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96期 我的家庭真可愛?!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形式外的愛與委身
關鍵字:
作者/Aaron (藝術行政)
  她們成為家人的關鍵是兩人在上帝面前彼此委身的時刻……儘管沒有法律上認可的婚姻關係,但在上帝面前的承諾意義遠遠要超過蓋章畫押的手續。

前言:同志家庭的採訪對象在哪裡?
  是什麼樣的組成才算是一個家庭?有爸爸、媽媽加上一個小孩才是家庭?還是有著結婚證書的兩個人就可以稱做家庭?家庭的概念一直隨著社會演變,需要不斷地被重新定義,在符合社會規範下的人不那麼容易面對到定義家庭的尷尬,家庭,就是結了婚就算了嘛!「同志家庭」是最挑戰這個社會倫理的一種家庭,在台灣社會中還不能法定結婚的同志族群,如何面對「家庭」這個再平凡不過卻又有點遙不可及的概念?

  當我的採訪對象中一聽到採訪的主題,第一個反應總是先反問我同志家庭的定義是什麼?這的確是個難題,不能結婚但是相守一輩子的同志,算是同居還是家庭?界線的判定對同志而言難以用常理去衡量,反而是在每一對同志的關係中,重新看見不同對於家庭生活的詮釋與想像。

  這篇採訪的對象有三對同志伴侶,Grace和Michelle在一起進入第十年,Ge和Ke在一起三年,大寶和小寶在一起四年,三對同志伴侶都是伴侶兩人一起同在教會中服事,有的是牧師,有的擔任小組牧者,也有敬拜及教會東道主的服事,在不同的區塊上同志服事。

同志家庭的家庭分工——It is out of love, not of obligation
  同志家庭跟一般家庭第一個不同在生理、性別的表現上,同志家庭的組成不是一男一女的組合,不會有男主內、女主外的約定俗成,缺乏固定的性別色彩分工,因此在家庭分工上表現出強烈尊重個人意願與溝通協調後的安排,大寶和小寶說他們分工的大原則是各自挑喜歡做的事去做,這跟Michelle說她們的家庭分工比較像是按著各人恩賜分工是很相近的,都不是按著固定的性別角色進行分工,以煮菜這件事來說,由Michelle來煮是因為她喜歡煮菜,而不是她「應該」要煮菜,跟傳統家庭中煮菜應該是女人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這意謂著新的家庭分工方式中,是基於愛的行為而不是基於一種義務。

  但是生活當中總會有某些事,是雙方都不喜歡做的事,在不是依循著固定的性別模式下去分工的家庭,就需要更多的面對面溝通,以及愛和包容,就像小時候看《窗口邊的小荳荳》,在黑柳徹子筆下的學校,不是依著上對下的規範運行,在尊重的前提下,事情需要經過更多溝通才能成立,在所採訪的同志家庭對於家事的分工也表現出這樣的尊重。

  Ge/Ke這對在三對的家庭分工中是「表面上」最接近傳統一男一女的分工,Ke說她覺得最幸福的時刻是下班回到家的時候,Ge笑著對她說:「妳回來了!」而Ge也熱衷於廚藝和家事,她甚至願意放下原本自己打算當OL的規劃,而以另一伴為重,兩個人的相處類似一般家庭中的男主人與女主人,但是有著相同的模式不代表依循著傳統的教條在分工,Ge在教會裡有個很親切的綽號──叫「太太」,Ge性格那份強烈地顧家親切感在教會裡也可以被人感受得到。

  所以在家庭的分工中不會只有傳統的唯一解法,可以是但也可以不是,在伴侶關係中能夠真正地活出上帝所造的每個人那個真實的樣貌才是重點。

信仰對成為家庭的影響
  這三對採訪的對象都穩定地在教會聚會,也都有固定的服事;在她們相處的過程中都經歷了許多上帝的恩典,因此信仰自然在她們成為家人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小寶說她和大寶成為家人的關鍵是兩人在上帝面前彼此委身的時刻,委身是神聖的,儘管沒有法律上認可的婚姻關係,但於對堅信並跟隨上帝的基督徒而言,在上帝面前的承諾意義遠遠要超過蓋章畫押的手續。

  對小寶而言,家人跟情人的關係是不同的,差別在於情人的關係是可以改變的,但是唯有具有不管什麼都無法改變關係的確定感才會是家人,這份連結因為在上帝面前委身,真正產生不棄不離的安全感,她們就從情人跨入成為家人了。

困境與思索
  當同志在組成家庭的時候,有許多因為這個身分所帶來的不方便與困擾,其一是身分上不能曝光的困擾,其二是相關法律條文的限制。

  Ge和Ke有一次因為Ke去參加朋友的聚會,Ge希望能進入Ke的朋友圈,所以希望能一起去參加聚會,但是Ke還沒有辦法在朋友面前公開而回絕了Ge,兩人因此吵了一架,能不能公開在伴侶間確實是一項問題,尤其是Ge之前曾經因為前女友隱瞞了與第三者交往的事而受傷,對於這些無法坦白的事也會有較多的顧慮。

  除了身分不能曝光可能帶來許多後遺症之外,法律的認定是同志家庭的一大關卡,大寶/小寶以及Ge/Ke不約而同都提到了一部同志影片《愛妳鍾情》,裡面有一段哀悽的故事,敘述一對年老的女同志相守一輩子,直到其中一方過世了,兩個人因為一直沒有法定的配偶關係,於是死亡那方的家屬到兩人共同生活的房子中,拿走了一切東西。這個問題對於同志家庭是極為現實的,反應出共有財產要置於誰的名下的思索。

  法律所影響的層面並不只有死亡,Grace提到如果遇到重大手術或緊急狀況,只有三等親內才能有決定權,同志彼此雖是生活中最親密的伴侶,卻不在三等親內,甚至是不是能以伴侶做為保險受益人,或者異性配偶的報稅優惠,以及醫院的探視權等等,凡此林林總總,法律那嚴明的界限都將同志拒絕於條文之外。

  這些在受訪的同志家庭中所面對的隱憂,讓我們重新看見家庭與社會的關係,法律是關乎現實的,從前書本上學到法律是用來保障人民的權益好像不再成立,對於同志來說,法律不但談不上保護,甚至更多的是另一種形式的壓制。

結語
  若只是兩個人在一起,那就可以天荒地老、可以海枯石爛,但是提到家庭這個概念,卻有相當多社會性格在其中,家庭的建立不只在於兩人堅貞的愛情,也在社會及法律的影響範疇內。

  剝除掉性別的差異,同志家庭就像我們所認識的一般家庭一樣,有著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但同志家庭也有另一個面向正承受著額外的壓力,以及法律現實的催逼,法律也同著家庭觀念一樣在轉變著,剛好就在日前一則引起法界議論的新判決,宣判沒有法定婚姻關係、但有同居事實的伴侶在分手後仍要付贍養費,這個新的判決是法律本身開始思索在法律規範保護的婚姻關係之外,是否有其他形式的關係更加真實且同樣需要被保護的,這個判決也為法律沒有保障到的同志家庭帶來了新的可能。
同作者相關文章:
擁抱破碎 (第 96 期)
形式外的愛與委身 (第 96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96 期 我的家庭真可愛?! (7-9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96期  2006年  10月 我的家庭真可愛?! 96
本期主題:我的家庭真可愛?!
發行日期:2006/10/10
編者的話
目錄s/
擁抱破碎
形式外的愛與委身
從「我」到「我們」——如何經營家人關係
是成長夥伴或是病態共生?
「不一樣」的家庭
家庭成長與個人成長
處處是溫暖的家
基督信仰對家庭有願景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淺談情略說愛
團隊齊事奉,集體結果子──迦勒團隊的事工分享
MSN與火星文
當外國來的馬偕遇上本土布袋戲──談《馬偕在臺灣》布袋戲
岩前教會的傳奇人物——施佩蘭小姐
全方位牧師娘——吳威廉牧師娘
換你/妳當「小天使」了
從吸毒、販毒到重生得救
從〈創世記〉看家庭的衝突與建立
吃飯前為什麼要禱告呢?
讓年輕人有「家」的感覺
伯里斯回頭看──文化送舊的那一個夜晚
E世代青年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