學產生威脅,前提都是此兩者之間是一種分離的關係。
另一個意見便是我們在做基督教經典叢書的翻譯工作時,有許多非基督徒參與其間,雖然他們對基督教有某種程度的認知,但畢竟他們並沒有受洗或參與教會生活,所以有人會質疑他們是否能夠把握基督教的信息。
就台港大陸三地來看,中國大陸的基督徒較能肯定這樣的工作,因為環境的因素使他們在許多方面受到牽制,這樣的工作可以為他們拓展一些空間,如果我們在學術領域能做這些工作的話,也許可以改善大陸長期以來對基督教的偏見。
鄭仰恩:我個人相當贊成以「漢語」來取代「華語」,因為「漢語」的涵蓋性較大。我個人對福音與文化的關係較感興趣,且較會以身分認同的立場來處理此一問題。例如在做「台灣教會史」研究時,常會面臨一個問題,即作為基督徒的身分如何與作為本地台灣人的身分取得認同,我很期待「漢語」能提供我們在這方面的心得,即當你們作為一個基督徒的身分認同與作為中國人的身分認同產生衝突時,你們如何處理?
「道風山」過去是做宗教對話的地方,我不知道現在宗教對話是否還是你們關心的主題?特別在亞洲這個諸宗教聚集的地方,宗教對話是否還是「漢語」關心的重點?另一個問題是,「漢語神學」如何被放在亞洲神學的實況中來看,亞洲目前有東南亞神學院的系統,他們也有發行「亞洲神學論集」,因此我想請教「漢語神學」是否以後會與東南亞取得聯繫,或是你們如何看待亞洲神學的實況?希望等一下可以有關於這方面的分享。
※ 神學的「土地」在哪裡?
葉仁昌:剛才劉弟兄提到大陸目前對於基督教文化產生高度的興趣,我想這會不會與民國初年,特別是新文化運動以後那段期間,對基督教的興趣有點類似,亦即一種開放後的新氣象,台灣與大陸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就此而言,也許兩地讀者會有不同的反應。對台灣來講,正處於一個高度發展的階段,宗教雖然有復甦的現象,但宗教中的神學好像也跟著哲學一起冷落了下去,由此可見兩地的社會發展階段不同,因此我想問的是,你們對台灣的發展策略是什麼?大陸、港、台三地的社會發展不同,其社會需求也不同,是否真能存在一個所謂的「漢語神學」?
而這又牽涉到一個問題,我們說德國神學發展自德國,美國神學發展自美國,但我要問的是,「漢語神學」的土地在哪裡?如果完全不考慮土地因素,「漢語神學」的時空性及現實性是否太薄弱?因為所謂「文化」並非抽象的概念,依我的了解,文化是與土地密切相關的,我不太能理解一種沒有「土地」的文化概念。
關於教會和神學的關係,以我自己來講,我曾有一段時間與教會疏離,做一個「文化基督徒」,但是後來回到教會以後,思想起這段歷程,深深地體會到教會是神學的實踐,神學應該成為教會的引導,並且幫助她。因此我建議,「漢語」可以討論教會的事工及牧養,且必須是本質性意義的討論,而非策略的運用,這樣或許可以縮短文化神學與教會神學之間不必要的距離。
龐君華:我十分肯定「漢語」在文化神學上所作的努力,因為當我們認同較實際的教會發展,與一般民眾的需求時,時常不能感受到來自知識界文化心靈的掙扎,佛教、禪宗都能打進文化菁英的圈子,唯有基督教與他們似乎沒有關聯。透過文化神學的努力,可以讓他們對基督教的了解不只停留在福音四律、教會的教導,而有更豐富的內容。
吳鯤生:我一直對「福音」的意義很感興趣,對台灣的基督徒而言,「福音」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我最近看了一本書,提到「敬拜上帝與上教會的關係很小」,作者覺得從聖經的觀點來看,「敬拜上帝與生活的關係很大」,雖然我不完全接受傳統福音派的看法,即以教會為主體的群體,但也不傾向完全切斷這種關係,所以我還是要提醒「漢語神學」,神學絕不能抽離人群。
郭榮敏:我很佩服基督徒中有人願意從文化出發來接觸基督教,但我覺得當我們談亞洲神學的時候實在太大膽了,究竟什麼是亞洲神學?亞洲神學的定義是什麼?另外,我認為凡是神學,它的內容都是道成肉身,腳踏實地在自己的土地上,對上帝的愛做出回應,這就是本土神學了,何須界定亞洲神學、本土神學或日本神學。
若形式與本質可以區分,則我們可以有聖經的本質,但卻可以套上本地的形式。劉博士所做的,可以使基督教福音的本質透過文化的形式,使人接受,我認為是正確的。依據舊約聖經的記載,希伯來人能夠把迦南人的東西拿過來,但耶和華宗教活生生的力量,不僅是融合他們,更是重整過來,成為聖經的一部分。同樣地,如何把基督教變成華人的宗教,便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曾慶豹:我在大學求學的經驗裡,一直覺得為什麼我們能讀得懂新儒家、佛學,而新儒家及佛學的學者卻似乎常常誤解基督教。後來我發現這些人其實都很用功,但是他們沒有管道可以好好理解基督教,所以我認為如果有人可以用學術性的語言,把基督教思想的內容介紹給他們,也許對這些人會有幫助。
林鴻信:做神學不能失去處境,對上帝的信如果不能用愛、用情來傳達對具體的人、具體的土地的關懷,似乎有一些空洞,所以「漢語神學」的處境要如何界定是我相當關心的問題。而以我個人讀神學的經驗,神學(特別是西方神學)是教會生活的結晶,像保羅‧田立克說:「神學是教會的一種功能」,卡爾‧巴特也說:「神學是教會的一種訓練,是一種學術性的反省」,由此可知,西方傳統習慣以教會來定義神學。像劉博士這樣,不是透過教會來認識基督信仰,而是透過文學、神學、聖經來認識基督信仰的歷程很少見,我特別感到好奇,一個沒有教會生活的人竟然懂得由教會生活結晶出來的神學,也許劉博士能夠繼續與我們分享一下他的思想進程。
先前劉博士曾提到,目前中國大陸有二、三百個「文化基督徒」,這是因為基督教神學在當時的處境下,如果沒有走出教會以外,到學術界中,基督教就沒有前途(如果神學是關在教會裡面,基督教就沒有前途),今天我也盼望劉博士能對在教會背景下的我們有一些提醒。
林賢豐:台灣教會神學在形塑新的生活價值觀方面一直是十分薄弱的,以至於在傳講信息時常會感到十分困難。我從劉先生的著作中,雖然發現了新的東西,但與我的實況(按:指原住民的文化處境)還是有些疏離,所以我還在掙扎。我從《拯救與逍遙》中,所理解到的是:劉先生好像認為宗教對話是不需要的,是不是等一下可以請劉先生就此問題回答。另外,目前在台灣或中國都有「文化熱」的問題,我認為這與我在加爾文系統神學的背景是背道而馳的。不管是中國文化或台灣文化,本身都是幽暗面勝過光明面,特別是在基督教的文化背景來看的時候。所以當我以原住民的觀念來看「文化熱」的時候,我認為不管文化神學或台灣的本土神學,都不過是一種鄉愁罷了,所以我的態度是必須由文化的改造著手。因此,我想請教劉博士,台灣的本土文化熱是否與您的神學建構有所衝突?
劉小楓:聽了各位的談話,我有一種感覺,就是台灣的神學工作者很關心處境與現實的問題,這樣反襯出來好像我是「不食人間煙火味兒」。對此,首先我要說的是,事實上每一<
同作者相關文章:
.
《星光.心光》在黑暗中閃爍微光 (第 155 期)
.
我愛表演,誰是主角?——從當代表演文化說起 (第 137 期)
.
死刑存廢爭議面面觀 (第 119 期)
.
我夢想著一個世界——從施密特牧師來台信息看人權 (第 117 期)
.
請來!聖神——《新使者》歷年論及「聖靈」相關文獻 (第 113 期)
.
信徒老實說:從權力結構看「信徒皆祭司」 (第 111 期)
.
我們的未來,共同的責任 (第 110 期)
.
經濟公義的神學省思 (第 110 期)
.
難道,你不期待彩虹嗎?一一魏德聖與「海角七號」 (第 110 期)
.
難道,你不期待彩虹嗎?一一魏德聖與「海角七號」 (第 110 期)
.
面對少子化:一種生命的態度 (第 109 期)
.
從不想孕到不孕——專訪何師竹 (第 109 期)
.
在行動中體驗生命更新 (第 108 期)
.
成為門徒!建構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
哈姆雷特的抉擇 (第 106 期)
.
「美麗新世界」抑或「新天新地」?—從莫特曼神學看生態危機 (第 106 期)
.
另類教育——尋回生命的希望與轉化 (第 105 期)
.
神學院是牧師職業訓練所嗎?——訪台神林鴻信院長 (第 105 期)
.
在總舉選舉與公民投票之外——再思公民社會的公共性 (第 104 期)
.
真宗教‧真合一‧真和平 (第 103 期)
.
在他人身上發現天主——馬天賜神父的宗教交談之路 (第 103 期)
.
掙脫「自由」的轄制!——我讀《活出十誡的真自由—通往自由人生的路標》 (第 102 期)
.
讓音樂成為聖靈的工作! (第 102 期)
.
讓青年遇見上帝 (第 101 期)
.
參與,才能帶來改變! (第 100 期)
.
反映時代精神的「新」使者——100期主題回顧與省思 (第 100 期)
.
編‧讀交心談未來 (第 100 期)
.
誰能力挽媒體狂瀾? (第 99 期)
.
目錄s/ (第 99 期)
.
困難的自由——道德危機下的信仰微聲 (第 88 期)
.
基督徒=品質保證?——兼談教會人際關係之異化 (第 82 期)
.
課本沒有教的事--建構台灣歷史的主體性 (第 80 期)
.
回應〈別傻了,「婚前」不是問題!〉──不談性道德的性教育合宜嗎? (第 80 期)
.
一顆簡單的心 (第 76 期)
.
永遠跟人民站在一起 (第 75 期)
.
286 vs. N86—從語言的顛覆看N世代文化 (第 74 期)
.
以馨香之氣澄淨黑函迷霧—訪高俊明牧師 (第 72 期)
.
綜論篇-特會風雲知多少? (第 71 期)
.
我在台灣的日子—來自小蘭醫師的問候 (第 69 期)
.
土豆落地要生根—本土化流變小史 (第 68 期)
.
作孽囝仔變傳道─林孽小傳 (第 68 期)
.
漢語神學心靈的激盪──劉小楓台神座談會記實 (第 40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40 期 廣電媒體與宣教
(61-71頁)
40
本期主題:廣電媒體與宣教
發行日期:1997/6/10
目錄s/
編者的話
理想的廣電媒體宣教是甚麼?要如何建立?
論理想的廣電媒體宣教
媒體宣教的倫理
廣電媒體在宣教上的功能與限制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沒有「廣電宣教」政策?之ㄧ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沒有「廣電宣教」政策?之三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沒有「廣電宣教」政策?之二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有沒有「廣電媒體」政策?之四
廣電媒體在宣教上的應用
為台灣而生的李庥牧師
情色 VS. 色情
中歐美術交流史事──清朝前期的宮廷藝術與歐洲傳教士
何謂「屬靈」?
如何談戀愛?
基督徒一定要參加主日禮拜嗎?
生態關懷的起點──「看見」和「憐憫」
漢語神學心靈的激盪──劉小楓台神座談會記實
我對Karsen與周聯華牧師的回應
山美行──記淡江長青教育體驗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