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50期 這世界繽紛多元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培養跨越文化的多元溝通能力
如果個人對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視為當然,而別人不覺如此,就會產生碰撞磨擦、不快、和誤解。
關鍵字:
作者/朱潔嵐 (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研究員,社會心理學博士)

如何學習、建立、或轉型成為一個具有包容多元文化能力的教會,是教會工作者和認真面對信仰的基督徒一直在努力追求的目標。想要達成這個目標,不是生活在目前的時代和社會才有的需要。從初代教會開始,當福音從猶太人的文化圈剛開始傳到希臘羅馬文化裡的外邦人時,就已經面對這個議題。猶太人早期亡國後四散歐洲、北非、和近東各地。當五旬節聖靈降臨的事件發生,那些聽見使徒用各國語言讚美上帝宣講福音的,大多數可能是在語言上已經同化於各地,但是仍然回耶路撒冷守節的猶太人。也就是說,雖然經歷這事件的人屬於同一種族,卻是用不同的語言和超越傳統的方式一起敬拜。在基督教會史上如果聖靈降臨算是第一間教會的成立,那教會從一開始,就已經是個多元文化和使用多種語言的教會。

※多元的含義

這個事件,很容易讓讀者以為「不同」的人和語言同時存在一個地方,就叫多元。多元的含義,其實比這表面上的了解有更豐富的層次。這個五旬節聖靈降臨,是單一,卻也是多元。這個意思是說,在場涉及者相信同一種宗教。這是不是意味著多元,其實是必須建立在某種相同的基礎之上?這種所謂的相同,很容易就被解釋成某種意識形態,比方在這個事件裡是宗教,是不是應該要一致?其實,一致並不必然指擁有某種相同的特質或意識形態;也可以了解做是一致的意願和動作。在這裡被聖靈充滿的人雖然使用不同的語言講述,他們的動作和傳講的意圖卻是一致的。換句話說,即使講不同語言,他們都要跟在場者溝通,也願意彼此溝通。所以多元不是分離,而是在彼此不同的情況下,彼此都願意跟對方溝通取得了解。

這樣子認識多元這個概念,讓我們在教會和社會可以實際地檢視生活型態有沒有符合這概念?通常我們看到的情況是沒有。最常看到的情況是什麼都要求一樣,不容許有變化和相異。不然就剛好相反;相異的狀況存在,但不同者沒有共同的意願要彼此交流了解。教會這個團體,通常是相同生活型態和文化背景的人物以類聚,忽略或甚至有些排斥不相同的人。而社會或教會整體來看,雖然有許多相異的團體和事工,但這些團體之間平時並不鼓勵交流、溝通、更別談合作。

另一個多元涉及到的則是倫理問題。在這些不同的個體和團體之間,到底什麼叫做公平。是依照同一種道德準則,還是尊重不同的對方,容許多套並行的道德標準。把這議題放在實際的族群文化裡討論,所遇到的問題是如果要公平對待所有人,是不是只遵照一種標準?還是要看被對待人的文化認知與處境,來考慮是誰認定的公平,是依照誰的標準?這個是難以處理的議題。有效處理的方式是,不同的族群和文化團體如果要共存,必須要先劃出一條標準底線,確定什麼是法律、道德、和互信的基礎。然後在這基礎之上,贊成欣賞不同的道德倫理觀。就政治領域來看,制訂所有人民和文化團體都願意接納的基礎法,也就是憲法,是保證基本人權的必要措施。在這之下,再依照特別情況的考量制訂次要法則。就國際社會的運作來看,雖然沒有實質的國際憲法,但近代人類的歷史已經走到傾向認定一個人,不論受不受某個政治實體的保護,都有其最基本活著、自由、以及被善待的權利。我們說這是普世人權。在這最基本的人權理解之上,再來談每個國家的特殊國情和文化。提倡普世人權的重要性,在於可以在不同的文化團體之間,建立一個公認溝通和交流的平台。

※如何在多元文化裡培養溝通交流的能力

要認識別人,必須先了解自己。這聽來好像是句口號,但是不見得人人都真的了解實踐這句話的意思。一個人怎麼會不了解自己?事實上,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是這個人所處的人際關係,包括家庭和所涉及的各種團體所養成。社會科學家稱這為社會化的過程。生活習慣和價值觀養成之後,變成固定模式,個人不見得時刻意識到自己為什麼對某些人事物,會有如此這般的看法和作為。在實際生活上,看法訴諸言語,行為導致效果,都會使得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習慣,用行為對別人產生影響。在這互相牽動的過程裡,如果個人對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視為當然,而別人不覺如此,就會產生碰撞磨擦、不快、和誤解。當自己認為自己的族群或文化最好最妥當,總認為自己是所有發生事物的中心,社會科學家會給個名詞說這是族群、性別、性傾向、宗教、或是任何文化價值體系的中心主義。這種思維,是對其他不同於自己的人和團體歧視偏見,甚至開口責難和動手傷害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說,要實現多元文化生活的首要任務,不是馬上去學其他文化表面上看到的生活習慣,或認為能夠講某程度的外國語言,就具備適應多元文化的能力。關於這個,大概是一般人對如何培養多元文化能力的最大誤解。學習不同的生活習慣和語言,只是幫助溝通的工具。真正培養此種能力的基本功夫,其實是在於自覺的能力。但要注意的是,這種自覺不是自我隔絕,只在體會自己感覺的意思。而是把自己放置在多邊交流的文化情境裡,重點在於立即和仔細觀察對方,並且偵測自己的感受。

※培養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基本方法

 訓練當場自覺的能力

自覺在跟對方或在團體裡進行多邊溝通時,當場所有的情緒和想法。宗教團體裡所行的禱告或是打坐,可以做為訓練這種能力的方法。不過如果是用禱告來訓練,不能是根據某種意念或是經文的禱告,也不是閉眼自我反省自語式地禱告。而是簡單地靜默,不存任何前提假設的靜默,同時感受身外環境和自己的精神狀態與情緒。從這種練習當中,發覺自己對不同對象和文化的假設和感受,刻意地自問這種假設是從哪裡學到的,是不是符合正在與之互動對象。練習對不確定感受的忍耐程度,告訴自己在多元文化溝通的情境中,難以徹底了解對方是必然,不確定和不安的感受是必然,不需要把對方放進自己認定的框架裡,來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學習和自己的感受共處但不隨便用自己的理解將之合理化,

訓練積極傾聽和澄清問題的能力

不同文化有不同溝通的習慣。專家研究指出大致可分為個人相對集體文化的溝通方式。一般而言,工業化、人口密度較低卻多種族群、和社會分工較細的社會,傾向是個人主義的社會。這種社會文化強調個人的能力、興趣、特色、意願選擇,和隱私權利。在傳達訊息的時候傾向濾除情緒重視事實,不預設雙方擁有相同的文化認知,認為把訊息解釋清楚是說者的責任,歡迎聽者提問。相對地,沒有工業化或工業化歷史不久、人口密度較高、族群組成單純和社會分工程度不高的社會,傾向是集體文化。這種社會文化強調個人在團體中的角色和職分、關係和人脈、把年資當能力決定位階、不強調個人特色。在溝通的時候把表達情緒作為訊息的一部分,預設雙方共享基本的文化認知,傳達訊息時使用多重管道和意符,認為接收和了解訊息,是聽者該負的責任,也因此容易混淆發問、質疑、與評論這三項活動。

積極傾聽,可以幫助聽者在溝通進行的時候培養自覺,同時快速檢驗說者是用什麼文化角度在傳達訊息,能夠用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和說者交換意見。比方要和一位來自個人主義社會的人建立友誼,初步接觸時就不好詢問這人的背景、人脈、和有關其家庭角色的話題。而是開啟一個話題可以讓參與者自由貢獻意見,有空間決定要流露多少自我。這就是為什麼在有些社會裡,不認識或不熟的朋友,相遇是談些不干自我的話題(比方天氣或是賽事)。因為容易顯露個人的經濟能力或是無關理性的價值認同,金錢和政治,當然也不是好話題。相反地,如果要和一位從集體社會文化來的人做朋友,就可以(而且通常被視為禮貌)詢問這人的頭銜、人脈、家庭背景等等的這類有關社會角色的事項。要用什麼有效而且對方認為合宜的溝通方式,其實也要單看這人的個性。有些人在其文化裡不是典型人物,如果我們硬要用自己對其文化的了解來對待個人,就冒犯了套用刻板印象的錯誤。所以最好的方法一直是積極傾聽檢驗對方和自我,不論是講或聽,有不隱晦之處絕不套用假設解讀,而是有禮貌地問對方的意思是不是跟自己的了解相符。

要落實多元文化的生活方式當然還需要了解其他細節,因為篇幅有限不在此詳述。有興趣者請進一步閱讀所列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美國長老教會多元文化訓練手冊》

http://resource.moravian.org/FileDownload/2132/livingthevision.pdf

Ting-Toomey, S., & Chung, L. C. (2012). 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riandis, H. C. (1995). Individualism & collectivism. Westview press.

同作者相關文章:
新聞是跟平庸之惡的搏鬥 --評論電影 驚爆焦點 (第 154 期)
培養跨越文化的多元溝通能力 (第 150 期)
在後現代思潮中泅泳的現代教會 (第 111 期)
聽道手記——示範以讀者情境做中心的讀經講道法 (第 94 期)
舊事新知——回想大專原住民教育體驗營 (第 49 期)
科技使我們得自由?──談發展網際網路和電腦模擬技術的道德問題 (第 42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50 期 這世界繽紛多元 (20-23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50期  2015年  10月 這世界繽紛多元 150
本期主題:這世界繽紛多元
發行日期:2015/10/10
這世界繽紛多元
《新使者》150期的省思
在多元社會中的基督徒公民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如何放下歧見
培養跨越文化的多元溝通能力
妳是我的姐妹
多元又平等,這塊島嶼的驕傲
我在馬來西亞山城牧會
從香港參訪反思教會與社會的關係
在基督信仰之上創作
台灣教會界的女先鋒──李明安牧師
每一顆石頭,都是以愛之名
回顧後勁反五輕運動
讀經筆記20 「短視」m̄是台語
敬覆「否定的否定敢m̄是肯定」
你跟上主摔角沒?
※神の家族
與永恒交會:記「我愛台灣宣教營」
用愛與非暴力開創島嶼天光
彼此代禱