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96期 我的家庭真可愛?!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是成長夥伴或是病態共生?
關鍵字:
作者/谷聲 (從事協談工作三十年)
  愛的本質非常脆弱。如果加上未來需要面對的生活壓力、危機與變數,便會造成家庭衝突,使「親密關係」演變為「病態共生」。

  例如一位外科醫生決定離開大醫院,剛開業頗為順利,賺進大把鈔票,夫妻恩愛,全家享受高品質的生活。想不到數年後,捲入多起醫療官司,歷經冗長的訴訟,這位醫師喪失了信心,最後關起診所。
  
  一個中年男人,被擊垮了。這位醫師將如何面對如此的轉變?他的配偶與孩子又如何看他呢?

  「愛是永不止息」的期待,是人性的挑戰。因此,家庭生活需要用心經營,才能一起面對危機。

認識一連串的危機
  危機有兩種。一種是「階段性的危機」,例如婚姻初期的適應、懷孕期、為人父母、孩子上學、孩子青春期、中年危機、空巢期、退休期、鰥寡期;另一種是「異常的危機」,例如先生發生車禍、生了發展遲緩的孩子、太太罹患乳癌、公司被倒。這些都是無法掌控的人生變數。從臨床上來看,那些原本就有困難處理「階段性危機」的家庭,更無力處理「異常危機」。

  危機的發生,很容易造成家庭衝突,不只影響親密關係,甚至使人產生自毀傾向。因此,如何面對危機是婚姻必需學習的課程。
  
  以下介紹一些方法,幫助家庭儲備力量來面對危機,並增強愛的連結。

平常就要主動表達善意
  平常就有愛的連結,才有足夠的力量一起面對危機。

  協談專家Wright說:「要學習將善意表達出來!」

1.基本的善意:善意包括最基本的人際禮貌。說聲謝謝、對不起,或說稱讚、鼓勵的話。

  當配偶或孩子開口須要你的幫忙時,要立刻作出善意回應。不能做到,也要馬上讓對方感覺你關心、你在意。

  家庭行為治療專家說:「每天至少要傳遞一次善意給自己的家人。」家庭重塑專家Satir認為手的接觸、輕拍肩膀或擁抱是非常重要的溫馨表達。

2.尊重界限:健康的家庭懂得尊重人際界限。
A.說話有界限:「我的母親排第一,孩子排第二……。」「真笨,沒有用!」這些話傷了太太與孩子的心。

B.系統的界限:當夫妻互動關係發生危機時,常會用其他問題、症狀來轉移焦點。因此,結構派家族治療專家Minuchin說:「要先處理夫妻系統。」表面上似乎是婆媳或母子發生衝突,其實是因為夫妻系統本身發生問題了。

  有能力創造愉悅的家庭生活環境,證明自己的EQ。
  有的人成天只關心自己的成長目標,卻沒有心情創造愉悅的家庭生活,這是EQ發生問題的信號。這種人自己有壓力,如果再遇到危機或變數,便整個人失控。

  許多人要等到成功才要快樂,但是人生是個變數,常常等不到那天。更何況多年的「寒窗苦讀」或「辛勤工作」,只會養成嚴肅、冷漠的表情與焦慮、緊張的性格。

  平常就要創造有趣、歡暢的家庭環境,證明自己的EQ。讓家庭生活做有效管理,更充滿驚喜:

  在年底,全家人拿起記事本,先記下明年全家的大事與活動;每月月底,再作核對與調整;把每天的晚餐,當作是全家快樂的分享時光;用心慶祝特別的日子:結婚紀念日、生日、中秋節、端午節、聖誕節、感恩節、過年、特殊的假日,還要充分運用每個周末。這是屬於「計畫性的愉悅」。此外,當然還有「偶發性的愉悅」。

  Harris夫婦在“I'm OK-You are OK”書中,指出婚姻關係是人際關係最困難的一種。身為基督徒的他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有自己內在「自然的小孩」,讓那活潑、快樂、俏皮、可愛、有創意的小孩活出來。

  人生多苦多難,我們需要設法提升家庭生活的快樂指數,更不可失去赤子之心。

增強問題解決的能力
  家庭成員需學習問題解決的能力,懂得互補、從小問題開始、雙贏策略、理性解決、尋找資源。

1.互補:「因為愛,所以必須相同。」這是愛的迷失。遇到問題時,需要學習聆聽家庭成員不同的意見,激發團結的力量。

  Minuchin非常重視家庭成員的互補性,而危機處理更需要互補。

2.從小問題開始:家庭中任何小問題都需要在互相尊重的情況下獲得解決,否則會造成心結。

  Minuchin認為,家庭裡沒有小問題,只有以此類推的問題。因此,解決一個小問題,就學會一起處理其他的問題。

3.雙贏策略:爭輸贏是原始本能的發揮,只會升高危機,對問題解決並沒有幫助。因此,家族治療專家提出一種雙贏的方法,就是用以下的句型:「關於這一點,我們有不同,讓我們一起找出雙方都滿意的方法。」

  如此,只要經常用此方式找到雙贏的話,以後通常在十分鐘內就會找到解決的方法。

4.理性解決:精神科醫師Bowen認為,「高度分化的自我」能用理性處理問題,而不捲入情緒激動。他主張用「立場表達」的方法:我期待~我希望~我的看法~。這種表達的方式,可避免人身攻擊。

5.尋找資源:不要獨自扛起問題,也不要只讓全家人肩負問題。要走出去,尋找牧師、好友、專家、機構,讓你獲得更多的資源。


<未完待續.....>
1.陳顯明著,《一家人都是成長伴侶》,皇冠──平氏出版公司。這本書獲第一屆全國讀書會票選為:十大好書。對家庭互動與危機提出實際的處理方法。

2.Salvador Minuchin & Michael P. Nichols著,劉瓊瑛等譯,《回家:結構派大師說家庭治療的故事》,張老師文化公司。讓你一窺家族治療大師Minuchin如何與自己家人的互動,及他從事家族治療的情形。

3.Temple Grandin 著,應小端譯,《星星的孩子》,天下遠見出版。這是一位自閉症者的心路歷程,她是全世界第一位拿到博士學位的自閉症者。

4.乙武洋匡著,劉子虔譯,《五體不滿足》,圓神出版社。認識一位身體有障礙的人,如何勇敢的化危機為轉機。
同作者相關文章:
當外國來的馬偕遇上本土布袋戲──談《馬偕在臺灣》布袋戲 (第 96 期)
是成長夥伴或是病態共生? (第 96 期)
找到可以貢獻的地方 (第 90 期)
走出陰影 (第 84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96 期 我的家庭真可愛?! (14-1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96期  2006年  10月 我的家庭真可愛?! 96
本期主題:我的家庭真可愛?!
發行日期:2006/10/10
編者的話
目錄s/
擁抱破碎
形式外的愛與委身
從「我」到「我們」——如何經營家人關係
是成長夥伴或是病態共生?
「不一樣」的家庭
家庭成長與個人成長
處處是溫暖的家
基督信仰對家庭有願景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淺談情略說愛
團隊齊事奉,集體結果子──迦勒團隊的事工分享
MSN與火星文
當外國來的馬偕遇上本土布袋戲──談《馬偕在臺灣》布袋戲
岩前教會的傳奇人物——施佩蘭小姐
全方位牧師娘——吳威廉牧師娘
換你/妳當「小天使」了
從吸毒、販毒到重生得救
從〈創世記〉看家庭的衝突與建立
吃飯前為什麼要禱告呢?
讓年輕人有「家」的感覺
伯里斯回頭看──文化送舊的那一個夜晚
E世代青年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