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69期 敬拜讚美衝擊的再思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關鍵字:
作者/鄭仰恩 (台神教務長、教會歷史副教授)
  教會至少要和戲院一樣好,不然的話,我們寧可到戲院去。

※ 問題及思考前提
  看到本文的題目,可能有人要發出疑問:敬拜讚美運動只不過是時下受到靈恩運動影響而盛行於年輕人當中的一個新型態的聚會方式,結合了流行音樂的形式、活潑的節奏、簡單易懂的歌詞、具有活力感的團體律動,以及受到靈恩特會影響下的一些特殊用語和新奇做法等。既然它只是眾多「敬拜」和「讚美」形式中的一種,為何我們非得要用神學或禮拜學的觀點來探討它呢?它和長老教會所屬的改革宗傳統又有什麼關係呢?確實,這是一個合理的疑問。我想,我們並非僅為著敬拜讚美運動的一時盛行而來探討這個問題,而是出於信仰的關懷和神學的整全思考才這麼作。

  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為什麼禮拜的形式和內涵對基督徒這麼重要。簡單的說,英文的「禮拜」(worship)一詞源自於「有價值的」(worth)和「狀態」 (ship)的組合字,自13世紀後就被用來指稱基督教的禮拜,也意指著此一信仰團體生活中最具價值的層面。1

  事實上,基督徒的信仰人格主要是經由「一再重複」的禮儀所塑造的,因為在禮拜中「整個人的存在」都參與並投入其中。也因此,對大多數的教會團體而言,禮拜程序或形式的改變就成了「極為要緊」的事,因為禮拜充分反映了一個信仰團體的神學及其倫理信念。從歷史進展的角度來看,基督教在還沒有形成信條(creed)之前她的信仰就已經先「呈現」在禮拜中了,且在她的教育機制還沒有建立之前就已經通過禮拜在「學習」信仰了。換句話說,禮拜可以說是基督教團體「共同生活」的核心。2

  其次,為什麼要從改革宗的觀點來談禮拜呢?禮拜學大師懷特(James F. White)曾指出,要討論禮拜的本質及其相關問題,必須考慮到七個基本要素,分述如下:3

1. 會眾(people):這一方面牽涉到信仰團體的組成、社會屬性,以及生活實況變遷所帶來的新挑戰,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會眾的參與感,也就是梵諦岡第二次大會所提出的著名原則 - 在禮儀中「全面、有意識、主動的參與」。有趣的是,會眾的參與感又牽涉到不同時期中對禮拜文化的認知,如果說中世紀時期參與彌撒的模式是「望」(seeing)的文化,宗教改革運動後重視講道則是「聽」(hearing)的文化,現今青少年的參與模式則似乎是「動感」(moving)的文化。

2. 敬虔/靈性(piety/spirituality):這涉及到不同信仰團體的靈性特質和取向,譬如有的著重悔改和審判,有的則重視復活和歡欣得勝。

3. 時間(time):指依每日、每週、每年,以及基督徒全生涯等四個主要週期來設計規律性/系列性的不同禮儀形式。

4. 地點(place):包括外在建築的設計、空間的使用和調配、室內的裝飾和擺設,以及講台、聖餐桌、聖歌隊席、會眾椅之間的互動關係等。

5. 祈禱(prayer):除了祈禱的不同形式(成文或即興、通俗或傳統用語、主領或公禱)之外,還應考慮到帶領祈禱者的角色。

6. 講道(preaching):這一部份是「新教」的最大特色,通常佔了整個禮拜1/3到1/2的時間,講道即傳達「上帝的話」,但它的形式同樣是多元且繁複的。

7. 音樂(music):這一部份包括了詩班和會眾的角色與互動、禮拜中音樂的功能和對象(是對上帝禮讚或向會眾宣揚)、何種樂器可以(或不可以)使用的問題,以及深具關鍵性的音樂形式等因素。最值得注意的是,因為聖詩(hymns)含有「固定且反覆吟唱」的歌詞,因此就成為分析特定信仰團體之屬靈特質和禮拜神學取向的最好素材。

  以上七個要素應該是我們探討禮拜觀的基本方向,它們也提醒我們,教會的信仰傳統、社會文化以及時代處境都會影響到禮拜的發展和演變。對於特別關注秩序和體制的改革宗傳統來說,更是如此。限於篇幅,本文僅就「改革宗的禮拜觀」以及「對敬拜讚美運動的評價」這兩方面來作進一步的探討。

※ 改革宗傳統的禮拜觀 - 加爾文及巴特的觀點:
  要論改革宗的禮拜觀,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應該就是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和卡爾.巴特(Karl Barth)了。前者是改革宗的開創者和主導人物,後者則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改革宗神學大師,他對禮拜的重視在近代神學家中是極為少見的。4 加爾文的禮拜觀可以簡述如下:

1. 他主張禮拜之考量應重視聖經與神學的整全(integrity),也就是說禮拜的儀式和作法應有聖經的基礎。然而,加爾文也主張在不影響「教導」的情形下,禮儀的細節可以根據「無關緊要」(adiaphora)的原則作新的嘗試。

2. 加爾文特別強調禮拜應注重神學上的可理解性(intelligibility),不管是講道或聖禮皆然,因此主張禮拜應使用本地語言 - 即母語。

3. 他認為禮拜必須是一個「有意識且負責任的行為」,其功能是以「教導」為中心,目的是要 建造一個「對上帝有愛、信任、忠實,對厝邊有愛」的信仰團體。

4. 他也認為禮拜的所有細節都應該依據「簡單」(simplicity)的原則來規劃,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虛飾與誇張。

5. 最後,論到禮拜中的音樂,加爾文主張歌詞應以詩篇為主,強調教會音樂與世俗音樂之不同,並反對使用管風琴或複雜多音的樂器,因為會使信息混雜。

※ 巴特的禮拜觀則可以歸納如下:

1. 他主張禮拜的中心就是和上帝活生生的話語相遇。他也確信,講道雖是人的工作,但更是上帝主權的作為,因此「講道不是反省、推理、爭論,或學術性的教導,而是宣揚、呼召、邀請、命令」。

2. 他也強調,面對上帝通過講道所講的話 - 道(logos),人只能做出信仰告白,所以禮拜的本質是「人對上帝的回應」。

3. 整體言之,巴特重新強調禮拜是教會存在的中心,並主張在禮拜中「神學」的考慮應該勝過美學、社會學,以及心理學的考慮。

4. 最後,巴特認為唱歌就是「人類表達的最高形式」,因此他反對「風琴(或其他樂器)的獨奏」。
  
  從以上加爾文和巴特的禮拜觀看來,除了他們對音樂的看法很明顯地和我們有時代情境的差距之外,可以歸納出幾點對我們的重要提醒:

1. 禮拜是上帝話語的宣揚,故應著重信息和禮儀的可理解性,並力求簡樸。

2. 禮拜也是人對上帝話語的回應,因此在程序和做法上是可以修正的,但任何的改變應首重神學上的考量。

3. 禮拜的目的是為了建造、教導會眾,並形塑愛與行動的信仰團體。

4. 整體而言,任何有關禮拜的思考應特別著重其整全性,並不斷從事有意識且負責任的神學反省。

對敬拜讚美運動的幾點反省和評價:
  大略了解改革宗的禮拜觀點之後,我們可以根據這些基本信念來檢視現今盛行的敬拜讚美運動,並提出一些評價和批判:

1. 從時代新處境的角度來看,敬拜讚美運動反映了新世代的流行文化和參與模式,也顯示出他們對傳統禮拜的不滿足,意圖打破已然形式化、體制化的禮拜氣氛,開創出活潑、具動感、有屬靈活力,且符合「新新文化」的禮拜形式。從切合時代需求和帶來信仰更新的層面來看,特別是從它能吸引並影響過去傳統禮拜所無法觸及的「新新族群」這一點來思考的話,它當然具有正面意義,值得肯定。

2. 然而,就禮拜的功能和目的而言,在敬拜讚美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檢驗:上帝的話語可曾被宣揚?會眾有否回應上帝恩典的機會?信仰團體有否被建造並被驅使去付諸行動?此外,也有學者批判敬拜讚美常過度著重得勝、榮耀的信息而忽略信仰掙扎和真實悔改的過程。這些都是值得認真思考和反省的問題。

3. 此外,從禮拜「在神學上的可理解性」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不免要質疑,不管是敬拜讚美的音樂形式、刻意營造且越來越high的氣氛、不斷反覆的歌詞、強迫性的集體動作(群眾心理操控?)等,到底有多少是經過神學思考和反省的做法?參與在其中的人又有多少的信仰思考空間?舉例來說,帶領敬拜讚美的人常會要求會眾在聚會開始時用力大聲拍手,說是歡迎上帝的到來,然後在中場或結束時再度要求與會者向上帝喝采、鼓掌,說是表達禮讚和謝意,久久不停。試問這種膚淺、廉價的上帝觀是哪來的靈感?讓人覺得好像是一種「外星人的神學」。

4. 同樣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根據筆者近年來的觀察,發現習慣於參加敬拜讚美或靈恩特會的人,幾乎是毫無例外地缺乏信仰反省和知性思考的能力,甚至對思考性的議題會呈現出極端排斥的態度。另外,在受到靈恩經驗影響的信徒當中,我們也漸漸發現有些人已經呈現出「宗教上癮」(religious addiction)的現象,也就是這些人因經常參加敬拜讚美或屬靈特會,變得必須持續性地沈浸在一種靈恩或宗教的環境或氛圍中,否則情緒上會呈現焦躁、不安、易怒的情形,且在人際關係上不斷地與人發生緊張、衝突。5 此一問題絕不容忽視。

5. 最後,我們也必須指出,敬拜讚美因為過度著重「個人內化」或「超脫出世」的靈性經驗,往往容易忽略信仰與社會責任的層面。到底「心靈的自由與解放」指的是什麼?是僅止於個人情緒的發洩嗎?或只是內在心靈的療傷止痛?這種「在靈裡得自由」的經驗能催迫參與者投入社會改造、人性解放的行動嗎?我們應記得禮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生活的改造」。

  換句話說,我們應特別重視禮拜和週間日常生活之間的關聯。如社會學家柏格(Peter Berger)所言,一個宗教團體的儀式或聖禮必然和她所體認的世界觀(world-view)有密切的關係。6 那麼,如果改革宗傳統重視的是禮拜對現實生活的指引與改造,台灣教會是否能致力於「公義與禮拜的整合」?

  禮拜確實是值得我們投注更多關心的議題,正如巴特所說:

  教會至少應該要和戲院一樣好,
  不然的話,我們寧可到戲院去!
1 John Ayto, Dictionary of Word Origins (New York: Arcade Publishing, 1990), p. 577.

2 John H. Leith, Introduction to the Reformed Tradition: A Way of Being the Christian Community (Atlanta: John Knox Press, Revised Edition, 1981), p. 174.

3 James F. White, Protestant Worship: Traditions in Transition (Louisville, Kentucky: WJKP, 1989), pp. 16-21.

4 以下有關加爾文和巴特的禮拜觀,參Leith, Introduction to the Reformed Tradition, pp. 175-180.

5 Father Leo Booth, When God Becomes a Drug: Breaking the Chains of Religious Addiction and Abuse (Los Angeles: Jeremy P. Tarcher Publisher); 也請參考Russell Shorto, Saints and Madmen: How Pioneering Psychiatrists Are Creating a New Science of the Soul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99),本書台灣已有翻譯本,譯名《聖徒與瘋子》。

6 Peter Berger and Thomas Luckman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Doubleday, 1966).
同作者相關文章:
漫談台灣的大專工作及團契發展 (第 198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 ——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 (第 183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2) (第 182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 (第 181 期)
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 (第 174 期)
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 (第 169 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64 期)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 (第 160 期)
懷念駱維仁博士:台灣聖經神學研究的巨人 (第 156 期)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第 153 期)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第 146 期)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第 144 期)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 (第 141 期)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第 137 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35 期)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第 131 期)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第 125 期)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 (第 123 期)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第 121 期)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第 117 期)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第 110 期)
建構富有動力且整全的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第 105 期)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第 104 期)
戰火下的宗教衝突 (第 97 期)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第 91 期)
從教宗選舉看教會權威 (第 89 期)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第 86 期)
長老教會一四○週年系列建言 (第 85 期)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第 82 期)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 (第 75 期)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第 73 期)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 (第 70 期)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第 69 期)
為「本土化」驗明正身 (第 68 期)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第 67 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第 66 期)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第 64 期)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 (第 60 期)
為什麼要「按手」﹖ (第 57 期)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第 56 期)
編者的話 (第 55 期)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第 54 期)
何謂「千禧年」﹖ (第 53 期)
新眼光「新」在哪裡? (第 51 期)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 (第 49 期)
尼西亞信經簡介 (第 46 期)
長老教會屬不屬靈? (第 45 期)
淺論聖餐 (第 44 期)
什麼是「拯救」? (第 43 期)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第 41 期)
台灣教會新興流行現象小史 (第 37 期)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 (第 3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69 期 敬拜讚美衝擊的再思 (9-13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69期  2002年  4月 敬拜讚美衝擊的再思 69
本期主題:敬拜讚美衝擊的再思
發行日期:2002/4/10
目錄s/
口唱心和
敬拜讚美衝擊的再思與建議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從心理學談敬拜讚美
德光教會第二場敬拜讚美的分享
南崁教會敬拜讚美團
來吧!讓我們一起稱頌 神的美好!
台北和平基督長老教會 第三堂禮拜
青年的敬拜:磐頂教會青年崇拜
「敬拜讚美在禮拜中的位置」
行醫典範-蘭大弼醫師
我在台灣的日子—來自小蘭醫師的問候
當彩券瘋狂時
攝影、人生與藝術
社區營造之我見
靈洗s/
聖靈在個人生命中的工作
認識而相愛
長老教會是怎麼來的?
白花之戀
回應「牧師受聘,全家受聘嗎?-一位牧師娘的觀點」:一位牧師孩子的看法
當圖形改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