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
第46期 教會需要改革嗎? |
|
|
神學淺說 |
尼西亞信經簡介 |
|
|
關鍵字: |
作者/鄭仰恩
(現為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助理教授,教務長兼教會與社會系系主任。)
|
|
|
|
尼西亞信經(The Nicene Creed)寫成於主後第四世紀,是基督教世界的第一個普世信仰告白。相對地,在西方基督教界被普遍接受的使徒信經(The Apostles' Creed)則大約要等到主後第六世紀末時,我們現今所使用且熟悉的形式才告確定。此外,因為使徒信經一直不曾為東方教會所接納,所以其普遍性就遠不如尼西亞信經。筆者於1993年參加普世教會協會(WCC)在西班牙聖雅各城(Santiago de Compostela)所舉行的第五屆「信仰與教制普世會議」時,與會神學家代表所形成的共識就是主張以尼西亞信經作為現今普世教會共同接納的「普世信經」(ecumenical creed)。以下就尼西亞信經的形成背景及其主要特色做一簡述。
一、尼西亞信經的形成背景: 就教義形成的歷史來看,它們產生的目的通常是為要適切表達教會的正式教導。同時,因為「異端」也常引用聖經來支持其主張,因此制定教義的目的也是為要確保聖經的教導不致被扭曲。不過,同樣重要的,我們也不應忘記教義必然有其時代性,是在特定時空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因此應將它們置於其實況(context)中來了解。此外,我們也應記得, 教義僅是指向其背後之「實體」的標竿(signposts)而已,不應被絕對化。
就尼西亞信經形成的背景來看,如果說猶太教是孕育初代基督教的母胎,那麼希臘羅馬世界就是她的第一所學校。當時的地中海世界──由耶路撒冷到直布羅陀海峽──可以說是一個含納各種宗教與哲學派門的大熔爐。因此,面對各種因為不同思想之互相交融或影響而產生的派別或神學主張,教會必須防止福音信息的扭曲或偏差。事實上,這種「建構正統」的需要早已反映在新約聖經的作品當中,不過尼西亞信經可以說是初代教會在「大公神學」之制定上的第一次集體嘗試。
從教會史的實際發展來看,在君士坦丁皇帝為達成教會合一──當然也是為了帝國的和平──而召開尼西亞會議(主後325年)之前,教會所面對的最嚴重衝突就是亞流派(Arianism)的論爭。亞流(Arius)是亞歷山太教會的長老,受俄利根(Origen)思想的影響,在320年左右和主教亞歷山大(Alexander of Alexandria)發生衝突,引發爭論,後者在地方議會中將亞流定罪,但未果。後來皇帝特使Hosius of Cordoba也譴責亞流派,仍未果,直到尼西亞會議才初步解決。
基本上,亞流認為基督屬於受造的層次,但因為是上帝從無中所造的,故居於一切受造物之先。他也主張「在某一時刻,道是不存在的」,父和子並非兩個永恆自存的原則。根據這個主張,既然子不是完全的神(不能拯救人),也不是完全的人(不能提供真實人性的典範),只是一個介於上帝和創造世界之間的管家而已,那麼亞流的基督顯然無法勝過死亡及罪惡,也不是終局啟示(final revelation)。基督是會變的(changeable),故有可能犯罪,人類無法靠他得著救贖。
相對於亞流,亞他那修(Athanasius)在317年左右寫了論道成肉身(De Incarnatione)一書,主張上帝的愛顯明在耶穌至高的犧牲,通過一次就完成(once and for all)的贖罪來勝過死亡及罪惡。基督和上帝本質相同,是真正的上帝,但父子有別(是兩位)。此外,基督在萬世以先為天父所生而非被造,他是無始無終的。他也竭力主張父子聖靈三者之間的平等 (co-eternity,co-equality)。
在尼西亞會議中,當318位與會的「教父」(318 fathers)和君士坦丁皇帝共同宣稱子「與父是同一本質」(of one substance with the Father)時,他們可以說是確認了基督最完整的神性。不過,這場教義的戰爭卻必須延續至該世紀的末了,在神學與政治的亂局和詐欺中以激烈而不失戲劇性的方式糾纏不已。亞歷山大主教亞他那修──正統派的英雄──就因為堅持尼西亞會議的論點而曾經先後被放逐五次之多。儘管如此,尼西亞信經還是成為大公教會所共同接納的信仰定義,雖然它最終且完全的認定必須等到一個多世紀後的迦克墩會議(451年)。不過,該次會議所認定的,並非尼西亞信經的原始版本,而是君士坦丁堡會議(381年)所作出的修定版本,因此現今通稱之為「尼西亞── 君士坦丁堡信經」(Niceno-Constantinopolitan Creed)。
二、尼西亞信經的主要內容與特色 我們所熟悉的使徒信經在論及上帝時雖以「三位」(threeness)的形式來表述,但並未刻意強調他們之間的「一體性」(oneness)。真正將結合「三」與「一」的三一教義(Trinity)明確陳述出來的,其實是尼西亞信經。事實上,制定尼西亞信經的目的正是要更完整地回答有關父、子、靈之意涵的問題,並駁斥或防止其它錯誤的主張。更確切地說,尼西亞信經所代表的,就是初代教會在歷經四世紀的教理發展之後,藉由一些擁有最優異心智的神學家們透過其與聖經正典、當代哲學、宗教思潮,以及互相論爭的掙扎之後,為基督教世界所建構的基本教義。
在這種持守福音不致失落於其周遭世界的教義努力中,有一個根本的問題成為眾所關心的中心議題──耶穌是誰?因為畢竟所有真實的禮拜、真實的順服,以及真實的信仰都必須依賴這個問題的答案。那麼,到底尼西亞信經如何回答這個根本問題呢?基本上它保留了使徒信經以及其他羅馬信經的「三條款」形式,且以父、子、靈的慣常順序來表達其所告白的內容。我們就根據這個順序來加以分析。(以下信經條文請以台語唸)
(1)首先,該信經告白「阮信獨一全能的父上帝」。毫無疑問的,這是絕不容妥協的神學信念。接著,「創造天地、一切看會見看未見萬物的主」是東方教會洗禮儀文中常用的表達方式,在此被引用來確保上帝在受造世界中的絕對主權。這個條款可以說同時強調並闡明了「創造」的教義以及「十誡」中的頭二條誡命。
(2)其次,「阮信獨一的主耶穌基督,……及父同質同體」,這個條款是尼西亞信仰中最重要且獨特的部分,因為它必須處理的棘手問題,就是如何由對「獨一神」的告白轉向對「佇本丟彼拉多任內為咱釘十字架」的人耶穌的告白而不陷入亞流的錯誤。就聖經既有的用語而言,不管是「上帝的兒子」(約翰一:18)或是「上帝的道」(約翰一:14)都無法全然表達出耶穌與上帝之間那種獨特且對等的關係,也無法拒斥亞流所主張「子不是永恆的」的主張,因為連亞流也同樣主張基督是上帝的兒子或上帝的道。因此,我們必須在聖經之外尋找一個足以表達這個獨特關係的用語,而再也沒有比「同質同體」(希臘原文為"homoousion", 英文譯作"of one substance")更能明確表達父與子之間的「同一性」(identification) 的用語了。
同樣的,基督被稱為「上帝的獨生子。祂佇一切的世代以前對父生的,對上帝出的上帝,對光出的光,對真神出的真神,是生的,呣是受造的」,這段表述一方面駁斥了亞流「子為被造」的主張, 另一方面更將父所擁有的神聖屬性歸諸於子。上述這些語辭可以說是尼西亞信經中的最主要特色。
不過,對當時佔絕大多數的東方神學家而言,這個新的表達方式在強調上帝之「同一性」時,似乎已經蘊含有犧牲上帝之「三一性」的危險。也就是說,為了對抗亞流派的偏差,教會似乎陷入了另一個危險的教義當中,那就是主張同一個上帝具有三個不同「形像」(modal)的撒伯流派(Sabellianism)──又稱「形像神格唯一論」(Modalistic Monarchianism)。因此,在隨後的幾十年當中,新一代的神學家必須運用新的神學字彙來對「同質同體」作出更令人滿意的解釋,這些包括了著名的加帕多家教父(Cappadocian Fathers)及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等人。
(3)最後,在本信經的第三條款中,雖然未使用類如「同質同體」的術語,但聖靈的神性已經被確認。在325年的版本中原本只有「阮信聖神」的簡單字句,但是在381年的修訂版中增加了一段對聖靈的告白:「賞賜活命的主聖神,……及父子同受敬拜,同受榮光」。
之所以會加上這段描述,主要是因為在該時期也出現了類似以亞流派論述「子」的方式來論述「靈」的「聖靈受造論」(Pneumatomachi),因此迫使教會必須進一步發展出有關聖靈的教義。
同樣值得注意的另一項歷史發展是,在原本的條文中有關聖靈的起源只有提到「對父出」,但是西方教會在中世紀時私自加上了「和子」(filioque)的字眼,以致於今日西方通用的版本變成了「對父和子出」。這個爭論點也造成羅馬大公教會與東方正統教會之間長久的猜忌與紛爭,以致於後來的分裂。
總結來說,尼西亞信經是在教義論爭的情境中產生的,所以它在本質上是非常「神學性」的。但是因為它的形成與發展原本就與教會的禮儀有很密切的關係,因此我們若要將其放在禮拜中使用,其實是再適合也不過了。 |
|
|
1.Edward A. Dowey, Jr., A Commentary on the Confession of 1967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Book of Confessions,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 1968.
2.Creeds of the Churches: A Reader in Christian Doctrine from the Bible to the Present,edited by John H. Leith, Louisville: John Knox Press, 1973.
3.Confessing the One Faith: An Ecumenical Explication of the Apostolic Faith as it is Confessed in the Nicene-Constantinopolitan Creed (381), Geneva: WCC Publications, 1991.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漫談台灣的大專工作及團契發展 (第 198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 ——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 (第 183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2) (第 182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 (第 181 期)
|
.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 (第 174 期)
|
.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 (第 169 期)
|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64 期)
|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 (第 160 期)
|
.懷念駱維仁博士:台灣聖經神學研究的巨人 (第 156 期)
|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第 153 期)
|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第 146 期)
|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第 144 期)
|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 (第 141 期)
|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第 137 期)
|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35 期)
|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第 131 期)
|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第 125 期)
|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 (第 123 期)
|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第 121 期)
|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第 117 期)
|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第 110 期)
|
.建構富有動力且整全的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第 105 期)
|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第 104 期)
|
.戰火下的宗教衝突 (第 97 期)
|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第 91 期)
|
.從教宗選舉看教會權威 (第 89 期)
|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第 86 期)
|
.長老教會一四○週年系列建言 (第 85 期)
|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第 82 期)
|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 (第 75 期)
|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第 73 期)
|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 (第 70 期)
|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第 69 期)
|
.為「本土化」驗明正身 (第 68 期)
|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第 67 期)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第 66 期)
|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第 64 期)
|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 (第 60 期)
|
.為什麼要「按手」﹖ (第 57 期)
|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第 56 期)
|
.編者的話 (第 55 期)
|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第 54 期)
|
.何謂「千禧年」﹖ (第 53 期)
|
.新眼光「新」在哪裡? (第 51 期)
|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 (第 49 期)
|
.尼西亞信經簡介 (第 46 期)
|
.長老教會屬不屬靈? (第 45 期)
|
.淺論聖餐 (第 44 期)
|
.什麼是「拯救」? (第 43 期)
|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第 41 期)
|
.台灣教會新興流行現象小史 (第 37 期)
|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 (第 31 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