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
第72期 狗仔隊現象 |
|
|
特稿 |
忠於所託,堅持所是 |
|
|
關鍵字: |
作者/胡志彊
(花蓮北埔教會牧師)
|
|
|
|
當以色列百姓從為奴之地的埃及出來,聖經描述他們是耶和華的軍隊,這是上帝恩典的帶領,氣勢上有如百萬雄兵般的浩浩蕩蕩;更不得了的是,在軍隊的上頭有明顯的“異象記號”—日間,耶和華在雲柱中領他們的路,夜間,在火柱中光照他們,使他們日夜都可以行走。日間雲柱,夜間火柱,總不離開百姓的面前。(出埃及記十二:21-22)。今日的教會豈不是也告白上帝的同在與帶領?也能清楚地在日常的生活中去體驗與見證? 翻開出埃及的歷史,我們不難找到答案—出埃及的百萬雄兵,其實是毫無組織且無刀無槍的烏合之眾,歷經430年的埃及地是從牧羊人轉變為奴隸的生活。這樣子的民族,豈能承受那來自強盛埃及軍事上的壓迫—面對前有紅海,後有追兵的殘酷事實。
紅海事件的結局是,上帝吩咐摩西以杖擊海,海水就分開成為乾地,以色列百姓就能放心且勇敢地往前走,並讓埃及軍隊被回流的海水所淹沒。當日,耶和華這樣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人的手,以色列人看見埃及人的死屍都在海邊,又看見耶和華向埃及人所行的大事,就敬畏耶和華,又信服他和他的僕人摩西。
一個信仰團體就像是出埃及的以色列百姓一樣。不管我們是總會、中會、教會或自我,常常能經歷上帝的恩典與神蹟,讓我們的信仰有根有基;但當苦難與衝擊來臨時,我們又開始顯現出恐懼與埋怨。基督教信仰極寶貴的地方在於—所信奉的上帝是“知我並愛我”的天父,祂不會在我們埋怨和懷疑的時刻離開我們。相反地,祂會興起一個或一群願意在混亂不安中“忠於所託,堅持所是”的上帝工人來協助與帶領祂的百姓。他們是: 1.為上帝國度培育更優質的服事者 長老教會是採行代議制度,且在許多的董事會、委員會中採精英制的詮衡模式,這原是歐美西方基督教社會與教會的極寶貴信仰行為。然而這樣子的制度需要有兩個必要條件—信仰和專業。我們必須適才適用的為上帝國度培育和使用優質的事奉者,讓更多優質的服事者去擔當重要的職務,而不是顧慮他是哪裡畢業,是年輕或資深,可能屬藍黨紅派……,當每一個服事者都當抱持“無欲則剛,為主拼命”的態度時,對整體教會絕對有幫助。 2.建立更完善的制度,避免人性上的軟弱 不完善的詮衡制度和裁判兼球員的雙方身份,也是我們制度的嚴重打擊。基於基督徒的形象問題,若我表明我的信仰與專業能勝任某一職務時,剛好這正是眾人睽違的職務。那你馬上就會被貼上不夠謙恭的記號,無法學習主耶穌的謙卑,這常常是優質服事者的顧忌。若你勇敢為不合理的制度與政策而仗義執言時,你也會被資深長輩譏諷為不懂傳統、倫理;也可能會開始收編你為嫡系子弟兵,告訴你未來的種種可能與出路。你能抗拒如此的威脅與利誘嗎?
建立更完善的制定可以避免人性上的軟弱。當中會的中委幹部不能詮衡自己成為董、理事會的成員時,大家就不會擠破頭的運作,好使自己能在中委會中,如分地封侯般地為自己劃撥席次。若所有的董、理事成員,都需要定期在中會會議時,回報被銓派該機構的執行成果,並聽取議員的建言時,則所有的服事者將常常被提醒—自己只是被詮派的代議者,而不是真正出資本的經營者。
若中會能再明文規定當董、理事會無法貫徹中會的議決時,可以隨時經合法合理的程序更換人選。如此就可以避免董事的自我膨漲與有恃無恐的失控行為。制度的建立需要有心人去想,去溝通去推動,過程雖是辛苦,但一旦明文化之後,就可以省去未來許多不斷重複的傷害。
3.尋找上帝所給於各信仰團體的長遠異象與目標 許多的時候,我們驚訝非長老會基督教團體的復興,於是就給自己一個自我解嘲的結論—長老會就是又長又老,不冷不熱的教派,彷彿上帝並不在我們的當中。自認靈性的追逐客開始從長老會教會遷移至○○堂、○○教派;受限家族傳統或職責牽絆者,也常常看著無心,聽著無奈,想著無解般地隨波逐流。然而當我們好好地回想136年前的馬雅各和馬偕,上帝所給予的異象和福音,難道是殘缺不齊的宣教?或是我們在傳遞的過程中,漸漸遺忘異象應是由行動來呈現,好讓聽聞與相信的人,能藉著教會與機構所表現的信仰和行為,真實體會到上帝的愛與恩典?
當我們問到教會的長程計劃與異象時,牧師往往會回答你,3年的監選會不會過,我會不會留任都不知道。那裡能說5年10年後的事呢?如果牧師已經沒有監選的問題,那麼是否能有短、中、長期的計劃與目標?中會的制度也大都是一年一屆的議長,他成為貫穿全中會該年度事工計劃與執行的軸心,若中會沒有常任的幹事牧師,所有的中會走向與策略都將於第2年改朝換代中重來。若中會、教會不能用一些時間好好分析自我的體質,然後規劃短、中、長期的宣教目標與策略,那所有的事工的果效將決定於領導者的個人特質。不要懷疑上帝的權能,特別是軟弱的我們更能體驗上帝的剛強,若我們有信心,那怕是小小的火苗,當每一個身為長老教會的一份子都能“看無自我的謙卑。反省,又能看重自己的為上帝拼命”相信台灣宣教的金字塔將因我這一塊磚頭的獻上,而更加可能與加速。
4.築夢踏實地執行宣教策略 喊一個口號或辦一場大型的聚會,只要善用媒體宣傳,再加上充沛的財力當後盾,往往能產生相信不錯的效果。但若要求不斷培訓與教育,往往會在失去新鮮感中裹足不前。試想大型特會講員不斷地更換,其實宣講的內容並沒有太大的差異,若是宣揚同一位的主耶穌基督,那上帝絕對不會暗藏獨特的啟示只給他一人,所以重點不在那一位講員,而是在於你我教會的取捨與判斷。我相信上帝給予每位講員有獨特的經驗與屬靈上的成就,但在興奮與期待中,你如果清醒地分別基本的信仰—讀經。禱告和獨特的當地實況(如加州馬安峰教會、紐約的布魯克林、阿根廷、新加坡和韓國的純中央教會)。但身處台灣的我,我的教會,我的中會究竟該如何落實規劃中的宣教策略,而不成為照單全收,日新月異的追新族。
從1970年代的韓國細胞小組—1980年代禱告山風潮—1990年代鐵三角宣教事工—敬拜讚美事奉、小組教會、靈命更新事奉、啟示性的先知預言……不管是那一種事奉,只要是出於上帝都是好的。但我們需要的是能夠合適中會、教會的體質且能持續不斷地推動與落實,若新眼光讀經運動對教會有幫助,就鼓勵再鼓勵的推行。若成人宗教教育能造就信徒就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的持續進行,中會內的傳道、教育、婦女、青年、松年……事工亦是如此。訂下一個具體的目標,然後就手扶著犛向前走,適時的評鑑與修正是必要的,但請勿年年有新招,歲歲換新步。在求新求變的迷失中喪失落實後所產生的長遠果效。
5.不求名牧,但求忠心的牧會神 為什麼長老會在台灣各鄉鎮。村里都有教會,但所謂非長老會教派增長型的○○堂或○○教派,卻不在鎮級以下的鄉或村植堂。若單以商業模式來思考,家樂福或百貨公司不會設在人口少的窮鄉僻壤,除非他頭腦壞了或他在堅持什麼理念。牧師是受上帝所呼召來餵養祂的羊群,所以他是被託負的僕人,這種認知與使命也是自稱傳道人所該具備最基本的信仰所在。所以有名沒名對僕人而言並不是最重要的,他的職責是照顧好群羊,保護他們不受害;若是管家的角色,就當好好忠心地執行主人所託付的責任,不管你是領5000、2000或1000的僕人。
其實牧師和醫生很像,一個醫治人的身體與精神,一個則是照顧心靈的醫生,但病患所求的是你的醫德和醫術。好的醫生不一定要在都會區內的大醫院,好讓自己能有朝一日成為揚名立萬的名醫,史懷哲、馬偕、蘭大衛、謝緯……都不是當時候大醫院的名醫,但當他們成為病患的知心醫生時,他們就有名了。作牧師的要安於室,並知天(父)命。上帝為我們預備工場並吩附我們盡忠職守的服事。當我們教導信徒要追求讓我們的名字被記在天上的同時,我們就當努力實踐—不求當名牧,但求忠心的牧會精神。我相信沒有一位牧師在獻身時會是因為要當○○長或○○董事頭銜而走上牧會的道路,所以也不要用質疑的眼光注視那些服事者,畢竟上帝呼召人來作不同的工程。
面對“忠於所託,堅持所是”的強烈挑戰時,你是否會想到這是對你自我的啟示,而不僅僅是作一個旁觀者在評估或評鑑別人的服事態度而已。
我們要堅持所是,確信這是出自神聖全能者的“是”,而非自我的知識、經驗或妥協下的“是”,這是一個服事者的根本信仰。唯有如此你才配得進一步到“所託”的職份,盡職忠心的為上帝國度圖謀最大的利益。 |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忠於所託,堅持所是 (第 72 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